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特殊教育學校德育管理工作實效性的策略

2022-06-14 21:20馮柳
民族文匯 2022年29期
關鍵詞:特殊教育學校加強實效性

馮柳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當前開展教育教學工作,關注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針對特殊教育學校組織高質量的德育,成為教師們普遍關注的話題。作為一名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平時開展教學工作,應該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缺陷,并且用恰當的方式引導學生產生科學、積極、向上、陽光的生活態度。從品德方面對學生有效引導。本文將結合教師個人的教學經驗分析,應該如何促進特殊學校學生健康成長,希望本文論述能夠給更多一線特殊教育工作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特殊教育學校;德育管理工作;實效性;加強

前言

一直以來,立德樹人都是我國教育事業開展的核心。為了培育更高素質的人才,促進學生的成績提升品德發展,教師應該在常規教學工作中滲透更多德育色彩,提升學生的道德思考,讓身患殘疾或者成長方面存在障礙的學生也能夠像正常學生一樣,陽光快樂地享受學校生活,取得更大的進步。本文將結合教師個人的教學經驗分析特殊教育學校的有效德育策略。

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德育面臨的困境

當前的德育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針對初中階段的特殊學校學生組織德育工作,教師會面臨很多困境,其中有些困境會在極大程度上影響教育教學的秩序,也會困擾學生的學習情緒,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關注以下問題,有利于更好地尋求德育有效策略。

(一)學生學習能力差距較大

特殊學校學生之間的差異是比較大的,正常學生可以在教師統一的安排下自主學習知識、思考問題,教師也可以開展統一化的德育教學工作,但是針對特殊學校的學生,組織德育就不能過分依賴統一化的教學模式[1]。一方面,特殊學校招生的標準原本就非常寬泛且特殊,有些學生只是身體上有殘疾,大腦發育正常,所以學習知識的速度比較快,只需要教師采用獨特的方法進行引導,就可以讓他們像正常孩子一樣學會復雜的理論知識;但也有些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受限,組織正常的教學活動,學生很難根據自己的認知完成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正常教學尚且如此,開展高階德育更是會遇到很多障礙,這是下一階段教師開展德育教學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

(二)學生心理負擔普遍較重

特殊學校的學生在身體發育方面普遍存在缺陷,但是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們積極交往,也能夠感受到,無論是智力發育方面存在障礙的學生,還是肢體發育方面存在障礙的學生,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都能夠或多或少的感受到自己與正常學生之間的不同。尤其是從小到大接受社會的特殊規律,學生更是會因為自身的不一樣而感覺自卑。教師和學生交流的時候,有很多學生就委婉地表示過他們也想和正常孩子一樣學習、生活,只是現實條件不允許他們這樣做。尤其是給教師父母添麻煩的時候,學生更容易感覺到壓力,這種心理負擔會成為一種無形的障礙,阻攔學生的健康成長而開展德育,也應該著重思考這部分問題,盡可能用特殊且有效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正視自身的缺點和優點,減輕學生的成長心理負擔。

(三)青春期面臨的成長問題

針對初中階段的學生開展德育教學,除了關注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表現,教師還應該認真了解學生的成長特殊階段,絕大多數初中生都處于青春期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狀況比較敏感,學習心態可能會受外界影響而產生偏移。比如突如其來的叛逆心理,會讓學生和家長之間產生較為嚴重的縫隙,不利于家庭和睦,而學生在學習方面表現出來的反常行為也會加大教師的德育引導壓力,這也會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越來越難發生。今天的學生也有可能受到網絡環境的影響,變得越來越早熟。教師在滲透德育內容時,學生的配合精神可能會相應減弱。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應該認真思考如何用巧妙的方法解決學生面臨的成長問題,下文中將會產生相對應的優質德育策略。

(四)師生之間溝通效果有限

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也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教師和學生溝通,他們成長過程中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有些學生喜歡用自我的視角去審視個人行為。在學生看來,自己的叛逆行為,或者過于自我的行為,并沒有什么不妥,為給他人造成嚴重影響,也沒有耽誤個人的學習。但教師是以更長遠的目光審視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學生在教師的心中就像是小樹苗,一旦出現一點長歪的苗頭,未來就有可能發展成為嚴重的隱患,所以教師會盡可能在剛剛暴露出小問題時,就引導學生改正。師生之間難以相互理解,自然無法取得良好的溝通效果,這一問題需要教師從個人身上找原因做出轉變,包容學生的同時,用更好的策略引導學生成長和進步。

二、突破德育困境,開展特殊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開展德育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已經成為全學科教師都非常關注的問題之一,而針對特殊學校的學生組織教育教學工作,教師應該認真思考必要的教學策略。想辦法突破德育過程中暴露出來的種種困境,用輕松的辦法促進學生進步,讓更多身患殘疾或障礙的學生能夠正視自身不足,塑造學習、生活信心,促進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一)制定德育教學實踐計劃

今天的教育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應該制定一個比較完備的德育計劃,尤其是特殊學校的學生性格特點,以及他們成長過程中面對的問題和普通學生之間會存在明顯的差別,所以制定計劃是確保德育實施效果的最佳策略之一[2]。

例如:常規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針對教材上的內容,組織教育教學活動,教師要明確日常的聽課規則,比如全班學生必須在聽課時間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和教師進行有效的互動,雖然這種設置比較常規,但是可以讓教師更加清晰地把握學生的學習動向。比如,某些患有自閉癥的兒童在課堂上的表現就可能存在異樣,教師設計了明確的規定以后,學生就有意識的去遵守規定,進而保證教學的效果。還可以讓學生和教師,和其他同學產生交流,增強自閉癥兒童的社會性。

另外,教師也要構建學生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幫助的制度。比如,特殊學校為了方便常規的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下去,教師會給每一位學生安排一位同桌,請同學們聚集在一起,共同學習,能夠營造濃厚的課堂學習氛圍,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和其他同學互動時,會更敏銳地察覺到周遭同學的變化,比如有些學生最近一段時間情緒低迷,而且在道德行為方面出現了紕漏。在教師發現這種情況之前,其他學生就已經提前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且把相應情況反映給教師,教師就可以及時給學生德育引導,滲透更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塑造學生的個人品格,有利于取得更優秀的德育效果。

(二)對特殊教育學生做好心理疏導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開展常規的教育教學工作,教師除了講解教材上的基礎內容,還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尤其是特殊學校的學生平時的表現本就比較特殊,教師要向學生的朋友、長輩以及家人一樣,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3]。把握住青春期這個關鍵階段,及時意識到學生身上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做好心理疏導,融洽處理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面臨的學習和生活障礙。

例如:特殊教育學校之中,有個別學生屬于智力殘障患者,這些學生受到先天因素的影響,智力發展水平遠遠不如其他同學,而也正因如此,很多學生可能會帶著有色眼鏡去對待這一類智力殘障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關注智力殘障學生的心理變化,盡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智力發展水平是有限的,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是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他們能夠敏銳地感覺到別人對自己的善意或者惡意。前段時間,筆者班級之中就有一位學生,因為被其他學生排擠而陷入了輕微抑郁的狀態之中,課堂上發言的次數越來越少,即便是教師主動邀請學生起來參與課堂互動,該學生站起來以后還是沉默不語。教師認為,這種情況非常反常,第一時間和學生周邊的同學取得了聯系,了解過大致的情況之后,確定了學生確實是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了問題之后,教師就經常找學生到辦公室談心。和這名學生分享其他高年級同學成長過程中遇過的種種問題,并且提醒學生其他同學遇到此類情況時,也沒有一蹶不振,而是刻苦學習,后來也進入了更加高等的學校學習知識。借助正向案例,鼓勵學生不要氣餒,盡管智力上有障礙,學生還是可以感知教師對他們投入的關愛之情,有利于培育學生自信樂觀的生活態度。讓學生逐漸塑造起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習慣,達到良好的德育教學效果。

(三)提高教師隊伍德育教育綜合素質

特殊教育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想要取得更加優秀的教育成果,積極走入學生群體,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生活狀況,只是一個小方面,教師還必須具備良好的專業引導技能。特殊學校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本就有可能遇到更多的問題,教師,應該有更專業的態度去對待和引導學生才能夠從本質上改變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種種困境,塑造良好的學生性格,推動學生的道德素質向著更加完善的方向發展。

例如:平時的教學時間有限,教師本人可以積極和周遭的同事聯系,互相溝通,良好的德育經驗,比如教師本人不知道如何處理學生之間的情感矛盾問題,而其他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遇到此類情況總是可以妥善處理,教師就可以積極求取經驗,找出更合適的解決辦法,化解學生之間的矛盾,讓學生養成團結,同學友愛他人的精神。學校也應該給教師們提供良好的互助機會,比如每個星期可以組織一次教師德育大會,請所有教師一起參加在年級組長的帶領下,教師們分享過去一個星期自己班級上出現的狀況,給其他教師分享自己是如何解決的,共同談論教學經驗、德育策略,有助于開闊更多教師的思路,提升整個學校的德育教學質量。另外,教師也應該積極學習專業的教學理念,尤其要關注心理引導方面的專業化知識,運用好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可以幫助教師敏銳的捕捉學生的學習情緒,采用更加有效的策略,完善德育。把這些知識運用到和學生的溝通之中,還能夠快速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減輕特殊學生的心理負擔,提升學生們的道德素養。

(四)開展高質量德育教育實踐活動

開展高質量的德育教育實踐活動也是當前背景下比較有效的德育策略之一。初中階段,學生已經有了自主思考的能力,雖然他們在思考方面的表現還不是特別成熟,但是此階段,學生已經有能力憑借個人的想法去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尤其是非智障學生,他們的思維就更加成熟,更能夠像大人一樣去思考,理解和處理事情。所以在這個階段,與其用口頭講道理的方式滲透德育思想,不如讓學生在實踐之中感悟德育理念,開展高質量的德育教育活動可以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積極自主地去感受德育思想,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4]。

例如:初中智培生身上的叛逆心理比較嚴重,有時候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知識,學生僅僅是基于叛逆就不愿意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為了從本質上轉變此類情況,教師可以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主動站上講臺,用自己的方式講解一個知識點,教師會請學生提前備課,自己制作PPT,然后站到講臺上,向大家傳授理論知識。此時教師會坐在座位上刻意搗亂故意不認真聽講,學生再三提醒,教師也拒不改正。學生就會意識到,自己平時在課堂上的行為確實不太合適,既辜負了教師認真的備課過程,又給人一種不講禮貌、沒有修養的感覺,通過類似的翻轉課堂活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個人道德素養。另外,教師也可以結合著學生平時暴露出來的其他問題,設計趣味性的教學活動,總而言之設計活動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做出改正,只要符合教師現有的教學條件,就可以積極開展,從而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總結

特殊教育作為課題展開研究認為特殊教育學校目前在實施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時,往往表現出來了一些問題,建議提高特殊教育從業者的綜合素質,將常規教育納入特殊教育學校體系,并堅持更完善的教育教學機制等等??傊?,特殊教育學校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做全做細,同時也應該主次分明,在重點和難點方面下功夫才能真正實現有品質和有效果的德育工作。

參考文獻

[1]雷江華.談特殊教育學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J].現代特殊教育,2021(23):13-15.

[2]黃希光.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2):62-63.

[3]姚秀玲.論特殊教育學校德育和教學工作的相互融合[J].教育界(基礎教育),2019(01):147-149.

[4]王瑾.芻議特殊教育學校德育管理的方法[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11):154.

猜你喜歡
特殊教育學校加強實效性
籃球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方法的實效性探究
利用微視頻提高小學美術教學實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精梳巧練 理性分析——提升小學數學復習課實效性的教學策略
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育現狀探析
優化作業設計 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關于加強國企黨內監督的幾點思考
構建陽光體育背景下的特殊教育學校體質健康監測標準
淺析以就業為導向的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健康人格養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