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農學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究

2022-07-07 02:46魏天賦安美忱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2年7期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

魏天賦 安美忱

摘 ?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成為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在科技、在人才。高校農學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既是國家發展戰略需要,也是社會對農學類專業大學生能力的要求。目前,國內涉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較快,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涉農高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應基于農學類專業特點和發展實際,健全創新創業管理機制,構建一套由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實踐教育三位一體有機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關鍵詞:農學類專業;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2)07-0082-03

我國是農業大國,目前正處于傳統農業走向現代農業的發展過渡期。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實施鄉村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1]。2019年9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以及專家代表回信中指出,全國涉農高校牢記辦學使命,精心培育英才,加強科研創新,為“三農”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2]。涉農高校是培養我國農業人才的搖籃,加強農學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我國涉農高校肩負的歷史使命和時代重任。

一、構建農學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意義

(一)提升農學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和能力

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首次提出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概念[3],涉農高校應積極完成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及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培養農業人才。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靠知農愛農的高科技人才,農學類專業大學生是鄉村振興的主要力量,需要具備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涉農高校農學類專業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能夠為大學生提供全面高效的創新創業教育,能夠讓大學生更系統地學習“雙創”教育理論、教育內容及實踐操作,能夠提升農學類專業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二)促進農學類各專業學科協同發展

創新創業教育本身的教育性質決定了其價值的基礎性和未來性[4]。專業教育要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專業理論體系要與實踐環節相結合。專業學習和創新創業教育有著緊密的邏輯關系,農學類專業培養目標是讓學生掌握農業技術、農業科學,研究成果服務于農業生產實踐。創新創業教育具有實踐性,涵蓋各個專業,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產生新的思路、新的想法、新的見解,創新創業成果會倒逼基礎農學研究,凸顯農學類各學科間亟需緊密聯系的問題,要求學科間要相互交叉、滲透、融合。所以,“雙創”教育會促進農學類各專業、各學科的協同發展。

(三)帶動農學類本科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建設現代化農業離不開農業科學技術和高素質的農業從業人員,因此,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大學生是擺在涉農高校面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5]。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涉農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尤為嚴峻。一方面受工作地點偏遠、薪資待遇較差及工作環境艱苦等因素影響,部分農學類專業畢業生不愿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另一方面農學類專業畢業生在校期間,接受實踐與創新能力的系統性培訓較少,不能滿足現代農業對于自主創新能力和全球化視野的新型農學類專業人才的需求。構建農學類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目的就是讓學生了解現代農業科學技術、農業管理理念,具備創新創業競爭力,讓畢業生的就業目標緊跟農業現代化發展,激發其對農業創新創業的動力和熱情,最終培養出國家真正需要的農業人才。

二、高校農學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

近些年,涉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斷深入開展,其中多數高校逐步開設了“雙創”課程,配備專門授課教師,從團中央開展第一屆“挑戰杯”競賽,以及教育部頒發的一系列文件開始,由高校指定部門統籌創新創業工作?!半p創”教育從無到有,各類競賽在高校開展得如火如荼,普及了“雙創”理念,促進了以“雙創”教育為導向的教學改革,涉農高校不斷探索在“雙創”教育過程中培養新型農業人才。但是,涉農高校受觀念、條件的制約,在課程設置、師資隊伍、教育方式等方面相對滯后,沒有形成完整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和教育模式。

(一)創新創業課程設置缺少針對性

實踐教學是涉農高校實現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6]。農學類專業“雙創”教育課程的設置,大多是照搬一些國內試點院校,并不符合農學類專業大學生要求和高校的實際情況。一是很多涉農高校由于資金緊張,場地受限,用理論課取代實踐課,或者理論課程門數過多但通常學時較少,大部分高校的“雙創”課程是選修課,導致大學生對“雙創”課程重視程度不高;二是課程的內容和方法不能緊跟時代發展,“雙創”課程缺少完善的課程體系,沒有以農業、農村的實際需求為導向,只是僵硬地完成課程設置,缺少實用性和針對性;三是“雙創”課程缺少與專業課程的呼應,缺乏與專業課程間有效的交叉銜接,導致大學生的知識面得不到拓展,大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科研創新等能力難以提升,課程預期效果也不能得到充分體現。

(二)創新創業教育師資相對匱乏

近幾年,各高校都在大批量引進年輕的博士作為專任教師,在年輕教師數量得到補充的前提下,大學生科技創新指導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才剛剛起步[7]。首先,“雙

創”教師專、兼比相差懸殊,隊伍構成單一,教師大部分是兼職,他們本身就有科研和教學任務,沒有太多的精力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導致大學生很難將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融入到相關的生產實踐中,這樣的“雙創”教育未能取得預期效果;其次,大多數“雙創”教師的實踐經驗少,講授過程更多是照本宣科,不夠生動,缺乏引導大學生結合創新創業將專業帶入實踐的有效手段;最后,鑒于指導教師數量不足的客觀事實,很多高校的創新創業指導教師由學校部門行政人員或輔導員擔任,教學效果不理想。

(三)創新創業教育方式比較單一

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最大特征,而農學類專業的特點是多學科交叉,應用性強,所以涉農高?!半p創”教育教學方式更應靈活多樣。目前,大部分高校的“雙創”教育劃分成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理論主要是指開設理論課程;實踐主要是通過參加“挑戰杯”等競賽和寒暑假的社會實踐來完成。一方面,科研立項或學科競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能完成的是少部分大學生,取得成績的更是鳳毛麟角,這就導致了大學生參與面窄,參與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高校在“雙創”氛圍的營造方面主要靠辦比賽和開展活動,重數量輕質量,參與的大學生通常都是一個群體,有時甚至一個項目要參加幾個比賽,這樣的活動讓大學生疲于應對,很難真正吸引大學生。大多數大學生對“雙創”的認知只停留在認識層面,缺乏深入了解和實踐。

(四)創新創業管理制度不健全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需要課堂教育、課外實踐、校園文化氛圍等多個要素共同作用,是一個長期、系統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大部分涉農高校的創新創業管理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整體“打包”給校團委或教務處負責,即便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也是掛靠在這兩個部門下管理,所以,負責部門除履行本身職能外,增加的“雙創”工作更多只是按部就班,這使得“雙創”教育單純成為了一個部門的工作,而非全校統籌的培養教育。另外一種是多部門交叉領導,管理口徑錯綜復雜,部門各自為政,一個部門組織比賽,另一個部門舉辦討論,這使得與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相關的各項課外活動因組織領導機制不銜接而造成“看似誰都在管,而又無人可管”的局面[8]。

三、構建農學類專業“三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是將課程、教師和其他資源有機結合,形成相對穩定的基本結構,是人才培養實施過程的總結[9]。構建農學類專業“雙創”教育模式,要融入學科專業,符合現代農業農村發展要求,帶動教學改革,完善人才培養方案,讓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得到提升和鍛煉。教育模式不是各要素的搭建,而是各要素間有機結合的整體。建議農學類專業構建一個由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實踐教育“三位一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做保障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一)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開展教學工作的基礎,“雙創”教育模式中的課程設置,要將專業課和“雙創”課相結合、相滲透、相補充。首先要明確教學目的、育人目標,制定培養方案,要以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科研能力、團隊合作意識、實事求是的態度為主要目標,重點優化教學計劃,建立實踐課程與理論教學既有機結合又相對獨立的教學體系,合理設置學分,文理兼顧;其次要合理安排課程結構,根據不同的年級設置不同的課程,把理論課和實踐課搭配好,設置通識課程,既要能滿足對創新創業非常有熱情的大學生的需要,也要對興趣不高的大學生有普及和帶動的作用;最后要對大學生有明確的考核指標,當然,指標可以不唯一,考核標準的制定主要目的是調動師生對于“雙創”教育的積極性。

(二)完備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建設是“雙創”教育的重要保障。所以,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配齊專、兼職教師,培養一支有豐富教學經驗和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通過“走出去,請進來”雙重措施提高教師隊伍綜合實力;第二,要推進學研深度整合,要改變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建立以教師引導為前提、學生參與為主體、師生互動為手段的教學模式,依托“雙創”教師雄厚的社會資源和高水平的科研項目,鼓勵大學生盡早參與科研和實踐,激發大學生熱情,形成“一對多”導師制;第三,要做好“雙創”教師的管理與獎懲制度,引入考核機制,對優秀教師的職級晉升、薪資待遇給予一定的傾斜,為“雙創”教師爭取進修學習、培訓等機會,系統地提升教學能力和實踐水平。

(三)營造創新創業校園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環境是大學生成長階段最重要的人文環境。創新創業教育是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雙創”教育融入校園文化,能夠豐富校園文化內涵,提升校園文化層次,同時以校園文化作為“雙創”教育的載體,能夠潛移默化地為“雙創”營造氛圍,開辟途徑。一方面要加強涉農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品牌建設,可以通過舉辦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專場講座、學術沙龍、茶話會、科技創新動漫創作等形式的活動營造濃厚的科技創新校園文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獎勵激勵辦法,加強宣傳、選樹科技創新成果優秀學生典型。另一方面,要優化“雙創”在校園文化中的培育。一是構建“雙創”校園文化理念,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二是將農學類專業教育與校園文化教育深度整合,專業領域為“雙創”搭建平臺,讓“雙創”校園文化氛圍正面影響和帶動學生的專業學習,為專業學習提供更多元的思路;三是支持“雙創”平臺建設,線上線下有機結合,校內校外資源整合,保證“雙創”教育經費充足,保障開展“雙創”教育有場所、有平臺,滿足大學生實踐和創新的需要。

(四)健全創新創業管理機制

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項系統工程[10],需要學工系統、就業系統、教務系統、科研系統,以及基層院系的通力配合。一是要加強頂層設計,籌劃組建創新創業領導委員會或工作小組,負責人應由高校黨政主要領導擔任,具體工作包括構建符合現實情況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協調管理各部門,明確職責分工,制定相關政策、管理辦法等;二是要加強監督指導,制定完善的評價體系、獎勵激勵措

施,暢通管理部門和基層院系的溝通交流,定期進行工作自評,開展長效工作模式;三是要加強專項經費支持,高校應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開支單獨設立經費,一方面保障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可制定獎勵辦法,給予優秀的創新創業項目經費支持以及獎勵,建設孵化基地,設置投資基金,吸引大學生投入創新創業,解決后顧之憂,促進優秀的項目落地。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2.

[2] ?習近平.習近平回信寄語全國涉農高校廣大師生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 以強農興農為己任[N].人民日報,?2019-09-07(1).

[3]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Z].2015-05-04.

[4] ?李家華,盧旭東.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養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0(2):9.

[5] ?畢建杰,葉寶興,王建華.培養農科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5):80.

[6] ?李珉.高校實踐教學目標與體系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3(10):40.

[7] ?孔文軍,李金明.普通高等院校大學生科技創新體系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21):16.

[8] ?駱敏,張艷艷.產學研融合視角下大學生科技能力培育平臺建設[J].中國高??萍?,2017(6):94.

[9] ?楊青.農業院校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09.

[10] ?黃林楠,丁莉.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158.

編輯∕丁俊玲

收稿日期:2021-12-0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修回日期:2022-03-22

作者簡介:魏天賦(1985—),女,山東萊蕪人,東北農業大學校團委講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以虛擬班級為載體的創新型拔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SJGY2018

0042);2018年度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科教興國戰略背景下創業環境對高校創業績效引致路徑的

探索與實踐”(18EDC216);黑龍江省首批輔導員名師工作室——“創踐青春”輔導員工作室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高校大學生
微信環境下的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信視域下高校學生工作創新模式構建研究
云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做法探析
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開展的必要性和措施研究
試論影響高校大學生信仰多元化現象的原因
高校大學生管理工作創新思考
山西民辦高校大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成因研究
高校大學生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初探
新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研究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