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子午流注理論溫陽貼敷治療脾腎陽虛型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的療效觀察※

2022-08-06 07:25王會茹馬彥波趙宇薇
河北中醫 2022年6期
關鍵詞:溫陽陽氣證候

吳 頌 王會茹 馬彥波 趙宇薇 湯 波 張 琪

(1.河北省秦皇島市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燕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河北 秦皇島 066000;2.河北北方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河北 張家口 075000;3.河北省秦皇島市中醫醫院康養產品研發部,河北 秦皇島 066000;4.河北北方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河北 張家口 075000;5.河北北方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河北 張家口 075000)

慢性支氣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慢性肺系疾病,較其他肺系疾病發病率高,年齡越大越容易患此疾病,以中老年人群為主[1]。本病屬于慢性非特異性炎癥,病位主要在氣管、支氣管。CB病因尚不完全明確,可能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有研究表明,本病的主要發病因素是吸煙,有吸煙史的人,患病率達10%~20%[2]。本病病程較長,每年發病可持續3個月。大多數CB患者每年會有1~4次急性發作,此時以劇烈咳嗽、膿痰、痰量增加為主,緩解期亦可見咳嗽、咯痰、喘息等癥狀[3-4]。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我們基于子午流注理論,應用溫陽貼敷治療脾腎陽虛型CB緩解期50例,并與常規康復干預50例對照觀察,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1.1.1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參照《內科學》[5]中CB緩解期診斷標準。中醫診斷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6]中CB脾腎陽虛型診斷標準。主癥:短氣息促,動則尤甚;咳嗽;咯少量痰。次癥:食少納呆;腰膝痠軟,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舌脈:舌淡苔白,脈沉細。以上主癥兼次癥2項以上,結合舌脈即可診斷。

1.1.2 納入標準 符合西醫診斷標準及中醫辨證標準;年齡18~80歲,性別不限;一般情況可,能在本人或家屬幫助下保證貼敷藥物不脫落4~6 h者;患者精神狀態正常;均未使用其他中醫康復干預治療(針灸療法、導引療法、穴位埋線、穴位注射等);本研究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自愿參加本研究,同時簽署知情同意書。

1.1.3 排除標準 經檢查證實慢性咳喘是由肺結核、肺癌等其他疾病引起的患者;心、肺、肝、腎器官存在疾病者;患者伴血液系統、內分泌系統疾??;處于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近期曾接受過本病相關治療者;資料信息不全者;對研究藥物過敏患者;各種原因中途退出本研究患者。

1.2 一般資料 全部100例均為河北省秦皇島市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脾腎陽虛型CB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治療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29~67歲,平均(49.68±8.26)歲;病程2~8年,平均(4.56±1.39)年。對照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齡27~67歲,平均(51.46±7.99)歲;病程2~9年,平均(4.30±1.84)年。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予常規康復干預。①戒煙,勤通風,避免有害氣體吸入;②適當運動:冬季為本病的好發季節,可在陽光充足的時候,進行戶外運動如太極拳、慢跑等運動,提高身體免疫力,同時注意氣候變化,避免受涼;③飲食宜清淡,富含營養,宜多食健脾、溫陽、祛痰、養肺之品,如大棗、山藥、雪梨等食物;少食生冷、油膩的食物。④調暢情志,注意觀察患者情緒變化,進行有效地心理疏導。⑤耐寒訓練:從夏天高溫天氣開始,先用雙手按摩臉部,后用涼水浸濕的毛巾擦拭面部,可逐漸向四肢擴展,循序漸進的提升身體的抗寒能力。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予溫陽貼敷治療。藥物組成:附子10 g,焦白術10 g,細辛10 g,芥子10 g,甘遂10 g,桂枝10 g,甘草10 g,防風15 g,牛膝20 g,延胡索20 g,肉桂50 g。治療穴位:璇璣、膻中、定喘、肺俞、脾俞、腎俞,以上雙側穴均取雙側。治療時間:從“初伏”開始進行治療,分別在初伏、中伏、末伏及一九、二九、三九當日7:00—11:00(胃經、脾經所值時間)進行貼敷,每次貼敷4~6 h。操作:將藥物磨成細粉均勻混合,加入姜汁調成糊狀,制成乳膏劑,分攤在10塊醫用膠布上;囑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穴位,貼敷處表面皮膚保持清潔干燥;貼敷于相應的穴位處。以年為單位,1年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

1.3.3 注意事項 貼敷過程中洗浴以溫水為宜,局部不可用力擦洗;避免劇烈運動,防止脫落;保證睡眠充足,放松肌肉,促進藥物對穴位的刺激;密切觀察貼敷局部皮膚,若患者出現皮膚瘙癢,灼熱疼痛,及時將貼劑除去,防止抓撓,避免抓破感染;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多飲水,少食海鮮和寒涼食物,禁食辛辣、煎炸、燒烤等刺激性食物。

1.4 觀察指標及方法 ①比較2組治療前后主要中醫證候評分[6],包括咳嗽、咯痰、喘息,評分標準見表1。

表1 主要中醫證候評分

②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肘正中靜脈血,置于無菌試管中待檢。應用全自動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5500型,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測定中性粒細胞絕對值,試劑采用配套試劑;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DXC800型,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CRP,試劑盒由北京九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供。③應用德國 Master-Screen 肺功能測試系統測試患者肺功能指標第1 s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

1.5 中醫證候療效標準 中醫證候評分減少率=(治療前中醫證候評分-治療后中醫證候評分)/治療前中醫證候評分×100%。痊愈:臨床癥狀、體征全部消失或基本消失,中醫證候評分減少率≥95%;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70%≤中醫證候評分減少率<95%;有效:臨床癥狀輕度改善,30%≤中醫證候評分減少率<70%;無效:臨床癥狀、體征較前無變化,甚至病情加重,中醫證候評分減少率<30%[6]??傆行?(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 結果

2.1 2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評分比較 2組治療后咳嗽、咯痰、喘息評分及總評分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組治療后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評分比較 分,

2.2 2組治療前后中性粒細胞絕對值、CRP變化比較 2組治療后中性粒細胞絕對值、CRP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P<0.05),且治療組治療后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中性粒細胞絕對值、CRP變化比較

2.3 2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變化比較 2組治療后FEV1、FVC、FEV1/FVC均較本組治療前升高(P<0.05),且治療組治療后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變化比較

2.4 2組中醫證候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92.0%(46/50),對照組總有效率60.0%(30/50),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2組中醫證候療效比較 例

3 討論

CB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慢性肺系疾病,病因復雜?,F代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病機制主要是各種致病因素侵犯人體,使支氣管黏膜上皮細胞出現不同程度的變性、壞死,導致患者出現喘息、咳嗽、咯痰等癥狀[7]?,F代醫學臨床常選抗生素治療,雖有一定療效,但是根治難度大,病情易反復發作,效果不佳。

中醫學認為,CB主要是因為外邪侵襲機體,素體虛弱,無力抗邪或邪氣入侵,損傷肺氣,氣機不暢則發為喘息、咳嗽、咯痰等癥。初期主要病變在肺臟,患病日久,子盜母氣,損傷脾胃,化源乏力,久病及腎,故肺、脾、腎三臟虛損為該病緩解期的核心病機。有研究顯示,治療該病關鍵在于散寒、祛痰[8-9]。本研究以補益、溫陽為主,以扶正固本,顧護肺、脾、腎,調補先后天;陽氣為人體的原動力,可推動氣機運行,氣機通暢則痰無以聚;陽氣充足,溫煦機體則寒無所逃。方中附子、肉桂、牛膝益腎溫陽,固本培元,補益先天之氣;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桂枝溫陽化氣行水,細辛溫肺化飲,并助桂枝、防風解表祛邪, 正如“病痰飲者, 當以溫藥和之”[10-11];甘草補脾益氣,祛痰止咳,調和諸藥。在使用特色康復療法穴位貼敷治療慢性肺系疾病時,芥子、細辛、甘遂、延胡索是常用藥物,芥子溫肺化痰,善治“皮里膜外之痰”;甘遂性寒,取其攻逐水飲、消腫散結之功[12];CB病程較長,必氣郁、血瘀,加入少量延胡索行氣散瘀[13]?,F代藥理研究顯示,芥子有較強的解痙效果,對于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具有良好的療效[13];細辛所含的甲基丁香酚,可稀釋痰液[13];延胡索鎮咳功能極佳[13];附子有明顯的抗炎作用,調節機體免疫力[14]。

子午流注理論是以人與自然是有機整體發展而來,是指人體臟腑、經絡、氣血按照時間有規律運行,子午流注可以說是最早的“生物鐘”節律。三伏天貼敷是基于“冬病夏治”的理論發展而來,夏季陽氣旺盛,腠理開泄,溫陽貼增加機體陽氣,正氣充足,驅邪外出。三九天貼敷是基于“天人相應”的理論發展而來的。進入冬季后,天氣逐漸變冷,至冬至最為寒冷,此時人體陽氣最弱,氣機、血液運行緩慢。通過外敷藥物刺激穴位有利于助陽宣肺,驅散外邪[15]。在診治的過程中,依據子午流注理論,選擇在一天之內脾經、胃經“旺時”進行治療,激發脾胃氣血,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機體免疫力增強,消滅冬日之伏邪,顯著提高療效。

中醫康復療法穴位貼敷,符合中醫“內病外治”原則。它最早見于《理瀹駢文》,以中醫經絡學說為依據,貼敷中藥于特定穴位,透過皮膚刺激穴位,激發經氣,調節人體臟腑、陰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采用穴位貼敷治療CB緩解期,是取其“緩則治其本”之意?,F代藥理研究顯示,穴位貼敷治療肺系疾病,可以減少急性發作,控制炎癥,對肺功能也有改善作用[16-17]。穴位貼敷對增強機體非特異免疫力也有顯著的效果。本研究選取的穴位璇璣寬胸利肺,止咳平喘;膻中為 “氣會”,是八會穴之一,具有理氣、寬中、化痰之效;定喘利肺氣,為平喘之要穴,可興奮交感神經,從而舒張氣道平滑肌,達到平喘效果;肺俞善治肺系疾病,培補肺之陽氣,宣肺平喘;脾俞培補脾之陽氣;腎俞屬于足太陽膀胱經,可培補腎之陽氣,固本納氣[18]。在以上穴位進行貼敷,可使藥物成分循經入絡,在止咳平喘同時增強機體免疫力。

綜上所述,通過“子午流注”理論指導,我們應用中醫康復技術與方法,促進CB患者長期堅持健康生活方式,結合溫陽貼敷治療不僅可明顯改善患者癥狀,減輕咳喘,改善炎癥狀態,預防疾病發作,還可增強患者免疫力,且操作簡單、安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溫陽陽氣證候
單核苷酸多態性與中醫證候相關性研究進展
改進貝葉斯統計挖掘名老中醫對肺痿的證候分型經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證候研究綜述
晚睡晚起“雙殺”陽氣
露已冷 草木在喊固本溫陽
陽氣不足該怎么調理?
再見初戀
遺失在歲月深處的寶劍
站在頂樓大聲說出我的愛
手腳冰涼 醋泡生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