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作描寫有“表情”行為背后有深意

2022-06-09 16:38黃琬雅
作文通訊·初中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表情薄言車前草

黃琬雅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之。

———《詩經·周南·芣苢》

這首《芣苢》非常簡單,采用了《詩經》慣用的重章疊唱。全詩事實上只有兩句,第一句不變,第二句只是換了六個動詞。然而就是這六個動詞,讓這首詩大放異彩。

“采”:摘取。春天來了,看到芣苢(就是車前草)長出來了,嫩嫩綠綠一大片,相約姐妹們:“走,摘車前草去!”采是泛寫初摘時的情狀,還未進入高強度的勞動狀態。

“有”:擇取。比“采”進了一步,從泛泛地采到有選擇地摘取,挑嫩葉、好葉來摘,采摘更認真、更仔細、更有經驗了。

“掇”:拾取,伸長了手臂去采。車前草長得好,成片成片綿延開去,摘完了眼前的,伸長了手臂摘較遠處的。

“捋”:用手握物而脫取。采摘得熟練了,不必一片一片地摘,而是成把成把地捋下來。

關于“掇”和“捋”,胡承珙在《毛詩后箋》中解釋道:“掇是拾其子之既落,捋是捋其子之未落者?!笨磥?,采車前草不僅采嫩葉,還采它的果實。

“袺”:用手提著衣襟兜起來。采摘得多了,手拿不住,要用衣襟兜。

“”:把衣角系好,騰出手來繼續摘。

六個動詞描寫采摘的動作步步深入,一氣呵成,還寫出了采集所得由少漸多的進展,形成了勞動過程的連貫與統一,寫出了采摘人嫻熟靈巧的姿態和辛勤忙碌的景象,可謂把采摘的動詞運用到極致的范例。

全詩未寫一“樂”字,卻用重章疊唱明快的節奏營造出熱烈歡騰的氣氛。不信,你試試和著節奏打著拍子,會越讀越明快,越讀越歡騰,勞動號子營造出的歡騰活潑的勞動場景如在眼前,讓人忍不住心情愉悅、全情投入。方玉潤曾寫道:“讀者試平心靜氣,涵詠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繡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余音裊裊,若遠若近,忽斷忽續,不知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則此詩不必細繹而自得其妙焉?!痹瓉韯趧右部梢赃@樣快樂,不必問緣由。這是朗讀此詩帶給我們的啟發。

另外,關于芣苢,即車前草這種植物,《名醫別錄》里說它“強陰益子,令人有子”,《神農本草經》亦說它“久服身輕耐老”,可入藥。古人有這樣大型的車前草采摘現場就不難理解了,在多子多福的社會文化里,一句“令人有子”便可讓無數人趨之若鶩。一切行為的背后都有深意,這首文字簡單的《芣苢》蘊藏的內涵卻不簡單,它蘊藏著人類繁衍的密碼,也彰顯了農耕社會對力量的渴求。

同樣是表現農耕社會生活,在《豳風·七月》里,詳寫了農民一年的辛苦勞作。詩歌最后一節用較愉快的筆調描寫了農民辛苦一年后的活動,動詞豐富多變,無一重復: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詩歌幾乎每句都有動詞?!拌彙保河脭M聲詞“沖沖”來賦予忙碌而愉快的情緒;“納”:小心地把冰塊收藏好;“蚤”:同“早”,盡早、盡快,可以看出人們的期待;“獻”“祭”:表現出態度恭敬;“滌”:清掃,表現勤勞;“饗”:同“享”,農閑的人們已經聚集一起,準備慶祝了。之后“殺”羔羊,大家一起“躋”在公堂之上,“稱(意思是‘舉’)”起酒杯,祝福統治者“萬壽無疆”。

詩歌中的每個動作幾乎都帶著情緒,一步一步地將忙碌了一年后人們的輕松、富足、快樂、滿足推向高潮,像極了我們慶賀新年的模樣。事實上,我們過新年的習俗就是從《詩經》那個年代開始的,到現在“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的觀念依然深深印在每個中國人的血脈里。不管你走得多遠、飛得多高,忙碌一年后,都想和家人團聚,歡慶這個屬于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要想動作寫得好,巧用動詞是首要。但動作描寫不能只為生動漂亮,作品的人物個性和思想情感才是作品的靈魂。只有寫出人物的靈魂,甚至是這行為背后的文化背景的作品,才是有內涵的作品。

猜你喜歡
表情薄言車前草
指甲花,車前草
車前草巧治痛風
《周南·芣苢》
王力《古代漢語》中“薄言”注釋的商榷
土路上的車前草
土路上的車前草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態勢語的運用
找“表情”
讓音樂課“活”起來
2015 元首“表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