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視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交流,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2022-07-02 15:48李美麗
民族文匯 2022年38期
關鍵詞:學習自主性學生教育教學優化

李美麗

摘 要: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建設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在法治社會中,知法懂法的人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在初中教育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需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切身了解學生的想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在遇到各種事情時,能夠通過自己的判斷進行問題的解決,進一步展現出了教育的價值所在。道德與法治教育應當以實踐案例作為基礎,讓學生可以深入到案例當中,主動思考其中的行為、觀念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課堂交流是開展教學的第一步,教師需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每位學生在看待一件事情時,是如何思考,行為是怎樣,教師在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引導,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學習自主性;學生教育;教學優化

道德與法治教育圍繞著社會生活中常見的事件案例進行教育,讓學生懂得在社會生活中,如何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初中生正處于生長發育期,許多學生都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了自身的行為存在有錯誤的地方,若不及時進行改正,則會導致學生進入社會后,無法真正的融入到社會生活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建立,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了解正確的行為和思想觀念,通過課堂的教學,讓學生獨立進行思考,培養正確的判斷能力,能夠在面對各類事情時,具有自己準確的判斷。

1.改革教學模式

1.1 引入信息技術

在教育行業的發展中,信息化的改革是主要趨勢,目前傳統的方式無法開拓學生的視野,在教學中,思想、眼界等十分局限化,無法幫助學生快速成長。在改革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可以全面落實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知識的認知。例如,在《網絡生活新空間》的學習中,大多數初中生已經開始熟練運用網絡平臺,包括打游戲、查資料、看資訊等,這些基礎的信息操作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1]。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網絡的應用是常態,為了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網絡操作中,遵守網絡公約,不亂進行網絡評論、網絡攻擊。為了增強學生的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幾例網絡案例,告知學生在網絡上肆意攻擊、無憑證無證據進行指責謾罵的行為是不對的。在日常的網絡操作中,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查找相關資料、完成作業等,建立好學生的網絡道德觀念。

1.2 開展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的設計可以圍繞著日常生活展開,在學習《遵守社會規則》這一章節的學習中,教師首先應當告知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基本生存規則,維護好社會秩序,遵守相關的社會規則,這樣可以使得個人更好地融入到社會生活中。為了能夠增強學生對于社會規則的認知,在課堂上,可以通過生活場景的模擬,讓學生充分了解到尊重他人、以禮待人、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教師可以安排兩位學生進行生活場景的重現,用不禮貌的方式對待另一個人時,獨立分析這種待人方式是否正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會忽略自身的一些行為帶來的影響,教師將行為放大化,讓學生充分懂得尊重他人的意義所在,建立正確的社會生活觀念。誠實守信是與人交往中的重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是對誠信待人的人產生好感,還是對滿口謊話且說話不算數的人產生好感,通過兩類人的對比,能夠更加明顯的感受出誠信待人的重要性,充分培養學生的社會道德觀[2]。

2.開展實踐活動

2.1 獨立分析事件案例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構建過程當中,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對于課程的開展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獨立進行案件收集,分析案件中的重點內容,總結出自己的看法以及建議,這樣可以加強學生對于道德與法制知識的認知。例如,在學習《勇擔社會責任》這一章節時,教師要求學生通過網絡搜索整理出相關的事件案例,要求學生全面了解案例的內容,然后針對實際情況闡述出自己的看法,認為在該案例中不同人的行為是否正確,并總結出具體的原因,通過獨立的實踐活動開展,能夠加強學生對于案件內容的思考。在事件案例的整理中,可以是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也可以是網絡平臺上搜集的熱門案例,引導學生利用課堂上所掌握的知識內容,對案例進行深入分析,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

2.2 拉近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交流是交流的基礎上進行知識內容的傳授,這種形式相比較書面教學而言更加的高效化。而傳統教學忽略了師生交流的重要性,教師單方面的進行知識輸出,而對于學生的知識反饋并未引起高度的重視,導致了課堂教學的質量不高。在師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能夠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對待事物的看法以及行為,準確的找出學生在思想觀念以及日常行為方面所存在的問題。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建立,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道德觀,在面對各類問題時,能夠正確、正面的進行思考,快速融入到社會生活中,這對于孩子未來的成長十分關鍵。在當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例如,在面對某類重大熱門事件時,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對于事件的看法,面對不妥當且不正確的行為,教師可以直接指出并引導學生,通過正確的判斷進行正確事件的處理,這樣可以促進學生的快速成長。

結束語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開展過程當中,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不足,進而導致了教學質量不高的情況發生。而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建立,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這對于學生未來進入社會生活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為此,在當下的教育教學發展過程當中,應當更加注重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身邊的道德與法治知識,通過自己獨立思考的方式,總結出其中的問題所在,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加強學生的道德素養提升。

參考文獻

[1]萬玲.依托“三個融合”? 發揮育人功能——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22(06):60.

[2]梁貴昶.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2(23):180-181.

猜你喜歡
學習自主性學生教育教學優化
淺析新課改下如何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主性
教育心理學在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
中師學校學生的人性化管理
優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預制語塊教學對大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影響
電子商務與物流課程的教學優化與項目教學的實施
試析如何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如何在高中數學課堂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