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2022-11-16 20:55王會霞
當代家庭教育 2022年22期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微課應用

王會霞

摘 要: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載體,被現代教育所接受,成為顛覆傳統課堂的一種有效方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入微課,能夠對學生帶來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引領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和開放性學習。教師可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效設計微課,采用適宜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提高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創新性、靈活性和多樣性,有效彌補小學語文課堂的缺漏,幫助學生完善自己的小學語文知識體系。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22-0044-04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WANG Huixia (Liuchuan Ciji Primary School, Jingyuan County,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As a brand-new carrier, micro-lecture has been accepted by modern education and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to subvert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he introduction of micro-lecture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can bring a brand-new teaching method and learning method to students, leading students to carry out personalized learning,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open learning. Teachers can effectively design micro-lectures in the proces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dopt appropriate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improve the innovation, flexibility and diversity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urriculum teaching, effectively make up for the gap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s, and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primary school Chinese knowledge system.

【Keywords】Micro-lectur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pplication

在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新要求下,微課教學資源的應用和開發逐漸被接受,體現出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優勢。教師要充分關注小學語文微課閱讀教學的應用和設計,探索小學語文閱讀微課資源的開發與整合途徑,調動學生的小學語文閱讀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和能力。

1.預先開展教學分析,明確微課閱讀教學定位

第一,要做好學習者需求的分析,結合小學生的興趣和思維特點,把握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閱讀習慣和態度、閱讀方法、閱讀重難點等要素,以此確定小學語文微課閱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常應當設置十分鐘以內的微課,體現時間短、表達方式簡單的特點,能夠較好地吸引小學生的閱讀注意力。教師在正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以及閱讀教學活動之前,首先要了解新課改的實際教學要求以及相關教學方針,隨后結合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況以及具體的能力發展需求,合理制定較為全面的教學目標,綜合調整主要的教學流程以及教學步驟。教師可以開展教學設計工作以及教學研討工作,隨后針對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進行多方面的分析與探討。教師可以集中起來針對小學語文閱讀微課教學具體要求進行整體研究,以便進一步融入微課教學模式以及其他類型的現代化教學模式。對小學生能力發展過程而言,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活動尤為重要,大多數小學生尚處于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同時,大多數小學生的頭腦思維也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黃金階段。合理培養小學生多方面學習能力以及學科素養非常重要,教師也要認真分析學生的主要學習需求,為每一個學生制定全面的教學目標以及能力發展目標,隨后積極鼓勵每一個學生向著具體的目標不斷邁進,逐步提升自身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閱讀能力。

第二,要進行小學語文閱讀微課教學內容的分析,通過多種渠道整理和分析出小學語文微課閱讀教學內容。例如,在小學語文閱讀課《鯨》一課中,可以設計相關的三個微課,即課前微課、課中微課、課后微課。其中,在課前微課中,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思考和回憶自己所了解的相關內容,觀察教師出示的圖示,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同學們,你們在觀看了這個形體龐大的、號稱‘海中之王'的動物之后,知道這是一種什么動物嗎?”并借助一條鯨魚的自白,引發學生內心的學習欲望和積極心理。在課中微課的環節,以“讓我們走進說明方法”為微課標題,出示具體的課文句例:鯨最大的有(? ?)萬公斤,最小的也有(? ?)公斤。我國捕獲的(? ?)公斤重的鯨有(? ?)米長,舌頭就有(? ?)頭大肥豬重……讓學生自主思考并填寫,了解課文中采用的說明方法,體會到列舉數字說明、比較說明、舉例說明等方法的優勢特點,能夠更加直觀、形象、準確地把握鯨魚的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激發學生探索海洋動物的興趣,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在課后微課的教學環節,教師可以設置“如何閱讀說明文”的微課,引領學生了解和把握閱讀說明文的具體步驟,并采用舉例講解說明的方式,增進學生對閱讀方法的理解和體悟。

2.合理設計微課閱讀框架,把握微課閱讀要點

微課設計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要針對小學語文閱讀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進行教學設計,使微課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緊密銜接。同時,在合理確定微課類型的前提下,設計小學語文閱讀微課教案,制定微任務學習單、微練習、微課件,從而更好地增進學生對小學語文微課閱讀的理解。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節中,教師要積極把握具體的學科知識,也要結合課本以及教材中的主要內容進行層次分析,做好細節處理。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多方面的學習能力,逐步提升小學語文學科閱讀教學活動的實際效率,教師則更加需要合理設置具體的教學框架,隨后將相關學科知識引入實際教學框架中,以便快速形成獨具特色的微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體系。教師要將閱讀的基本技巧以及主要的閱讀方法傳授給學生,隨后積極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索全新的學習方法。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各式各樣的教學資源以及相關閱讀材料,以便引導學生可以在自主學習以及合作探究環節中充分學習全面的學科知識,認真掌握閱讀主要技巧。

以學習“閱讀秘籍”的微課小學語文閱讀為例,教師要結合前期對學生學習需求的分析,進行微課程教學的合理布局,確定以下內容結構,即修辭、寫作、說明方法;說明文;記敘文;閱讀秘籍。要注重微課教學順序的合理安排,明確短短十分鐘內的教學講述順序,可以借鑒斯金納的五步教學法,合理設計微課教學步驟,即提示、聯想,總結、應用,在開門見山地告知學生學習內容的前提下,結合教材文章的課例進行新舊知識的對比分析,并得出結論或方法,最后通過課后微練習進行知識的遷移和應用。以“閱讀秘籍”系列微課《尋找關鍵詞》為例,讓學生學會從題目、中心句、連接詞中尋找到關鍵詞,掌握提取信息的概括方法,制定尋找關鍵詞微課學習任務單,讓學生在觀看微課之后通過自主學習進行閱讀實踐,掌握和理解尋找關鍵詞的方法,提高信息提取、概括和快速捕捉的能力。首先,讓學生關注題目,通過題目《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概括出全文的內容梗概,明晰文章中的中心詞和意旨。其次,讓學生學會關注中心詞,包括提示下文的中心句、總結上文的中心句、承上啟下的句子等,讓學生學會在中心詞中找到關鍵詞,如《童年的發現》的第一段就點出了關于胚胎發育的規律,從而引出后面的內容。再次,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特別的連接詞,讓學生根據這些關鍵詞進行思考。最后讓學生進行總結和課后微練習,設計課后微練習如下:(1)通過關注《將相和》的題目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2)通過關注《鳳凰古城》的中心句,把握關鍵詞,概括出鳳凰城的獨特風貌。(3)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瑰寶——戲曲》的特別連接詞,了解中國戲曲的鮮明民族特色和獨特美學特征。

又如,在設計課前微課《你認識鯨魚嗎》的微教案中,可以采用情境導入、設問導入的方式,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興趣。通過金魚擬人化的自白描述,使學生對金魚產生初步的感知。隨著鯨魚自白的不斷推進,增進學生對鯨魚生活習性和特點的了解,激發學生保護海洋、愛護生物的情感和責任意識。并適當地拋出問題,引領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教師再通過小結的方式,幫助學生鞏固對金魚的認知,在適當的引導和鼓勵下以問題為驅動,激發學生對課文深入的理解和體悟。最后再布置學習任務,從微課導入到課文預習,不斷增強學生的能力。在設計課中微課《讓我們走近說明方法》的過程中,通過舊知引出新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進一步深入理解常用說明方法的具體事例,對其進行合理分析和講解,包括舉例說明、分類別說明、數字說明、比較說明、打比方等,讓學生能夠運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恰當地表述事物的實際情況,深刻地表達所要說明的含義,較好地提高文章的說服力,使之更加生動和具體。并布置微課學習任務:采用你喜歡的說明方法描述一種你喜歡的動物,并進行隨堂演練。在課后微課《如何閱讀說明文》的教案設計中,可以單刀直入、直奔主題,仔細地講解每一個知識點,并進行舉例說明,使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和形象,增進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揣摩文章的寫作手法和語言運用特點,體會文中語言的樸實性和生動性。再通過閱讀練習和寫作訓練,讓學生在《電腦垃圾》一文中嘗試運用所學的說明方法,達到學以致用的微課教學效果。

3.注重微課閱讀教學與生活的鏈接,激發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將具體的學科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合理地培養學生相關的學習能力以及閱讀能力。這就意味著,教師要選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以及教學策略,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思路以及教學觀念,快速優化具體的教學流程,進一步簡化主要的教學步驟,以便將微課教學模式直接引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節中。教師要結合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實際情況,選擇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相關事物,逐步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氛圍,為學生營造和諧、美好的閱讀環境以及學習環境,以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具體環節中,進一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熱情,促使小學生可以充分意識到小學語文閱讀微課教學活動的重要價值以及實際意義。教師可以將小學語文閱讀微課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對接,尤其是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生活化閱讀內容,可以圍繞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微課制作和設計,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

以學習小學語文《爬山虎的腳》為例,教師可以采用談話質疑、設置懸念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設計如下問題:“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的呢?同學們可以描述一下爬山虎的腳的顏色和形狀嗎?”“爬山虎是怎樣在墻上往上爬的?”“爬山虎的腳與墻體之間是怎樣的關系?”通過上述問題將學生引入問題情境中,引導學生探究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想一下生活中看到的“墻”,如學校操場的墻、農村家院里的墻,并通過多媒體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跟隨多媒體視頻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包括爬山虎的葉、莖、柄等,最終找尋到“爬山虎的腳”,并通過聚焦,準確把握爬山虎的腳的位置、數量、形狀和顏色。

在微課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地留有空白,為學生提供自主思考和學習的時間,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采用引導性的字眼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自主學習。最后在細致觀察之后,要將觀察結果進行適當表達,要體會文中的邏輯順序和表達方式,即爬山虎的腳的位置——腳的形狀顏色+腳的動作描寫,再通過“哦,原來這就是爬山虎的腳呀!”的語句表達,給人帶來一種豁然開朗之感,進一步錘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語文閱讀知識的內化。另外,還可以將閱讀內容進行點評和交流,通過班級微信群上傳學生閱讀心得體會,讓學生找出微課中可以借鑒的習作方法,做到準確用詞、流暢表達。

另外,要注重知識鞏固型微課的教學設計和應用,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和方式對知識點進行鞏固復習,加深對閱讀知識點的理解和體悟。以小學語文“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微課教學為例,讓學生觀看閱讀教學微視頻,體會不同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閱讀《草船借箭》《金色的魚鉤》《冬陽·童年·駱駝隊》《童年的發現》等課文,理解文章的大致梗概,學會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并制作微課閱讀學習任務單,讓學生回憶平時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結合課文學習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小訣竅。如利用課題添一添、抓住重點加一加、理清段落串一串、重點句子找一找,并讓學生運用小訣竅進行簡潔明了的閱讀練習。以《童年的發現》微課閱讀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事先進行預習,從預習中提出以下問題:“作者是如何發現胚胎發育的規律?”“‘夢里飛行,說明你們是在長身體呀。老師解釋說,……”并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找出描寫“我”童年的發現的相關句子,如:“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薄澳父怪械奶涸佻F了簡單生命的進化過程”,讓學生在文中找尋童年中的“為什么”,激發學生神奇的幻想和想象,體驗童年中比常人更寶貴的東西。

4.注重微課閱讀與古詩詞教學的融合,滲透優秀中華傳統文化

第一,要做好古詩詞教學的微課選取。為了讓學生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在想象中感悟古詩詞語言的優美,領略到古詩詞的大意,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學情,選擇與不同學段古詩詞相適宜的微課類型。第一學段的古詩詞教學重在識字、寫字和朗讀,對此可以設計和選取古詩識字微課、古詩寫字微課和古詩朗讀微課;第二學段的古詩詞教學重在引領學生領略古詩大意和情感,可以設計和選取古詩理解賞析、作者簡介相關微課;第三學段的古詩詞教學則通過古詩詞賞析方法微課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學會古詩詞學習的方法。以《望天門山》和《飲湖上初晴后雨》的古詩詞閱讀教學為例,通過微課的滲透和融入,將學生引入《望天門山》《飲湖上初晴后雨》的古詩詞意境中,感受“開”“回”“出”“來”的動態畫面和場景,體驗洶涌澎湃的楚江水奔流東去的雄奇景色,領略西湖的晴雨姿態和美麗神奇,并在配樂演唱的情境中讓學生細細品味天門山、西湖、洞庭湖,領略古詩詞的獨特魅力。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選擇國學古詩賞析微課,創設出絕佳的古詩詞意境,引領學生進入古詩賞析微課意境中,產生一種古詩詞閱讀的沉浸之感,達到事半功倍的古詩詞閱讀效果。

第二,運用微課引導學生走進古詩詞。教師可以預先將《望天門山》的微課分享到班級家長微信群中,讓學生提前觀看微課視頻,初步了解詩人李白及其詩歌的創作風格,并通過網絡查找詩人李白的相關資料,了解認識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詞有極其豐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語言效果。在課堂教學中,則可以采用初讀古詩、再讀古詩、品味古詩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初讀古詩中進行自由朗讀,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能夠在閱讀中辨析易錯、易混淆的字詞,重點指導學生掌握“斷”“孤”的書寫方法。再在讀古詩的閱讀教學中,讓學生結合古詩題理解作者是在哪里望天門山,繼而通過逐句品讀,細細感受山水詩的意境之美,想象長江之水奔騰而來的浩大景象,意識到原來水的力量如此強大,居然能夠撞破天門山。在讀到“碧水東流至此回”一句中,理解高大的天門山阻擋了長江水的走向,使長江水不得不拐彎,改變自己的方向。由此,讓學生深入地理解天門山的雄偉,讀出天門山的頑強堅守之意。最后了解到作者是從孤帆處望到的天門山,想象出一副美輪美奐的天門山的壯美畫面,令人不禁心之神往。

5.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重要的教學內容,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有重要作用。為此,可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入短小精悍、知識點明確的微課,較好地整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資源,結合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提供微課閱讀設計和制作,為小學語文閱讀創設全新的視角和思路,激發學生的小學語文閱讀興趣,并在更加快速便捷的微課程中進行靈活、高效閱讀,營造出良好的閱讀氛圍和情境,幫助學生加深對小學語文閱讀內容的理解,鞏固和加強未掌握的知識,不斷促進學生小學語文閱讀知識架構的完整。

參考文獻

[1]蔣婧.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19).

[2]馬錦萍.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9(17).

[3]陳銘鳴.淺談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小學電教,2018(09).

[4]夏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微課應用的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9(10).

猜你喜歡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微課應用
微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立足文本,以讀促寫
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