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GONE理論分析上市公司財務造假

2022-06-15 00:26張士榮
經濟研究導刊 2022年15期
關鍵詞:治理策略財務造假上市公司

張士榮

摘 要:近年來,資本市場中財務造假事件頻繁發生,損害了中小股東的利益,擾亂了資本市場的秩序。雖然證監會對此進行了處罰,但是這似乎并不能夠有效遏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事件的發生?;贕ONE理論,分析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動因,并提出相關治理策略,即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遏制個體貪婪;完善控制與監督制度,減少財務造假機會;調整相關標準,減少不良需求;完善信息披露機制,提高暴露成本。

關鍵詞:財務造假;GONE理論;治理策略;上市公司

中圖分類號:F234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15-0122-03

一、研究背景

2019年康得新和康美藥業等財務造假事件風波未平,2020年又有瑞幸咖啡財務造假金額高達22億元的丑聞爆出。陳漢文等基于瑞幸事件分別對做空產業鏈[1]、中美跨境監管合作等問題進行研究,黃世忠等對上市公司財務舞弊進行分析[2]。對于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應該標本兼治,既要對財務造假進行懲罰,也要從財務造假的動因出發,在根源上解決問題。

二因素論(舞弊冰山理論)、三因素論(舞弊三角論)、四因素論(GONE理論)、舞弊風險因子理論是關于財務造假方面的研究理論,都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認同。在此,基于GONE理論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動因進行分析。

二、基于GONE理論的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動因分析

GONE理論從貪婪(Greed)、機會(Opportunity)、需要(Need)以及暴露(Exposure)因子四個方面分析財務造假的風險程度[3]。

(一)貪婪因子(Greed)

貪婪因子表示財務造假行為主體對于財務收益需求遠大于自身需要的欲望程度。與企業管理層的道德水平緊密相關。

在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案例中管理層通過股票質押套現約25億美元并且通過籌資發展“無人零售”戰略從公司吸走大量現金。公司董事長和私募投資人通過拋售股票套現16億美元[4]。相關管理層和董事的道德品質及職業素養方面存在瑕疵。

在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案例中,董事長馬興田先后在2000年向證監會監管部審核處處長及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副主任等人行賄,2004年又向原廣州市委書記和原揭陽市委書記行賄[5]。從多次行賄的行為中可以看出,當權者的道德方面存在瑕疵。

在新綠股份財務造假案例中,實際控制人陳星為了達到對賭協議約定的業績,建立了有組織的、長期的、系統的收入造假會計處理流程,虛增主營業務收入72 507.43萬元。

(二)機會因子(Opportunity)

機會因子的動機分析主要針對上市公司實施財務造假的可行性,可以從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兩個方面進行剖析。

1.外部因素。國家各監督管理部門制度存在漏洞,國資境外上市企業跨區域管理制度不完善,審計程序實查有限。瑞幸咖啡在美國上市,主要的經營業務及總部在中國境內。其監管主體涉及雙邊監管,由于空間層面的制約,監管部門的監督力度略顯不足,各國證券監管部門和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的調查信息互通存在阻礙[4]。絕大多數的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涉及虛增營業收入和稅后利潤。虛增的利潤會通過虛增資產來掩蓋,但虛增部分的資產如存貨、在建工程等在一些行業很難核實。瑞幸咖啡、康美藥業、新綠股份等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手段都屬于這種情況[2,6]。

2.內部因素。公司內部控制[7]與監督機制存在缺陷,股權結構[8]不合理等都為實施財務造假提供了空間。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案例中,涉及人員包括首席運營官兼董事以及下屬人員共同捏造交易數據,偽造交易等行為,涉及造假金額高達22億元。面對如此大規模的財務造假行為,公司內部控制與監督機制如同虛設??得浪帢I2019年前十大股東的持股比例總計為54.75%左右,其中第一大股東為康美實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占股32.75%。由此可以看出,康美藥業股權結構不合理,實質上康美實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控制了康美藥業。新綠股份存在控股股東“一股獨大”的現象,陳星始終是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新綠股份設置了內賬、稅務賬和上市賬三個賬務賬套,由不同的財務人員進行核算。三套賬賬務數據不一致,其中上市賬與內賬之間數據相差巨大[9],內部控制存在缺陷。

(三)需要因子(Need)

需要因子是外部環境影響下企業進行財務造假行為的動因。

1.上市公司為了滿足上市、保牌、增發、配股等融資需求[10]。上市公司需要外界資本市場所認可的業績,而公司自身由于業績下滑、巨額虧損等無法達到時,融資需求便成為刺激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動因。瑞幸咖啡從2019年開始一直不斷地在進行上市、增發配股、發行可轉換債券等,這樣一系列的操作無疑需要具備發展前景的業績表現,所以為了得到外界資本市場的認可,順利獲得融資,財務造假行為便應時而生??得浪帢I資金需求量大,上市以來,累計募集資金達800多億元,為了獲得中小股東的青睞,募集更多的資金,產生了造假需求。新綠股份財務造假的需要表現在控股股東能夠順利在新三板掛牌,以更高的價格進行交易,從而滿足股權質押的需求[11]。

2.公司存在彌補巨額虧損的需要。根據瑞幸咖啡招股說明書及公開信息顯示其商業模式之一是主打高品質和高性價比。高品質的保證必然通過購買優質原材料、使用優質設備來實現,為了降低成本通常批量采購,而高性價比則通過補貼模式實現。但是盡管有高額的補貼,瑞幸咖啡仍然處于巨額虧損之中,必須通過不間斷的融資來維持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得浪帢I通過發行債券進行融資,僅2018年就發行了13支債券,而且康美藥業的前十大股東的股權幾乎全部質押[5]。巨大的資金需求促使康美藥業通過粉飾報表、財務造假,吸引股民,以保證資金的正常運轉。新綠股份的實際控制人陳星在引入機構資金的過程中簽訂對賭協議,但是新綠股份實際凈利潤遠低于對賭協議中約定的凈利潤。所以為了達到業績要求,產生了財務造假的需求。

(四)暴露因子(Exposure)

暴露因子可以從財務造假行為被發現和披露的可能性和財務造假者受到的懲罰兩個方面分析。

1.財務造假行為被發現和披露的可能性。瑞幸咖啡的主要經營地在中國,IPO上市地在美國,公眾投資者信息不對稱,在這種情況下進行財務造假具有更強的隱蔽性,難以被公眾投資者所發現。外界監管部門和會計師事務所難以在龐大且復雜的財務數據中發現問題數據[4],所以財務造假行為被發現和披露的可能性低。對于康美藥業,其近年來行賄的對象不是藥監部門就是政府官員,被發現的可能性低。對于新綠股份兩任審計機構興華和中興財光華,事務所均出具了標準意見的審計報告。

2.財務造假者受到的懲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瑞幸咖啡中國和北京的有限公司和其他三家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違法行為均以處罰200萬元。證監會對康美藥業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60萬元的罰款;對財務造假事件中的涉案人員馬?菖?菖、許?菖?菖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90萬元罰款,其中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罰30萬元,作為實際控制人處罰60萬元;其他相關涉案人給予警告并處罰10萬~30萬元[12~13]。證監會對新綠股份給予警告并處以60萬元罰款;對實際控制人陳星給予警告,并處罰30萬元;其他相關人員給予警告并處罰3萬~10萬元。

三、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治理策略

(一)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遏制個體貪婪

加強企業的文化建設,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促進企業內部人員的道德水平和職業素養的提升。

1.提高管理人員的道德水平。大多數的財務造假行為都是管理層由于自身的貪婪導致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可以定期參加有關企業文化、道德品質和法律知識的宣講。

2.提高財務人員的道德水平和職業素養。會計具有核算和監督經濟業務的職能,在為公司核算財務報表的同時也應該做好監督。財務人員可以定期參加企業組織的業務培訓。

(二)完善控制與監督制度,減少財務造假機會

1.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與監督。在事前,企業完善內部控制系統與監督機制;在事中,企業各部門之間相互約束、相互監督,監事會盡到監督的義務[14~15],同時,審計委員會監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和監督機制的有效實施;在事后,公司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及時自省與反思。

2.提高審計機構的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等審計機構的執業質量的考察,鼓勵相關審計人員保持合理的職業懷疑態度,不斷提高自身的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審計機構應該順應時代發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提高審計業務的效率。

(三)調整相關標準,減少不良需求

近年來,新的經濟周期具有增速放緩、下行壓力加大等特點。當經濟周期下行時,很多公司的經營業績也不令人滿意,但是上市門檻和再融資條件卻依然如故[16]。

證券監督部門可以考慮在經濟下行周期調整上市門檻和再融資標準,避免一些對經濟周期比較敏感的上市公司,為了維持上市資格或者爭取獲得再融資資格通過財務造假手段粉飾報表的情況發生。

(四)完善信息披露機制,提高暴露成本

強化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要求[17]。上市公司內部應該制定一套完備的信息披露制度規范,企業應當著重披露收入及利潤項目,詳細披露資產、存貨和現金等項目。

對于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頂格處罰,新《證券法》將處罰金額從60萬元提高到1 000萬元,雖然將處罰金額增加了很多,但是遠遠小于財務造假實際帶來的收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金額在1億元以上的公司占比是非常大的,例如瑞幸咖啡造假金額達22億元、康美藥業等其他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金額高達數百億元[2]。

財務造假的預期收益遠大于預期成本,處罰力度不夠容易助長財務造假行為愈演愈烈,所以應該加大處罰力度,將財務造假金額與處罰力度掛鉤,按照財務造假金額的一定比例確定處罰金額。

總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事件愈演愈烈,損害了中小股東的利益,對社會發展產生了惡劣的影響。想要有效減少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事件的發生,就要從其動因出發,從根源上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本文通過GONE理論找到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共性的財務風險特征,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應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將處罰金額與造假金額掛鉤等建議。

參考文獻:

[1] ?韓洪靈,劉思義,魯威朝,陳漢文.基于瑞幸事件的做空產業鏈分析——以信息披露為視角[J].財會月刊,2020,(8):3-8.

[2] ?黃世忠,葉欽華,徐珊,葉凡.2010—2019年中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分析[J].財會月刊,2020,(14):153-160.

[3] ?洪葒,胡華夏,郭春飛.基于GONE理論的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識別研究[J].會計研究,2012,(8):84-90+97.

[4] ?劉建超,陳敏.基于GONE理論的新零售企業財務舞弊風險分析——以瑞幸咖啡為例[J].商業會計,2020,(20):64-69.

[5] ?王青林.基于GONE理論的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問題研究——以康美藥業為例[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0,(8):138-140.

[6] ?駱彤.瑞幸咖啡財務舞弊案例分析及審計啟示[J].現代商業,2021,(2):138-140.

[7] ?郭嶸,陸萍.互聯網+環境下企業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8,(10):110-112.

[8] ?戴歡,陸萍.股權結構與公司并購績效關系研究——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數據[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8,(10):118-121.

[9] ?胡春妮.基于GONE理論的新綠股份財務造假案例研究[J].河北企業,2020,(11):11-12.

[10] ?陳佳悅.基于GONE理論淺析赴美上市企業財務風險識別與啟示——基于瑞幸案例[J].河北企業,2020,(9):90-92.

[11] ?沈靜.基于GONE理論的新三板企業財務舞弊分析——以新綠股份財務舞弊案為例[J].財會學習,2020,(27):178-180.

[12] ?宋建波,朱沛青,荊家琪.審判仍在路上:新《證券法》下康美藥業財務造假的法律責任[J].財會月刊,2020,(13):134-139.

[13] ?劉俊海.問責康美藥業:棋還沒下完[N].檢察日報,2020-05-20(007).

[14] ?王昕怡.基于三重底線的物流業上市公司績效評價體系構建[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0,(9):130-133.

[15] ?王通,常雅嫻.人力資本對企業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農業上市公司的數據[J].中國林業經濟,2020,(2):47-50.

[16] ?黃世忠.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八因八策[J].財務與會計,2019,(16):4-11.

[17] ?陳凌云,陸萍.物流企業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現狀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0,(5):158-160.

Analyze the Financial Fraud in Listed Companies Based on the GONE Theory

ZHANG Shi-R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financial frauds have occurred frequently which damage minority shareholder’s interests and disrupt the order of the capital market.Although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has imposed penalties on companies for financial frauds,this does not seem to be able to effectively curb the occurrence of financial frauds in listed companies.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auses of financial fraud in listed companies based on the GONE theory,Put forward relevant governance strategies,That is to strengthen corporate culture and curb individual greed;Improve the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system and reduce the opportunities of financial fraud;Adjust relevant standards to reduce bad demand;Improve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echanism and increase the exposure cost.

Key words:financial fraud;GONE theory;governance stratedgy;listed company

猜你喜歡
治理策略財務造假上市公司
淺析公路路基邊坡病害的防護與治理
目前我國農村環境治理面臨的困難以及應對策略
澳大利亞高等教育的常規治理策略
論上市公司財務造假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特征、手段與防范措施的案例研究
行為公司金融理論的現實意義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質量研究
網絡失范言論的治理策略分析
淺析農業企業財務造假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