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幼兒語言教學提升幼兒語言能力

2022-06-19 10:05陳荔
學周刊 2022年20期
關鍵詞:語言教學語言表達幼兒教育

摘 要: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工具。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人都需要使用語言同他人展開交流與溝通,因此可以說,語言的運用水平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主體的溝通技巧。語言表達能力并非先天形成,而是經過后天逐步培養、發展起來的。3~6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非常迅速,但是前提需要有良好的語言環境和教育氛圍。為此,幼兒教師應該積極優化語言教學,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興趣與語言能力。

關鍵詞:幼兒教育;語言表達;語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20-018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0.06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應創造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語言環境對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來說至關重要,幼兒通過觀察父母和教師、與身邊同伴進行交流初步具備了語言能力。此時幼兒只能夠使用一些較簡單的詞組和語句表達自身的想法,并未形成完備的語言系統。鑒于此,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全面養成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促使幼兒形成縝密的邏輯思維及良好的表達能力。

一、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意義

首先,幼兒時期是養成語言能力的最佳階段。幼兒在0~6歲時腦部發育較快,同時聽覺器官及語言器官也有了一定發展,在這個時期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事半功倍。教師及家長應當抓住關鍵期,注重有效養成幼兒的語言能力。其次,3~6歲年齡段的幼兒正處于語言認識的初期,是幼兒形成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節點,不過這時幼兒的語言應用水平尚且處于生疏的狀態,有賴于教師給予科學的引導,唯有這樣才能實現提高與強化幼兒的語言能力?!?-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著重指出了培養和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性,“幼兒語言水平的增強將對其綜合素質的發展發揮出顯著的效用?!笨紤]到這一點,幼兒園必須注重加強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必須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對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結合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及手段,如此才能實現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引導幼兒借助語言表達自身的思想和情感。同時,教師應當注重與幼兒家長積極進行溝通,引導幼兒家長認識到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能夠達成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聯動,從而讓家長在日常的親子活動中引導幼兒學會如何聆聽、如何正確借助語言表達所思所想。最后,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養成與幼兒的語言儲備情況(如詞匯量)呈現出正相關的關系。鑒于此,基于有效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教師應當采取情境教學模式,以便幫助幼兒能夠在情境的浸染下逐漸積累足夠的詞匯量,確保幼兒在與他人交流或借助語言表達情感時更加得心應手。

二、幼兒語言教學現狀

雖然當前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性越來越被人熟知,語言教學也獲得了一些成就,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幼兒語言教學缺乏生活性,脫離現實生活,教學觀念陳舊、方式單一,缺乏針對性、家園合作等。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語言教學才能更有效,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真正獲得提高。

(一)幼兒語言教學缺乏生活性、脫離現實生活

長期以來部分幼兒園在進行語言教學時會按照《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展開教學活動,卻忽略了幼兒語言教學與實際生活的關聯,因此教學缺乏現實性和生活性,沒有挖掘語言環境,導致幼兒的語言學習脫離現實生活,幼兒喪失了很多在實際活動中培養語言能力的良好機會。

(二)幼兒語言教學觀念陳舊、方式單一

在幼兒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教師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的多元化非常重要,關系著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部分教師語言教學觀念陳舊、教學形式單一,大多采用一對一問答、講故事、唱兒歌等傳統的方式,導致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不足,培養語言能力的方式較單一。

(三)幼兒語言教學缺乏針對性

不同的幼兒有不同的個性特點,尤其是在語言表達方面:有的幼兒善于表達、喜歡表達,每次語言活動都表現得比較積極;有的幼兒不善于表達,在語言活動中表現得比較冷漠,很少主動參與、主動開口;還有的幼兒雖然喜歡表達,但是表達能力欠缺,常常語無倫次,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往針對不同的幼兒,教師并沒有采取針對性的語言教學方式,而是“一刀切”,采用同一種語言教學模式,忽略了幼兒的差異。

(四)幼兒語言教學缺乏家園合作

幼兒的語言環境包括幼兒園的語言環境與家庭中的語言環境,因此僅靠幼兒園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積極組織語言教學活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借助家長的力量,促進家園合作,為家長提供指導,引導家長配合幼兒園完成對幼兒語言的熏陶與引導。但是目前很多幼兒園在開展語言教學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單槍匹馬地組織幼兒進行表達、輸出,并沒有落實家園合作共育,對于家長的力量調動不足,導致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遇到困難。

三、優化幼兒語言教學,培養幼兒語言能力

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教師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要想全面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教師要結合生活環境組織幼兒進行語言訓練,促使其語言能力獲得進步與提高;積極豐富幼兒語言教學的形式與內容;因材施教,以針對性策略引導幼兒勇于表達、善于表達;注重與幼兒家長積極進行溝通,依托家園共育的形式幫助幼兒語言能力實現更好的發展。如此通過多方面的努力、多維度的訓練,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結合生活環境組織幼兒進行語言訓練

幼兒語言能力的獲得與提高極大限度地會受其所處的外部環境的影響,因此幼兒教師應當借助環境因素提升幼兒的語言應用能力,促使幼兒在環境的影響及作用下獲得更豐富的交流契機。首先,幼兒教師應當意識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場景都能成為幼兒之間展開交流的內容,當幼兒擁有足夠的生活體驗之后,他們能借助語言表達的內容也會隨之變多。教師應當盡可能豐富幼兒園的區域環境,確保幼兒通過近距離接觸和融入環境獲得足夠的感悟,教師引導和鼓勵幼兒用語言描述和表達自己的感悟,這樣不但有助于幼兒提高口頭表達的能力,同時也能讓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變得更融洽。其次,教師應當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幼兒園區域環境建設,幼兒在這個過程中會獲得表達思想、與其他幼兒進行交流的契機。幼兒在參與幼兒園區域環境建設的過程中會產生不同問題,如為什么西紅柿是紅的、蘋果是圓的?教師應當鼓勵幼兒敢于表達疑問,幼兒在回答這些問題時也能豐富見識、擴大詞匯量。同時,教師應當鼓勵敢于在其他幼兒面前大膽吐露心聲和疑問的幼兒,以便讓其獲得足夠自信,從而養成勤思好問的習慣。最后,教師應當結合幼兒的生活狀態組織其進行語言練習,確保幼兒在輕松的狀態下交流,逐漸實現語言表達能力的進步。

(二)積極豐富幼兒語言教學的形式與內容

1.依托設置情境有效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面對特定的語言情境,表達者需構建特定的語言詞匯。幼兒教師應當善于在日常教學環節為幼兒營造良好的語言情境,借助設置情境使幼兒在情境中獲得鍛煉與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契機。為了讓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達到在現實生活中應對自如的水平,教師應當結合不同生活場景設置不同語言情境,這樣有助于開闊幼兒的視野。比如,教師為幼兒營造“打電話”的情境,要求每兩個幼兒組成小組練習電話交流。在幼兒正式開始模擬電話對話之前,教師要先為幼兒進行示范,包括使用敬語、介紹個人身份、說明撥打電話的目的等。如“您好,我是某某”,對方應答后再繼續說“我想請問一下,你們圖書館在星期日是否對外開放?開館與閉館時間跟平時一樣嗎?”通過這種示范,幼兒會了解和領會打電話的社交禮儀,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

2.利用繪本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繪本對于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都有很好的作用,但是一般教師在引領幼兒閱讀繪本時過于關注提升幼兒的認知,卻沒有系統地引導幼兒進行表達和表現,沒有抓住繪本這個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契機。教師應該借助繪本的力量,挖掘繪本的語言切入點,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在閱讀《巧克力爺爺和糖奶奶》這本繪本時,教師可以利用繪本中的留白引導幼兒表達。如繪本中有這樣一句話“巧克力爺爺和糖奶奶在一起,總是有說不完的話。說啊,說啊,他們的話都像蜂蜜一樣甜滋滋的”。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說一說巧克力爺爺和糖奶奶在一起會說些什么、他們說了什么話像蜂蜜一樣甜滋滋?閱讀到“可有的時候,他們也會吵架。吵架時,他們也有說不完的話,不過這時候他們的話都像冰塊一樣冷冰冰的”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思考“巧克力爺爺和糖奶奶會因為什么吵架?他們吵架的時候會說什么冷冰冰的話呢?”在巧克力爺爺和糖奶奶一次吵架之后,巧克力爺爺想到一個好辦法——“他走到門前,對糖奶奶說了好多又甜蜜又溫柔的話,糖奶奶聽了不再傷心,終于開門了?!苯處熆梢砸龑в變核伎肌安乱徊虑煽肆敔斦f了什么話讓糖奶奶不再傷心了呢?”每一次的提問、引導都能促進幼兒思考和表達,也能使幼兒懂得語言的力量——好的語言會像蜂蜜一樣甜蜜蜜,不好的語言會像冰塊一樣冷冰冰,道歉的語言能讓人不再傷心。

3.利用游戲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幼兒之間在游戲過程中需要進行語言和肢體的互動,教師可以創新語言教學方式,利用游戲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比如,可以組織開展“傳話游戲”“猜詞游戲”“聽指揮游戲”等。以“猜詞游戲”來說,教師可以為幼兒準備一些圖片,圖片上可以是詞,也可以是物品,讓一名幼兒看圖片描述該詞或者物品,其他幼兒來猜。在這個過程中,幼兒能夠調動專注力和思維,思考如何表達這個詞才能讓大家猜得更準、更快。

(三)因材施教,以針對性策略引導幼兒勇于、善于表達

不同幼兒因為個性、成長環境不同,因此語言表達能力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教師應該因材施教,以針對性策略引導幼兒勇于表達、善于表達。

1.了解幼兒的語言表達習慣。每個班級有多名幼兒,不同的幼兒表達習慣有不同特點,教師要不斷觀察、了解不同幼兒不同的表達習慣。有的幼兒對外表現得沉默寡言,不喜歡與人交流,不愛說話,只喜歡一個人靜靜待著,不知道在想什么;有的幼兒表達欲望很強烈,喜歡給其他幼兒講故事、講道理;有的幼兒面對陌生同伴寡言少語,而一旦熟悉了就喜歡跟他們聊天。教師只有把握不同幼兒的語言表達習慣,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2.分析幼兒不愛表達的原因。針對部分幼兒喜歡獨處、不喜歡表達的情況,教師應該先了解幼兒不喜歡與人溝通的表面原因。大部分幼兒都是主觀上不喜歡,甚至覺得其他幼兒說話很煩。教師應該深入了解背后原因,其實很多時候出現這種情況是幼兒曾經因為不善于與人溝通而遭遇過挫折,導致他們失去交流的信心與欲望。簡單來說,幼兒不喜歡說話很多是源于語言能力不足,無法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流暢表達出來,從而產生自卑、退縮和抗拒的心理。

3.針對性地引導幼兒開展語言交流。在了解了幼兒的語言習慣和不喜歡表達的原因之后,教師應該針對性地引導幼兒進行語言交流。比如,針對內向、不喜歡表達的幼兒,教師應該主動親近他們,表現出耐心和善意,多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潛移默化地強化他們的語言交流能力。針對情況特殊的幼兒,教師要單獨個別交流,從而實現更有效的語言交流,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

(四)依托家園共育注重與幼兒家長積極進行溝通

教師應當意識到幼兒對于家庭的熟悉程度要遠遠超過其他社會場所,因此家庭對于幼兒形成及發展語言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應當積極與幼兒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讓幼兒家長認識到通過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聯動的方式,會對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發揮積極且顯著的效用。同時,教師應當請家長積極配合,如每天放學前為幼兒布置口語表達練習作業,要求幼兒回家后同父母進行對話,家長要對幼兒的對話情況進行錄音,并將音頻資料發送給教師,這樣不但可以確保幼兒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同時還能在家長與幼兒交流對話的過程中強化親子關系。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能以此為借口把本應由教師完成的教學任務攤派給家長,而是應當在保質保量完成幼兒園教育的前提下,請家長課后積極配合,取得幼兒家長的信任,提升家園教育聯動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分析了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意義,探究了幼兒語言教學現狀,并針對幼兒園語言教學現狀論述如何優化幼兒語言教學,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幼兒階段是培養語言表達能力的黃金時期,教師應該抓住這一時機,認識到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改進策略,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提升幼兒的理解、表達和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 馬騁.家園共育視野下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J].當代家庭教育,2021(27).

[2] 孫凱麗.幼兒教育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方式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32).

[3] 劉云.心花怒放還本真——幼兒語言活動生活化教學探究[J].知識窗(教師版),2021(2).

[4] 義當草.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性及實踐探究[J].新課程,2020(51).

[5] 黃羽.在幼兒園教學中如何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J].科普童話,2020(28).

[6] 劉倩.學前教育中如何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策略探究[J].中國新通信,2020(11).

作者簡介:陳荔(1990.7— ),女,漢族,甘肅通渭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幼兒園語言教學。

猜你喜歡
語言教學語言表達幼兒教育
新聞采訪中如何應用語言表達技巧
語言表達綜合訓練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
對喬姆斯基普遍語法的認識及其與語言習得和教學的關系探究
淺談西班牙語歌曲在教學中的運用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論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引領藝術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內化外來資源開辟幼兒教育新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