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踐“互聯網+教育”工作目標,助推幼兒園高質量發展

2022-07-13 21:30李湘云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79期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互聯網幼兒

李湘云

【摘要】近年來,教育改革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宏觀政策環境已發生深刻變化,教育人都在積極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更新教育理念進行“互聯網+教育”的變革。本文嘗試通過改變思維方式,用互聯網思維做好頂層設計;提升技術能力,用互聯網技術鍛造教師團隊;運用技術手段,用互聯網模式提高管理效能等三個方面實踐互聯網+教育”的工作目標,助推幼兒園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幼兒;互聯網+教育;工作目標

2021年,深圳市教育局推出“幼有善育”鵬城論壇系列活動,每一期都深深吸引和牽動著“深圳幼教人”。而第二期“看見兒童”的空間與環境論壇,第二組提出問題“南山區是科技之區,如何將現代化科技及信息技術融創到環境中,打造高質量的育人環境,為兒童的發展助力?”以及王水發博士提出的“追隨兒童天性、讀懂兒童需要、支持兒童發展”“讓兒童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更加引發了我們的思考。

身處科技之都,我園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數字時代洪流中找尋發展路徑,通過確立明確的發展目標,培養一支直跨界融通的教師團隊,將信息技術融創到幼兒園環境中,助推幼兒園高質量發展。在具體工作中,深圳市南山區大新幼兒園(以下簡稱“我園”)做出以下幾點嘗試:

一、改變思維方式,用互聯網思維做好頂層設計

在工作中有過以下困惑:什么是“互聯網+教育”?幼兒園在沒富足的場地、沒專項的經費、沒專業的人員的情況下,是否能實現互聯網+教育?“互聯網+是一種思維方式,本質是傳統產業的在線化和數據化,是創造性地使用互聯網工具,以推動單位或產業更有效率的活動?!睂τ谟變簣@來說,我們的理解是“創造性地使用互聯網工具,推動幼兒園的更高效的開展教育工作或活動”?!盎ヂ摼W+教育”帶來的不僅僅是教師信息技術水平提升的迫切需求,更重要的是思維方式和教育理念上的變革。

為此,我園提出以下辦園思路:用資源整合創新管理模式;用“互聯網+教育”引領思維方式,形成名師引領、專業打造、創新思維建設的“互聯網+教育”信息化特色園所。

同時,幼兒園的園務計劃也圍繞辦園思路進行細化及落實:2019年提出通過“幼兒園信息化、資源整合化等核心要素,以‘互聯網+'的思維方式加強團隊的頂層設計”的工作目標;2020年提出“充分運用‘云技術',讓技術成為教育的手段,全力建設‘幼兒園云校課堂'平臺工作,借力社會各類資源等推進幼兒園信息化管理與現代化課程內容的運用”的工作目標;2021年提出“跨界交流拓展,整合全局工作,推動技術運用,以信息技術提升 2.0 工程為抓手,加強信息化隊伍建設廣度與深度,將‘互聯網+'教育真正做到跨界融合運用和提升教育實效”的工作目標。

幼兒園正是通過制定和實踐一系列“互聯網+教育”的工作目標,有計劃、有目的地改變思維方式,改造管理模式,以提升技術水平,推進技術與教學的融合,讓“互聯網+教育”成為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二、提升技術能力,用互聯網技術鍛造教師團隊

要真正實踐幼兒園“互聯網+教育”的工作目標,關鍵在“人”。我們本著“技術提升能力、能力更新觀念、觀念指導實踐”的思路,提前布局,初步構建了教師信息技術提升“點、線、面結合”,不同職能和崗位的培訓“三步走”的培訓機制。

第一步:規劃團隊為“點”,加速走

考慮到信息技術對于幼兒園來說是弱項,我們高度重視,“規劃在先,布局在前”。幼兒園分別派出行政人員參加省市區各級相關培訓,帶著任務而學,長線布局,規劃團隊走出南山“加速度”。幾年來,相關人員完成了《微課設計與制作》等十多個課程的學習,從幾千位培養對象中脫穎而出,成為區域內第二位學前教育學科的技術名師,并獲聘為信息技術2.0提升工程區級研訓成員,為幼兒園信息技術頂層設計、規劃制訂、工作推進、園內研訓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第二步:管理團隊為“線”,提前走

自2018年起,幼兒園狠抓信息技術管理團隊的構建,通過培訓與實操相結合,讓一部分教師先行先示,在實踐中提高和拓展,為信息技術的全園推進打下堅實的基礎。

技術管理團隊集環境設計、資源平臺建設、網絡維護、對外宣傳等為一體,對全園進行技術管理和支持。團隊成員一方面隨時溝通發展動態,提高業務水平。另一方面,提高認識,清楚“技術管理”團隊最終是服務于教學,需加強信息技術的教育滲透,通過以“用”促“學”,以“研”促“學”。比如,團隊成員通過學習慕課制作與設計后,結合幼兒園實際情況,為提升全園教師的信息技術量身定制了“大新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建設慕課”“微雜志的設計與制作”等課程,既提高了團隊自身的技術能力,學以致用,又從幼兒園及教師團隊實際出發,加大對教師的針對性培訓,還提高了技術管理團隊的自信心,可謂一舉多得。

第三步:教育團隊為“面”,齊步走

幼兒園把握好疫情形勢下空中陪伴及信息技術提升2.0工程等特殊時期機遇,全面提升全體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

2020年春季新學期開學,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延遲,幼兒園將疫情危機轉為信息技術提升的機遇,面向家長、同行開展“云課堂”系列線上授課。通過近半年的摸索與實操,教師快速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掌握相關軟件的使用方法,蛻變成線上授課、網絡直播的行家里手,完成了信息技術成為教育手段和方式的轉換。

幼兒園還鼓勵教師通過賽事突破技術堡壘,促進技術的提升。結合班級教學需求,進行了技術與教學的融合,設計出疫情形勢下結合健康教育的微課“探秘測溫”以及音樂游戲課件“憤怒的小鳥”,獲深圳市教育教學信息化大獎賽一等獎、二等獎,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技術自信和學習、運用熱情。

2021年,以信息技術2.0提升工程為新的發展契機,幼兒園爭取成為了深圳市及南山區兩級試點校。借助專家對試點校的指導,幼兒園推出校本研修方案,以3年發展為期限,提出“打造一個團隊、建設一種環境、構建一種關系、形成一套成果”的發展發向,促進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提高知識管理能力、提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整合能力,助推幼兒園高質量發展。

三、運用技術手段,用互聯網模式提高管理效能

(一)企業微信加持,營造互聯生態

幼兒園與時俱進,利用微信企業號的強大功能,將其運用在幼兒園管理中,配套了相應的管理制度,安排了專人負責平臺運營,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提高了管理的效能。

(二)數據分析支持,提供決策依據

互聯網時代也是數據時代,我園嘗試發揮數據的力量,運用數據分析檢查和評價幼兒園的工作,并對后續決策進行調度與控制。比如,幼兒園對2017-2020年度微信公眾號推文進行了數據分析后,作出了調整活動的呈現形式、抓好推文的質量、掌握適宜的推送節奏的決策。再如,我們每年針對教師信息化需求進行意見征集,決策上制訂了相關軟件的培訓工作。在家長工作開展中,通過對家長問卷分析和總結,聚焦家長需求,精準開展家長云校,推出相關課程……以上的各種數據分析工作,都為行政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持,讓管理更精細、施策更精準。

(三)資源平臺共享,網庫同步建設

在資源平臺建設方面,提出結合信息技術提升2.0工程、廣東省名教師工作室及幼兒園的教學常規工作,“三合一”建設資源平臺,按辦公工具類、教學工具類、教學課件類、影音素材庫等進行分類收集及開發,初步實現網庫同步建設,素材逐步增加、資源平臺共享,發揮“互聯網+”的跨界與融合、開放與協作、線上到線下的重要功能。

幼兒園可能沒有專門的信息化場地、專業的信息化設備、專干的信息化人才,但我相信,有明確的“互聯網+教育”的工作目標,有一群努力踐行的團隊,在強有力的決策支持下,幼兒園也可以實現“互聯網+教育”的工作目標,助推園所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曹磊.互聯網+跨界與整合[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

責任編輯? 鐘春雪

猜你喜歡
互聯網+教育互聯網幼兒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在偏遠農村實現“互聯網+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設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聯網+教育”產業組織分析
“互聯網+教育”視閾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幼兒畫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