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教融合背景下秦巴地區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022-07-08 09:55金鵬
陜西教育·高教版 2022年7期
關鍵詞:產教融合人才培養

[摘 ?要]產教融合辦學模式是新時代背景下完善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途徑,勢在必行。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受到了各地產業分布參差不齊、各校教學模式不同、缺乏符合地方產業特征及經濟發展需要的指導性實施文件等多種原因的制約,造成產教融合辦學模式發展緩慢。本文根據秦巴地區汽車維修行業的發展情況,歸納區域內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產教融合的現狀,構建了符合區域情況的汽修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秦巴地區 ?產教融合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 ?人才培養

基金項目:安康職業技術學院院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產教融合背景下汽修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編號:AZJKY2020017,課題主持人:金鵬)。

引 ?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確?!笆奈濉币巹澋穆鋵?,全國各級各類高校要緊盯國家戰略需求,主動肩負國家、區域、行業的使命,各級各類高校都將通過科教融合、產教融合等途徑,構建創新、協調的高等教育體系。由此可見,在國家即將推進新的發展規劃之時,各級各類高校深化開展產教融合辦學模式的趨勢,勢在必行。然而,秦巴地區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現行的產教融合模式存在著國家政策實施保障不到位、區域內汽車維修行業發展不平衡、各校師資設備差距大等困境和現實問題,導致秦巴地區區域內高職院校汽修檢測與維修專業的產教融合尚未形成完整機制和成熟的人才培養模式。秦巴地區跨秦嶺、大巴山,交通受大山阻隔,基礎設施薄弱,交通制約突出,相對封閉,存在著勞動力文化程度低、技能和經營能力不足、區域發展差異大、科技支撐乏力和產業支撐能力弱等實際問題。同時,汽車檢測與維修行業需要從業人員兼具專業知識、實踐操作能力以及對新技術的學習能力,“十四五”期間急需政府、高校、行業、企業協同合作,打造符合區域需求、更加成熟的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

新時代下秦巴地區汽修專業產教融合意義非凡

1.深化產教融合,促進區域經濟良性發展

秦巴地區東起華北平原,西至青藏高原,區域內跨越秦嶺、大巴山、長江、黃河等山川,地形復雜,基礎設施薄弱,交通條件不便,相對封閉,勞動力文化程度低,技能和經營能力不足,區域發展差異大,科技支撐乏力,產業支撐能力弱。產教融合是教育的深化改革,深化實施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是培育適應產業轉型升級,滿足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根本要求的有效途徑。相比于中國國民經濟總產值中汽車維修產業的薄弱占比,在一些發達國家,汽車維修行業是盈利較大的行業之一,汽車行業甚至能成為部分國家的經濟支柱。據媒體報道,2020年我國汽車維修行業的市場規模已超過7000億元,國內汽車維修行業有著龐大的市場經濟基礎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深化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產教融合辦學模式,可以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汽修專業的辦學效果,持續保障專業人才供給,有效提高汽修從業人員的操作技術,加快促進汽修行業產品和技術的迭代升級,保證汽修行業服務質量的不斷提高。深化汽修專業產教融合對加快秦巴地區汽車維修行業協調均衡發展、提高區域內國民經濟總量、增加就業率等都有著重大的作用。

2.深化產教融合,保障區域汽修產業蓬勃發展

據媒體報道,2021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同時,機動車保有量達3.5億輛,全國汽車維修企業約62萬余家,從業人員超過400萬人。截至2021年底,陜西省機動車保有量達800萬輛,省內汽車維修企業約1.3萬家,需求維修從業人員約15萬人。目前,陜西省內汽車行業從業人員近60萬人,汽車維修行業從業人員超7萬人,維修從業人員缺口約為8萬人。甘肅省機動車保有量約700萬輛,汽車行業總從業人員規模近55萬,需求維修從業人員規模14萬人,缺口7萬人。此外,我國汽車保有量仍以每年10%以上的速率繼續增加,全國每年需新增從業人員至少40萬人,陜西每年需新增從業人員至少1.5萬人,甘肅需1.4萬人。陜西作為西北地區教育大省,省內職業院校每年培養的汽修人才總計不足6000人,由此可見,汽修行業的發展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有著巨大的缺口。深化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可以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汽修專業的辦學效果,源源不斷地保障高質量專業人才輸出,促進秦巴地區汽修行業的持續良性發展。

3.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汽修專業高質量發展

多年來,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實施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日漸暴露出諸多弊端,具體表現為:學校單方面制訂課程標準、實習計劃、評價體系等人才培養方案,缺乏社會交流,容易產生閉門造車的現象,導致人才培養與行業企業的真實需求脫節。同時,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學校實訓條件的影響制約,學校實訓設備的更新周期嚴重滯后,遠遠跟不上汽車產業新技術的應用速度,教學投入的不足造成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技能儲備落后于新技術在行業的應用。此外,專職教師嚴重缺乏高質量的知識技能培訓。專職教師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師的能力直接影響了學生的技能水平。然而,高職院校一直以來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對教師的培訓僅限于職業院校之間的交流,或者短期的企業參觀活動,在汽車行業高新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長年身處院校開展常規教學的教師也暴露出知識儲備落后于市場的問題,由此造成職業院校學生“學術知識落后、實踐能力不足”的尷尬局面。對此,高職院校應當深化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使校方協同行業企業,根據市場的現實需求,共同打造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模式,同時,校方依托行業企業不斷迭代的車型技術和硬件條件,實時保障學生緊跟高新技術。此外,深化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可以實現企業和校方教師定期角色互換,校方教師經常到企業跟崗實習,不斷提升教師的知識量,從而增加學生的理論知識儲備。深化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能促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高質量發展。

秦巴地區汽修專業產教融合的現狀

1.缺乏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總體設計

當前,高校實施的產教融合辦學模式缺乏國家層面的指導性政策文件,缺少頂層設計,政策僅停留在宏觀層面。秦巴地區高職院校的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因為缺乏地方政府部門的規劃、指導和協調,以及有效的保障體系和配套措施,在具體設計人才培養模式時,面臨著地方經濟差距層次不同、師資設備基礎不一、各地區汽修行業規模具有顯著差距等現實狀況和種種問題,到目前為止,仍未形成可以推廣實施的人才培養模式。各高職院校汽修專業在探索實施產教融合的過程中,難免會面臨政府、高校、行業企業之間聯系不深入、人力資源保障紊亂不協調、政策資金支持不明確之類的局面。秦巴地區各級各類高職院校的汽車檢測與維修相關專業至今仍缺乏符合地方經濟發展實際需要的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總體設計。

2.產教融合的軟硬件條件不足

早期的產教融合模式僅僅是簡單的校企合作辦學。地方高校主導教學,學生在畢業前進企業頂崗實習一學期,這樣的教學模式解決了人才培養滯后于技術革新的問題。而當前的產教融合模式已經升級為區域產業與區域經濟同步發展的新形態。然而,秦巴地區由于經濟支撐不足,新產品和新技術應用比較滯后,區域內的汽車維修產業體現出小作坊化、分布不均的特征。各汽修企業由于自身規模小,忙于盈利生存,注重眼下利益,就容易對產教融合辦學模式認識淺薄,不重視,對自身在產教融合辦學模式中應當發揮的作用認識不到位,忽視了符合自身需要的匹配產教融合模式的發展規劃。此時,傳統的汽車經銷商4S店往往成為了各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的企業伙伴,這樣一來,就加大了汽修個體企業與4S店之間的差距,提高了經濟實力薄弱地區汽修企業發展壯大的門檻,使秦巴地區的汽修產業呈現出中心省會城市大企業高度集中、其他區域城市企業實力不足的失衡狀態,這樣的失衡狀態又進一步擴大了各高職院校汽修人才培養效果的差距,形成惡性循環。這種區域產業鏈落后的現狀,直接造成了非省會城市職業院校汽修專業產教融合“天然落后”的局面。此外,大多數職業院校的教師或是畢業后直接走上講臺的新人,雖然理論知識豐厚,但欠缺一線經驗;又或是多年從教的老教師,缺少對前沿技術的了解。諸多原因都會不同程度地造成教師在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實踐技能或情感技能的培養。由此可見,因為多數非省會城市的行業產業鏈落后、師資力量薄弱,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產教融合的條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3.教學過程未實現真正的產教融合

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秦巴地區各職業院校的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仍采取以傳統教學理念為主導的辦學方式,套用傳統“頂崗實習”的舊模式,校方實訓設備自給自足,缺乏迭代更新。學生僅在畢業前一個學期進企業實習一段時間,使之成為“教”在低年級、“產”在高年級的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脫節,人才培養依舊滯后于新技術的革新,沒有實現“產”與“教”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融合。此外,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過程中,政府、企業參與較少,各主體之間缺乏常規交流,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設計中缺少行業、企業的技術標準,教學評價方式單一,教學效果缺少外部評價等。諸多因素導致現階段的人才培養過程并未實現真正的產教融合。

構建基于產教融合的汽修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1.增強政策性制度保障,協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

深化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要以地方政府為主導,提出設計的指導意見,制訂符合各地方實際的實施方案。以2021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印發《西安市深化產教融合實施方案》為例,該方案構建“6+5+6+1”的現代產業體系,從政策、金融、商業等多個方面,協同地方高校制訂了“十四五”期間西安市產教融合實施規劃。秦巴地區汽修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設計要以地方政府為主導,提高政府參與度,在汽修專業課程設計中協同職業院校以及行業、企業共同發揮主體作用。在地方政府的協調監管下,行業和院校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在課程標準制訂、課程實施設計、課程資源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設備及實訓場地建設等多方面深入合作,改進教學體系,并由第三方機構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反饋,形成良性循環的改進方案。

圖1 ?汽修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示意圖

2.共建師資保障體系,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優化教師隊伍,健全激勵體系,借助行業、企業平臺,定期安排教師脫崗實踐,鼓勵“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同時,從行業、企業優秀技能大師中聘任兼職教師進行教學,聘請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定期開展專題講座,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前沿科學技術知識。以地方政府為主導,全行業、全方面加大實訓基地建設,讓學生能夠接觸汽車維修行業的整個產業鏈,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下“先教后產”的某單一工種頂崗實習的舊模式,而是貫穿學生整個培養生涯的產教融合新模式,構建全面的專業知識體系。以沿海發達地區一所省級示范高等職業院校的示范專業為例,該校測繪地理信息專業的整個實訓環節在該地區地理信息行業的參與下進行,同時,院校邀請來自行業企業的師傅進校園擔任第二實訓教師,指導學生采集數據信息,整個實訓環節既在行業的真實環境下進行,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也可以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對校方的教學方法和實訓評價方式給出合理的建議,充分達到優勢互補、協調育人的效果。

3.緊貼“1+X”證書制度,創新汽修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考核對學生學業水平的真實評價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直觀體現。在汽修專業人才課程體系的開發中,嘗試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為目標,對應開發相應的課程體系,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考取相應證書,“書證融通”既能提高汽修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又能減少企業對新入職員工的培訓投入,滿足各方的需求。同時,探索在人才培養的教學過程中展開考核,將理論學習、實踐操作、綜合考核交織并行起來進行模塊化學習、項目化考核,打破傳統的考核方式,引導學生擯棄考前突擊的學習方法,消除“書證融通”的阻礙,保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含金量。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對《機械制圖》、《Auto CAD》等科目的考核可以嘗試以大作業或仿真的方式替代考試,既減輕學生的考試壓力,又切實提高了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

4.深化產教融合模式,實現多贏局面

拓展深化產教融合模式,完善校企合作方式,可以嘗試允許企業獨資或合資等多種模式依法參與辦學,協調各方優勢,積極探索職業院?;旌纤兄频霓k學模式。加大企業合作的經濟效益,提高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定期開展校外勞動實踐體驗,從真實案例導入理論教學,增加學生對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認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教師和學生的實踐能力,營造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學生的技術氛圍,奠定技術工匠的精神基礎;嘗試探索學校和企業課程學分互認模式,支持企業共同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深化產教融合不僅有利于提升教師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汽修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持續保障高質量從業人員的輸出,還有助于促進秦巴地區汽車維修行業蓬勃壯大,保障職業教育健康發展,實現學生、企業、學校、政府共贏的汽修專業辦學模式。

結 ?語

產教融合辦學理念的提出已經過去了許多年,但由于不同專業教學模式差異大、汽修產業分布失衡、行業企業主體責任欠缺、師資保障力度不夠等原因,秦巴地區職業院校的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在產教融合的過程中,受到了多項現實條件的制約,進展緩慢。在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背景下,隨著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人民汽車保有數量的進一步提高,秦巴地區的汽車維修市場將面臨更大的技術人才需求,深化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產教融合,意義非凡。本文結合區域汽車檢測維修產業現狀,嘗試構建符合區域行業特征的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產教融合辦學模式,加強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產教融合力度,深化產教融合模式,進一步提高區域內汽車維修技術人才的培養質量,服務好地方經濟發展,保障職業教育良性發展,實現互利多贏的格局。

參考文獻:

[1]楊颯,晉浩天.“十四五”:高等教育立足當下更將引領未來[EB/OL].(2020-11-22). https://news.gmw.cn/2020-11/22/content_34388509.htm?from=search.

[2]張禹.新時代產教融合的意義、障礙和解決途徑[J].中國經貿導刊(理論版),2018(8):65-66.

[3]徐亞丹.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跟蹤調查[J].職業技術教育,2013,34(20)76-78.

[4]謝笑珍.產教融合:從概念改革到行動實施[N].光明日報,2019-08-13(13).

[5]孫莉莉,龔向哲.高職院校創新意識與實踐型人才培養探究[J].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6(2):73-75.

[6]王中杰.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實踐[J].時代汽車,2019(7):45-46.

(金鵬:安康職業技術學院)

猜你喜歡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速錄專業 “三個一” 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