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下小學數學跨學科主題式數學活動探究

2022-07-06 23:09黃超穎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1期
關鍵詞:跨學科雙減小學數學

黃超穎

摘要:201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今年七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教育部門要加強對學校的管理,完善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從上述指導性文件中可以看到,“提質增效”是當前全面深化課程改革的根本標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未來的人才需要構建多學科、多層次的思維方式,以多元的思維方式來處理復雜的問題,而跨學科的課程整合則注重學科內、學科間的知識交流與融合、思想與方法的結合,是一條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去探索和選擇的道路。

關鍵詞:雙減;小學數學;跨學科

一、跨學科課程整合的課程特點

1.課程內容的綜合性。

跨學科課程整合是依據一定的課程目標將相關的課程內容及學習領域,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進行統整,從而實現學科內部、學科之間課程主題的關聯??鐚W科課程整合聚焦于學科內部不同知識的統整以及學科之間不同知識的統整,從而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在跨學科課程模式下,課程與課程之間以整合的思想形成互聯,容易形成更大的主題,因此跨學科課程內容具有很強的綜合性。

2.課程形態的情境性。

傳統的課程形態是一種點、線、面的線性模式,而在跨學科課程整合模式下,課程形態由線性模式轉變為情境模式。在情境式教學模式中,學科不再是課程組織的核心,取而代之的是社會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多學科知識及思維作為服務情境問題的關鍵要素,跨學科課程更為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思維、方法、態度等。情境性的課程形態會使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學習流程清晰便于管理,更有利于學生高階思維的形成。

3.學習方式的多樣性。

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由于家庭背景、認知能力、思維水平等因素會在學習方面表現出一定的差異,因此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具有極大的不同。陳鶴琴先生認為,應該讓學生有機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某一事物的獨特見解,而不是完全由教師設定一個模板要求學生依照這個模板統一進行學習,教育不應該束縛學生的個性,應該在可能的條件下為學生提供多樣的學習方式和平臺。而跨學科課程整合可以將數學、語文、科學、美術、音樂、體育等多學科內容統整于課堂,極大地豐富課程的內容。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式學習、探究式學習、交互式學習、合作式學習、問題式學習等方式獲取知識。

二、跨學科課程整合的教學路徑

跨學科課程整合的內涵在于通過多元文化的整合構建課程理念和目標,通過各學科的思想和方法整合開發課程內容,秉持多種整合的價值取向促進課程實施,對課程成果開展多元化評價??鐚W科課程整合一般路徑如下:

1.選擇主題。

(1)實踐式主題。

跨學科實踐式主題課程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將多學科知識及思維、社會經驗應用于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實踐活動。開展跨學科實踐式主題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知識遷移應用能力,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感悟知識、重構知識,從而將知識內化到認知結構之中。

(2)探究式主題。

跨學科探究式主題課程是指學生圍繞一定的主題,運用跨學科知識、思維方法對事物的本質或規律進行探究的學習活動。開展跨學科探究式主題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運用跨學科思維探索已知或未知規律的能力,從而為探索未知世界樹立積極的態度。

(3)項目式主題。

跨學科項目式主題課程是指學生以項目為驅動、以問題解決為核心,利用多學科知識、各種學習資源進行問題解決的學習活動。開展跨學科項目式主題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遷移創新能力、跨領域合作能力等,促使學生逐漸形成解決問題的思維邏輯、學科觀念、思維方法。

2.確定目標。

(1)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

問題解決分為常規性問題解決和創造性問題解決。常規性問題解決可采用一般的思路和邏輯,而創造性問題解決往往需要突破常規,從多角度、多方位進行思考,從而產生新方法、新途徑。相對于常規性問題解決,創造性問題解決是一種更高級的認知活動??鐚W科課程教學是一種多元知識整合與重構的教學活動,不僅有助于豐富知識內容,更有助于培養發散思維,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從多視角觀察、分析和思考問題。在跨學科知識體系構建的基礎上,學生會因為掌握了更多的知識而產生更為豐富的想法,對于提高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非常關鍵。

(2)實踐應用能力。

實踐應用能力是檢驗學生知識的內化、積累程度及根據情境進行知識輸出的過程。在跨學科課程整合教學中,學生需要對所涉及的各學科知識具有一定的體驗和認識,深刻把握知識的內涵并徹底把間接的知識經驗內化為自身的知識積累,并且最終能夠將積累的知識經驗應用于實踐。這個過程也是學生的問題分析、知識躍遷等思維能力的實踐過程。在跨學科課程整合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實踐應用能力作為課程目標,促進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

3.整合知識內容。

整合知識內容是跨學科課程整合的核心環節,包括學科內部知識的整合以及學科之間知識的整合。學科內部知識的整合首先需要明確跨學科課程的主題,以主題為中心將不同章節甚至不同年級的知識內容進行統整。學科之間知識的整合則需要打破或弱化學科邊界,超越學科的單一性,將原本界限分明的學科知識按照邏輯關系整合于課程主題的框架之下,形成一個有機整體。需要明確的是無論學科內部知識的整合還是學科之間知識的整合,絕非是簡單機械地堆砌或拼湊,而是強調知識的內在邏輯關聯性,真正達到跨學科課程整合的目的。

4.設計學習活動。

跨學科課程的實施需要通過設計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實現,也就是將預先整合的知識內容通過學習活動形成有序的、連貫的課程結構,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知識的構建過程存在于任務完成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之中??鐚W科課程與普通課程的不同在于強調將知識還原于生活,而不是讓學生從書本或教師那里直接獲得知識??鐚W科課程的實施需要通過合作或多種資源構建學習環境,通過情境化設計富有挑戰性的項目來實現知識的構建過程。學習活動可以采取多種靈活的形式,不必完全拘泥于課堂,讓學生以沉浸式的方式參與學習活動,進而促進知識的內化和重構,真正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

結語

綜上,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培養模式的升級與完善是課程改革的核心,基于小學數學學科的跨學科課程整合是服務于育人模式創新的重要舉措??鐚W科課程整合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資源,促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提升了學生的知識內化與構建能力、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更提高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新華.小學數學教學中翻轉課堂的實施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1(34):6+8.

[2]張登越.論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33):68-70.

[3]劉偉.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探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33):140-142.2D0D5D8C-9648-44A7-9E2A-531C157B03DD

猜你喜歡
跨學科雙減小學數學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跨學科前沿研究生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
多措并舉,構建小學《道德與法治》跨學科學習,促學生創新發展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基于學科交叉融合的組織模式創新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