?

思政課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探析

2022-05-30 18:24趙明剛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22年9期
關鍵詞:統一性多樣性思政課

[摘 要]思政課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是思政課改革必須始終堅持的重要原則。思政課的統一性和多樣性是有內涵規定的。思政課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還存在統一性要求落實不到位、多樣性探索不規范、將統一性和多樣性對立起來的錯誤認知等問題。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必須提高思政課教師執行統一性規定的自覺性,樹立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的意識,構建協調統一性和多樣性矛盾的調處機制。

[關鍵詞]思政課;統一性;多樣性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2) 09-0072-05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必須堅持“八個相統一”的思想,既相互聯系,又獨立成文。每一個“相統一”既內涵豐富,又指向明確。其中,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就要求思政課教學既要“落實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學管理等方面的統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施教,結合實際把統一性要求落實好,鼓勵探索不同方法和路徑”。[1]可見,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突出強調的是既要遵循思政課教學基本規律,又要鼓勵多樣化地探索。我們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維度深入研究和深刻把握其科學內涵和具體要求。

一、思政課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的科學內涵

統一性和多樣性是思政課作為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鮮明屬性,有其內在的規定性,是區別于其他課程的重要標志。思政課的統一性是指思政課作為國家層面設置的旨在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核心課程所具有的權威性、系統性、規范性、程序性為一體的內在屬性,是思政課最鮮明的屬性,體現了黨和國家的意志,彰顯了思政課作為鑄魂育人關鍵課程在學校所有課程中的核心和統領地位。思政課的統一性具體包括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學管理等方面要有嚴格的制度、法律法規、政策、規章的統一要求和明文規定。

就思政課教學目標來說,統一性要求就是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會議和全國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解決好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就是要把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生的有用人才作為重要使命;就是要落實思政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2]的辦學方針。

就課程設置來說,思政課的設置嚴格遵循權威、規范、統一等要求,嚴格按照《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文件精神和實施方案,設置4門課程,分別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同時,開設“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等選修課。[3]文件規定無論本科還是??贫家_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

關于學分管理,2018年教育部印發的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明確規定,本科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3學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5學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3學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3學分、“形勢與政策”課2學分。[4]

就教材使用要求來看,大中小學校思政課教材統一要求用國家統編教材,以突出思政課教材的嚴肅性、正規性和權威性,特別是高校思政課教材的使用,各高校要嚴格按照教育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來執行。文件明文規定各高校要使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統編教材。[5]

就教學管理來看,教育部對思政課教學管理制定了一整套技術規范,確保了思政課管理的規范化和程序化,保證了思政課教學的有序進行。教育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對思政課教學規范性做出明確規定。關于思政課經費要求,文件規定本科院校按在校學生總數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圃盒0丛谛W生總數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標準提取專項經費。關于教學要求,文件規定各學校要建立備課、聽課制度以及教學內容和教學質量監控制度,落實課程和學分及學時,不得挪用或減少課時;課堂規模一般不超過100人,鼓勵小班教學;實踐教學納入教學計劃,落實學分和學時。關于教師選配要求,文件規定思政課教師應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職業道德、敬業精神,特別強調政治不合格者不能成為思政課教師。新任專任教師原則上應是中共黨員并具備相關專業碩士以上學位。[5]

思政課的多樣性既是指思政課作為課程體系分屬不同的學科,具有不同的知識結構和教學內容,也是指思政課教學對象的差異性、多層次性,還包括思政課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采取的差異化、多樣化教學方法和手段。

思政課本身具有多樣性品質:一是思政課的內容具有多樣性?!八颊n涉及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涉及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涉及世界史、國際共運史,涉及世情、國情、黨情、民情,等等?!盵1]所以,思政課不是單一的文化課,而是內容非常豐富,涉及眾多學科和領域,是個百科全書式的知識體系。二是授課對象具有多樣性。思政課的對象是在校青少年學生,這一群體人數眾多、思想活躍。這就決定了思政課教學對象具有多樣性特質。多樣性是思政課的重要特性,這是因為思政課是公共必修課,覆蓋全校所有學生、所有專業。思政課的“公共”性決定了思政課面對的學生必定是千差萬別,從思想到行為都各具特點。以大學生為例,上課班級學生專業不同,每個學生性格各異,知識結構、理解能力、興趣愛好相差很大;學生家庭背景、地區差異、富裕程度各不相同;學生思想觀念、行為習慣、宗教信仰、文化程度存在較大差別。多樣性日益成為思政課必須面對的客觀現實。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學生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日益增強,面對多樣化的社會現實帶來的多元文化、多變的思想意識,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變中謀共識、在多樣中把方向,成為思政課教學必須面對的重大現實挑戰。三是教學形式需要多樣性。面對思想多樣、信仰多元、價值多變的“00后”學生群體,思政課必須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途徑。社會現實的多樣性、學生思想觀念的多樣化,決定了思政課教學方法必須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探索滿足不同專業、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發展目標的學生成長成才需求。當前,各個高校都在積極探索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涌現出了很多思政課教學名師,創造出一系列新方法。如“案例式教學、探究式教學、體驗式教學、互動式教學、專題式教學、分眾式教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手段建設智慧課堂等,取得了積極成效”。[1]

總之,思政課不能沒有統一性作為要求,缺少統一性的有效規范,思政課建設就會脫離正軌,思政課改革就會誤入歧途。反之,思政課也不能沒有多樣性的探索,缺少多樣性,思政課建設就會停滯不前,思政課創新就會失去活力。因此,思政課改革必須堅持以統一性規范多樣性,以多樣性豐富統一性,做到統一指導下的多樣和多樣基礎上的統一相結合,努力實現思政課統一性和多樣性的有機融合。

堅持思政課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就是要既落實教育部關于思政課教學的一系列規章制度規定,以統一性規范思政課教學,使思政課教學做到有章可依、有規可循,保證思政課教學依法有序規范進行;又鼓勵思政課教師因地制宜,結合學生實際和地域特點,積極探索特色鮮明、內容活潑、形式新穎、載體豐富、方法多樣、包裝時尚的教學形式,以更好適應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學生多樣化成才的現實需求。

二、思政課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的制約因素

(一)統一性要求落實不到位,影響了二者相統一

由于思政課肩負著特殊的歷史使命,思政課被賦予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和鑄魂育人的核心課程的責任,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政治使命要求思政課改革不能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而必須堅持一定之規,這個“規”就是統一性要求。統一性是思政課教學有序開展和有效進行的重要保證。然而,一些學校在落實統一性要求方面,還存在教學管理制度虛化、教學紀律淡化、教學改革異化等問題。

以教育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規定為例,從嚴格落實學分和學時來看,一些高校不同程度存在壓縮學分和擠占學時的情況,思政課學分和學時落實不到位;就思政課經費撥付來看,有些高校并沒有嚴格執行教育部關于“本科生每年不低于20元、??粕磕瓴坏陀?5元的標準提取專項經費”[4]的規定,存在違規截留思政課經費的問題;就班級管理來看,有些學校并沒有嚴格按照教育部關于“提倡中班教學、小班研討的教學模式”[4]來執行,仍然存在超100人的大班上課現象,小班研討更無從談起;從嚴格課堂紀律來看,有極少數教師存在馬克思主義立場不堅定、政治敏銳性不強、“四個自信”和“四個意識”淡漠等問題;就實踐教學來看,雖然教育部三令五申“要加強實踐教學”,[3]但實踐教學仍停留于表面、流于形式,存在走過場、走馬觀花等問題;就考核方式來看,一些學校仍然存在主要靠考試成績評價學生的唯分數現象,與教育部提出的“與開放式個性化考核相結合,注重過程考核”[4]的要求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就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來看,一些學校與教育部提出的“建立健全多元評價機制、對教師教學質量進行綜合評價”[4]的要求相差甚遠,基本上仍以學生評價作為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主要參考指標。

(二)多樣性探索不規范,妨礙二者相統一

如果說統一性是思政課改革之本的話,那么多樣性就是思政課創新之源。思政課如果只講統一性不講多樣性,思政課就會因失去創新活力而喪失前行的動力。但是,一些高校在積極探索多樣化教學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偏差。

一是在教學內容多樣性的選擇上偏離了正確原則。思政課是意識形態課,政治性是其靈魂,這就決定了思政課教學必須突出政治導向,堅持思政課“屬馬”“姓黨”原則不含糊,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思政課教師必須在此前提下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設計。這也就是說,思政課的政治屬性決定了思政課教學內容基本上都是“規定動作”,屬于教師自由發揮的“自選動作”不多,教師在課堂上創造性發揮的內容很有限,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必須以教學大綱為準繩、以教材為依據,把內容吃透,將理論學精,做到表達準確、內容無誤、觀點正確,防止出現荒腔走板現象發生。

但實際情況是,有些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隨意性過大,其結果是“有的教師有意或無意將‘基礎課講成了法律課、倫理學課程,將‘綱要課講成了純歷史課,將‘原理課講成了純哲學課、經濟學課程”,[6]將“概論”課講成了純黨史課。這些做法的一個通病都是將思政課視為無所不包的大雜燴,沒有嚴格按照課程屬性和內容要求授課所致,他們“只注重了知識性傳遞,丟掉了政治性引領和價值性引領,偏離了思政課本質屬性和使命擔當的內在要求”。[6]

二是在教學方法多樣性的探索上存在不規范問題。上好思政課,內容是根本,方法是關鍵。經過多輪教學改革,各個高校都創新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如問題式、啟發式、參與式、案例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受到大學生的好評,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存在教學方法不規范現象。例如,“在教學方式的采用上,有的教師比較善于運用新的技術手段、選用新穎題材吸引學生,但有時候在‘度的把握上卻滑向了‘噱頭和‘做秀的極端”。[6]更有甚者,有些思政課教師借助互聯網手段,一味追求“作秀”和“賣萌”,制造網紅效應。思政課網紅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授課內容隨意性過大,且取材需要提煉和提升”。[7]另外還存在泛娛樂化傾向,“趣味有余而思想性、政治性和導向性不足”。[7]

三是在教學技術手段多樣性的運用上存在不規范。隨著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新媒體、新載體層出不窮,為思政課教師創新課堂內容提供了形式多樣、手段各異的教學技術,如慕課、微信公眾號和手機客戶端等被廣泛運用在大學思政課堂上,實現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2]新媒體新技術新手段的運用,點亮了思政課堂,拉近了思政課與大學生的距離,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但也存在濫用新媒體新技術的現象,表現為:重新技術新媒體應用,輕教學內容挖掘;以觀看視頻代替教師講解;以技術理性取代價值理性,以追求所謂教學手段新為目標,忽視對學生的正確引導。

四是在實踐教學活動多樣性的選擇上存在不規范。實踐教學是思政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實踐教學越來越重視,各個高校都加大了實踐教學的力度,實踐教學活動豐富多彩,實踐教學形式多種多樣,如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科技發明和勤工助學等都會吸引大批學生參與。這些實踐活動的開展促進了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取得了積極效果,但毋庸諱言的是,“由于對實踐活動如何服務于教育目的的內在規律性研究和認識不足,實踐活動容易流于形式,實踐資源挖掘利用不夠”,[8]存在主題不鮮明、形式不規范、重過程輕結果等問題。

(三)將統一性和多樣性對立起來的錯誤認知,制約了二者相統一

思政課的統一性和多樣性是一對矛盾,正確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是保證思政課有效開展的重要前提,但在教學過程中卻存在著將二者割裂甚至對立起來的現象:一是存在重統一性、輕多樣性的教條主義傾向。這種傾向只注意到了思政課作為意識形態課程的政治性,因而過分強調思政課的統一性要求,通過強化政治紀律和教學紀律以規范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行為,給教師畫地為牢,使教師不敢越雷池半步,一定程度上扼殺了教師基于多樣性探索的創新精神,使思政課教學改革無法進行。二是重多樣性、輕統一性的自由主義傾向。這種傾向顯然只注意到了思政課的政治抽象性和理論枯燥性,因而試圖通過從形式到內容的多樣性創新,解決思政課吸引力不強和感染力不夠的問題,希冀以多樣化的手段增強思政課的針對性和親和力,這種探索是值得肯定的。但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思政課的統一性要求。畢竟思政課不是一般的通識課程,它承擔著特定的政治使命,肩負著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學生頭腦、堅定社會主義信念的重任。因而,思政課的任何改革創新都必須堅持正確原則,以統一性要求規范指導思政課的創新。

然而現實是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各類紛繁復雜的技術面前,在博取學生眼球的急功近利思想的刺激下,一些思政課教師逐漸迷失了方向,成為思政課堂上的“段子手”,成為“脫口秀”的網紅。近段時間,高校思政課“重娛樂”“輕思想”的庸俗化傾向有所抬頭?!八颊W紅”受學生熱捧,從一個側面說明思政課教學改革有滑入靠刷臉賣萌出彩、靠各種噱頭搏出位的危險。當拼顏值成為年經思政課教師吸引學生關注的不二法寶時,誰又能保證思政課不會成為一個由網紅表演、學生觀看的娛樂場呢。因此,思政課的創新必須以統一性為前提,多樣化探索必須服從統一性要求,自覺做到以統一性引領思政課的改革創新探索。

三、思政課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的建設路徑

(一)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必須提高思政課教師執行統一性規定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堅持統一性,是學校辦好思政課的根本原則,是教師講好思政課的重要規范,是學生學好思政課的重要保證。但統一性規定不會自動發生作用,它必須通過思政課教師的學習和感悟來實現。思政課的統一性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內在規定的。它主要包括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辦好思政課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中共中央關于思政課建設的文件、中宣部教育部關于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意見要求等。為了辦好思政課,中央召開一系列重要會議,出臺一系列重要文件,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如黨和國家先后召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會議和全國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對辦好思政課做出重要指示和要求。中共中央先后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教育部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等。這些都是指導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文件,都是思政課教師要認真學習才能掌握的重要指導思想。因此,對于這些重要指示政策規范,思政課教師必須經常學習,經常揣摩,做到常學常新、了然于胸,不斷增強制度意識、紀律意識、規則意識、規范意識。心中有了這些制度和紀律,思政課教師才能夠提高執行政策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教學行為才能有規范,教學改革才能不偏離正軌。

(二)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必須尊重差異、包容多樣

思政課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家庭;他們出身不同、性別不同、民族不同、性格不同;他們專業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理想信念不同、人生目標各異。顯然,面對這么多不同構成的多樣性學生群體,單一的思政課教學手段難以適應多樣化的現實需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應該成為思政課教學的主導策略。當前世界范圍內,思想文化不斷交流交融交鋒,價值觀念和社會思潮日益多元多樣多變。面對文化多元、思想多樣、觀念多變的社會現實,單靠一種教學形式包打天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我們既要重視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變中謀共識、在多樣中把方向,又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施教,開展個性化教學,采取多樣化的授課策略:

一是堅持教學內容供給上的多樣性。思政課教學內容應該而且能夠做到多樣性,因為思政課涉及多門學科,向來以知識信息豐富、理論多樣、思想深刻著稱。面對嗷嗷待哺的學生,思政課教師唯有以豐富新穎的知識、信息、理論、政策供給學生,才能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和多方面發展的需要,才能實現理論供給和理論需求的精準對接,避免出現把思政課上成政治課、上成哲學課、上成經濟學課的現象發生,以豐富的知識、徹底的理論征服學生。

二是堅持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思政課教學要想讓馬克思主義理論入耳入腦入心,讓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教師必須做創造性轉化工作:要緊密結合大學生的思想實際和認知特點,大膽創新教學方法,廣泛引入問題鏈教學,采用情景教學,以啟發式、參與式、案例式等互動方法吸引大學生參與,不斷增強思政課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是堅持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思政課要想更好地反映時代、贏得學生,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利用新媒體新技術改造思政課堂,創新教學手段,采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新技術如慕課、微電影、微視頻、微信公眾號和手機客戶端來表現思政課豐富的內容,用大學生喜歡的網絡語言和表情包,無疑更能打動學生、吸引學生,通過打造“包裝”時尚的思政課堂,可以更好地增強思政課教學的時代感和新穎性。

(三)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必須構建有利于協調統一性和多樣性矛盾的機制

統一性和多樣性是一對矛盾,能否正確處理二者之間的矛盾,決定著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成敗。因此,必須構建有利于調處統一性和多樣性矛盾的協調機制。首先,建立協調機制要重視發揮管理部門統籌兼顧的主導作用。教務管理部門作為思政課業務指導的第一責任人,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辦好新時代思政課的重要意義,認識到教育部關于思政課建設改革的政策制度的重要性,不折不扣地把統一性要求貫徹好、執行到位、不留死角、不開后門;認識到思政課只有沿著統一性指引的方向進行教學改革,才能保證思政課基于多樣性的創新不偏離正確軌道,將創新牢牢建立在以統一性為基礎的守正之上,真正做到以統一性規范思政課的多樣性創新,確保教學內容不脫離教學大綱和教材,確保教學方法創新不偏離技術規范,確保教學形式創新不嘩眾取寵,不走調變形,讓統一性真正成為多樣性創新的“壓艙石”,發揮統一性的統領規范作用。其次,教務管理部門要主動改變教條主義管理模式,賦予一線思政課教師更多的教學改革自主權,不要給教師定那么多條條框框,只要是文件允許、不違反紀律、符合統一性要求的,都要鼓勵教師大膽實驗,鼓勵教師勇于改革、善于創新,打破舊思維、引進新做法,推動教師進行多樣性探索實踐,形成人人講創新、人人重創新、人人敢創新的良好氛圍,使創新成為思政課教師的一種精神追求,讓創新無處不在,讓思政課插上創新的翅膀,為學生照亮前行的路,為學子點亮理想的燈,更好發揮思政課指路明燈作用。最后,思政課教師也要改變重多樣性探索、輕統一性要求的自由主義作風,把自己的思想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上來,統一到中央和中宣部教育部關于思政課改革的一系列文件上來,充分認識到統一性要求對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極端重要性,認識到統一性就是思政課的綱,是做好思政課教學第一位的東西,必須牢記在心。要認認真真、原原本本地學習中央和教育部關于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文件精神和規定,讓統一性要求成為自己的行動綱領,以統一性約束自己的教學行為,以統一性規范自己的教學改革,把統一性要求真正落實在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方方面面。

另一方面,要加大多樣性教學探索力度,如果說統一性是思政課的綱的話,那么多樣性就是思政課的魂。沒有統一性要求,思政課改革就會誤入歧途,同樣沒有多樣性探索,思政課教學就會失去創新活力。因此,創新思政課內容、形式、方法、手段、載體、語言是思政課贏得學生的制勝法寶。正因為思政課創新是體系創新、系統創新,所以才需要多樣性探索,思政課教師只有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教學內容、方法、形式、載體,才能點亮思政課堂,才能抓住學生的眼球,才能吸引學生、打動學生,使學生愿學思政課、樂學思政課,讓思政課真正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優秀課程。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求是,2020(17).

[2]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1).

[3]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社政[2005]5號)[Z].2005-02-07.

[4]教育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 號)[Z].2018-04-12.

[5]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暫行)》通知(教社科[2011]1號)[Z].2011-01-19.

[6]林伯海,彭曉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J].思想教育研究,2019(11):93-94.

[7]陳志強.“思政網紅”不能只追求“紅”[N].解放日報,2017-01-17(09).

[8]董雅華.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知識性與價值性[J].貴州社會科學,2017(2):19.

*基金項目:教育部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全過程”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19JDSZK023)。

作者簡介:趙明剛(1970—),男,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統一性多樣性思政課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的統一性分析
新世紀以來澳大利亞“質量標準驅動”的高等教育改革:演變、特征及啟示
通過“同案不同判”淺議司法統一性問題
淺談新時期群文輔導工作的特征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謝的生物合成機制
舞蹈表演的表現形式多樣性研究
水磨地區蕨類植物多樣性調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