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學引思”模式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思考

2022-11-22 23:38孫艷
求知導刊 2022年27期
關鍵詞:教學價值讓學引思初中信息技術

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人們能從網絡中獲取更多的信息?;诖?,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基礎教育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并開始重視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興趣的關鍵時期,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可引入“讓學引思”教學模式,幫助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促使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學習,掌握更多的基礎知識,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核心素養提升。

關鍵詞:“讓學引思”;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價值

作者簡介:孫艷(1993—),女,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匯文實驗初中教育集團匯杰校區。

“讓學”是指讓學生親身體驗學習過程,在時間和空間上保證學習活動正常開展和學習行為的真實發生,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閱讀、討論和操作,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耙肌笔侵敢l、引導、引領學生思考,發散學生思維。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將“讓學引思”模式引入課堂,能夠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形成,并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一、“讓學引思”教學模式引入課堂的教學價值

(一)解決現實課堂問題

雖然在網絡逐步普及的時代背景下,多數學生已有利用網絡查找資料的經歷,但總體而言,他們對于信息技術課程需要學習的專業知識了解較少。因此,若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的信息內容過多,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而如果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就難以真正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教師引入“讓學引思”教學模式,能夠發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課程活動,主動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落實課改要求

為提高初中學生的學科素養,不少教師開始應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以學案為引導的問題解決式教學模式、“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等新教學方法。不同教師在開展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時應用的方法不同,獲得的教學效果也不同。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時,不僅要注意轉換課堂教學模式,還應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方法,促進有效學習的多樣化實踐,以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1]。教師基于“讓學引思”模式開展課堂教學,有助于落實新課改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破解教師發展難題

有些教師的教學能力不強,難以制訂科學的教學方案,導致課堂的教學效果不夠理想,這與教師的思想認知有關。在將“讓學引思”模式引入課堂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在“讓”和“引”上下功夫,可以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實踐活動,從而實現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開展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目的。

(四)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發展,教師將“讓學引思”模式引入信息技術課堂,指導學生參加學習活動,使學生通過實踐操作,獲得更多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同時能夠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五)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教育的過程中,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個人能力?!白寣W引思”模式的引入,能夠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發散思維,突破傳統教學課堂帶來的限制,實現個性發展和全面成長。

二、“讓學引思”教學模式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改革的策略

(一)加強實踐練習

想要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實踐活動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動手操作,才能促使學生深入了解知識,掌握技巧。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結合教學目標組織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以蘇教版初中信息技術教材中“有效獲取信息”的相關內容教學為例,教師基于教材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布置課前預習實踐任務,鼓勵學生自主了解搜索引擎的基本知識,讓學生初步學習使用百度搜索引擎的方法,掌握常用的搜索技巧,學會使用百度查找文字、視頻、圖片等資源,并引導學生提高信息鑒別能力。教師在課上利用教學課件播放相關視頻,并根據教材內容適當地提出問題:“什么是搜索引擎?”“你知道哪些搜索引擎?”引發學生思考。同時,針對課前預習內容,教師課上再進行補充,并應用學校機房的電腦,讓學生再次進行實踐活動,教會學生鑒別搜索結果的正確方法,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2]。

(二)應用多樣的教學媒介

教師可以利用投影、錄音錄像、電影、電視等媒介開展“讓學引思”教學活動,向學生傳遞學科知識。圖像、文本、聲音、動畫等更能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的大腦處于興奮狀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愛好,構建趣味性課堂,增加師生互動環節,活躍課堂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豐富課堂內容,優化信息技術課堂,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以蘇教版“計算機安全與防護”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在課上要引導學生了解計算機病毒的概念、一般特征及傳播途徑,使學生掌握防毒、殺毒的基本方法。教師可應用情境教學法,在課上利用多媒體展示計算機病毒的flash,創設學生小Q誤將桌面的平面保護當成計算機病毒的情境,從而引入計算機病毒的概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或開展辯論賽等,鼓勵學生積極交流,探討問題。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將復雜的教學內容簡化,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課堂上,教師應注重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情感,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網絡道德,養成正確使用計算機的習慣。

(三)生活化教學

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在學習時有自己的思考和偏好。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時,應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基于教材內容聯系生活實際,促使學生更快地進入課堂,激發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的事例,能引發學生情感共鳴,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以蘇教版“制作多媒體作品‘蘇州園林”一課為例,本課的學習任務是利用PPT制作一個完整的關于蘇州園林的多媒體作品。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讓其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習主題設計,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輔助學生完成作品。教師可先引導學生探究自己喜歡的建筑物,以及日常生活中發現的獨特的建筑,思考設計整體框架的難點、設計作品的創新性等內容,為后續學習打好基礎。而后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帶領學生觀賞蘇州園林的風貌,通過視覺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給予學生足夠的操作空間和時間,讓學生不斷完善設計方案。最后,教師根據學生完成作品的情況,判斷學生對課上知識的掌握程度,發現學生的問題所在,及時調整教學方案。生活化教學的方法,可以將對于學生而言比較陌生的、復雜的信息技術知識簡化及立體化,從而能使學生聯系生活經驗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四)開展激勵教學

教師應注意科學開展激勵教學,以使學生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散思維,高效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促進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以鼓勵性的話語和行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并使學生在完成課堂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下面以蘇教版“制作作文選”一課的教學為例。

1.以任務激勵學生

在新課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并以此制訂科學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在本節課中,學生要了解圖書的組成和一般創作過程,掌握頁面設置、合并文檔、插入分隔符等操作,并能夠利用已學知識修飾文稿、保存文稿。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揭示課題,使學生了解圖書的組成,引導學生思考電子文稿的制作過程以及制作圖書所需要的軟件,并布置以下課堂學習任務。

任務一:新建一個Word文檔。

任務二:設置紙張和頁邊距的大小。要求紙張大小為16開;上、下頁邊距為2cm,左、右頁邊距為3cm;頁面方向為縱向。

而后,組織學生分組練習,并給予完成任務的小組一定的獎勵。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交流,不僅學到了知識,更形成了合作意識,提升了自身的團隊協作能力。

2.以成功激勵學生

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提升。但在現階段教學中,一些教師設計的教學任務缺乏針對性,再加上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性,導致有些學生無法在實踐操作中獲得成功。對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任務,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3.以競賽激勵學生

教師基于學生的完成情況,示范任務一、任務二的正確操作,之后鼓勵學生再次練習,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信息技術技能。為加深學生對實踐操作的記憶,教師可在課上組織競賽活動,布置任務,看哪個小組完成得最準確、時間最短,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最后,鼓勵各小組進行學習方法的分享,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構建高質量互動課堂。

(五)構建趣味化課堂

“讓學引思”教學模式與信息技術課堂的有效融合,能夠豐富課堂內容,打破傳統教學的限制,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較強,對于身邊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因此,教師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應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創設教學情境,開展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將相對靜止的知識變為靈活的知識,使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的魅力,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信息技術教學活動,進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以蘇教版“圖片的處理”一課為例,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創設學習情境,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優化學生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在課前需要準備好PPT課件、需加工的校園風景圖片以及其他創作素材,在課堂導入環節以圖片欣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鼓勵學生進行點評,談談個人感受。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大家知道圖片加工是用的什么圖像編輯軟件嗎?”在學生暢所欲言后,教師進行總結,圖片加工的入門軟件有ACDSee、我形我速等,這類軟件的特點是簡單容易操作,適合初學者使用;專業軟件有Photoshop、Gimp等,其特點是功能強大,可進行較高層次的圖像創意設計,但要熟練操作需花較多時間進行系統學習。隨后,教師打開ACDSee軟件,請學生來介紹ACDSee軟件界面,教師做總結和評價。其次,鼓勵學生探究學習,學會圖片編輯操作?;诖?,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出示需要加工的圖片,并引導學生觀察與思考:這些圖片需要進行哪方面的加工處理?而后簡單介紹亮度、對比度、飽和度的概念,同時讓學生知道拍攝獲得的圖片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ACDSee軟件。最后,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學習,學會圖片編輯的相關方法。小組成員需要總結探究成果,并進行全班匯報交流。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改革背景下,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將“讓學引思”模式引入課堂,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靈活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了解更多先進的教學方法,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以此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夏紅玲.基于“讓學引思”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探究[J].科普童話,2019(13):69.

劉愛軍.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初探[J].好日子,2019(18):289.

猜你喜歡
教學價值讓學引思初中信息技術
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讓學引思”
基于“讓學引思”的高中歷史教學設計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
氣排球與硬式排球工體課教學價值對比研究
“讓學引思”模式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科研反哺教學在EDA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