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詩詞鑒賞教學的優化路徑

2022-10-16 04:24任俊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2年8期
關鍵詞:詩詞鑒賞教學優化核心素養

任俊

摘要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要求學科教育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基礎上,更要加強對學生價值觀、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等核心素養的培養,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詩詞鑒賞作為初中語文課堂的重要模塊,要從探索詩詞靈魂、巧妙設計情境、滲透詩歌背景、分析藝術手法幾個方面進行教學優化。

關鍵詞 核心素養 詩詞鑒賞 教學優化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古詩詞的教學重點是對詞句的解釋,學生對詩詞的學習也只停留在復讀機式背誦和理解詩詞含義的層面上,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影響了學生對詩詞之美的賞析,更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在核心素養的引領下,初中古詩詞的鑒賞要創新教學方法,要在傳承古典詩詞文化之美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讓詩歌更有生命力。

一、初中古詩詞教學現狀

首先,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將教學重點放在知識的單向傳播上,對于詩詞的鑒賞和分析是相對刻板的,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在教學中,部分教師在教研創新方面存在不足,缺乏新穎的教學方式,學生在死記硬背的壓迫感下,并沒有理解詩歌的內涵。其次,要培養詩歌鑒賞能力,需要學生有大量的詩詞積累,但礙于沉重的課業負擔,大多數學生沒有精力積累大量詩詞,導致學生鑒賞能力薄弱。第三,當前的古詩詞學習仍然與考試直接掛鉤,教師只講解重要考點,使學生不會自主鑒賞詩詞,很多學生缺乏鑒賞古詩詞的興趣,沒有做到深入理解,更無法體會詩詞中的靈魂所在。

二、古詩詞鑒賞教學的優化路徑

1.探索詩詞靈魂,延續詩詞生命

詩歌中往往具備特殊的精神價值取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拘泥于詞句含義,而應帶領同學們探索詩中蘊含的靈魂所在,感悟詩人在簡短的話語背后流露出的精神內涵,從而不斷傳承文化精神,延續詩詞生命,使詩詞得以流傳。

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杜甫在民不聊生的秋天,狂風打破了他暫時安定的生活,作者通過描述糟糕的生活環境表達自己無可奈何的現狀,奠定了力不從心的情感基調,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的呼喊。學生在學習這首詩時,不能僅停留在杜甫對生活無依的感慨,而應體會到他飽受民間疾苦,博大寬廣的濟世情懷。在學習《過伶仃洋》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文天祥當時的遭遇,引導學生感受詩人憂心國事的心情,并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體會到作者舍身取義的決心和果敢堅毅的民族氣節。

詩歌中往往寄托著詩人獨特的情懷,在教學過程中,先說明古詩詞的表面含義,然后再延伸哲理,教會學生從多角度感受詩歌背后的動人情感,探索詩詞的靈魂所在,用感人至深的家國情懷、肅然起敬的濟世豪情來升華學生的心靈,延續詩詞生命。

2.巧妙設計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中存在諸多不足,要想有效解決傳統語文課堂氛圍僵硬、內容枯燥的問題,教師在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過程中,情境教學法的優勢逐漸凸顯了出來,在課堂上創設情境,能夠深化學生對課文的認知,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能力,從被動學習向自主學習轉變。

例如在《使至塞上》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多媒體優勢來打破傳統教學中時間和空間范圍的限制,視頻、圖片、動畫等多個維度,將書本所描繪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展示在學生眼前,王維僅用十字就將近處的烽煙和遠處一望無際的大漠描繪了出來,給學生以無盡的想象空間和無窮的回味。又比如教學陸游的《游山西村》時,教師可將詩人描述的豐收之年的寧靜景象,以及“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山澗水畔之景色展示出來,讓學生仿佛置身于青翠可掬的山巒間漫步,真切體驗忽見柳暗花明的興奮之感。

這樣,通過教師的多種材料展示,促使學生充分感受作者所處的環境,身臨其境地感受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滲透詩歌背景,體會詩人情感

大多數詩歌年代久遠,與現代生活之間存在較大差異,而且不同的詩詞具有不同的歷史背景,如果學生站在現代人的角度和思維,很難體會古人的情感和胸懷。所以在學習詩詞之前,教師應向學生講述詩歌產生的歷史環境、朝代興衰背景以及詩人的仕途經歷等。在特定的環境下,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到詩詞中豐富的情感,如:憂國憂民、懷才不遇、送別愁思、羈旅之苦、思鄉之愁等等。交代歷史背景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精準地抓住人詩歌精髓,更能增強對歷史文化的了解,拓寬知識面,增強語文學習興趣,更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如在《望岳》一詩中,杜甫通過對泰山氣勢磅礴的形象描寫,表達了自己的凌云壯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向學生介紹杜甫早期所處的朝代背景,正因為唐朝當時國力尚存,杜甫的境遇也相對順遂,這一時期杜甫的詩詞充滿了壯志豪情,詩中借助泰山之雄偉,來表達自己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情懷。所以學生心中這一時期的杜甫意氣風發,能夠體會到杜甫對大好河山的熱愛以及遠大的抱負。但在隨后的《春望》中,基調明顯變得灰暗,一位憂國憂民的愁苦詩人顛沛流離。學生需要了解到,這一時期的唐朝飽受“安史之亂”的戰亂之苦,導致杜甫顛沛流離,憂思成傷。詩中一方面表達了“國破山河在”的慘景下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憂思,另一方面用“家書抵萬金”表達對家人團聚的渴望。這些背景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杜甫憂愁煩悶的情緒,更能體會到作者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感。

同一作者身處不同的時期,作品風格大不相同,用同一角度很難真正理解詩詞傳達的情感。只有讓學生充分了解了詩歌的歷史背景,才能幫助學生站在詩人的角度看待人生,才能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作者的情懷。

4.分析藝術手法,掌握創作技巧

在詩詞中,作者運用多樣化的修辭手法、表達技巧來為詩歌增添色彩,探究讓詩歌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現力,這些特點值得探究和學習。教師通過分析詩詞中的藝術表現手法,總結寫作技巧,讓學生體會古代詩詞藝術之美,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比如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中一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干樹萬樹梨花開”實乃點睛之筆,句中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雪景比喻成梨花,句中無“雪”字,卻將雪景描繪得活靈活現,能夠讓讀者立刻體會到雪景意境,讓整首詩富有極強的感染力。再比如陶淵明《飲酒》詩中的一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通過寄情于景的表現手法,描述回歸田園生活的悠然自得,表達詩人勇于擺脫禮教束縛和世俗偏見的態度,在回歸質樸的狀態中,體會到人生的真諦。

恰當的修辭方式和表現手法能為詩詞增色添彩。在古典詩詞鑒賞教學中,這些寫作技巧的教學是重中之重。通過學習詩詞中的寫作技巧,讓學生在欣賞詩詞藝術之美的同時,掌握多種多樣的寫作手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以后的文學創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核心素養引領下的初中語文教學要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根本目標。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要不斷優化對古詩詞鑒賞的教學,需要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自主鑒賞能力,在班級內形成自主學習、自主鑒賞的良好局面。同時教師要積累更多的歷史文化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素養和教學水平。

[作者通聯:江蘇宜興市官林第二中學]

猜你喜歡
詩詞鑒賞教學優化核心素養
高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探析
巧用比較分析方法突破詩詞鑒賞難題
優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從《雨霖鈴》課堂實例看信息化的運用
電子商務與物流課程的教學優化與項目教學的實施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