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路徑,促進學生感悟數學思想方法

2022-11-11 20:55夏小燕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2年8期
關鍵詞:數學思想方法感悟小學數學

夏小燕

[摘 要]數學是一種文化,也是思維的結晶。在數學課堂中,教師有意識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教師需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通過不同路徑,引導學生在親身體驗、反思爭辯、思維訓練等活動中逐漸感悟數學思想方法,不斷助推學生深入學習數學,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數學思想方法;小學數學;路徑;感悟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2)24-0038-03

引導學生感悟數學思想方法,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因此,教師要深入鉆研數學教材、課程標準,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適時滲透數學思想方法,讓學生在知識學習中感悟數學思想方法。同時,數學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智慧,用數學思想方法統領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數學思想方法的熏陶,不斷提升感悟數學思想方法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和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指導親歷體驗,感知數學思想方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比魏卫碚撝R都需要在實踐中感悟,在應用中驗證。同樣,要促進學生感悟數學思想方法,教師就要善于利用適合的教學資源,在全面了解學生的認知基礎、經驗儲備等情況下,靈活設計教學環節,讓數學顯性知識的學習與隱性思想方法的滲透之間彼此交融。這樣有助于學生在知識探究中更好地領悟數學思想方法,最終成為他們的一種素養、潛能。

教學案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

師:請看大屏幕,仔細觀察,看看你會有什么不一樣的發現。

(大屏幕呈現:數學書、方桌、黑板、地磚、長方形的廣場……)

生1:我發現數學書的封面、方桌的桌面、黑板面、廣場的地面都是長方形的。

生2:那塊地磚的面是正方形的。

師:真了不起,你們都知道什么樣的形狀是正方形、長方形了。那么,請大家回想一下生活中見到過的類似的圖形,并把它們說出來。

生3:《格林童話》這本書的封面是長方形的。

生4:我們的練習紙是長方形的。

生5:我的手帕是正方形的。

……

師:同學們舉的例子還真不少。那么,你們想不想深入地了解長方形呢?(想)請同學們先用自己的方式創造出一個長方形來。

(學生動手操作)

生6:我是用線在釘子板上圍出了一個長方形。

生7:我用鉛筆擺出了一個長方形。

生8:我用折紙的方法,也得到了一個長方形。

……

師:大家想出的方法真多!那我們再一起用小棒來擺出一個長方形,然后說出自己的體會。

(學生動手操作,用學具小棒擺出長方形)

生9:我用4根小棒擺出了一個長方形,其中2根長點,2根短點。

生10:我發現長方形的4個角都是直角。

生11:我還發現,2根長的小棒一樣長,2根短的小棒也一樣長。

師:你們的發現是正確的。在數學上,我們把長的小棒叫作長方形的長,短的小棒叫作長方形的寬。下面,我們再用這樣的話去說一說。

生12:長方形有2條長,長度是一樣的;有2條寬,長度也是一樣的。

師:下面,我們來畫一畫長方形、正方形。

……

學生知識的獲取不是依賴教師傳授,而是取決于親身體驗的深度。上述教學案例,教師先從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入手,讓學生在長方形、正方形的視覺沖擊中,形成豐富的感性認識。緊接著,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創造圖形的活動,旨在通過動手操作來深化學生的感性認識,為學生提煉長方形的概念打下堅實的基礎,更為學生的思維訓練提供試煉場。

我們欣慰地看到,學生不僅發現了長方形邊的特征、角的特征,還通過科學的比較,實現了思維上的有效突破。在看、找、做等一系列的活動中,學生從真實的物,到半抽象的做,再到畫抽象的長方形、正方形,經歷了由具體到抽象的認識過程,感悟到了數學建模思想,促進了直觀思維與抽象思維之間的溝通,實現了對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

二、引導猜想反思,感悟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思想方法不是空中樓閣,高不可攀,也不是直觀顯性的,而是蘊含在數學知識點之中,高于具體知識和理性認識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適時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引導學生感悟數學思想方法,不是喊口號、做樣子就能奏效的,而是要把數學思想方法融入學生的數學學習之中,使學生在進行抽象、概括和歸納等思維活動后逐步感悟獲得,最后成為他們終身學習的數學核心素養。

教學案例:正比例的意義

師:聯合超市中有一種練習本,它的數量和總價的關系如下表。觀察表格,你們能解決表中的問號嗎?試試看。

(學生審視表格,找尋規律,自主計算出結果)

師:通過觀察、計算與思考,你有什么想與同學們分享的嗎?

生1:這是同一種練習本,它的單價是6元/本。

生2:對的。由于是同一種練習本,單價是6元/本,那么問號的研究就非常簡單了。如7后面的問號,可以寫成8、9、10,甚至是100、1000、10000……數字雖然大,但計算卻是非常簡單的。

生3:我們發現,隨著練習本數量的增多,總價越來越高。

生4:對的。同樣,反過來,購買練習本的數量越少,總價也就越少。

師:單價不變,你能設計一個比的算式來表示這個規律嗎?

生5:6︰1=12︰2=18︰3=24︰4……

生6:還可以寫成分數比,即6/1=12/2=18/3=24/4=30/5=36/6……

生7:這有點兒啰唆。我認為,用“總價︰數量=單價”這個關系式來表示最簡單。

生8:還要在單價后面注明“不變”,這樣就更符合題意了。

生9:這樣還是麻煩。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來寫算式會更簡潔,即x/y=k(不變)。

……

變量思想、函數思想是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為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于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相機滲透函數思想。同時,教師要緊扣函數思想的核心要素去設計教學活動,通過大量的例子,引導學生在觀察、探究和反思中感悟函數思想的變化與內涵,體會變與不變的規律。

上述教學案例,教師以學生熟悉的練習本為素材,引導學生通過計算逐步領悟變與不變的規律,并在分享交流中實現由具體的物到文字、表格、符號和圖像的轉變,進一步幫助學生感悟了函數思想。這樣既為學生建構認知提供了助力,又為他們數學素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開展思維訓練,領悟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學習需要練習鞏固。同樣,學生感悟數學思想方法也需要在訓練中領悟,在應用中深化。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一系列的思維訓練,通過多角度、多層次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感悟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案例:兩位數乘一位數

師:經過剛才的練習,老師發現同學們對乘法的計算非常熟練了。想不想挑戰一下自己?請繼續看大屏幕:從1~9的數字中任意選出3個數字,寫出一個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算式,并比較每次乘積的大小,看看能否發現其中的奧秘。

(學生自主選擇數字進行嘗試,并在小組中交流,說出自己的感悟)

生1:我選擇3、6、9這三個數字,可以組成96×3、69×3、36×9、63×9、39×6、93×6等算式,乘積最大的是63×9=567,最小的是69×3=207。

生2:我選擇1、4、7這三個數字,也能夠組成6個算式,發現乘積最大的是41×7=287,最小的是47×1=47。

生3:我選擇7、8、9這三個數字,也能夠組成6個算式,發現乘積最大的是87×9=783,最小的是89×7=623。

……

師:經過自己的計算和同學的分享,你發現了什么?

生4:乘積最大時,一位數必定是最大的那個數字,剩下的2個數字組成最大的兩位數就行了。

生5:乘積最小時,一位數必定是最小的那個數字,剩下的2個數字組成最小的兩位數就行了。

師:這些同學的總結,你們聽明白了嗎?想一想,再選擇一組數字來驗證一下。

(學生根據總結出的規律,再次進行探究)

生6:規律總結是正確的。我又選了3、5、8這三個數字,發現乘積最大的算式是53×8,乘積最小的是58×3,驗算后完全正確。

……

把探索規律建立在扎實的計算之中,既能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可以激發學生的挑戰欲望,讓探究活動充滿激情,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上述教學案例,教師通過問題引領,一方面放開手,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嘗試,從計算中發現規律;另一方面,組織學生分享展示,引導學生在思維碰撞中逐步感悟“組塊計算”的奧秘。課尾,教師引導學生梳理探究過程,提煉規律并驗證猜想、內化規律。

真實的探究活動,既能豐富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又可以讓學生的數學思維獲得發展。同時,開展有效的建?;顒?,有助于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感悟,并逐步沉淀為學生的數學素養。

四、搭建實踐平臺,內化數學思想方法

在數學教學中有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是提升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積累數學學習活動經驗的重要抓手。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搭建適合的探究和展示平臺,引導學生用感悟到的數學思想方法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案例:解決問題的策略

師:看著屏幕上的畫面,結合題目中的信息,你有什么思考?

生1:這是一幅鉛筆的擺放圖,像一個倒過來的梯形,題目也要求我們聯系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來思考與解決問題。這道題還真有點兒意思!

生2:可以用不同的思路來計算,看看其中是否存在什么規律。一種思路是先數出每一層鉛筆的支數,再計算出來,即15+14+13+12+11+10+9+8+7+6=105(支);另一種思路是用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來求解,這里梯形的上底是15,下底是6,高就是層數10,列式計算為(15+6)×10÷2=105(支)。它們的計算結果是一樣的,說明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也是可以用來計算連加算式的和的。

生3:照你這么說,那從1一直加到50,該如何計算呢?

生4:這也可以用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來求解。把1看成梯形的上底,把50看成梯形的下底,一共是50個數,就相當于50層高,所以列式計算為(1+50)×50÷2=1275。

生5:哦!明白了,就是和前面的學習內容一樣,即把這一列數轉化成一個梯形,再用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來算出這些數的總和。那么,如果變成2+4+6+8+10+…+100,又該如何思考呢?

生6:這也可以用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來求解。即梯形的上底是2,下底是100,高也是100,所以列式為(2+100)×100÷2,計算出結果是5100。

生7:不對吧?2到100之間的偶數有100個嗎?不是還有奇數存在嗎?

生8:是??!應該有一半的奇數,所以這里的高應該是50。

生9:看來,這個轉化也是需要認真思考的,不能簡單的一想了事,還需要多琢磨。

生10:不過,轉化方法應用得好,還是能輕松地求解這類計算題的。

……

在問題分析中滲透相應的數學思想方法,能給學生以思維沖擊、經驗沖擊,對學生感悟與內化數學思想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上述教學案例,教師以教材中的一道習題為例,引導學生在探究中運用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去思考與分析問題,并在問題的轉化中找到規律,從而形成有效的學習認知,積累寶貴的數學學習經驗。

同時,教師適時地把問題進行延伸和拓展,促進學生對轉化這一數學思想方法的感悟,讓他們在數學思想方法的習得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

綜上所述,讓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感悟數學思想方法,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潛移默化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有效的數學教學資源,通過不同的路徑,引導學生在觀察、思考、分析、比較、推理、歸納等活動中逐漸感悟數學思想方法,逐步建構數學模型,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得到更好的發展。

猜你喜歡
數學思想方法感悟小學數學
再談數學思想方法滲透
關于高中英語教學中閱讀解題的幾點建議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