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科核心素養下音樂大單元教學設計的探索

2022-06-12 03:25潘彩云
民族文匯 2022年28期
關鍵詞:大單元教學高中音樂核心素養

潘彩云

摘 要:音樂教育作為人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素養的培育和發展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有助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呼喚教與學的思維方式的改變,筆者立足對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審視與思考,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實踐探索核心素養視域下“大單元教學”的策略,力求通過“大單元教學”,有效促進深度學習的發生、學生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的形成、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地。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音樂;大單元教學

一、從音樂作品的基因中提取重點,把握關鍵

實施大單元教學,要求教師在備課時首先要依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聚焦音樂學科的核心內容,了解高中階段學生音樂學習的已有經驗,確立大概念統攝下的“基本問題”與“學習主題”;然后從音樂作品中提取解決“基本問題”必需的重點內容,把握好最關鍵的因素、最有學習價值的特征,形成單元教學的整體框架,設計音樂鑒賞教學?;谝魳氛n程標準與音樂學科特征,筆者梳理與提煉了基于音樂學科本質的大概念:“中國民歌有著獨特的風格,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特征?!痹诖蟾拍罱y攝下,我們團隊在分析課程標準及原教材第二單元“腔調情韻——多彩的民歌”內容的基礎上,對學生已有的學科知識、學習能力、學科觀念、生活經驗、思路方法等進行探查、分析,將單元主題確定為“探美·品韻·傳承——走進中國民歌”,這個主題緊密關聯“大概念”,是中國民族音樂學習的必要組成部分,從“探美”到“品韻”再到“傳承”,層層遞進,分別指向學科核心素養及其進階發展,并且自成一個小系統,自為一組、自成體系又相對獨立。第一課時學習主題為“探美尋根”,重點是引領學生從音樂與文化的角度感知與探究民歌的風格特征、獨特美感與人文內涵,并掌握民歌的欣賞方法,對應提升的關鍵能力是“懂欣賞”,側重核心素養的審美感知與文化理解;第二課時學習主題為“行腔品韻”,重點是對民歌進行演唱實踐,在實踐過程中把握民歌的腔調情韻之美,在演唱中享受民歌的情境之美,對應提升的關鍵能力為“能演唱”,側重核心素養的藝術表現、文化理解;第三課時學習主題為“承樂傳情”,立足在民歌推介等活動中,認識到民歌的價值,引發對民歌的深度探究,能夠從“學會”到“會學”并學以致用,樹立文化自信,樂于傳承民歌,對應提升的關鍵能力為“會傳承”,包含核心素養的三個方面。單元學習目標是指在完成單元學習后,學生應該獲得的核心素養,包括能靈活運用的音樂知識、技能、策略,能反映學科本質及思想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以及從任務驅動下的學習體驗中獲得的愉悅心理感受、對學科的好奇與期待等。1、在對部分民歌的聆聽體驗、歌唱賞析、情境互動、合作表現與討論探究中體會民歌的獨特美感與人文內涵,掌握民歌欣賞的方法。2、在民歌片段演唱實踐中體會民歌的風格特征,進一步理解民歌中蘊含的人文內涵,在藝術表現中享受民歌的情境之美。3、在民歌推介會等探究活動中,促進深度思考,進一步領悟民歌的獨特美感與人文內涵,明晰民歌的價值與魅力,建立文化自信,能夠用自己的方式做好“民歌自信傳承人”。

二、基于大單元教學的視野重組資源,重構內容

教材是根、是源,教學內容、教學活動要基于根,發于源。但在大單元教學中教材內容并不等于教學內容,我們要帶著“心中有局”的整體感來組織教學資源,教學過程中才能做到“舉重若輕”。人音版音樂鑒賞教材中第二單元“腔調情韻——多彩的民歌”分為漢族民歌與少數民族民歌兩節,共有《澧水船工號子》等6首漢族民歌,《遼闊的草原》等4首少數民族民歌。我們團隊根據本單元的基本問題對教學資源進行了重構、對教材作品進行了重組。如:第一課時基本問題是“如何在音樂感知、探究中理解民歌的獨特美感與人文內涵?”,基于這個基本問題,為引導學生體會中國民歌的獨特聲腔美、織體美、文化美,選取了教材中侗族大歌《蟬之歌》;為引導學生感受中國民歌的音腔美、結構美、旋律美與文化美,選取了云南民歌《彌渡山歌》;陜北民歌《腳夫調》的選用,則是讓學生在對前兩首作品感知體驗的基礎上進行自主賞析,通過對作品聲腔、織體、結構、旋律、歌詞、語言等方面的賞析,進一步感受到中國民歌的“風格色彩之美”“腔調情韻之美”和“人文內涵之美”。再如,第二課時主要是引領學生在音樂實踐中領悟中國民歌的腔調情韻之美。重點引導學生把握以下問題:如何理解“民歌就在我們身邊”?如何在語言和唱腔上把握民歌的韻味?如何在理解的基礎上藝術地表現民歌作品?如何認識民歌的價值,愿意自主地探究民歌?這一課時的教學資源較為豐富,既有教材提供的相關作品,也有既往學習過的教材歌曲以及熱門歌曲、革命歌曲、活動歌曲,學生在演唱實踐中感受歌曲中的民歌元素,體會民歌就在我們身邊。爾后,在《大九連環》《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澧水船工號子》的演唱、表現中體會民歌在曲調、節奏、唱腔、方言等方面的獨特美感,理解民歌所蘊藏的人文內涵。第三課時主要目標是進行相關評價以及引導學生在感悟到中國民歌之美后樂于從自身做起、從小處著手進行中國民歌的傳承,其教學資源則基本為學生在第一、二課時學習及課后延伸生成的資源。

三、結束語

在高中音樂鑒賞大單元教學中實施以上策略后,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認知不再孤立與碎片化,而是整體性與結構化的;學生在情境中積極參與并獲得,能深度地理解學科大概念并具有遷移應用的能力。綜上所述,大單元教學的實施,能夠讓學生真正意義上參與音樂深度學習,能夠讓學生有整體視角地在音樂學習中獲得浸潤,能夠助力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因此,廣大高中音樂教師應該讀懂吃透“大單元教學理念”、合理運用“大單元教學的策略”,用整體性的思路和發展性的眼光來構思音樂鑒賞教學,才能較好地解決目前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讓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更好地為學生素養的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鄧靖武.大概念統攝下物理單元知識結構構建及教學探討[J].武漢音樂學院,2020(3):105-106.

[2]許洪帥.新時代中小學音樂課堂變革的方向、經驗和對策[J].新課程評論,2019(2):128-129.

猜你喜歡
大單元教學高中音樂核心素養
初中歷史大單元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淺談以“類化”思維改進中職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單元教學的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有效策略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研究性學習大單元教學中的思考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