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下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策略淺析

2022-06-12 03:25翟慧潔
民族文匯 2022年28期
關鍵詞:鑒賞教學高中美術核心素養

翟慧潔

摘 要: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各階段人才教育與時俱進,朝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方向發展。高中課程改革應以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前提,培養學生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個性和能力。高中美術作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學科之一,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文化傳承能力、提高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質的有效途徑。藝術欣賞課作為教學的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義。那么,在培養學生藝術核心素養的指導下,如何在高中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尋求高質量的教學方法,是當前研究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美術;鑒賞教學

對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16~18歲是他們人生中較為特殊和重要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審美觀,在欣賞作品時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獨特看法。但是,這個階段學生的社會閱歷較少,美術素養、知識儲備較弱,在尋求美的過程中對美與丑的事物標準往往是模糊的。因此,教師應在高中美術鑒賞課的實踐教學中不斷探索符合美術核心素養要求的新型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自主鑒賞作品的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探索美術知識的能力。在深入的學習中,讓學生自發地學會鑒賞,在教師精心設計的課堂浸潤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

一、創設審美情境

審美離不開感知。這種感知不是簡單地“看”,它引導學生進行審美觀察。顯然,審美觀察離不開人們的思想情感和學生的生活體驗。教師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應開闊學生的審美眼界,增強學生的審美思想,讓學生有獨特的審美觀點,讓學生產生審美情感,使審美對象成為學生眼中“有意味的形式”。 著名美學家羅丹認為,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高中美術教學就是讓學生通過對作品的品讀進行審美觀察,培養審美眼光,激發審美情感。當學生對審美對象有審美感受并能充分融入審美觀察時,審美過程就可以成為一個連續統一的過程。例如,教師在講解“西方現代藝術”部分時,有部分學生會感覺看不懂這些作品,另一些學生會說他們感覺不到藝術性等。面對學生的質疑,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梵高、馬蒂斯和畢加索的作品,引導學生深入感受不同大師的作品,如梵高的《向日葵》《加歇醫生》,馬蒂斯的《女性肖像》《舞蹈》,畢加索的《阿維尼翁的少女》《格爾尼卡》等,教師在學生觀察過程中要注意引導,讓學生發現這些作品在藝術理念、藝術標準、創作方法等方面形成了新的藝術體系。通過對比欣賞,一些學生發現現代藝術大師從社會的各個方面汲取營養,表現出非常不同的藝術風格。他們不以客觀世界為藍本,藝術表現形式也從理性、可追溯到模糊、不可預測,與西方傳統藝術相抗衡。創造一個美麗的環境就是讓學生在情境中看藝術作品。藝術作品的美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師創設藝術審美情境,必然會吸引學生,讓學生深入參與。在情境教學中,教師不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學生也不被動地聽,而是主動地感受和體驗,從而獲得審美愉悅。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鑒賞教學

教師可以充分應用多媒體進行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發揮多媒體的優勢,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傳統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教材中的美術作品是主要的教學資源,雖然具有較高的鑒賞價值,但是數量有限,這樣學生所學到的鑒賞知識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從互聯網上搜集適合教學的藝術作品,尋找更多適合的教學資源。優秀教學資源的引進,能夠開闊學生眼界,讓學生了解更多優秀作品,提高鑒賞能力。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圖片、視頻、文字結合起來,呈現更具有立體性的知識,為學生帶來更豐富的體驗。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進行情境創設,讓學生受到情感熏陶,在情境中對藝術作品進行欣賞,提高鑒賞能力,充分發掘藝術作品的價值。

三、創新教學主題和教學手段

教師要以審美素質培養為教學重點,創新藝術欣賞教學主題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應創造新的教學主題,明確教學內容的邏輯結構和設計。在主題的選擇上,教師應符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在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的基礎上,盡量選擇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相關的主題。以藝術欣賞為內容,以生活為主題,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在生活中感受藝術,激發內心的審美潛能。除此之外,教師要順應科技發展的趨勢,積極運用數字圖像等新媒體教學手段,努力給學生帶來多元的視覺感官體驗,提高學生的審美體驗能力,讓學生在對藝術感興趣的基礎上,通過直覺感受進行判斷和表達。

在教學過后,讓學生學習藝術家的創作方法,勇于創新藝術思維,并將其應用到作品創作中。學生需要發散思維,使用多種材料進行表演,并使作品風格多樣化。學生要思考用什么樣的創作方法設計作品的草稿,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要用獨特的設計理念展現作品的獨特性,向其他同學闡述自己的設計理念并呈現作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堅定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創新教學內容,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突破知識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學校圖書館和計算機室查找和收集圖片、視頻、文字和其他材料,并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教學。還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和學習,促進學生自主探索,實現實踐創新和個性化發展。

四、創意實踐

美術作為一門藝術學科,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在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個性,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為學生提供和創造創意實踐平臺。創意實踐指課堂美術活動中,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形成創新意識,自主地運用創意思維和創造方法創作美術作品的行為。即讓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不僅能養成創新意識,從而自主學習、借鑒美術作品中的創意與方法;還能運用創造性思維,結合現實生活,進行分析和思考,進而創作出符合審美要求的美術作品。

結語:綜上所述,對于高中學生而言,較高的美術鑒賞能力培養學生認識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高中美術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用辯證的思維看待問題,用審美的眼睛品讀作品。

參考文獻:

[1]譚楨蓉. 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美術鑒賞情境教學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9.DOI:10.27347/d.cnki.gssdu.2019.000314.

[2]王強強.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探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8.

猜你喜歡
鑒賞教學高中美術核心素養
新課標下高中古代詩歌教學的策略
新課改后的高中美術教學反思
談高中美術鑒賞教育中審美價值的研究
民間剪紙在高中美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中學美術鑒賞教學的內容與方法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