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有效性作業設計的思考

2022-07-17 04:58陳慶強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5期
關鍵詞:雙減政策作業設計小學數學

陳慶強

摘要:作業是教學以及學習效率的最有效體現,而雙減政策則是為了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的。在該政策下,教師的教學模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法都要有所改變。在減少作業量的同時提高作業的有效性,則成為了是教師首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

雙減政策是近年對整個國家教育體系影響最大的決策。為了更好地發展我國教育教學事業,教育部門結合現今的教育現狀制定了這項政策。但是新的政策從制定到實施落地,將面臨極大地挑戰,因此作為一線老師則需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優化教育模式,在執行雙減政策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積極改革課堂教學,以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而作業是教學以及學習效率的最有效體現,那到底要如何設計有效性作業呢?接下來我將結合教學實際進行思考。

一、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作業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雙減政策是為了建立良性的教學氛圍,緩解家長焦慮情緒,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具體要求是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最具體的表現則是減少作業量以及作業時長。

隨著年級升高,學生每天學習的知識不斷增加,在作業量減少的情況下,會導致學生學到的知識得不到鞏固。為了響應雙減政策,我們要減少作業量并確保學生的學習質量,就需要教師優化作業結構,設計有效性作業。而數學作業做為課堂教學的有續延伸,怎樣才能讓它既有趣又有效呢?這就需要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精心設計適應學生發展的有效性作業,讓學生輕松、愉快、深刻地完成作業。通過教學實踐,我嘗試從多個方面分析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使其有效、有度。

二、讓作業設計具有“溫度”

學習是學生在與教師、家長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是富有溫度的;而作業是一種生活、是一種情趣,因此我們的作業設計不應千篇一律,它應具有趣味性、規則性、情感性和豐富性。

1.合作類作業。

課堂上我們有小組合作,那課后我們也可設計合作類作業。

例如,學習《升與毫升》單位時,讓學生回家跟家長合作測量臉盆、浴盆、水桶可裝多少升的水,水杯、碗碟可裝多少毫升的水等;學習長度單位《米和厘米》時,讓學生回家測量家里的沙發、餐桌、電視等長度和寬度;也可測量家長的手掌長度、身高、腰圍、腳長等等。通過動手操作、與家長合作,結合生活中生動的素材,使枯燥乏味的數學作業變得生動具有溫度。

2.游戲類作業

游戲不一定就是使人沉迷上癮的,合理的利用學生的愛玩天性,設計數學游戲作業,把知識與游戲融合,是作業充滿趣味。

比如,學生學習《混合運算》之后,一味地通過計算題來鞏固,只會使學生越做越厭煩,這時候我們把練習與游戲結合,安排學生課間、回家時與同學、爸爸媽媽一起完成幾道24點的數學游戲作業“3、4、5、6”、“4、5、8、9”等等。讓學生在游戲期間思考該游戲蘊含的數學秘密,既使學生熟練運用運算法則,又能在玩樂中激發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學會溝通交流,通過作業設計寓教于樂,樂中求教,激活思維,開啟智慧,展示才華,發展個性。從而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知識探究的過程中。

三、讓作業設計具有“尺度”

作業的設計需要考慮到學生不同年齡的身心發展規律、個性差異和接受能力等情況。在學生分課時學完了新知后,他們腦海中的知識是很雜亂無序的,這就需要“一把尺”去引導梳理,形成知識網。其中,單元類作業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系統地學習。

單元類作業是以單元為基本單位進行整體梳理、設計、和評價的。單元類作業設計具有統整性、多樣性和差異性。學生在完成單元類作業的過程中,突破了傳統作業的框架體系,把碎片化的知識整合到一起,能夠很好的拓展原本的知識框架,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當然,單元類作業并不是題海戰術,我們應該要以學習中的重難點以及易錯點為參考,設計出合理有度的單元類作業。

四、讓作業設計具有“寬度”

作業設計不能局限于書本和課堂,我們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以學生的想象力和創作力為設計依據,把書本中的知識結合到生活實際中,或者把學生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轉化成學習上的問題。探究類作業是以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通過探究學習知識,獲得經驗,形成創新力。

1.“購物問題”。

逛街購物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我們把購物問題轉化成學習上的問題,可以讓學生以積極地態度嘗試解決問題,從而構建新知。

例如:六一兒童節快到了,超市開展促銷活動,果汁大瓶原價10元(1升),小瓶原價2元(200毫升)。大潤發:買大瓶送小瓶,敏捷城永旺超市:9折優惠,萬達永輝超市:滿100元,8折優惠。學校要開展六一游園活動,我們班準備為52名同學每人準備200毫升的果汁,你準備怎樣采購?

把生活中的問題轉化成學習中的問題,能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發展他們的思維發展。

2.“水電費問題”。

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六年級上冊學習《統計》這一單元后,我們可以設計一個關于“統計家里每月的用水(用電)情況”的作業。①根據調查數據,畫出相關的折線統計圖;②計算每月用水(用電)占總數的百分比;③哪個月份用水(用電)最多?為了更好地節水(節電),請根據自己家的實際情況,設計合理的用水(用電)方案。

把書本的知識運用到學生熟悉的生活中,即體現了數學的實用性,又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問題③的方案則能很好地發掘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體現了作業設計的“寬度”。

作業設計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是檢測課堂效率的一種方式,是檢查學生學習情況的一種手段。雙減政策下,作業的布置越來越追求質量而非數量。因此,我們必須對傳統單一枯燥的作業形式進行改革、優化構造,從“溫度、尺度、寬度”等方面,設計更有效的作業,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享受到作業帶來的樂趣與成就!

猜你喜歡
雙減政策作業設計小學數學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