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鮮食玉米種植密度對鮮食玉米、大豆間作系統產量和產值的影響

2022-10-14 02:39牛永鋒昝凱張瑩瑩董文恒
種業導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單作間作鮮食

牛永鋒,昝凱,張瑩瑩,董文恒

(安陽市農業科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玉米、大豆間作是我國傳統農業生產中一種重要的間作種植模式,有利于農產品均衡供給。隨著農業生產機械化的發展和種糧比較效益的變化,我國大豆種植面積逐年減少,對大豆的需求主要依靠進口。隨著人們對食品品質要求的提高,鮮食玉米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市場需求旺盛。因此,提高大豆、鮮食玉米產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對玉米、大豆間作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普通玉米與大豆[1-12],而對鮮食玉米與大豆間作模式的研究報道較少[10-12],關于鮮食玉米不同種植密度對間作鮮食玉米和大豆產量的影響研究尚未見報道。為此,采用麥收后大豆直播和鮮食玉米延后播種的間作模式,研究鮮食玉米不同種植密度對鮮食玉米、大豆間作系統產量和產值的影響,為該模式的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及試驗材料

試驗于2021年6—10月在安陽市農業科學院柏莊試驗基地進行。試驗地位于河南省北部,海拔54 m,年平均氣溫13.4℃,年平均降雨量627.9 mm,雨熱同期,平均氣溫≥10℃的初日是4月2日,終日是11月1日,共214 d,無霜期平均200 d。前茬作物為小麥,土壤肥力中上。

供試鮮食玉米品種為彩甜糯1965,由山西大豐種業有限公司提供;大豆品種為安豆203,由安陽市農業科學院提供。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置大豆單作(S)、鮮食玉米單作(M)、鮮食玉米與大豆間作(I)3種種植模式。單作鮮食玉米種植密度為該品種推薦密度52 500株/hm2;間作鮮食玉米設置3個種植密度:25 000株/hm2(D1)、30 000株/hm2(D2)和35 000株/hm2(D3);大豆間作、單作種植密度均為該品種推薦密度125 000株/hm2。采取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行長5 m,行距0.6 m,鮮食玉米與大豆間作行比為2∶4(2行鮮食玉米、4行大豆)。大豆間作、單作播種時間均為2021年6月10日,鮮食玉米間作、單作播種時間均為2021年7月7日,播種時使用點播器點播,1穴2粒,出苗后留苗1穴1株。

1.3 測定項目及方法

1.3.1 土地當量比(LER)LER常用來衡量間作優勢。LER=(Yic/Ymc)+(Yib/Ymb),式中,Yic和Yib分別代表間 作作 物c、b產 量;Ymc和Ymb分 別 為c、b單 作產 量。當LER>1時,表明間作有優勢;當LER<1時,表明間作為劣勢。

1.3.2 產量和產值2021年9月20日收獲鮮食玉米并計產,10月5日收獲大豆并計產。然后根據當地平均市場價格(大豆6.0元/kg、鮮食玉米2.0元/kg),計算單作鮮食玉米、單作大豆、鮮食玉米與大豆間作3種種植模式的產值。

1.4 數據處理與分析

采用Excel 2010對數據進行處理,利用DPS 18.05軟件對數據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2.1 鮮食玉米種植密度對鮮食玉米、大豆間作系統LER的影響

由圖1可知,3個間作處理的LER均大于1,介于1.24~1.37,說明鮮食玉米與大豆間作具有優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隨著間作鮮食玉米種植密度的增加,間作鮮食玉米的LER呈明顯增加趨勢,從0.49增加至0.62,以ID3處理最大;3個間作處理大豆的LER相近,為0.74~0.75,不隨鮮食玉米種植密度的改變而明顯改變;間作系統的總LER變化趨勢與間作鮮食玉米的LER變化趨勢一致,表現為ID3>ID2>ID1,其中,ID3與ID1處理差異顯著。綜上,ID3處理的LER最大,土地利用效率最高。

圖1 鮮食玉米種植密度對鮮食玉米、大豆間作系統LER的影響

2.2 鮮食玉米種植密度對鮮食玉米、大豆間作系統產量和產值的影響

由表1可知,間作處理大豆、玉米產量均明顯低于相應單作處理。3個間作處理的大豆產量相近,差異不顯著。間作鮮食玉米產量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而顯著增加,以ID3處理最高,為8 361.6 kg/hm2,較ID1、ID2處理分別提高27.2%、14.0%。間作系統作物總產量的變化趨勢與間作鮮食玉米產量變化趨勢一致。

表1 鮮食玉米種植密度對鮮食玉米、大豆間作系統產量的影響 kg/hm2

由表2可知,3個間作處理的總產值均高于單作大豆和單作鮮食玉米處理,分別較其提高7 219.2~10 776.6元/hm2和3 673.0~7 230.4元/hm2,以ID3處 理最高。

表2 鮮食玉米種植密度對鮮食玉米、大豆間作系統產值的影響 元/hm2

3 結論與討論

潘利文等[1]、田藝心等[2]研究認為,玉米、大豆間作優勢明顯,不同模式的玉米、大豆間作均具有增產優勢,間作系統的LER均大于1,以2∶4間作模式增產優勢最大。趙建華等[3]研究發現,間作系統中玉米晚播會降低玉米后期的競爭力,影響玉米產量。李淑敏等[4]、朱元剛等[5]、高陽等[6]研究認為,相對于單作,玉米、大豆間作促進了玉米的生長,而間作大豆受玉米遮陰的影響而減產。本研究根據鮮食玉米生育期較短的特點,采用鮮食玉米錯期晚播的間作模式,以減輕共生期間鮮食玉米對大豆生長的影響。3個間作處理的LER均大于1,說明鮮食玉米與大豆間作具有優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以ID3處理最大,這與前人[1-3]研究結果相似。

本研究發現,對于間作系統,隨著鮮食玉米種植密度增加,鮮食玉米產量呈逐步增加趨勢,可進一步探討間作鮮食玉米在更高密度下的表現,以進一步挖掘間作系統中鮮食玉米的增產優勢。綜上,通過間作鮮食玉米種植密度的增加,充分發揮邊行優勢,可提高間作系統產量,增產、增效明顯,為鮮食玉米與大豆錯期間作模式的推廣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猜你喜歡
單作間作鮮食
不同間作模式對山蒼子光合特性及其栽培土壤水分和養分的影響
早春種好鮮食玉米有訣竅
種好鮮食玉米有訣竅
間作對澳洲堅果牛大力根莖葉和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響
不同間作物對連作葡萄生長影響初探
早春種好鮮食玉米有訣竅
核桃柴胡間作技術
間作大蔥對桔梗根系分泌物的影響
超甜糯鮮食玉米育種有了新路
甘蔗花生間作對紅壤有效磷、pH值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