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線下互動的職業院校公共英語課程思政探索①

2022-12-23 04:53易劍英
現代職業教育 2022年40期
關鍵詞:英語課程職業院校思政

易劍英

(株洲師范高等??茖W校,湖南 株洲 412000)

圍繞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指導學生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職業院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職業院校的教育教學不僅要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還要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在“互聯網+”時代的現代教育環境下,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如微課視頻、MOOCS、App 課程等,最大化地提升教學的靈活度。因此,對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不僅僅要依靠傳統的思政課程,還應將線上資源與線下課堂有機結合,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推動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育人的良好氛圍。

一、職業院校英語課程思政的實施目的

幫助學生打好英語語言基礎是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的應有之義,聽、說、讀、寫、譯等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是學生應該著力提升的能力。近年來,雖然職業院校英語課程歷經改革與創新,但其教學內容和目的一直以語言知識及其運用為導向。雖然完成了知識傳授的任務,但育人的力度和深度都體現不夠。課程思政概念提出以后,如何將語言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發揮職業院校英語課程的育人功能,已經成為新時期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的新目標。

二、職業院校英語課程思政的實施原則

課程思政是一種教育理念、思維方法,而不僅僅是體系化、系統化的教育活動,實施過程主要遵循五個原則。

(一)課程為主、思政為輔的原則

課程思政是指依托于專業課和通識課而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或者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專業課、通識課的教育實踐活動。課程思政是學科德育的延展,是非思政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立足課程教學基礎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應以課程教學為主,思政教育為輔,不能用德育取代課程教育。英語課堂應以英語學科的聽、說、讀、寫等內容的教學為主,結合所教授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政教育滲透。此外,在思政內容的選擇上也應該有所取舍,應有主次之分,突出重點。

(二)學生中心、因材施教的原則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需要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才能轉化為實在的技能。根據學生的經驗、興趣及原有的知識基礎,教學設計更多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有更多機會實踐英語語言技能。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講授者,扮演更多角色,包括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組織者與管理者。在這樣的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避免枯燥的說教和直接的理論灌輸。課程思政是在課程中滲透思想政治的學科德育。以學生為主體理念的課堂,可以將課程思政隱于無形,學生進行的是人本主義理論下的“有意義的學習”,符合學習的規律,使學習更有效。職業院校英語課程教學中的德育元素的選取上既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也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尊重學生個體的獨特性和差異性,設計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任務,因材施教,讓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揮,化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學習。

(三)線上取材、案例典型的原則

職業院校英語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教學技術制作線上課程,不斷探索將課程思政融入線上教學的模式,使教師的課堂教學和線上學習互相補充與融合,達到線上線下同頻進行課程思政教育的效果。網絡世界為思政教學提供了鮮活、生動、實時的案例,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深入學生的靈魂。各種優秀教學資源和典型案例的選取,能夠給學生提供榜樣,而榜樣在學生態度和品德形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進而將榜樣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每一個專題學習之前,布置預習任務,實施任務驅動,讓學生學習微課;課中針對預習情況進行反饋,講解,操練,通過課堂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課程內容,突破教學重難點;課后學生在云班課等軟件提交作業,教師展開個性化指導,在班群開展交流、探討,教師答疑解惑,疏通學習難點;模塊教學結束后,在線發布課程問卷,針對前期教師授課過程和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調查,以便教師及時調整線下授課內容和教學方式。

(四)隱性植入、潛移默化的原則

思政課程的目的性和針對性都是非常顯性和明確的,而課程思政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非思政課程中的思政教育,在實際教學中不能純粹為了思政而思政。以職業院?,F有年齡階段特征來看,過分開展思政教育,可能引起學生的反感。因此,課程思政既應該有事先的精心設計,又應該有進程中的即興發揮,要在“潤物無聲”“于無聲處”的知識學習中融入理想、信念層面的精神指引,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五)實踐導向、理實一體的原則

堅持實踐導向、理實一體是職業院校深化課程改革、提升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基本原則。公共英語課程在推進思政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要落實英語課程教學大綱關于理論學時和實踐學時各占總學時一半的規定,在語音室等場所加強英語基本技能的培訓,還應積極、主動地創設各類實踐性活動,讓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提升對真、善、美的追求,從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指導學生將包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名人名言、古詩、諺語、俗話翻譯為英文的過程中蘊含了課程思政教育。又如開展主題討論和演講比賽,就某一主題進行英文討論或演講比賽,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等。

三、職業院校英語課程思政的實施例證

為了更好地闡釋職業院校英語課程思政,本文以職業院校英語課程中的一個教學案例,闡述如何挖掘英語課程中所蘊含的德育元素,助力全面提升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

(一)課程定位

本課程選取公共英語《英語(職業模塊)》為教學單元,以服務類行業相關的主題為結構主線,以交際任務為驅動。根據職業院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二年級學生的學情,將教學單元進一步重構,分為職場風采、職場能力和職場規劃三大板塊,循序漸進地將學生的英語學習和未來職業生涯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本課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充分挖掘公共英語課程和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的育人功能,將文化涵養、家國情懷、職業道德、匠心精神、人文素養等思政元素有機融入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公共課程,通過豐富多樣的英語教學方法與課外實踐活動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對比中西方文化差異,增強旅游專業人才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敬業、勤業、樂業的職業道德,使旅游從業人員真正成為中華文明禮儀的踐行者和優秀文化的傳播者。

(二)德育分析

本課程的授課對象是職業院校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二年級學生,學生對酒店和導游的工作流程和職責已經有一定的了解,樂于運用信息化手段與人交流,但是運用英語溝通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專業認識不強,缺乏敬業、勤業、樂業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德育的目的是解決學生的這些實際問題,而不僅僅局限于教材。由此確定本課德育內容為引導學生提高服務意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未來的旅游和酒店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厚植學生的愛國情懷,使之立足旅游服務崗位成為傳播我國傳統優秀文化的紐帶,增強文化自信;增強學生作為導游傳播中國景色與人文之美的職業使命感和自豪感,以及作為酒店從業人員的工匠精神。這幾個方面聚集政治認同、家國情懷、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并且和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息息相關,對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學習規范的養成至關重要。

(三)教學設計

職業院校英語課程思政的關鍵是將德育滲透、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利用各種資源,搜集與“職業精神”和“愛國情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自信”等相關的思政材料,結合教學內容,展開教學設計。

課前:學生搜集張家界、北京、內蒙古、海南四個有代表性的旅游景點的相關資料,了解英語介紹相關景點的詞匯和句子。讓學生在課前熟悉教學主題,培養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

課中:采用五步教學法,層層遞進,將學生英語學習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將課堂的重點難點一一突破。

熱身與導入:組織學生談論未來職業,回答問題。

(1)What is your future plan after graduation? 學生在討論中感受未來職業和學習的緊密聯系,從而懂得勤奮學習的重要性。

(2)How are you going to serve tourists?——引導學生感悟服務游客時要有敬業精神,執行好每個工作的流程。踐行“文明、和諧、愛國、敬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創設與布置:

1.創設Mike 一家四口報團旅行的情境,學生分組分工接待游客的教學任務。

2.播放“四彩風景”視頻,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四個景點的旅游特色,從而培養學生感受美和鑒賞美的能力。

準備與演練:小組分工合作,設計吸引學生眼球的特色旅游宣傳海報。通過設計旅游景點海報,提升創新意識,堅定文化自信。

合作與呈現:學生現場模擬旅行社推薦旅游景點、安排行程,接待和服務顧客的流程。不僅鍛煉了學生職場語言溝通能力,更將謙遜有禮的服務意識滲透進了學生心中。

拓展與提升:教師播放導游英語介紹景點的微課視頻。每組派代表模擬導游帶團,介紹該組旅游景點。通過互評和師評,選出金牌導游。模擬帶團的過程中,學生提升了專業自信與職業風范。最后師生共唱英文歌曲《我和我的祖國》,將愛國主義情懷厚植在每個學生心中,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和時代風采,完善大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理想人格。

課后:課后作業是對所學內容做一個總結和回顧,對所學知識及思政內容的內化和遷移。信息時代,作業可以利用各種網絡媒體學習資源等,采用多種形式。為了檢測內化所學知識,本課選用的作業有:“英語趣配音”———分組搜集其他旅游景點資料,模范導游詞;“英語流利說”——學生充當學校小導游,帶領游客參觀,并錄制視頻,發布在學習超星平臺。通過鞏固回顧,提高了學生在交際活動中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培養了誠信的思想品德和端正的學習態度。

(四)教學評價

本課程依托線上平臺,對學生課前、課中、課后各環節的學習情況、參與情況,進行實時評價與記錄。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學習效果評價與學習行為評價結合,借助信息化手段,對學生實施全方位、全過程、多元化評價。并以此為依據,對學生進行星級評分,優化分組方案,實施分層教學。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和諧的教學環境中長知識、增才干,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著眼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整體發展,在主體情境和課堂實踐中進行多元化課程評價。將多主體評價、多維化評價以及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結合“增值評價”,關注學生發展變化,關注團隊的整體表現,讓學生以“價值塑造”和“致用”為目標,增加師生深度對話交流,更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形態,改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結語

在職業院校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政內容,彌補了思政課程中教條式教育的缺陷和不足,提升了思政教育的親和力和實效性。通過本課教學案例,將職業院校生學習文化知識課堂教學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政教育緊密融合,形成了互促協同效應,拓寬了英語教育的格局,增強了職業院校英語課程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歡
英語課程職業院校思政
基于職業院校創新人才培養的數學建模實踐活動探索
職業院校財務會計網絡化建設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及實踐路徑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科學素養視角下的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公共英語課程改革研究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健康中國背景下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