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形變化,培養小學低年級數學空間觀念探析

2022-06-14 04:20黃穎燕
民族文匯 2022年29期
關鍵詞:空間觀念小學低年級培養

黃穎燕

摘 要:數學知識是一個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圖形的認識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學中讓學生認識和掌握圖形知識,能夠讓學生在腦海里具有圖形具體形態大小及圖形概念特性。圖形知識教學可以促使學生形成空間觀念,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后期難點圖形知識,讓學生能夠通過圖形推斷出其他很多知識,那么如何借助圖形變化,提升學生數學空間觀念是目前教師應深入思量的主要問題,具體見下文。

關鍵詞:圖形變化;培養;小學低年級;數學;空間觀念

前言

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不同圖形知識時,可以和現實生活中的例子融合在一起,讓學生通過熟悉的生活場景了解什么東西是什么圖形,以學生周圍的事物展開教學,促進數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升學生知識的認知。教師還應該給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圖形,讓學生思考圖形具體例子,使得學生掌握圖形知識。

一、目前小學低年級數學空間觀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實際操作不足

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用眼睛去看,耳朵聽,口說才能牢記知識內容,空間觀念的形成及發展也是如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將五官感受結合起來。因為在生活中,我們去感受身邊任何事和物,操作各種行為都需要直覺做決定,學生如果能夠積極參與實際操作,可以更好的掌握空間和圖形,如“幾何”內容,很多學生只能通過教材、教師板書了解圖形,如果他不親自操作根本不能直觀感受圖形,不利于學生空間意識的形成。

(二)結果重于過程

從我們開始進入校園參與學習后,教師、家長都將眼光放在考試成績方面,長期下去導致學生的學習和實踐過程被直接忽略,促使結果重于過程。如學習“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內容時,教師們一味的給學生灌輸理論知識概念,卻不能讓學生直接操作。學生不能使用筆繪畫圖形,不能直接感受碰觸圖形,根本不明白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到底有什么區別和相同之處[1]。

(三)對學生行為觀察不到位

引導學生實際操作期間,學生極易碰到各種問題導致操作受阻,這些問題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才能得到處理。教學中教師需面對所有的學生,很容易忽視一些個別的學生。對于老師學生內心是恐懼的,如果學生不及時給老師反饋問題,會影響后期學習,更會形成一些列的學習問題。作為教師不僅要積極引導學習,還應該建立良好的師生合作關系,促使學生積極反應問題,有效掌握數學知識。

二、培養小學低年級數學空間觀念策略

(一)結合實際生活,構建空間觀念

生活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有著極大的影響,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的事物了解圖形。一些事物存在形狀,還有些事物不具有形狀,也有不規則形狀的物體,教師應先引導學生認識有規律的事物開始了解。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認識“長方形圖形”,教師想要在黑白上畫出長方形圖形,那么所畫出的圖形如何才為長方形,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東西為長方形,學生們紛紛回答到“黑板就是長方形的”、“課桌也是長方形的”、“我家的智能電視是長方形的”,聽著學生說出不同的答案,教師又表示“那么誰能站起來告訴大家自己認識的長方形”。很多學生都舉起手,教師隨機選出幾個學生回答,列舉出自己認識的長方形,然后讓學生一起探討,上述同學回答自己認識的長方形與自己認識的是否一樣。在學生探討的過程中,教師會發現,學生有著較強的認識事物能力,也能夠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二)引導學生積極觀察,促進其空間觀念的形成

數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教師應該充分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積極關注事物,引導學生識別事物形狀。對于幾何知識的認識和了解,與事物的觀察息息相關,教師應該經常帶領學生觀察生活事物,促進學生更好的掌握和了解圖形。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球體的認識”內容時,可以引導學生觀察一些小事物,如體育課中學生會玩到一些與球有關的活動,如足球、乒乓球、籃球等,教師可以準備上述的用具,再準備一些長方形盒子、圓柱形物體等,讓學生進行分類,大家已經認識了長方形,學生能夠迅速的識別長方形,還有的學生認識籃球、乒乓球都是圓形,教師可以就此給學生講解圓形,如我們吃飯時使用的碗基本都是圓形,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碗,以及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哪些都是圓形,這時我們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都是圓形,如太陽、地球[2]。

(三)參與實踐,產生空間觀念

認識任何一類圖形,都應該牢記圖形具有什么特點,需對正方形、長方形、圓柱體等進行仔細觀察。教師在黑板上用粉筆畫出的圖形,以及我們實際生活中的物體圖形,都是由圖形轉化到物體獲得圖形,教師可以給學生畫出一個正方體,讓學生通過大腦回憶生活中哪些東西是正方體,最終就是實際物體。整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實際操作制作圖形物體。教師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準備橡皮泥、小木棒,制作正方體圖形,并將自己做好的圖形帶到教室,讓學生互相觀察,并讓學生通過語言表述自己制作的圖形的特點、特征、制作意義。例如,對于“長方體制作”的實際操作,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制作長方體,使用膠帶紙將火柴棍粘成長方體。教師先讓學生制作兩個一樣的長方體,然后使用四個火柴棍將長方體粘起來,一個長方體就好了。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逐漸的形成空間觀念,更對知識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及了解[3]。

結束語

總之,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親自操作,提升學生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空間觀念,保證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孟令忠.淺議多媒體輔助教學讓“空間圖形”更有“形”[J].中國校外教育,2019,05(22):163-164.

[2]雷玲.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利用3D打印技術培養學生的空間感[J].西部素質教育,2019,2(13):91-92+94.

[3]景良婷.小學數學圖形教學中學生空間觀念培養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5(23):86.

猜你喜歡
空間觀念小學低年級培養
小學生空間觀念培養微探
發展低年級學生空間觀念初探
關于優化教學策略和建立空間觀念的實踐與思考
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師生互動模式的探討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