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濱州市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水平多維度測量與評價

2022-06-15 00:26陳淑清李吉英劉明凱
經濟研究導刊 2022年15期
關鍵詞:濱州市新舊動能轉換經濟發展

陳淑清 李吉英 劉明凱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成為發展的核心。從經濟效益、創新驅動等五個方面,選取低碳化、全員勞動生產率、對外貿易依存度等20個指標,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指標綜合評價法,對濱州市社會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水平進行測度與評價。研究表明,濱州市新舊動能轉換水平逐年提高,但多數指標處于山東省中下游水平。

關鍵詞:新舊動能轉換;濱州市;經濟發展;測量評價

中圖分類號:F127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15-0060-04

2015年7月16—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調研時首次使用了“新動能”一詞。到2017年大力推進“新動能”,其概念和內涵也日益具體和豐富[1]。舊動能,狹義上是指傳統動能、傳統產業[2]。新動能也不單是指新能源,還包括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形成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格局、新型消費、新的體制機制等。而“新舊動能轉換”概括起來講就是指培育新動能、改造舊動能[3]。

一、指標體系構建與數據選取

(一)指標體系構建

新舊動能轉換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系統性工程,涉及社會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4]。結合相關理論和現有研究成果,根據山東省和濱州市實際情況,遵循科學性、系統性、可獲得性等原則[5],從經濟發展、創新發展、對外開放、公共服務、綠色環保5個層次、20個三級評價指標對濱州市城鄉統籌發展水平進行測度與評價,具體指標,具體見表1。

(二)數據選取

課題數據主要來源于《濱州市統計年鑒》和《山東省統計年鑒》,以及部分網絡資料。選取濱州市2009—2019年相關指標數據進行新舊動能轉換水平測算,并對濱州市和山東省平均水平進行對比分析,具體見表1。

二、濱州市新舊動能轉換水平測算

(一)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逆向指標進行正則化處理,然后計算相關系數矩陣。

通過因子分析得出公因子方差和解釋的總方差。從相關系數矩陣可以直觀看出,各變量直接具有明顯相關性。從解釋的總方差可知,三個成分的特征根大于1,累計貢獻率為88.89%,故確定三個主成分,見表2;20個變量的共性方差均大于0.6,其中14個指標均超過0.9,3個指標超過0.8。因此,前三個主成分可以作為濱州市新舊動能轉換水平測度的主成分。

(二)數據測算

根據相關分析數據,可以得到三個主成分的線性方程為:

Y1=-0.945*ZX1+0.804*ZX2+0.888*ZX3+……0.397 *ZX20

Y2=-0.155*ZX1+0.529*ZX2+0.396*ZX3+……0.843 *ZX20

Y3=-0.228*ZX1+0.106*ZX2+0.263*ZX3+……0.029*ZX20

再以三個主成分的貢獻為權數,計算各指標綜合指數值,分值越低,表明新舊動能轉換水平越低。計算公式如下:

測算結果如下頁表3所示。

三、濱州市新舊動能轉換水平解析

(一)經濟發展

從測算結果看,經濟發展指標對新舊動能轉換貢獻最大。

1.地區生產總值變化。經濟發展模塊中,濱州市人均GDP除2019年外,其余年份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自2014年起,除2018年略高于全省平均值,其他年份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9年出現明顯下滑趨勢。整體上看,濱州市經濟發展水平偏低,經濟活力不足,發展速度有待提高。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對其經濟發展助推作用不夠明顯,同時經濟實力也對新舊動能轉換具有一定的制約性。

2.產業結構現狀。從產業結構看,第一產業增加值較為穩定,11年來均在9%~10%之間,2019年略有增加,增加值為230.21億元,增長0.6%,這與近兩年鄉村旅游和現代農業發展有著密切關系。第二產業比例明顯持續下降,2019年增加值為1 041.01億元,增長率僅為3.3%。第三產業比例顯著上升,2019年增加值為1 185.97億元,增長了5.7%;占比48.26%,比2018年提高了1.5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1.1%。

3.全員勞動生產率。全員勞動生產率,是指反映一個地區所有從業者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勞動成果與其相適應的勞動消耗量的比值,用來衡量勞動力要素的投入產出效率[6]。濱州市全員勞動生產率水平偏低,增速相對緩慢;2019年有下降趨勢,由2018年的105 917元/人,下降到98 563.58元/人。且2015年起,濱州市全員勞動生產率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二)創新發展

新舊動能轉換需要大量的人才和科技投入,創新發展是新舊動能轉換的巨大能動力。由測算可知,創新發展因素是新舊動能轉換的第二大影響因子。但從五個創新發展指標看,濱州市在創新發展方面整體水平偏低,多數指標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對新舊動能的轉換形成一定的制約。其中,濱州市2010—2018年的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9—2019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重、萬人發明專利數量兩項指標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對外開放

對外開放可以給本地經濟注入新鮮活力,引進外資、技術、人才以及交流學習等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也是對新舊動能轉換的一大助力。近年來,濱州市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加大,從本文表1可知,進出口總額、入境旅游人數整體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實際利用外資額呈下降趨勢;對外貿易依存度,即進出口總額與GDP的比值逐年升高,由2014年的0.19增長到2019年的0.36,增加值接近1倍。

(四)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和主要內容,對于提高公共資源合理配置水平、助推人力資源建設、社會經濟和諧有序發展、保障新舊動能高效順利轉換等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本文從健康衛生、文化、交通、教育投入等方面入手,選取四個主要指標,對濱州市公共服務水平進行測評。濱州市各項指標十年來增長幅度不是很大,在教育投入方面增長率偏低,十年共增加了3.8個百分點。濱州市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與山東省、全國平均數基本持平。

(五)綠色環保

從濱州市綠色環保指標看,2014—2019年大氣中二氧化硫濃度、PM2.5濃度都明顯下降,低碳化水平即萬元GDP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幅度較大,2017年較上年下降了55.5個百分點;2016年起每年的空氣優良天數基本都保持在200天以上,2017年達244天,2019年有206天。由此可見,濱州市環境質量狀況較好,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加強,新舊動能轉換績效顯著。

結語

從以上分析測算可知,濱州市新舊動能轉換水平逐年提高,但多數指標處于山東省中下水平。雖然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水平最高,經濟發展對新舊動能轉換的貢獻率也最高,但經濟發展速度相對偏低,全員勞動生產率有待提高。創新發展指標是新舊動能轉換的第二大影響因子,創新發展方面整體水平偏低,多數指標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對新舊動能的轉換具有一定制約性。綠色環保指標測度水平較高,環境質量狀況良好,各項指標均優于全省平均水平。反映出濱州市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加強,新舊動能轉換績效顯著。

參考文獻:

[1] ?李克強寄望山東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打頭陣”[EB/OL].中國政府網,2017-03-06.

[2] ?獲國務院批復后 山東將這樣推進新舊動能轉換[EB/OL].新華網,2018-01-11.

[3]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EB/OL].搜狗百科.

[4] ?陳世清.對稱經濟學術語表[EB/OL].光明網,2019-08-28.

[5] ?朱洪祥.山東省城鎮化發展質量測度研究[J].城鎮化,2007,(5):38-44.

[6] ?全員勞動生產率[EB/OL].紹興市人民政府網,2019-12-19.

猜你喜歡
濱州市新舊動能轉換經濟發展
濱州市青少年機器人大賽開賽
最美還是夕陽紅
西部地區新舊動能轉換——挑戰與應對
新舊動能轉換下證券業發展研究
聚焦新舊動能轉換 打造優質法治環境
淄博市優化營商環境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的實踐與思考
濱州市一道中考題的探研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戰略探究
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運輸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