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初中學生資助工作的實施探討

2022-11-21 04:21江蘇省無錫市僑誼實驗中學
亞太教育 2022年3期
關鍵詞:資助家庭班主任

江蘇省無錫市僑誼實驗中學 葉 華

初中學生資助工作是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教育問題的根本保障,黨和政府對此高度重視,且明確指出要加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給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完成學業的保障。因此,要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評審發放工作,以確保學生資助工作的有效性,確保資金用于最困難的學生,切實發揮助學效能。

一、初中學生資助工作的意義

學生資助的政策體系是保障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保障,這一政策體系能夠對學生起到導向和激勵的巨大作用,能夠樹立刻苦學習的榜樣,激勵學生繼續保持品學兼優。能促使學生分辨美丑、善惡、是非,促使學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發展,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全面發展,既能增強班級凝聚力,又能推動學風、校風的建設。做好初中學生資助工作能夠促使學生感受和理解教育公平,這是社會主義中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關系全國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在黨和政府的強力領導之下,大量財政輔助、政策支持表明國家對教育公平的決心。家庭經濟困難的初中生生活和學習壓力得到了極大改善,廣大學生和家長深刻體會到資助政策帶來的溫暖,感受到黨、國家、社會以及學校的關心。

二、初中學生資助工作中學生的心理問題

學校注重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但忽略了學生心理產生的問題。受助學生家庭的經濟來源不夠穩定,他們不能因需求購買生活與學習用品,也不能參加需要自費的集體活動等,致使受助初中生出現自卑心理。部分受助學生在日常與教師、同學的交往與交流中,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自我封閉的情況,例如抵觸集體活動,害怕自己的外表和家庭情況被同學看不起,也對周圍事物有著極為敏感和多疑的心理狀態,導致自我封閉。再有就是粉飾心理,一些受助學生因不能正確看待自身所處困難境遇,在潛意識中不想被人看不起,就對自己進行偽裝,導致所表現的樣子和真實情況不相符,非??释麧M足自己的需求,借此獲得心理補償,但在想到家人時會產生極度自責、自我痛恨的心理,在虛榮心與罪惡感中自我折磨,進而形成較重的心理負擔,難以靜心學習,致使精神越加脆弱。受助學生大多是整個家庭的希望,承擔著家人的殷切希望,學生在初中階段便承擔了改變家庭現狀的重擔,但當前又不能做到,這導致其心理壓力處于持續積壓狀態,其形成的要強性格,不能容忍自己成績變差的心理認知也會促使心理壓力加大。還有就是人際交往障礙,受助學生在群體活動、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較為不穩定,因自身家庭困難生成的種種心理問題使其性格出現缺陷,希望得到心理支持卻又不想接受憐憫和同情,形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

三、新形勢下開展初中學生資助工作的思路

(一)應加強信息管理

為了讓需要被資助的學生上得起學,應當做好對受助學生家庭經濟情況的調查與動態管理工作。因學生家庭經濟情況處于變化之中,屬于動態因素,故而需要做到合理且真實,這需要做好信息管理與調查工作,避免家庭受困的學生被忽略。在對學生進行資助認定時,一方面是從全國、省平臺系統大數據比對結果產生;另一方面如不在系統名單中則需要相關證明證實有資格申請資助,要及時統計管理資助信息,對于不在系統中的貧困家庭學生要把相關的資料及時地錄入信息庫中進行管理。管理系統中需要把符合條件的申請資助學生的基本信息毫無遺漏地建立檔案,需要把受資助的有關信息歸檔。檔案的建立應以方便統計和相關信息利用為導向,如家庭情況、家庭基本信息、學生家人聯系信息、住址等,學生受到資助的相關信息也要隨時進行登記與統計,避免出現錯漏,其中主要內容是資助項目名稱、實踐和金額,要做到每年進行統計,進而做好學生受助情況的記錄,方便后續統計與調閱,相關人員應重視資助的登記與統計作用。資助統計能反映受助學生的資助情況,不僅可以掌握受助學生的數量及比例,還可以掌握學生受助的細節。通過掌握這些資助情況,能確保各項資助政策按規定、按時間落實到具體受助學生身上,不會出現情況不清導致資助工作出現問題,出現疏漏。部分受助學生因經濟困難原因有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心理負擔,學習成績因此降低,形成惡性循環,且極易形成抑郁等心理問題,影響其學習進展與未來發展,因此確保初中學生資助工作的有效開展才能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初中學生資助工作雖然當前有著全國、省平臺系統的強大支持,文書工作已經大幅減少,同時增加了資助精準度、效率與工作質量,但學校也應做好資助統計信息的分析和整理,進而及時有效地幫助學生,助力其完成學業與茁壯成長。學校應當對受助學生的檔案進行統一管理,要求受助學生及時更新本人和家庭信息,且因受困學生的情況可變性,應當每年跟進,更新受助學生檔案。

(二)應加強受助學生的思想教育

受助學生基本與常規學生之間有著三點區別,第一是經濟問題,第二是學習時間與精力問題,第三是因此而導致的心理問題。應持續關注受助學生的思想及學業狀況,尤其是樹立學生正確的“三觀”,讓學生能夠以健康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和學業,通過教育來引導學生積極向上,樹立學習目標、建立遠大理想,激勵其奮發圖強,從心理層面“脫困”“脫貧”,擺脫受困陰影,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社會。還應對其進行誠信教育,塑造其守信、誠實的優質品格,促使學生認識到誠信的內涵,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與準則,還要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加強其守規、守法的自覺性,讓受助學生展現出優秀的堅韌意志以及優秀的道德精神風貌。還應組織每年的受助學生表彰大會,形成榜樣的作用,激勵受助學生群體發奮學習與積極向上的熱情。最后,還要引導受助學生勤儉節約,促使其明白勤儉才是珍貴且高尚的,讓其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善待家人、同學、教師乃至社會。

(三)資助應與育人有機結合

資助工作能促進學生的育人作用,并且不僅要對受助學生提供經濟支持,還應有精神支持,這樣才能讓資助工作發揮最大化效果,促使學生獲得成長助益,否則單純的物質資助并不能促使學生成為人才。受助學生在受助后的教育管理工作也是學校育人工作的一部分,要形成長效的互動機制。當前資助工作的具體操作比較注重于學生有學可上,較為忽略其思想政治教育,故而應在當前教育領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注重對受助學生的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滲透進資助過程之中,促使資助工作本身的育人功能切實發揮,所以應將資助與育人進行有機結合,發揮其培養、教育、塑造的功用。在組織和實施資助的過程中,將正確“三觀”滲透進學生的意識之中,讓學生意識到暫時的受困不等于未來的受困,家庭出現巨大變故或貧困并不可恥,也并不可怕,只有被現實打敗才最可怕,甘于貧困或在苦難中沉淪才是可恥的,只把希望寄托于他人幫助上才是可恥的,而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狀是光榮的,也是國家和學校所希望的。同時引導學生在逆境中錘煉意志,經受挫折與困難的考驗,并把國情、社情、民情滲透進教育之中,促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及環境,融入社會,提高適應能力,且自覺抵制不良習俗、風氣的侵襲,增強其自我免疫力。

四、新形勢下初中學生資助工作的實施策略

(一)完善優化資助制度,精準資助

完善優化資助制度,達到精準資助的目的,需要從六個方面進行:第一方面是規范審核流程。在學校召開專項培訓,讓班主任清晰了解初中學生資助申請的流程,需要準備哪些材料和上報的要求等,進而讓班主任在家長會為學生家長發放《告家長書》,廣而告之,確保學校每一位學生家長都知曉國家資助政策的相關信息以及申報條件,且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填寫是否需要申請資助。再由班主任走訪、校領導審核,最終確定資助項目以及類別,完成自主申請。第二方面是確保需要資助的學生不會因為礙于面子進行隱瞞。安排專人通過調取教務處的在籍初中生信息,摸底排查學生基本家庭情況,再與班主任進行交流,針對個別學生進行談話和家訪,與因“難為情”而不申請的學生進行深入談心,做好思想工作,與其家長取得聯系,確保每一位有需要的初中生都能得到資助。第三方面是資助管理人員的工作質量。負責資助操作的人員要做好資助宣傳,傳達好會議精神,通過與班主任密切聯系與溝通做好學生的材料收集和初步審核工作,再把信息錄入資助申報系統,保障信息的維護和完善,并做好資助材料的整理與報送。資助審核人員做好任務的動員、資助管理、學生材料二次審核、系統審核等工作,并及時進行反饋。第四方面是對特殊情況的初中生進行提前備案。當學生出現家庭發生突發變故等不可抗情況時,班主任要及時上報,由專人負責聯系相關部門,讓其為學生填寫資助申請表,為下一期資助申請提前采集信息,為這類學生做好有效的資助準備。第五方面是對學生實行三年跟蹤機制,從班主任、年級管理、德育教育三個層面與學生經常性交流與談心,促使其健康成長,減少因困難導致的心理問題并進行檔案銜接準備,確保學生升入高級中學時能進行高效的資助對接。第六方面是資助網絡的覆蓋。要從校內黨總支部、校長、德育處到班主任形成全覆蓋的資助工作協同網絡,確保資助工作的高效、高質量開展。

(二)貫徹育人理念,促進學生健康茁壯成長

對于被資助的學生,學校更需要關注其心理,通過相關策略促進其健康茁壯成長。所以,首先要為學生建立個人檔案,記錄學習經歷、生活感悟,促使學生能夠積極進取、開拓未來,與此同時做好保密工作,避免學生出現任何可能的風險。其次是以黨支部為單位,每位黨員幫帶一名或多名受助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認真幫助、真誠關心,并為受助學生講解先進事跡,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促使其積極樂觀地學習、生活、成長。再次是志愿服務,引導受助學生在完成學業后參與志愿者服務,用所學與勞動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并在其中有所感悟,有所成長。最后是學校與家庭共同關注學生的成長。在校內,班主任和相關負責人關注學生的表現,從不同受助學生的角度實行針對性引導、心理輔導,積極鼓勵學生在學校參加活動,找到每位學生的閃光點,給予這些學生不同的平臺展現自己,增強自信心,樹立自尊、自愛、自強的能力,提高溝通與交流能力。若學生出現學習態度、品行等問題,應進行勸誡與談心,并經常與學生家長聯系,相互溝通,確保學生被多角度、多方位關心,促進其成長與進步。

(三)強力資助宣傳,覆蓋全員

學校應在新學期開學期間通過學校宣傳欄、網站、學校微信公眾號、班級群等渠道推送資助政策信息,于家長會做好相應宣傳。與此同時,班主任要在家長會和班會上對政策進行講解,讓家長和學生都能知曉和理解。學校還應定期開展各類相關活動,如家校溝通會、班主任會等,做到100%的宣傳和溝通交流,確保國家資助政策在學校末端能夠最徹底地貫徹與執行。另外,還要運用好團委和學生會,通過校團委進行志愿服務,通過學生會開展校內活動,建立起互幫互助的校風,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互助團隊,領會與發揚社會主義精神。最后,學校應加強班風、校風建設,定期開展道德與互助相關的活動,促使全校學生都能積極看待學生資助,可以用往屆優秀畢業學生或名人、榜樣的事例來影響學生,進而培養受助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

“脫貧攻堅一個都不能少”,在國家不斷鞏固提升健康扶貧成果的背景下,初中學校也要重視學生資助工作,這是貫徹社會主義精神的事業,是夯實教育公平的工作。精準資助和育人作為主導,保障資助工作的高效和高質量開展,為困難學生帶來溫暖與幫助,促使其能夠完成義務教育,健康成長,是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理念的直接體現。

猜你喜歡
資助家庭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個班主任
高校資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徑分析
“隱形資助”低調又暖心
夸夸我的班主任
家庭“煮”夫
戀練有詞
班主任
美國防部資助研發能垂直起降的無人機
2600多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