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優化策略

2022-07-09 13:43簡繼周
快樂學習報·教育周刊 2022年24期
關鍵詞:作業設計優化策略小學數學

簡繼周

摘要:作業是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進步。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需要作業的延續和補充。所以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針對數學作業的改革變得更加突出與緊迫。優化小學作業設計,激發學生的作業興趣,切實減輕學生的作業壓力,促進學生個性潛能的發展,成為眾多一線教師的重要研究課題。以下將結合實踐經驗,從政策理解到設計原則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優化策略

在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下,部分數學教師將課本習題、練習冊作為學生數學家庭作業的主要內容,這存在著題型單一、形式單調、重復性練習等問題,使學生的數學作業壓力巨大。實際上,作業設計需要講究方式和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教師應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采用先進的手段和科學的方法,對數學作業設計進行優化,為小學生帶來有效、趣味的作業體驗。

一、優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必要性

首先,傳統數學作業模式的弊端較為明顯。小學數學日常作業任務大,學生完成時間較長,學生不僅要完成課本教材上的練習題,還要完成各種形式的練習冊和模擬試卷。這樣相對來說比較枯燥的練習,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影響了完成作業的效率。此外,花費大量時間完成作業的同時,不僅會降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而且也不利于學生的身體健康。

其次,作業形式單一,缺乏創新性。部分教師不考慮本班的學情特點,為學生布置了不合理、不科學的作業內容與形式,進而導致學生難以達成鞏固知識的目標,同時也不符合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此外,教師在作業批改環節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有的教師教學任務繁忙,無暇批改學生的作業,還有的教師對學生的作業評價比較單一,這些行為會直接影響學生的作業態度和作業質量。在此背景下,學生難以培養正確的數學觀,對獨立學習和長遠學習也會產生消極影響。

最后,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作業不僅無法發揮鞏固課堂的效果,也無法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產生促進作用,反而對小學生的學習產生了巨大的壓力,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在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以人為本的高效學習成為時代主流。作為教學活動的執行者,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對傳統作業模式的優化與探究,使學生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作業,并實現學科素養和綜合能力的有效培養。

二、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優化策略

(一)減少數量,提高質量

“熟能生巧”受到大家的推崇,人們認為多參與、多接觸就可以達到良好的認知理解效果,提升動手實踐能力。作業是課堂的延伸,旨在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在這種情況下,有的教師認為,經過題海戰術的反復錘煉,就能實現學生記得牢、學得好的效果。于是,教師開始布置千篇一律的練習內容,甚至出現抄寫做過的試卷和練習題的情況。事實證明,這只會導致學生產生疲憊感,不利于知識的鞏固和提高?;诖?,教師需要全面考慮數量和質量的關系,提高作業設計的針對性。

(二)豐富形式,增加趣味

傳統教學中寫作業的常態就是讀題、解題,學生盯著習題冊、草稿紙和圓珠筆,保持同樣的動作和姿態。小學生活潑好動,單調重復的活動只會導致他們產生厭煩的情緒以及敷衍了事的態度,也就無法深入理解作業中的知識點,還可能影響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生活有多豐富,作業的形式就可以有多豐富。游戲、制作、參觀、調查等都可以和數學作業結合起來,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

(三)結合學情,分層要求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生活經驗不同,興趣愛好不同,也就導致在知識結構和認知能力上存在客觀差異。這樣,面對同樣的作業任務,有的學生感覺簡單、輕松,有的學生感覺困難重重。學困生很難因為“多做題、做難題”而快速進步。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育強調全體學生的發展和進步,分層教學理念應運而生。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從而實現循序漸進地發展進步。這樣,學生能夠在符合自己能力的情況下,開展對應的復習鞏固活動,進而實現學習進步?;诖?,教師要改變傳統的作業設計模式,分層次進行作業安排。

(四)組織合作,走向開放

合作是學生獲得成長發展的重要途徑。在新知識的探究過程中需要合作,在作業任務中也可以合作。長期以來,人們對作業存在誤解,認為學生必須獨立完成作業。這也是傳統作業形式單一等問題導致的錯誤思想。實際上,調查研究、資料查詢、歸納整理等都可以進行合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進行不同的分工參與,在自主性和互補性的配合下,可以提高整體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诖?,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全面理解合作學習的內容和形式,積極應用到作業設計方面。

(五)聯系生活,全面發展

學習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指導生活實踐。數學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小學階段的各種知識內容和理論公式,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對應現象。比如,選擇三角形而非是四邊形或五邊形,通常是考慮到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特點。又如,各種圖形表面積知識的學習,也是基于實物制作或者包裝設計而來。生活實踐經驗是學生實現感性思維到理性思維發展的關鍵。在生活參與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改變枯燥乏味的作業形式,也使得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生活化,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理解效率和綜合素養水平?;诖?,教師要從生活出發,進行作業的靈活布置。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必須明確優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結合先進的教育理念,并結合具體的學情特點,給學生布置科學合理的作業任務,促進他們的健康發展和全面發展。同時,在之后的數學作業研究中,數學教師也要關注小學生的作業完成度和完成質量,發現學生數學作業中出現的問題,總結學生數學作業的規律。同時,教師對學生的作業評改應該秉持認真、負責的態度,對修改等后續環節嚴格要求,讓學生對數學作業產生重視,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和作業效率。

參考文獻:

[1]劉建華.淺談小學數學的學習效率提高方案[J].小學生(下旬刊),2021(4):75.

[2]劉艷.探究實踐提高能力——關于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中),2019(10):91.

[3]胡慧.布置小學數學有效性作業的實現途徑[J].知識窗(教師版),2020(11):12.

猜你喜歡
作業設計優化策略小學數學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企業重大風險確定及管理建議的研究論述
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基于一種優化策略的智能燈控制系統研究與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