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022-05-30 20:15李吉利
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策略小學數學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助于推動教學改革的進程,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文章運用經驗總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簡要分析了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意義,并指出教師可以利用線上教學幫助學生預習,通過線下教學評估學生的預習成果,最后借助線上拓展教學滿足學生自我提升的需求,以期能夠推動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小學數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22)24-0214-03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兼具傳統教育和“互聯

網+”時代教育的優勢。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逐漸受到教育領域的廣泛關注,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都在積極探究如何將這一教學模式應用于知識講授和學生能力培養環節中。為更好地發揮線上與線下教學的優勢,推動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小學數學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和小學數學教學的難點,探究將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有效策略。

1? ?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1.1? 有利于拓寬教學維度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對很多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難度較大,數學學習期間容易產生困擾,需要得到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但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只能通過課堂教學與課間輔導與學生進行交流、對話。而通過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維度得以拓寬,學生不僅可以與教師進行面對面交流,還可以在社交平臺上與教師溝通,提出自己的困惑。同時,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了解其學習需求,主動分享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學習資源,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1.2?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

在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期間,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線上學習平臺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在檢驗學生課前學習成果的同時,教師也可以發現部分學生不好的學習習慣,并對其進行合理引導,使其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促進其學習能力提升。此外,通過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快速掌握重難點知識,強化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3? 優化線上教學效果

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對很多數學概念的理解較為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教師都意識到了線上教學的優勢。教師可以借助教學軟件下載或者播放動畫視頻,將抽象的知識生動地呈現在學生眼前,讓數學概念、數學規律的教學變得更加高效[1]。然而,小學生的自律意識不強,容易出現線上學習流于形式的問題。而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線下教學期間評估學生的線上學習成果,同時也可以通過判斷學生的預習成果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線下指導,幫助其端正線上學習態度??梢?,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發揮線上教學的優勢,并借助傳統教學模式中師生高效溝通的特點優化線上教學效果。

2?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 以學為先,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期間,教師應注重以學為先,即將學生線上自主學習作為新課知識探究的第一個環節。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做好課堂學習準備,防止學生出現課上無法緊跟教師思路進行思考的情況,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鑒于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差異,為提升線上教學效果,教師可以設計微課,引導學生借助微課學習教材中的重點知識,并要求學生閱讀教師分享的導學案,整理學習筆記或思維導圖,完成基礎習題,加深學生對新知記憶程度的同時,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二年級下冊“統計”的教學為例,線上教學期間,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兩個環節。

2.1.1? 微課教學,學生自主探究新知

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展現教材中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自主探究,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2]。需要注意的是,鑒于二年級學生的學習經驗不足,為提升其預習效果,在開發微課期間,教師要引導學生細致解讀教材中的細節信息。如教材例1中引入的統計表記錄了班級學生喜歡的顏色,很多學生在掌握分析統計表的方法后,可能會忽視教材中“全校選這種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么?”這一問題。因此,教師要在微課中設計相關練習題,鼓勵學生結合其他班級學生的統計數據回答問題。這樣既可以使學生檢驗自己是否掌握新課知識,又可以使學生更加細致地分析教材,真正理解統計的價值,學習統計的方法。

2.1.2? 學案導學,鞏固線上教學成效

教師為學生分發導學案,鼓勵學生在完成微課學習后,結合導學案中的圖表框架,梳理微課中呈現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學生要完成導學案中的習題,從而進一步鞏固統計的技巧和方法,提升線上學習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為避免給學生造成過大的學習壓力,教師不能在導學案中設計過多或過于復雜的習題。鑒于本課知識內容相對簡單,教師只需要為學生提供一組基礎數據,鼓勵學生在表格中整理該組數據即可。

2.2? 適當評估,掌握學生學習情況

在引導學生通過線上學習初步探究新課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適當開展評估工作,從而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初始環節引導學生總結線上學習成果,也可以借助簡單的習題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3]。同時,在評估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要評估學生的學習方法。從學習效果評估角度而言,當發現全體學生都能掌握新課知識時,教師便可以順利展開后續課堂活動;當發現部分學生存在問題時,教師則要注意有針對性地調整課堂教學計劃,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從學習方法評估角度而言,若發現個別學生的學習效果極佳,則教師要引導其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若發現個別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且效果差,則教師要巧妙為其提供指導,使其掌握良好的自學方法。

以三年級上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的教學為例,在學生通過線上自主學習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方法”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之初引導學生通過筆算求解160+230=(? )、550-380=(? )、920-150=(? )三個算式,并設計以下兩個評估環節。

2.2.1? 評估學習成果,幫助學生夯實基礎

在計算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可以通過準確的計算過程得出正確結果,但難免會有學生對退位減法相關知識掌握不扎實,忽視了“點退位點”這一過程,寫下等錯誤豎式。對此,教師要收集學生的計算成果,鼓勵計算結果錯誤的學生與教師共同在黑板上完成列豎式并求解正確結果。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使學生轉變思維,融入數學知識探究環節中,還可以檢驗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找出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而教師有針對性地調節后續教學計劃,幫助學生扎實掌握所學知識。

2.2.2? 評估學習方法,優化學生自學方法

在評估學生學習成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發現部分學生存在自學方法不當的問題。對此,教師需要通過觀察其課堂學習狀態、課后開展師生對話、分析其導學案完成情況等方式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從而為其提供恰當的指導,使其能夠掌握數學學習技巧,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能力,保障今后線上學習的效率和效果。如部分學生在與教師溝通的過程中,表示沒有看懂微課內容,對于這種情況,教師要使其意識到這是一種正?,F象,但為了提升學習效果,其可以通過與教師、家長、同學溝通的方式,解決預習期間遇到的難題,更好地完成自主學習任務。

2.3? 巧設活動,培養知識運用能力

線下教學期間,教師要合理運用傳統教學模式的優勢,巧妙組織課堂活動。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強化學生學習的愉悅感和滿足感,使其保持數學學習興趣,又可以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使其能夠熟練運用新課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四年級下冊“運算定律”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加法運算定律課堂練習環節中設計以下活動。

活動1:“小小出題家”。

教師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各組組員共同討論,并設計一張題卡,要求題卡中引入10—15道計算題,并保證每道計算題都能用加法運算定律完成計算。出題完成后,各組交換題卡,完成解題任務。這一活動可以使學生有效鞏固基礎知識。

活動2:“看誰算得快”。

教師收集與加法交換律相關的應用題,鼓勵學生結合題目快速完成計算,并舉手搶答。為進一步提升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音樂,營造緊張的活動氛圍,并盡量為每一個學生提供表達自己的機會,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這一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提升知識應用的熟練度。

活動3:“我是小老師”。

教師指定一名學生擔任“小老師”,幫助班級學生結合習題總結加法運算定律相關知識,其他學生擔任評委,對“小老師”的表現進行點評。這一活動可以使學生總結并內化本課知識。

上述活動由易到難,可以逐步加深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并系統梳理新課知識。這樣,通過組織多樣化的課堂活動,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不斷提升,進而強化了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信心。

2.4? 線上拓展,滿足學生個性需求

很多學生在多元化的課堂活動中,都能夠產生較強的數學學習興趣,樂于更加深入地探索數學知識。但不可否認的是,雖然經過線上自學和課堂鞏固活動,依然有部分學生需要在課后參與基礎練習活動,以提升知識運用能力;也有部分學生無法有效將新課重點知識納入自身知識體系中,需要著重鞏固基礎知識。鑒于學生的課后學習需求不同,教師可以發揮混合式教學的優勢,結合線下教學分析學情,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層次,并借助線上教學為不同學生分享差異化的課后拓展學習資源,使學生能夠利用課余時間進一步提升數學素養。

以五年級上冊“小數乘法”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通過設計課后學習活動的方式開展線上分層指導教學工作。首先,針對新知掌握效果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分享“超市水果價格表”的圖片,并在圖片中重點標記“香蕉5.99元/千克”“草莓6.49元/千克”等信息,鼓勵學生結合圖片內容自主“購物”,并解決問題,使其能夠發現生活中的數學,主動在作業本上寫下“買2千克香蕉需要花多少錢?”等問題,并列算式完成求解任務。其次,針對無法熟練應用小數乘法解決問題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其反復觀看教師分享的微課,并完成教師布置的計算題,通過照片上傳計算結果,從而使教師能夠及時掌握其作業完成情況,為其設計后續作業內容。若學生能夠高質量地完成練習任務,則教師可以適當提高作業難度,在后面布置作業時重點設計應用題;若學生依然存在計算準確率低的問題,則教師需開展評估工作,找出其存在問題的原因,并通過解決問題提升其數學能力。最后,針對沒有掌握小數乘法計算方法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釘釘、騰訊會議等軟件開展線上補充教學,借助教材中的例題幫助其解決問題,使其能夠真正掌握所學知識,并過渡到計算題求解過程中,最終能夠順利、高效地解決生活中與小數乘法相關的問題。以上,通過為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可以更好地發揮混合式教學的優勢,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期間,教師要科學看待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關系,借助線上教學幫助學生預習知識,借助線下教學快速研判學生自學成果,并組織課堂活動,最后利用線上教學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借助不同的學習任務輔助學生參與課后鞏固探究活動。長期下來,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和學習興趣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靜,龍芳.混合學習環境下小學數學精準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J].數字教育,2020(5).

[2]丁科州,咸富蓮.小學數學“雙線混融教學”的困境及對策[J].現代交際,2021(14).

[3]文來平.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1).

【作者簡介】

李吉利(1983~),男,漢族,寧夏隆德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

猜你喜歡
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策略小學數學
混合式翻轉教學模式對高職院校外語師資的要求及建設策略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媒體廣告制作》課程中的應用
淺談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校聲樂課程教學的應用與實踐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技校制冷專業課程一體化教學探析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