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課程思政背景的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路徑研究

2022-07-16 08:19謝單單
民族文匯 2022年47期
關鍵詞:課程思政現狀小學數學

謝單單

摘 要:本文立足于課程思政背景,首先剖析了在課程思政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教育現狀,同時提出了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出現的不足之處,并給出有針對性的處理措施,以期引導更多的教師將課程思政教育元素有效融合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從而將課程思政教育理念有效落實于實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程思政;現狀;路徑

引言

在提倡素質教育理念的背景下,“課程思政”理念引起了廣大教師的重視,并鼓勵廣大教師從課程實際情況出發,將思政教育有效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在將學科基礎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同時,引導學生的身心能夠健康發展。但是從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來看,課程思政教育理念在融入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也是需要廣大數學教師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1課程思政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一是教師在滲透思政教育方面的手段較為單一,教師普遍認為思政教育就是在開展數學教學時利用語言將思政知識點講解出來,但是這種教育方式可能會使學生產生抵觸的心理,學生也難以自主分析思政教育的內容,自然無法真正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二是教師對課程思政與小學數學相結合的理解程度不夠,認為思政教育應由班主任或道法教師來教授,而數學學科只需要將基礎知識傳授給學生[1]。除此以外,還有不少小學數學教師忽視了現代數學的教育本質和目標,把過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到了對學科思政教育思想的發掘、滲透等方面,這樣本末倒置的思想理念將會造成數學教學效果不理想,也就無法有效達到現代國小數學的教育目標。

2基于課程思政背景的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有效路徑

2.1深入挖掘思政資源

課堂教學的重要性與優勢不言而喻,只有將課堂教學內容中涵蓋課程思政教學資源,才能夠實現小學數學與課程思政教育的有效結合。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正確意識到課程思政與小學數學之間的關系,并深入挖掘數學教學內容中的課程思政資源,在備課與上課的過程中緊跟時事,借鑒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模式與方式,高效收集并總結思政教育元素。例如,在介紹數學知識的數學知識時,教師可以解釋“九章運算”的“方域”等知識點給學生,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如何計算領域的面積,如矩形、等腰梯形,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把中國的歷史數學文化滲透到教育過程中,以此調動小學生對中國歷史數學文化的濃厚興趣和認同感,并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文自信。

2.2與課程內容相結合

要想將思政教育內容有效滲透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就需要教師從授課方式、課程內容等方面嚴格落實思政教育的相關要求,并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以及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與小學數學課程相結合,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課程思政教學的熏陶。例如,教師在講解“圓周率”相關內容時,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演示圓周率的計算過程,同時將"祖沖計算圓周率"的事跡利用多樣化的手段融入在教學過程中,這樣不僅能夠使數學教學的內容得到豐富,還能夠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除此以外,在講解“認識數字”方面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插圖,引導學生積極打掃教室中的衛生,并將其作為培養學生熱愛勞動、關心集體的良好契機,并選擇合適的時間開展勞動教育活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意識,同時培養學生熱愛集體、勞動光榮的精神[2]。類似于這樣的教學案例比單純的講解更加有效,還會增加學生對其他事物與學科的興趣,以達到培養高質量、全方位發展人才的目標。

2.3積極開展實踐活動

知識來源于生活,并且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中也明確提出,應培養小學生將數學知識靈活應用于實際生活中的能力。為了更好的實現思政教育與小學數學的深度融合,教師可以選擇開展實踐活動的方式,將思政教育內容延伸到實際生活中,并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的影子。例如,教師在講解“認識時間”這方面的數學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組織活動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在一定的時間內可以做什么。具體來說,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分鐘挑戰”項目,即在一分鐘內進行50次跳繩練習,寫20個漢字,球拍30次等。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學生可以提高他們對時間的合理理解,使其認識到一分鐘內能夠完成什么事情,進而感受到時間的重要性,不但要懂得愛惜時間,還要學生在做任何事之前提前安排時間。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將課程思政的內容融入到實踐活動中,教導學生能夠做到“守時守信”,多層次、多角度的在小學數學中落實思政教育。

2.4積極樹立德育意識

首先,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與教學能力,還需要錘煉自身的修為和品德,進而樹立正確的思政德育教育意識,加深對課程思政相關知識的理解與認知,這樣才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有效落實。其次,做好教學之前的準備工作,為了能夠深入挖掘數學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就必須要從備課環節積極思考教學模式、過程以及互動等環節的思政元素,避免在教學過程中出現“手忙腳亂”的現象,對教學效果產生不良影響[3]。與此同時,教師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還需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道德模范作用,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不斷提高德育教育能力,有意識的加強對四史、時事政治、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同時加強對社會科學知識與其他哲學的了解,并將自身的知識轉換為掌握數學教學課堂的能力。最后,對于課程思政的認知不應僅停留于表面,還需要在此基礎上擴寬知識面,深入挖掘小學數學與課程思政理論之間的關系,在深度與廣度上均可以促進小學數學“思政性”的提高。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程教學與課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不僅可以滿足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需求,還能夠使學生接受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樹立民族的使命感與自豪感。對于小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識,并通過深入挖掘思政資源、積極開展實踐活動等方式,將思政教育資源與課程內容相結合,切實推動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鴻.課程思政背景下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新課程,2022(12):40-41.

[2]周靖.課程思政視野下小學數學教學中思政教育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新課程,2021(24):9.

[3]程洪建.小學數學教學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徑[J].貴州教育,2020(20):8-9.

猜你喜歡
課程思政現狀小學數學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