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當前醫學教育模式下輸血醫學研究生培養的思考與實踐

2022-11-03 09:42胡興斌
臨床輸血與檢驗 2022年5期
關鍵詞:醫學教育研究生醫學

胡興斌

1998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實施以來,我國輸血事業取得了蓬勃發展,同步帶動了輸血醫學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進展。2016年輸血醫學納入國家標準委員會的二級學科[1],但教育部最新學科目錄尚未將其獨立設置,所以臨床醫學專業的大多數本科學生畢業后都沒有選擇攻讀輸血醫學的碩士研究生[2]。我國目前可培養輸血醫學研究生的單位較少,且大多依托掛靠于其他學科,如臨床檢驗診斷學和血液學等[3]。截至2020年6月全國輸血醫學專業的碩士畢業生僅22人,博士畢業生僅16人。我國臨床醫學檢驗專業由5年制改為4年制之后,導致臨床輸血醫學專業的研究生報考人數有所減少。目前輸血醫學專業的研究生培養面臨嚴峻挑戰。因此必須優化培養模式,提高輸血醫學專業的研究生培養效率和質量。

1研究生培養對輸血行業發展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1.1輸血醫學學科建設現狀需要大量高素質人才:輸血醫學以血液為中心,關注如何安全、有效的輸血治療,同時注重獻血者和受血者的健康,是現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輸血醫學學科建設,直接決定臨床輸血治療水平和用血安全。隨著《臨床輸血技術規范》《醫療機構用血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的公布,我國輸血醫學事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血液安全、輸血理念、輸血設備和輸血業務項目均已與國際先進同行基本接軌。輸血科、采供血機構職能也由傳統的血液采集、分離儲存、配/發血機構,逐漸轉化為實施獻血者健康保障、血液質量提升、配發血、輸血與細胞治療以及輸血科技研發的臨床學科。因此,輸血醫學學科建設的現狀迫切需要大量的高層次、高學歷輸血醫學專業人才。

只有通過高質量的輸血醫學教育才能提供高端專業人才。美國的“醫療衛生與臨床科學”學科中的“臨床實驗室技術”下設有“血庫技術”專業;德國的“臨床實踐醫學”下設有“輸血醫學”專業[4]。發達國家在教育體制、師資力量、教學內容、評價體系和職業規劃上,都已形成了完整的輸血醫學教育體系。而我國的輸血醫學教育滯后于其他醫學學科的發展,落后于發達國家水平[5]:我國醫學教育中沒有“輸血醫學”專業,輸血相關教學是在內科、外科或者檢驗診斷學教學中實施,部分醫學院校將輸血醫學列入選修課程。2016年7月,國家標準委員會將輸血醫學列入臨床醫學下的二級學科[1],但是教育部目前最新學科目錄尚未將其獨立[6]。

我國自“十五”計劃開始,國家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已將輸血醫學教育納入國家發展規劃,提高輸血從業人員專業素質、培養輸血醫學高等人才是醫學發展的必然需求。因此輸血醫學教育的改革與探索,尤其是高層次專業人才的培養,是輸血醫學學科建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1.2高質量、高學歷的輸血醫學人才是推進輸血醫學行業發展的動力:輸血醫學的發展,要求輸血行業從業人員不僅要掌握輸血基本理論和臨床輸血基本技能,還需要掌握輸血研究的思維和方法,進而敢于設想、敢于實踐、敢于創新[7]。提高輸血醫學專業人員的研究能力,加強和重視輸血工作者的科學研究工作,才能保證安全、科學、合理、有效的臨床輸血[8]。

發達國家輸血服務機構或血液中心的從業人員必須接受正規系統的輸血醫學教育,具有理學博士學位(PhD,Doctor of Philosophy)或醫學博士(M.D,Doctor of Medicine)學位,或者二者兼有,而且這些人在從業過程中還在不斷接受輸血醫學的繼續教育。這些接受了正規輸血醫學教育的專業人員對患者如何輸血具有更加權威的指導能力[9-10]。目前我國輸血行業從業人員主要來自醫學檢驗專業和護理專業,學歷以大專和本科為主(約占82.51%)[10],有醫學相關專業博士學位的從業人員不到2%[11],可見我國輸血行業中高學歷人才缺乏[12]。專業層次低、技術背景薄弱的輸血行業從業人員只能從事簡單、機械、重復性的配血/發血常規工作,不具備指導臨床醫生合理輸血治療的能力,更不能開展輸血科研與創新[13-14],與上述發達國家形成了鮮明對比。同時和其他臨床學科相比,我國輸血學科建設發展不夠迅猛,造成了很多從業人員因為職業發展受限、薪酬待遇低、缺乏培訓機會等原因而離開本行業。人員流動性大、人才流失給輸血醫學學科建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要想盡快取得輸血醫學學科建設成效,就必須盡快改善我國輸血醫學教育,培養更多輸血醫學專業的高學歷人才,緩解輸血行業從業人員素質能力薄弱和專業技能高需求之間的突出矛盾。

2發達國家輸血醫學研究生培養概況 現代醫學教育已走過百年歷程,世界各地醫學院實施的醫學生培養模式不盡相同。以美國為例,美國不設置醫學類的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醫學教育實行4年非醫學本科教育+4年醫學院醫學教育模式,然后參加醫師資格考試,通過者授予醫學博士學位即M.D。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只是進入臨床行醫的先決條件,隨后需接受約3~5年的住院醫師培訓,然后可注冊成為全科醫師;再經過3年以上的??漆t師培訓可注冊??漆t師。這樣的培養模式將醫學博士的培養分為明確的兩個階段,一是醫學院校培養醫學生階段,以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為標志;二是畢業后的執業醫師臨床技能培訓階段,包括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及或??埔幏痘嘤?。美國獲得理學博士學位的人員不能從事臨床醫療工作,因為該國理學博士學位,包括基礎醫學的生理、生化和遺傳等專業,但不涉及臨床醫學各專業。根據筆者在意大利學習所見,歐洲一些國家的醫學仍然設有醫學的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但其學制略長于我國。

而對于輸血醫學人才培養,發達國家也有成熟的培養體系。美國培養一名合格的輸血醫師需要12~13年[15],包括4年非醫學類本科學習、4年醫學院學習(合格者獲得醫學博士學位),3~4年住院醫師培訓(須通過??漆t生資格)及1年輸血醫學??朴柧殻毻ㄟ^輸血醫學??瀑Y格考試)。美國培養輸血醫學生的目標和職業規劃明確[6]:職業規劃包含偏向實驗技術的輸血技師和偏向輸血醫學臨床??频妮斞t師兩類[16]。輸血技師雖然也要通過相關執業資質考試,但學習周期要顯著短于輸血醫師,且不會授予醫學博士學位。專業型輸血醫學生(即以獲得醫學學位為目標)畢業時應掌握血液成分及適應證判定與處理、單采治療技術及適應證判定與處理、血液標本采集、患者輸血管理、輸血并發癥和輸血無效的處理以及輸血倫理學等技能[17];而學術型輸血醫學生(即以獲得理學學位為目標)畢業時應在掌握一定輸血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基礎上,具備輸血質量管理、輸血理論和技術研發創新等能力。

3我國當前醫學教育模式下輸血醫學研究生的培養現狀

3.1多軌并行的中國醫學生培養體制:高素質、高學歷醫學人才培養是推動醫學各學科建設發展的關鍵因素。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內,我國醫學生培養體制“多軌”并存,絕大部分醫學院校采用五年制本科以及“5+3”為主體的標準化、規范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少部分院校實施八年制(本碩博連讀)培養,部分院校曾實施七年制(本碩連讀)培養體系[18]。2012年統計數據顯示,全國范圍內設置有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學校有577所;設置有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學校有51所;設置有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學校有13所[19]?,F在這種局面已經發生了改變,醫學臨床專業學制基本被規范為五年制和八年制,醫學非臨床專業則多定為四年制。

醫學院校在課程設置、科研技能培養、臨床技能實踐以及畢業評價標準等各個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導致醫學生培養質量參差不齊。2021年醫師資格考試的數據顯示,173所高校臨床醫學專業應屆本科畢業生首次參加醫師資格考試的平均通過率為65.35%,有的院校通過率可達98.73%,有的通過率卻只有1.47%,173所院校中有65所院校通過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在研究生教育階段,我國醫學研究生分成專業型和學術型兩種,很多醫學本科生或者碩士研究生臨近畢業時,因準備碩士或博士研究生考試,沒有認真完成畢業前的臨床實習和技能實踐??梢娢覈t學院不同層次畢業的學生,所接受的醫學教育與歐美發達國家的Ph.D和M.D分類培養模式不同。

3.2現有醫學教育模式下輸血醫學研究生培養現狀:我國醫科院輸血研究所在20世紀80年代曾經創辦過輸血專業的大專培訓班,而系統化的全日制高等輸血醫學教育始于1998年,由廣州醫科大學招收了首屆檢驗專業輸血醫學方向大專班;2004年大連醫科大學檢驗系與深圳市血液中心聯合開展首次輸血醫學全日制本科學歷教育[4]。輸血醫學研究生培養發展比較緩慢,20世紀80~90年代培養輸血專業研究生的單位有醫科院輸血所、軍事醫學科學院輸血所和301醫院等少數單位[14]。截至2022年,開展輸血醫學研究生培養的院校、研究所、醫院和采供血機構有所增加,但總體數量仍然偏少。

輸血醫學研究生的培養目前還無統一標準:各培養單位對于輸血醫學研究生教育的培養目標、培養體系尚未形成共識,沒有統一明確的職業規劃,沒有就輸血醫學學術型或者專業型研究生培養方案形成專家共識[20]。由于輸血醫學沒有教育部的專業學科代碼,只能掛靠在檢驗診斷學或者其他臨床專業下,以“輸血醫學方向”進行招生[12],生源來自于醫學檢驗、臨床醫學、麻醉和藥學等非輸血專業,目前還有部分輸血醫學方向的研究生指導教師由其他專業轉入。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指導教師往往會根據自身專業背景和研究方向,去設計培養方案,在課程設置和科研選題時,與輸血醫學的結合不夠緊密。

輸血醫學是交叉學科,其研究生培養模式不能完全照搬臨床醫學研究生培養模式。要從輸血醫學自身的特點出發考慮,在培養目標、培養體系、師資力量等方面進行不斷探索和改進,才能提升輸血醫學研究生教育質量,真正培養出高素質的輸血醫學人才。

4我國當前輸血醫學研究生培養的探索

4.1輸血醫學研究生培養要有明確的培養目標和職業規劃:我們培養輸血醫學研究生,首先要明確培養目標以及畢業后的職業規劃。這樣不僅可以建立統一化、系統化的培養方案,也可以促進醫學本科生更好、更快、更清楚地了解輸血醫學發展方向以及未來個人職業的發展趨勢。

當前輸血醫學已經由招募與采血、分離與儲血、配血與發血的傳統輔助學科,轉換為血液安全保障、患者血液管理和輸血治療的綜合性臨床學科;從業人員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采供血、血液檢測、成分制備、血液儲存、輸血前檢測、自體輸血、患者血液管理、輸血反應處置、器官移植配型、細胞治療和換血治療等。從輸血行業的具體崗位需求劃分主要有:需要進行參與臨床輸血、患者血液管理和血液治療輸血醫師,負責輸血相關檢測的輸血技師,負責輸血醫學科學研究的科研人員,還需要負責一些環節操作的輸血護士[21]。除了護理專業人員,輸血醫學研究生的培養也應該分成臨床應用的專業型和創新研發的學術型[22]。專業型碩士研究生應招收具有醫學檢驗或者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培養方向為輸血技師和輸血醫師,經過臨床不同科室輪轉和考核,畢業前必須通過“輸血技師”或者“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學術型碩士研究生除了招收醫學院本科畢業生之外,還可招收其他生命科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培養方向為研究系列,畢業前必須達到畢業認定研究成果的標準,如論文發表、專利授權或者科技獎勵等。而對于專業型與學術型的博士研究生,也應該區別制定相應的培養目標與畢業標準,使學生獲得高于碩士研究生階段的臨床輸血專業技能或者研究能力。

4.2輸血醫學研究生培養要有系統合理的培養方案:明確了輸血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和職業規劃之后,需要有系統化和合理化的培養方案。輸血醫學研究生培養方案的構建,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以及輸血專業知識水平為目的,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結構,強化創新精神和社會適用性,建立符合專業發展需要的有特色的課程體系,逐漸凝練學科方向,因材施教。目前國內大部分醫學院校都已經在臨床醫學或者醫學檢驗的本科授課中開展輸血醫學教學,為輸血醫學研究生的培養奠定了一些基礎。輸血醫學研究生培養,應在本科輸血醫學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注重輸血基礎理論創新、臨床輸血技能掌握以及輸血技術研發創新等方面的訓練。

輸血醫學作為臨床醫學學科,交叉整合了多個學科的內容、技術和相關知識,包括流行病學、免疫學、微生物學、內科學、外科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等,涉及獻血者招募、質量控制保證、血液或相關產品的采集、制備和相關的法律及倫理問題等[7]。對于專業型輸血研究生的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可關注流行病學、血液學、輸血相關檢測、移植免疫學和輸血質量管理等,學位論文選題應立足解決臨床輸血實踐問題[14],以單病種輸血方案制定、輸血指征、輸血療效與預后、輸血質量管理、獻血者招募和臨床輸血實驗檢測可信度等為范疇。此專業型研究生培養體系必須要結合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容,可選擇與輸血醫學聯系緊密的臨床科室作為輪轉學習科室,如麻醉科、普外科、血液內科、心臟外科、骨科、燒傷科和急診科等。對于學術型輸血研究生的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應著重科研創新思維的培養,可選擇血液學、免疫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等課程。學位論文選題以探索臨床輸血現象或問題的機理為出發點[14],緊扣輸血醫學理論問題進行培養訓練。學術型研究生培養方案中應適當設置臨床實踐學時,為科學研究的開展提供基礎。

4.3輸血醫學研究生培養要有高水平的師資力量:培養高素質輸血人才,師資隊伍至關重要。研究生指導教師必須具備思想素質好、專業水平高、事業心強,而且要有奉獻精神。目前我國輸血研究生指導教師隊伍中既有醫學院校、研究所的基礎類專家,也有輸血行業一線的臨床專家?;A類專家的輸血理論知識扎實,科研創新能力較強,但是臨床實踐經驗相對缺乏;臨床專家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在機制理論凝練研究方面相對欠缺。

針對這些現狀,醫學院校、研究所與附屬醫院輸血科、血液中心應加強合作,形成院校的研究生指導教師與臨床輸血專家聯合的指導教師師資隊伍?;A類指導教師可以前往中心血站和醫院輸血科、臨床科室進行交流,掌握臨床輸血進展。臨床輸血專家應積極參加輸血繼續教育、高等教育與學科建設發展研討會,促進學科專業建設,共同探討研究生培養經驗。

5我科培養輸血醫學研究生的基本經驗與成效

5.1按照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關鍵點建立詳細的培養方案:我科研究生培養過程關鍵點管理制度如圖1所示。入學之后指導教師即讓研究生開始熟悉相關研究領域,第1學期要求碩士研究生至少閱讀50篇相關領域的英文文獻,博士研究生至少閱讀100篇相關領域的英文文獻。第1學期期末,研究生和指導教師要在2個月內確定學位論文課題。從第2學期開始,研究生進行預研究,5月中旬邀請與本課題領域的校內外專家參加開題論證報告會,根據專家意見調整課題內容。我們規定第一次中期考核在第4學期的5月中旬(即開題報告1年后)實施,邀請與本課題領域的校內外專家參加,主要考核研究生的課題研究進展情況,根據中期考核反饋及時進行調整。部分進展不佳的研究生,需進行第二次中期考核,在第5學期的10月中旬進行。所有研究生的中期考核文件材料,必須按時向教務部門提交。第6學期所在的5月份,研究生修滿要求的學分,發表學術論文達到畢業標準,通過校內外畢業學位論文盲審后,方可申請畢業答辯??剖已埮c本課題領域的校內外專家組成論文答辯委員會。論文答辯通過后,及時提交各種文件材料,提出學位申請與研究生畢業申請。

圖1 研究生培養過程的關鍵點管理時間線

5.2建立嚴格的研究生管理制度:在培養研究生過程中,我們建立了相關的管理制度,以確保研究生培養順利按時間節點進行。

(1)指導教師全程負責管理制度:在理論學習階段,指導教師根據研究生專業背景、學制方向選擇合適學生的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在開始學位課題研究前,安排學生進行基礎實驗與臨床技能的學習并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正式進入實驗室進行研究。在學位課題研究期間,每周進行1次科研組會,要求研究生提交周研究書面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內容與結果、存在問題分析、下周工作計劃和文獻閱讀情況等,組會上以研究生匯報、小組討論方式分析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每月進行1次“1對1”面談,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研究相關內容,還包含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每2個月組織研究生進行研究進展匯報,并組織進行討論。對于不按規定執行的研究生,指導教師要及時指出,屢教不改者暫停其研究工作。

(2)科學研究原始記錄管理制度:對研究生科研原始研究記錄的形式、媒介、內容等統一規范。指導教師在 “1對1”面談時會對研究生的科研原始記錄進行檢查,向科研原始記錄存在問題的學生提出建議,并對該類學生的原始記錄進行跟蹤檢查、重點管理,直到符合規范。對于發現3次以上不按規范要求進行記錄的學生,暫停其研究工作。

(3)建立科研誠信管理制度:指導教師必須常向學生傳導誠信科研理念,引導研究生深刻認識學術不端對科學和社會的巨大危害。指導教師就研究進展要與學生及時交流,從多方位、多渠道協助學生對課題設計和實驗結果的真實性進行驗證和檢驗,身體力行地教育學生在研究中實事求是。指導教師一旦發現問題,要求學生必須立即糾正,并且積極引導學生對失敗進行探索和總結,讓研究生在挫折面前保持積極和樂觀的心態。一旦研究生存在任何科研誠信問題,指導教師和科室必須立即暫停其科研工作。

5.3我科研究生培養成效:2015年至今我科共畢業碩士研究生4名,博士研究生2名;在讀碩士研究生4名,博士研究生1名。研究生在讀期間共發表SCI論文8篇,總影響因子約為35,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其中1項已經授權(圖2)。這些研究生共獲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青年項目、2項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1項輸血行業基金項目。1名研究生獲得本校組織的研究圖像比賽優秀獎,1名研究生獲本校研究生原始記錄優秀獎,4名研究生獲得本校一等獎學金,1名畢業研究生獲本校優秀碩士學位論文,1名畢業研究生獲本校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表1)。

表1 2015~2022年本科室研究生獲得項目資助與獲獎情況統計

圖2 2015~2022年學科研究生培養、SCI論文發表和專利申請情況

5.4我科研究生培養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我科培養輸血專業研究生的做法雖有成功之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嚴格按時間節點進程要求研究生進行課題研究,導致部分研究生壓力過大,部分基礎和技能較差的研究生,難以適應這樣的指導節奏;又如培養過程中,忽略了研究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提升,導致部分研究生無法獨立完成英文文章初稿。我們對文獻檢索與管理軟件、圖像處理軟件、統計分析軟件和生物信息分析軟件平時要求強調不夠,部分研究生也沒有很好地自學,嚴重影響其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

6未來展望 高素質的輸血醫學人才必然要具有高水平的臨床技能和研究創新能力,輸血醫學研究生培養水準直接關系到輸血醫學學科建設的未來。2016年輸血醫學被國家標準委員會列入臨床醫學二級學科,這對于輸血醫學教育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10]。為鍛造結構合理、專業技術精湛、科研創新能力強的輸血人才隊伍,應建立一整套具有創新性、合理性和高效性的輸血醫學研究生培養模式:優化和完善輸血醫學研究生培養方案,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和導師隊伍建設,強調臨床技能和輸血理論創新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建立輸血醫師規范化培訓體系,竭力打通學生站在輸血醫學前沿的通道。輸血醫學教育要以創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輸血醫學教育體系。我們相信,在全國輸血醫學同行的共同努力下,輸血醫學研究生的培養水平必將上升到新高度,輸血行業的高素質人才必將不斷涌現。

利益沖突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致謝本文寫作過程中得到了科室同事安寧、陳要臻、劉志新、吳粉毅和尹文的大力幫助,在此一并感謝。

猜你喜歡
醫學教育研究生醫學
醫學的進步
提升醫學教育能級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你必須知道的事
2019年第一批口腔醫學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醫學
醫學生怎么看待現在的醫學教育
醫學、生命科學類
論研究生創新人才的培養
明代醫學教育縱橫談
幸福院里出了個研究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