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實核心素養優化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效果探究

2022-05-30 21:34官麗娟
高考·中 2022年5期
關鍵詞:古代詩歌高中語文教學策略

官麗娟

摘 要:古代詩歌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靈魂所在。在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科教育中組織與開展古代詩歌的教學,不但有助于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而且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同樣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但由于古代詩歌中古代漢語的語言表現形式與學生所熟知的現代漢語之間存在較大的區別,這就使得大多數的高中階段的學生在古代詩歌學習中往往難以深刻地體會與感知其內涵,不僅嚴重影響了高中語文古代詩歌的教學質量,在很大程度上還限制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因此,為了能夠有效地解決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這一問題,本文將結合筆者的高中語文教學經驗,對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方法與策略展開分析與探討,旨在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全面提高高中語文古代詩歌的教學質量與效果。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策略

一、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

林崇德教授曾對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做出過這樣的解釋:學科核心素養指的就是學生在學習學科知識或通過學科教學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和所必須具備的品格與關鍵能力,這些品格與能力是確保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實現個人終身發展的保障。學科核心素養是具有較強學科特點的,不同學科的核心素養所涵蓋的核心要素與內容也存在較大的差別與不同[1]。而語文核心素養則是學科核心素養的下位概念,指的便是學生通過語文教學所逐漸形成和所必須具備的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和滿足個人終身發展需要的品格與能力。不同學段的語文核心素養培養要求也是不同的,主要呈現的是一種逐步遞進的狀態。語文核心素養主要是由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審美的鑒賞與創造,以及文化的傳承與理解四個維度所構成的[2]。這四個維度和諧統一、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在實際的教學培養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時刻關注這四者之間的聯系與結合,將語文核心素養的教育培養目標貫穿于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的始終,從而完善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結構,在提高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質量的同時,更好地促進高中語文教育發展,進一步提升與推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現狀分析

古代詩歌是我國千百年來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其中不僅傳遞著我國不同時代的文化信息,同樣也是我國古代文人墨客傳遞與寄托情感的重要表達方式[3]。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組織與開展古代詩歌教學活動,不但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對學生文化素養,以及精神品格的形成同樣也具有極為深遠的教學意義與作用。然而,就目前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情況來看,大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與制約,將古代詩歌的教學重點依然集中在學生對古代詩歌表層意思的理解上,教學目標也以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為核心,這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高中語文古代詩歌的美感,致使學生失去了學習古代詩歌的興趣,這不僅嚴重影響了高中語文古代詩歌的整體教學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古代詩歌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語文教師在教學古代詩歌時,不僅要從知識傳授的角度進行講解,還要關注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

(一)教學形式單一,教學研究不深入

從現階段的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組織情況來看,大多數的高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將古代詩歌的教學重點集中在古代詩歌的現代化語文翻譯和理解上。雖然這種教學形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詩歌的理解程度,但就古代詩歌的本質而言,它是一種注重意蘊表達的文體形式。過于重視語言學習、背誦,以及理解的古代詩歌教學形式會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古代詩歌的整體美感,導致學生難以深入體會與感知其中所涉及的內涵與文化。并且,長期使用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古代詩歌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還會導致學生古代詩歌的學習興趣降低,進而嚴重限制與阻礙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與提升[4]。

(二)評價方式陳舊,缺乏多元化評價

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大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過于關注與重視學生對古代詩歌的背誦與默寫,在對學生古代詩歌學習成效進行評價時,也僅會以學生古代詩歌的默寫成績判斷學生學習水平,而忽視了對學生古代詩歌學習過程、學習體驗、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方法的關注。這就使得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具有較強的功利性與目的性,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與綜合素質也難以在這種教學評價形式下實現多元、綜合的發展。

(三)教學方法陳舊,文化傳承意識薄弱

古代詩歌中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古代詩歌的教學,在某種程度上便是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再度發揚與傳承,這對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就現階段的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而言,多數語文教師都缺乏良好的文化傳承意識,使得古代詩歌的文化傳承功能與作用嚴重受限。當然,目前也有少部分高中語文教師認識到了在古代詩歌教學中強化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但就教學活動的實際開展與組織情況而言,學生實際能夠接收到的傳統文化也是少之又少,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師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不當。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路徑探究

(一)創新誦讀形式合理激趣,發展學生語言素養

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是學生發展語文核心素養的前提與基礎[5]。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若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語文古代詩歌學習效率,就必須重視起對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的鍛煉。但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尚處于認知發展的過程中,教師領讀,學生跟讀這種單一的教學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學生出現厭煩、抗拒等消極的學習心理與情緒,從而嚴重限制與阻礙了學生語言素養的發展。因此,為了能夠有效地規避這一教學問題的發生,高中語文教師在實際的古代詩歌誦讀教學過程中,就要針對高中階段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與思維特點靈活地創新誦讀教學形式,從而在有效激發學生古代詩歌誦讀學習興趣的同時,促使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實現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的發展,進而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6]。

例如:在教學《氓》這一古代詩歌時,高中語文教師首先可在課程開展前利用微課為學生設計導學視頻,引導學生在課前掌握詩中的生字詞發音與詩歌大意,以此來為高效誦讀教學課堂奠定基礎。其次,在課程導入中,教師可結合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引導學生回憶《詩經》中較為著名的《蒹葭》《關雎》兩首詩歌的著名詩句,并向學生提問“這兩首詩歌表達了什么?說說你的理解”,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隨后結合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學習《詩經》中較為著名的棄婦詩——《氓》,完成課程導入。再次,待學生深度掌握與理解詩歌內涵后,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基于自己的理解進行有感情的詩歌誦讀,以此來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并以原文為基礎,引導學生嘗試刪掉文章中的句末語氣詞“矣”進行二次誦讀,體會兩次誦讀之間的區別,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感受詩歌所傳達的情感與思想。最后,可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段誦讀全詩,促使學生在創新化的誦讀學習中更為全面地感知與理解“矣”這一句末語氣詞所傳達出的傷感、悔恨、斥責等多種情感與思想。如此一來,學生的語言素養,以及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便會在這種誦讀學習形式中得到良好的鍛煉與提升,對詩歌的內涵也會產生更為清晰與深入的掌握,從而在實現學習效果提升的同時,發展語文核心素養。

(二)圖文結合教學鼓勵想象,培養學生思維素養

思維素養同樣也是學生培養語文核心素養過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古代詩歌所應用的古代漢語與學生所熟知的現代漢語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這就使得學生在實際的古代漢語學習過程中,常會受到因古漢語語言的抽象性而難以實現對古代詩歌的深度理解,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古代詩歌學習效率的提升,以及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7]。針對這一問題,高中語文教師可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開展古代詩歌的教學,以此來促進學生想象,培養學生的思維素養。

例如:在教學《錦瑟》一詩中的“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一句時,教師就可采用圖文結合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展示深青色大海倒映明月,鮫人泣淚成珠,以及藍田秀麗群山被溫暖陽光照射,煙霧從中騰起的畫面,以此來有效地促進學生對古詩詞句的理解與感悟,從而在有效發散學生思維的同時,促進學生思維素養的進一步發展。

例如,在教學《蜀道難》一文時,高中語文教師便可結合本文的主旨句“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蜀道艱難險阻的景象,從而在有效激發學生古代詩歌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的同時,促使學生通過圖文結合學習方式更為深刻地理解與體會詩人李白在詩中所傳達出的三嘆,即嘆蜀道之高、嘆蜀道之險、嘆戰禍之烈。進而在有效促進學生實現深度語文學習的同時,促使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實現進一步發展與提升。

(三)合理創設詩歌教學情境,內化學生審美素養

審美的鑒賞與創造是語文核心素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受高考升學壓力的影響,大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會以教學時間緊張為由而忽視了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致使學生難以通過灌輸式與講解式的古代詩歌教學全面體會與感知古代詩歌之美[8]。因此,為了有效改善與優化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中存在的這一教學缺失,作為新時期的高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要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創設古代詩歌的教學情境,從而在引導學生進行古代詩歌深度賞析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文化熏陶與審美教育,促進學生審美素養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孔雀東南飛》這一敘事詩時,為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感知與理解詩歌中所傳達出的內涵,深化學生對封建家長制度與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的理解,教師就可結合詩歌原文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孔雀東南飛》的影視片段,以此來有效地激發與調動學生閱讀學習古代詩歌的興趣與積極性,讓學生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更為全面、深入地掌握詩歌中所描寫的“才貌雙全的劉蘭芝與廬江小吏焦仲卿的動人愛情故事”。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在學生閱讀學習的過程中,為學生播放《孔雀東南飛》的純音樂,讓學生配合婉轉動聽的音樂展開詩歌朗誦,在有效活躍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氛圍的同時,更好地增強學生的學習古代詩歌的參與度。如此一來,學生便會在教學情境與教學氛圍的帶動與作用下深入感知與體會古代詩歌之美,感悟詩歌的思想與情感,從而在發展審美素養的同時,實現語文核心素養的持續提升。

(四)文史結合開展教學活動,提升學生文化素養

古代詩歌中蘊含著大量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文化素養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9]。因此,為了能夠更進一步地促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古代詩歌的文化滲透功能與文化傳播作用,可采用文史結合的方式將古代詩歌的創作背景與傳統優秀文化進行結合,如在教學《馬嵬》一詩時,教師就可結合“馬嵬之變”的歷史事件引導學生進行古代詩歌的鑒賞與學習,從而在強化傳統文化的滲透的同時,更好地激發與調動學生學習古代詩歌的興趣,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10]。

結束語

基于核心素養展開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活動,需要高中語文教師及時轉變以往過于陳舊的教學思想與教學認識,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觀念,尊重學生學習主體性與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與調動,加強多種現代化教學手段與技術的靈活應用[11],從而在有效激發學生古代詩歌學習興趣的同時,促使學生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實現對古代詩歌內涵的深度理解與感知,以此來更好地推動與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確保學生通過高中語文教學實現全面發展與綜合成長[12]。

參考文獻

[1]馮蕾.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的詩歌教學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21.

[2]周小蘭.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高中現代詩歌教學內容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1.

[3]石林.高中語文教師古代詩歌教學話題PCK表征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21.

[4]曹川平.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探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15):15-16.

[5]季美玲.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詩歌教學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20.

[6]劉彥廷.高中古代詩歌教學中的學生審美素養提升策略研究[D].長春:長春師范大學,2019.

[7]林王梅.核心素養理念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9.

[8]林文莉.高中語文古詩詞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9.

[9]余黨緒.摒棄偽鑒賞學會真理解:古詩教學再思考[J].中學語文教學,2018(10):12-17.

[10]王麗.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的策略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20(71):51-52.

[11]劉謙.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高中古詩詞教學策略探討[J].語文教學通訊(學術刊),2021(5):52-54.

[12]戴建英.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有效策略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2):7.

猜你喜歡
古代詩歌高中語文教學策略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談高中語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弘揚民族精神,傳承傳統文化
高中古代詩歌教學的三步曲
古詩欣賞課在幼師教育中的實施策略研究
中學古代詩歌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