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2022-05-30 20:15孟兆花
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質疑能力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是教師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因為質疑能力會影響學生的思維發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可以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助于構建高效課堂,擴大數學教學成果。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不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意識,導致學生很難進行質疑,在長時間的被動學習中,其創新探索意識得不到培養,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致力于研究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提問欲望和數學學習興趣,使學生敢于質疑、勇于探索。

【關鍵詞】小學數學;質疑能力;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22)24-0196-03

隨著小學數學課程改革工作的深入開展,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得到了教師的廣泛關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擴大了質疑能力培養活動在教學體系中的比重,以促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質疑能力,實現思維品質與學習能力同步提升。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容易遇到阻礙,原因是其質疑能力比較弱,又缺乏主動提問的勇氣,導致數學學習能力得不到提升。對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找準質疑能力培養的切入點,構建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習的良好氛圍,激發學生主動質疑、學習探索的熱情,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升其思維品質。

1? ?質疑能力概念分析

1.1? 質疑

質疑是指提出問題以求得解答。與疑問不同,質疑是闡述疑點,并且表達自己對解決問題的訴求。質疑表示對所懷疑的對象與事件抱有主觀上強烈的反對態度,利用證據提出疑問,希望求得正確解答。質疑的前提是提出論據,且論據應當符合基本邏輯常識,并非憑空而說的白話。同時,憑借單一數據得到的結論不能稱為質疑,而是“主觀臆測”[1]。

1.2? 質疑能力

關于質疑能力,專家學者作出了如下解釋:質疑不僅指有疑惑和懷疑,還包括提出疑難問題的行為,所以,質疑能力是指人在思考中產生疑問并提出問題的能力。如此看來,真正有價值的質疑,應當有完整的思考和判斷過程,代表著人的自我意識覺醒,體現在對一些“理所當然”的事產生懷疑。質疑能力可以讓人打破常規,站在不同的立場來看待問題,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世界。具備質疑能力的人往往擁有深度思考能力和理性批判精神,勇于探索事件背后的本質。質疑的前提是對事物的客觀描述與主觀推斷,所以,質疑能力經常被看作一種問題意識與科學懷疑的綜合體,主要表現為發問、追問、異議,乃至多方共同探討疑難問題的行為。綜上所述,質疑能力是根據已有認知水平探討疑難問題的能力,也是一種對某一既定結論重新思考、提出新觀點的能力[2]。

2?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策略

2.1? 引發認知沖突,促進學生主動質疑

認知沖突是一種心理學認知狀態,當小學生意識到既有認知結構與教師所講數學知識結構內部存在不同成分之時,便會形成認知不一致的心理狀態,即認知沖突。小學數學教師合理引發小學生的認知沖突,能夠促使學生主動質疑,激發其問題意識[3]。由此可見,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生熟悉的知識內容引申出存在誤區且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使之對所學數學知識進行質疑。此外,也可以利用知識遷移法,拋出不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數學問題,由此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促使其主動質疑,從而為后續教學做鋪墊,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

如教學“克和千克”時,首先,教師可列舉生活中常見的硬幣、蘋果、字典、花生等物品,讓學生通過觸摸、掂量的方式感受物體重量,同時講解克和千克的概念,帶領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天平來稱量不同物品,并按照重量的大小進行排序,同時運用多媒體介紹克與千克重量的單位符號“g、kg”,讓學生思考“1千克鹽是否比1000克花生輕?”這一問題,由此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提出自己對物體重量的疑惑。然后,教師要介紹克與千克的關系,使學生明白“1千克=1000克”,由此化解認知沖突,明白1千克鹽與1000克花生重量相同。最后,為了鞏固所學數學知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圍繞單位換算,用不同的單位來表示自己在測物體重量的過程中獲得的數據,利用換算問題來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促使學生主動質疑,在建立克和千克質量概念的基礎上形成良好的質疑精神。

2.2? 設置提問環節,營造積極教學氛圍

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交流可以促進教學相長,通過在數學課程中設置提問環節,能夠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向教師提問,則可以了解其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從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其敢于向教師提問,說出自己的質疑依據[4]。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圍繞學生易于理解的常規知識進行提問,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提高問題難度,系統排查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困惑,為后續教學指明方向。

如教學“年、月、日”時,首先,教師可呈現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日歷圖片,并提出問題:“一個月只有三十天,對嗎?”讓學生在觀察日歷的同時回答教師的問題。一些學生會發現不同月份的天數不同,便產生質疑意識,此時教師要進行引導,鼓勵學生勇敢地提出問題,說出自己的質疑依據。然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質疑來講解年、月、日相關知識,使學生明白一年的月份數、每月的天數,懂得大月、小月、平年、閏年之間的關系。為了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教師可以圍繞學生的出生日期提出有關月份規律的問題,列舉傳統節日、國內重大節日等信息,讓學生正確認識年、月、日。同時鼓勵學生積極提問,說出自己對閏年、平年規律中不理解的內容。最后,教師則要根據學生的提問精準開展質疑能力培養活動,靈活運用能夠啟發學生思考的問題,調動學生的質疑積極性,同時也要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以免學生混淆知識,由此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促進學生質疑能力提升。

2.3? 解讀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合理質疑

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學習數學的目標之一。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解讀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有理有據地進行質疑,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使之懂得質疑并非漫無目的地提出無效問題,由此引導學生合理質疑,使之抓住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點,深入理解所學重難點知識,并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5]。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與直觀的教具,引導學生合理質疑,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進一步提升質疑能力,改善教學現狀的同時,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

如教學“運算定律”時,首先,教師要圍繞加法運算定律解讀路程問題,通過列舉教材中的騎車旅行問題,并改變問題中的數量關系,解釋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的含義與應用方法,讓學生初步建立運算定律概念。同時,要呈現有關運算定律的錯誤論斷,即加法結合律就是隨意交換數字位置,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質疑。然后,為了增強學生質疑的合理性,教師要指導學生結合實際問題進行分析,根據加法結合律的字母表達式“(a+b)+c=a+(b+c)”復習概念知識,使之理解三數相加的情況下,先算前兩數或后兩數之和結果不變的道理。如此一來,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明確質疑的出發點,準確提出關于上述錯誤論斷的看法和觀點,形成良好的質疑觀念,并能夠加深對加法運算定律的印象。最后,教師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引出乘法運算定律,通過呈現錯誤論斷,讓學生進行合理質疑,使學生明白通過合理質疑有助于跨越學習阻礙,從而加深對加法與乘法運算定律的印象,為后續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2.4? 倡導聯系生活,拓展學生質疑空間

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存在密切的聯系,在小學生質疑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其聯系生活,探尋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使之擁有廣闊的質疑空間,通過觀察、分析、判斷生活中的事物,找出疑點,合理地進行質疑[6]。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將學生的學習從課堂內延展到生活中,圍繞學生的實際生活開展教學活動,在擴大學生知識容量的同時,幫助其增長見識,使之能夠在生活范圍內進行合理質疑,并通過自主思考、獨立探究解決數學難題,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

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時,首先,教師可呈現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長方體筆盒與正方體牛奶盒,讓其觀察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態,由此引出教學內容,講解表面積與體積的含義,讓學生初步了解幾何知識。在學生初步建立長方體和正方體概念后,教師可提問:“計算幾何體的表面積,只需要算出肉眼可見的部分,對嗎?”由此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然后,教師要鼓勵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用游泳池、火柴盒等生活物品拓展學生的質疑空間,讓學生在掌握面積知識的基礎上,分析上述問題中提及的表面積計算結論的科學性,這樣既能夠增強學生的質疑意識,也可以強化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使之可以運用數學知識思考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法。最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回答講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方法,在此基礎之上引出體積問題。教師先介紹正方體的體積公式,鼓勵學生聯想生活中的正方體物品,之后,運用正方體體積公式來計算長方體的體積,拓展學生的質疑空間,使之能夠通過計算發現不合理之處,由此入手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而后講解長方體體積計算公式,加深學生的印象。

2.5? 開展合作教學,增強學生質疑能力

合作教學是教育家阿莫納什維利提出的教學理論,強調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活動[7]。由此可見,開展合作教學可以為質疑能力的培養提供不同的切入點,不斷提升小學生的質疑能力。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引導各個小組樹立共同的學習目標,圍繞質疑點來研究數學問題。在合作學習取得實質性進展后,教師要進行適當總結,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非認知品質,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氛圍,不斷增強學生的質疑能力。

如教學“分數乘法”時,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展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題,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出正確答案,激發學生的合作學習熱情,營造良好的合作教學氛圍。教師則要根據學生的表現和計算正確率表揚學生并引出分數乘法相關知識內容,讓學生初步了解分數乘法的概念。然后,教師可呈現與分數乘法相關的應用題,指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列出算式,教師隨即提出問題:“按照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來計算分數乘分數,可以嗎?”由此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質疑。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嘗試運用“分子分母分別相乘”和“分子相乘分母不變”兩種方法來計算,使之明白“分子分母分別相乘”的方法可取,并對“分子相乘分母不變”這一方法提出質疑,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提出相關問題,與小組成員進行激烈的討論。在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要進行總結,揭示分數乘法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指導學生應用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來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使其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8]。如此一來,學生能夠在合作學習中提升質疑能力,深入理解所學數學知識。

質疑能力的培養是為了讓小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把握能夠引發小學生質疑的切入點,開展一系列高質量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會思會疑,根據教師的指導來化解自身的認知沖突,由此營造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廣泛論證、全面分析,不斷增強質疑能力。

【參考文獻】

[1]秦淼.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創新模式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

[2]王建運.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

[3]楊軍成.如何拓展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思維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

[4]金永梅.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策略的生成路徑[J].教學與管理,2020(29).

[5]王強.小學數學“有效引導”的策略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0).

[6]張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20).

[7]朱磊.微視頻資源支持小學數學教學的應用實踐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0(8).

[8]朱敏.提升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4).

【作者簡介】

孟兆花(1974~),女,漢族,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

猜你喜歡
質疑能力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要重視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
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