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視域下的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

2022-05-31 09:37鄭志峰
高考·下 2022年12期
關鍵詞:大單元教學高中教學新高考

鄭志峰

摘 要:文章以新高考視域下的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為題,針對現階段的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改革,從新高考對推動高中化學教學改革的作用、新高考視域下的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基本原則和新高考視域下的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三個方面出發,分析了新高考對推動高中化學教學改革的作用與價值,探究了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改革的基本原則,并提出了在教學設計上做好單元劃分、課堂內容整合,在教學實踐上從大單元的視角出發做好綜合訓練,在學生方面做好單元總結等策略,以期拋磚引玉。

關鍵詞:高中教學;化學教學;新高考;大單元教學

隨著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全面落實,當前的教育越來越重視育人,培育個性能力水平強的人才已成為當前的教學重點。但是,改革之路是漫長的,在改革的過程中,如何讓教學符合新高考視域下的教學發展大趨勢已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隨著新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新的教育理念映入了教師的眼簾,大單元教學便是其中之一。相較于傳統的教學,大單元教學更加傾向于知識點之間的融合,大單元教學更加強調學生對知識系統的理解,通過知識點融合讓學生形成一個特定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把學習過程中習得的方法遷移運用到新的問題情境中。在以高中化學為依托的大單元教學改革當中,教師需要針對化學知識結構、學習任務等進行統籌規劃,構建一個新的教學單元,讓學生在結構性的知識體系中去探索和追求新的課程理念,助力學生能力與綜合素養雙重提升。

一、新高考對高中化學教學改革的推動作用

(一)新高考聚焦學科融合,助力學生綜合發展

在未進行高考改革之前,教學的目的仍然是以提升學生的成績為主,教學目標存在著很強的局限性和單一性。即便是教師在不斷地對教學進行革新與創新,其教育的目的也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了解和學習更多的知識,而并非通過教育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新高考視域下,教育不再是簡單傳授知識,而是強調人的發展。當前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同時,新高考不再對學生進行文理分科,打破了傳統學科上的禁錮,更開放的教學體系和環境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和應用所學知識,教師也通過跨學科的指導,為學生提供一個更開闊的視野和更系統的知識體系??梢?,新高考推動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推動了教學從育分到育人的轉變和學科的融合,而學科融合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二)新高考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助力學生能力發展

為了更好地適應教育改革的趨勢,提升我國教育的競爭力,針對學生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進行了總結,我國的基礎教育正式邁向了核心素養教育的新時代。新高考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轉變了對教育的認知,讓更多的人開始認識到知識的本身絕對不是教育,而是以知識學習為手段,樹立正確的三觀。因此,在新高考的推動下,現階段的教學更加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宏觀辨析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和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是主要的核心素養內容?;瘜W學科的核心素養立足于高中學生的化學學習過程,各有側重且相輔相成,其目的就是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新高考的改革更加關注學生能力的發展。

(三)新高考聚焦評價改革,助力學生思維發展

新高考與傳統高考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不對學生進行文理分科,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來參加高考。從中不難看出,新高考改革關注到各種觀念沖突中的合理性和現實性,既要調和矛盾,又要引領進步。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新高考改革要求既要重視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同時又不能僅聚焦于傳統教學,還要加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應用。簡單來說,就是現階段的教學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具體的知識之外,還需要教師利用新的教學方法助力學生思維的發展。大單元的教學理念不是以知識和技能學習為終點的,但是肯定是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的,因為知識和技能是概念性理解的基礎,也是形成可遷移性認知的保障。

二、新高考視域下高中化學教學開展大單元教學應堅持的原則

大單元教學是將整體教學內容劃分成不同的教學模塊,根據不同教學課時來進行相同知識點之間的融合,目的是將碎片化的知識進行整合,幫助學生構建一個更加完整的知識框架,助力學生思維能力和素養的發展。但是,要想開展大單元教學,并充分地發揮大單元教學的價值與意義,教師首先要把握好大單元教學的基本原則。在以大單元為依托進行高中化學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把握好以下幾點原則:

第一,系統性原則。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僅需要學生主動地探索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去理解并內化知識。大單元的教學目的就是簡化教學過程,要想做到這一點,教師就必須要以更宏觀和更系統的視角安排好教學活動的順序和處理好學科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只有更系統地審視整個教學過程,才能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和學習狀態來進行單元的劃分,及時地對教學進度進行調整,使大單元教學更好地開展。

第二,合作性原則。當前階段的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而在大單元教學的實驗探索當中,教師若只是讓學生結合單元整體知識進行學習,學生會局限于教師所提供的單元整體的知識體系中。教師需要通過合作性原則來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和多維度的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產生思維上的碰撞,在合作中展示集體的智慧,同時也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拓展思維。

第三,整體性原則。大單元教學的目的是整合碎片化的知識點,為學生提供一個整體性的教學結構。但是在大單元教學的過程中,每個單元的教學目標各有側重,不盡相同,這就需要教師在構建大單元教學體系的過程中關注每個單元的教學側重點和目標點,理清楚單元教學的知識脈絡和目標。只有教師以整體性的角度和思維去整合各個單元之間碎片化的知識點,才能實現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整體認知,搭建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體系[1]。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把握好這三點原則來推動大單元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當中的應用,同時也充分地發揮大單元教學的價值與作用。

三、新高考視域下的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

(一)新高考視域下的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設計

1.做好單元劃分

為更好地利用大單元教學推動高中化學課程的改革,教師首先要利用大單元的原則和概念去做好教學設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進行單元劃分。同時,教師還需要把握好大單元教學的系統性原則,用更宏觀的視角安排好教學活動的順序并處理好學科知識之間的邏輯。

在依托大單元教學理念進行單元劃分的教育實踐當中,教師首先要針對當前階段的教材進行仔細的研讀,并且把握好每一個單元和每一個單元之間知識點的聯系,結合學生的學情來打破以往的教學框架。例如,在《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的單元教學過程中,這一階段的學生基本上擁有了應用實驗探究方式學習物質性質的能力,對身邊的化學知識和現象有一定的關注。同時,在上一單元的學習中,學生也初步了解了從海水中可以得到氯單質這一知識點。結合當前階段的學情,教師就可以安排從海水中獲得鈉并通過實驗探究鈉的性質的教學。根據學生學情來安排好單元教學的進度,既降低教學的門檻,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之后,教師要依托單元教學主題進行資源的整合。又如,在《金屬鈉及鈉的化合物》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依托這一課的主題進行單元素材的重新劃分。先是讓學生了解鈉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冶煉及其用途,然后再根據教學主題進行延伸,讓學生了解氧化鈉、過氧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等物質的化學性質。在此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回顧《物質的化學計量》一課的內容,并將這一課與其進行融合,讓學生在回顧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最后,教師可以適當地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資源的拓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教育素材,同時也強化學生對此大單元教學體系的理解。依托大單元的教學理念做好教學設計和單元整體的劃分,為大單元教學的開展夯實基礎[2]。

2.課堂內容整合

在依托大單元的教育理念做好單元劃分之后,教師還需要把握好大單元教學合作性的原則,引導學生針對所學內容進行知識點的整合,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探索知識,構建一個更具立體性的知識體系,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和其他學生的幫助下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

例如,在《金屬與人類文明》一單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針對“金屬的冶煉方法”和“焰色反應”兩者進行探討,引導小組學生從“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物質的化學計量”等方面進行分析,并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總結。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形式開展組內的交流與探討,讓學生學會用更宏觀的視野去探討和分析化學問題,同時也讓學生在具體化學問題的探討中,盡可能多地了解化學的性質與內涵,幫助學生構建一個更全面和立體的知識體系。之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小組內學生針對所學主題進行自主拓展,如讓組內學生通過探討交流的形式探討鐵、鐵鹽和亞鐵鹽的相互轉化。教師根據特定的主題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拓展,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所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鐵所具備的性質。最后,教師可以整合具體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條件、特征與規律等內容,對學生進行單元整合式的指導,讓學生運用化學變化規律解釋或解決生產、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依托大單元教學理念對知識點的整合,同時結合大單元教學的合作性原則,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去主動地探索知識并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探索中完成對所學內容的認知。

(二)新高考視域下的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實踐

1.從大單元的視角出發做好綜合訓練

在依托大單元教學理念進行教學設計之后,教師還應該從大單元的視角出發做好教學實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轉變傳統一課時一訓練的教學理念,要依托大單元的教學視角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訓練,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在大單元的綜合訓練中更系統化地掌握單元知識。

例如,在《氯氣及其氯的化合物》的單元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更具綜合性的問題,讓學生在具體問題的思考中構建一個更完整的知識體系。教師首先可以通過數字資源為學生進行數字實驗展示,以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為例,讓學生結合視頻內容,思考“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但是氫氣在氯氣中燃燒,并沒有氧氣參與”,通過實驗讓學生回顧初中學過的燃燒的定義,然后再讓學生對實驗進行分析,重新完善對燃燒的定義。通過問題引導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讓學生在回顧初中所學知識的過程中構建一個更全面和立體的思維,讓學生更系統地掌握單元知識[3]。

2.從學生主體視角出發做好單元總結

教育是一個大的概念,是引導學生探究、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和對教學進行主動反思的一個過程。在大單元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做好大單元教學設計和綜合訓練之外,還需要從學生的視角出發做好單元總結。首先,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概括和總結。其次,引導學生主動反思,使學生發現學習當中的不足。要想做到這一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所總結的單元知識以思維導圖的形式記錄下來,然后將學生所總結的知識內容進行整理,打亂順序再發放給其他學生,由其他學生對其進行評價。從學生主體視角出發做好單元總結,讓學生在自我反思和他人評價的過程中來構建一個大的知識體系和概念,讓學生在主動回顧的過程中構建一個單元整體的學習思維。

結束語

大單元教學最突出的優勢就是將以往零碎的知識點進行統編整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一個更具體和更具結構化的學科思維,更加有利于學生能力與素養的提升。在高中化學教學的具體實踐中,教師需要明確大單元教學的重點不是在于教師的講,而是讓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教師可以做好單元劃分,做好課堂內容的整合,同時也以大單元的視角做好綜合訓練,以學生主體的視角做好單元總結。用大的主題、大的任務、大的情境來驅動學生構建大的學習思維和學習結構,助力學生思維能力、核心素養等方面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海艷.“雙新”下高中化學單元教學設計思考[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21(Z1):70-75.

[2]許子璇.基于大單元教學的高中化學核心素養培育策略研究[J].世紀之星(高中版),2022(10):3.

[3]張躍.學科核心素養下的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策略探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27):134-136.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常規課題“基于真實情境培養學生化學系統性思維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FJJKZX21—687)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大單元教學高中教學新高考
初中歷史大單元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淺談以“類化”思維改進中職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單元教學的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有效策略
非指導性教學理論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運用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課堂
新高考來了,家長該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觀題解題技巧指導
浙江新高考化學《有機推斷與合成綜合題》的特點分析與復習策略
研究性學習大單元教學中的思考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