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舒適護理在慢性硬膜下鉆孔引流術中的應用效果

2022-05-30 14:44趙璇王瑤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2年11期
關鍵詞:舒適護理應用效果

趙璇 王瑤

【關鍵詞】舒適護理;慢性硬膜下鉆孔引流術;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2)11-0124-04

慢性硬膜下血腫指的是患者腦顱內因各種內外因素引發出血后血液聚集在硬腦膜下腔引發積液水腫,會導致患者顱內壓持續升高。常發生于額頂顳半球凸面,按照發病時的緩急程度,將硬膜下血腫分為三類,3d以內的為急性,四天到兩周的情況為亞急性,兩周以上的則被稱之為慢性患者,在發病之后可能會出現單側的瞳孔異常,腦部出現壓迫性的相關癥狀,患者有昏迷的癥狀出現,部分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并發腦疝等并發癥,對于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而言,臨床上的癥狀一般表現比較輕微,很多患者都可能忽略相關癥狀,出現顱內高壓等相關癥狀的時間也會比較晚,部分老年患者可能會出現類似于腦梗死的相關癥狀,危及其生命。臨床常用鉆孔引流術對患者顱內血腫進行清除,但此種創傷式手術會使患者機體出現應激反應,會對患者預后恢復與生活自理能力造成較大影響。本文對接受鉆孔引流術治療的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采用舒適護理的臨床價值效果與傳統常規護理做對比并給出如下報道。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診斷為慢性硬膜下血腫且需要采用鉆孔引流術進行治療的患者中選取79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9例和觀察組40例。

納入標準:(1)病歷齊全且經過檢查認為均能采用鉆孔引流術治療;(2)患者知曉治療與護理方案并表示認可;(3)能夠配合醫護人員完成治療并可根據個人感受認真填寫本研究涉及的調查問卷。

排除標準:(1)言語運用、心智、理解能力等方面因生理或心理缺陷導致不具備自主意志的患者;(2)采用鉆孔引流術的其他疾病的患者;(3)對本次治療存在異議或如肝腎功能異常、藥物過敏癥等影響疾病治療的相關癥狀的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包括術前安排患者接受必要的術前檢查并告知患者手術注意事項,為患者解答疑惑并在術中保證手術室環境舒適等,術后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檢測并行對癥護理。

觀察組加用舒適護理,具體如下。(1)評估患者的身心狀況和需求,術前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并主動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與心理干預,幫助患者明確疾病狀況與治療方式,讓患者以積極心態配合疾病治療,對情緒低落的患者及時予以溝通和鼓勵,引導患者說出情緒低落原因并加以開導,做好心理護理;保證患者有良好的睡眠,根據需要適當應用安眠藥;患者絕對臥床,患側或平臥位;給予安全指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肢體功能、精神、智力障礙及頭痛、頭昏癥狀,家屬加強看護。(2)做好手術準備:術前1日備血、剃頭,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訓練,剪短指甲、去除戒指、耳環、項鏈,晚餐后取假牙,刷牙后銀爾通含漱3~5min,晚上沐浴后貼身穿病員服,晚餐正常進行,20點后禁食,22點后禁水,必要時遵醫囑口服安眠藥保證充足睡眠。女性患者了解經期情況。協助患者做好術前的檢查工作,如血常規、凝血功能等。手術當日,還應準備好氧氣、心電監護儀、電極片、尿袋、尿管固定貼等?;颊邷蕚浣尤ナ中g室時,責任護士與手術室工作人員同時核對患者信息,PDA掃描核對患者的腕帶、手術安全核查單、接手術患者核對單,并PDA填寫患者交接記錄單。(3)術后向患者及家屬強調管道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頭部引流管、吸氧管、尿管、輸液管),晚夜間床邊家屬看護,防止意外拔管,頭部引流管家屬勿隨意傾倒引流液,由護士傾倒并監測、記錄24h引流液的量。妥善固定并保持密閉、無菌及引流通暢。更換體位時應注意不要使引流管扭曲、受壓及脫落,并將其放置在低于手術切口部位(常規放置于床頭或放床旁)。須保持通暢,觀察引流量、色。量多且色鮮紅即顱內有出血,及時與醫生聯系。如臨床表現明顯好轉,引流液轉清,量減少,提示腦血腫腔已縮小;引流液的顏色淡黃色,則提示與腦脊液相通可不做處理;若呈鮮紅色,說明有新的出血,應該立即報告醫生。一般術后48~72h引流量減少或無、顱內壓無異常時即可考慮拔管。引流管拔除后,觀察局部有無滲液、顱高壓癥狀。術后生命體征平穩,予患側臥位或平臥位交替,以提高顱內壓、促進腦膨脹、壓縮血腫腔。觀察并記錄患者生命體征、意識、瞳孔、四肢活動情況。術后6h內,每半小時1次,異常情況及時與醫生聯系。保持呼吸道通暢,清醒患者,指導深呼吸、咳嗽咳痰,確保指脈氧98%以上。給予患者翻身拍背,以促進痰液排出,并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阻塞呼吸道,痰粘稠不易咳出者予霧化吸入,必要時吸痰。術后神志清楚、雙上肢肌力正常,進食少量水,6h進食流質飲食,次日進食易消化的半流質,軟食,并給予予銀爾通漱口,保持口腔清潔。臥床3d及以上患者,每日評估患者有無腹脹,腹脹者監測腹內壓。術后患者絕對臥床,取平臥位或患側臥位。臥床患者鼓勵床上活動(深呼吸、有效咳嗽、雙橋運動、踝泵運動、雙下肢抗阻力、雙臂上舉運動)。臥床3d以上者,下床前須行三步法訓練,預防體位性低血壓。確保安全下床。偏癱患者行良肢擺放,請康復科醫生行床邊康復訓練。并發癥的護理:防止顱內血腫的發生,觀察并記錄患者生命體征、意識、瞳孔、四肢活動情況,術后6h內,每半小時1次監測7聯,異常情況及時與醫生聯系。

1.3療效觀察和評價

(1)療效評價。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好轉情況及血腫腔殘留液參與量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

(2)生活自理能力評價。護理前后運用單項加權評分為100分的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評價,包括軀體生活自理能力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3)生活質量評價。對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采取生活質量量表(SF-36)進行評價,所獲的分值越高,則表明為患者的生活質量較高。

(4)焦慮、抑郁評分評價。對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抑郁評分采取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價,所獲得分值越高,則表明患者的焦慮、抑郁較為嚴重。

(5)護理滿意度。自制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依此評價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滿意標準分別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計算方法為非常滿意例述加上一般滿意例數比上總例數。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所得到的數據均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處理。(x±s)用于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n(%)]用于表示計數資料,用X2檢驗。當所計算出的P<0.05時則提示進行對比的對象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2結果

2.1兩組基礎資料對比分析

觀察組年齡24~95 (65.89±4.54)歲,男女比為33:7;對照組年齡22~92(65.68 +4.47)歲,男女比為32:7。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療效評價

觀察組顯效、有效和無效各28例(71.79%)、10例(25.64%)和2例(5.00%);對照組顯效、有效和無效各19例(48.72%)、12例(30.77%)和8例(20.51%),總有效率分別為95.00%(38/40)和79.49%(31/39)。接受鉆孔引流術治療的兩組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經不同護理后的總療效存在差異(X2=4.2982,P=0.0382)。

2.3生活自理能力評價

通過ADL評分知曉兩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軀體生活自理能力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在護理前無差異(P>0.05),護理后的評分差異有意義(P<0.05),見表1。

2.4兩組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對比分析

通過SDS、SAS評分量表評分知曉兩組患者負面情緒情況(焦慮、抑郁)在護理前無差異(P>0.05),護理后的評分差異有意義(P<0.05),見表2。

2.5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對比分析

通過SF-36評分知曉兩組患者生活質量于護理前無差異(P>0.05),護理后的評分差異有意義(P<0.05),見表3。

2.6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分析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討論

隨著我國步入老年社會,我國老年人的比例與絕對數量正逐步增高,各種老年性疾病伴隨著這種趨勢正在悄然地崛起,不僅侵蝕著患者的身體,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難以承受的痛苦,同時也成為一類重大的社會問題,影響著社會的穩定與發展。慢性硬膜下血腫是老年人顱腦損傷中常見的一類疾病,本病常由于腦皮質通向靜脈竇的橋靜脈撕裂所致,損傷早期出血量少,不立即發生臨床癥狀,經過3周以上的時間,由于血液的不斷增加,才發生癥狀,慢性硬膜下積液也可逐漸演變成慢性硬膜下血腫。在臨床上慢性硬膜下血腫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但諸多學者認為和纖溶亢進及血腫外膜增生等有關。慢性硬膜下血腫治療分為手術治療及保守治療,其中手術治療又分為鉆孔引流術及開顱血腫清除手術兩種方式。臨床實踐表明,由于本病的發病機制比較特殊,如果為患者實施保守治療,則臨床的成功率不高,并且可能會引起腦疝,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突然導致患者的呼吸心跳驟停;而鉆孔引流手術由于手術創傷小、手術時間短、效果比較明顯、花費相對比較低,目前已成為慢性硬膜下血腫治療的首選方法,在臨床上應用的相對比較廣泛,但患者缺乏對疾病認知,且需要行開顱手術,容易在術前出現不良情緒并影響治療效果。傳統常規護理注重疾病治療流程能滿足患者身體素質恢復,缺乏全面性而不利于患者預后恢復和生活自理能力提升。舒適護理以患者為中心,充分考慮患者需求并在保證患者身體恢復基礎上提高患者主觀治療配合度以獲得最佳治療效果。本結果表明,為接受鉆孔引流術治療的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采用舒適護理的護理效果遠好于采用常規護理的護理效果;觀察組接受護理后的療效得到進一步提升(P<0.05);兩組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護理前生活自理能力在軀體生活自理能力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等各項指標評分差異不足以具有顯著性(P>0.05),應用不同模式護理措施后均能使得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心里維度、生理維度和社會社交維度上得到提升,但采用舒適護理的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各項指標仍顯著優于對照組意味著通過舒適護理對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更具顯著性(P<0.05)。通過SDS、SAS評分量表評分知曉兩組患者負面情緒情況(焦慮、抑郁)在護理前無差異(P>0.05),護理后的評分差異性(P<0.05)代表采用舒適護理的觀察組負面情緒改善效果顯著。通過SF-36生活質量評估量表評分知曉兩組患者生活質量于護理前無差異(P>0.05),護理后的評分差異性(P<0.05)代表采用舒適護理的觀察組慢性硬膜下水腫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提高。通過自制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對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價后知曉,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代表采用舒適護理的觀察組慢性硬膜下水腫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

綜上所述,對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行鉆孔引流術治療時,為患者提供舒適護理對于增進療效并促進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在軀體生活自理能力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等兩個維度全面提升有重大可推廣的價值。

猜你喜歡
舒適護理應用效果
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C 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手術中個性化心理護理在原發性青光眼患者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小兒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用于肺癌患者護理的觀察效果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舒適護理模式對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健脾扶正湯在晚期胃癌治療中的應用
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卵巢癌的臨床觀察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復雜創面的臨床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