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初中學生幾何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路徑

2022-12-25 06:14孫延軍
數學教學通訊 2022年32期
關鍵詞:平分線語言表達三角形

孫延軍

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第六中學 256500

初一幾何教學的重點是要解決學生入門學習的問題.新課標提出,七年級學生要理解與掌握直線與角、相交線與平行線等知識.雖然這部分知識是最基礎的幾何知識,但正因為它的基礎性,卻成了初一幾何教學的難點.為什么基礎的幾何知識卻成了教學的難點呢?其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剛開始接觸幾何語言,未能很好地掌握幾何語言,由此可見幾何語 言的重要性[1].如何教 會學生掌握幾何語言,筆者以為,提高學生幾何語言表達能力是一條有效的路徑.基于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筆者通過案例的形式,闡述培養學生幾何語言表達能力的路徑.

在圖形性質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幾何語言表達能力

在幾何教學中,不少教師認為講得足夠詳細,思路足夠清晰,學生就一定能理解接受并進行正確書寫.事實并非如此,由于部分學生幾何語言表達能力的缺乏,導致他們不會書寫解題過程,更不會運用幾何語言分析解決問題.因此,培養學生幾何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尤為重要.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分三個步驟進行:一是教師設置合理的問題,在學生逐步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理清解決問題的思路;二是讓學生口頭表達解題過程,在學生一邊說的過程中,教師一邊糾正;三是讓學生到黑板上板書解題過程.

例1“角平分線性質應用”教學節選

如圖1所示,射線OC在∠AOB的內部,OM,ON分別是∠AOB,∠AOC的平分線.

圖1

(1)如果∠AOB=140°,∠AOC=60°,那么∠MON是多少度?

(2)請寫出∠MON與∠BOC的數量關系,并說明理由.

師:什么是角平分線?已知角平分線,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生:在角的內部,如果一條射線把一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那么這條射線就是角平分線.通過已知角平分線,可以得到相等的角,可以得到角的2倍關系或一半關系.

師:由“射線OC在∠AOB的內部,OM,ON 分別是∠AOB,∠AOC 的平分線”,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生:由“OM是∠AOB的平分線”可以得到∠AOM=∠BOM,∠AOM=∠BOM=∠AOB,∠AOB=2∠AOM=2∠BOM.同理,由“ON是∠AOC的平分線”,可以得到∠AON=∠CON,∠AOC=2∠AON=2∠CON.

師:由“∠AOB=140°,∠AOC=60°”,你可以得到什么數值?

生:由“∠AOB=140°”,可以得到∠AOM=∠BOM=70°,由“∠AOC=60°”,可以得到∠AON=∠CON=30°.

師:所求∠MON與上述哪些角有關?它的角度如何求得?

生:從圖上可以看出,∠MON =∠AOM-∠AON,把∠AOM=∠BOM=70°,∠AON=∠CON=30°代入,得∠MON=70°-30°=40°.

師:∠MON與∠BOC的數量關系是什么?為什么?

師:請同學們復述解題過程.(抽3名學生到黑板上書寫解答過程)

教學中,采用師生問答的形式,由角平分線的定義入手,由一般到具體,再由具體到一般,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自然說出解題思路,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教師的指導作用.在學生自行復述解答過程時,實現了生生互動,學生敢于開口,愿意開口.學生在板書解答過程時,暴露了思維的缺陷,筆者對癥下藥,幫助學生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

在證明過程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幾何語言表達能力

在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中,出現了“邊邊邊”“邊角邊”“角邊角”“角角邊”等幾何術語,簡單的三個字包含了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條件,但是學生要理解它們的含義,明確它們的條件還有一定的困難,比如有些學生常把“邊角邊”與“邊邊角”混為一談,把“角邊角”與“角角邊”混為一談.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明白分別對應相等的含義,在步步說理中培養學生的幾何語言能力.

例2“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的應用”教學節選

如圖2所示,點E,F在AB上,且AE=BF,DE=CF,CF∥DE.求證:AC∥BD.

圖2

師:在圖2所示的圖形中,如何證明AC∥BD?為什么?

生:根據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當∠A=∠B時,AC∥BD.

師:∠A,∠B 分別在哪個三角形中?這兩個三角形能直接證明全等嗎?為什么?

生:∠A,∠B分別在△ACF與△BDE中,這兩個三角形不能直接證明全等,因為AE,BF不是△ACF,△BDE的對應邊,對應邊DE,CF相等且平行,沒有對應角相等的條件.

生:由“AE=BF”可得“AE+EF=BF+EF”,即AF=BE,由“CF∥DE”,根據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得∠DEB=∠CFA.又因為DE=CF,根據兩邊分別對應相等,且夾角相等的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得△ACF≌△BDE.根據全等三角形對應角相等,得∠A=∠B,再根據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得AC∥BD.

師:請同學們復述上述證明過程,請一位同學板演.

教學中,從所求證的結論出發,尋求使結論成立的條件,采用倒追的形式,比如AC∥BD→∠A=∠B→△ACF≌△BDE→AF=BE,∠DEB=∠CFA→AE=BF,CF∥DE.學生明確了解題思路,然后運用綜合法書寫解題步驟,為后期學生解答與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與判定有關的問題做好了鋪墊.

在圖形變換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幾何語言表達能力

初中階段學習的圖形變換有四種,其中軸對稱、平移與旋轉屬于全等變換,圖形只是在位置方面發生變化,圖形的大小與形狀并沒有發生變化,相應地對應角與對應線段也沒有發生變化,這些都是全等變換的共性,那么,它們的特性是什么?雖然學生能從直觀上加以區分,但要掌握各種變換的概念、變換的性質與作圖方法,學生很難做出準確的描述.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大量的口頭訓練,幫助學生抓住其中的關鍵詞,通過關鍵詞掌握各種變換方式的描述.

例3“關于圖形變換的應用”教學節選

如圖3所示,試說明△A′B′C′是由△ABC通過怎樣的圖形變換或變換組合(平移、旋轉、軸對稱)得到的?

圖3

師:從△ABC到△A′B′C′,經過了哪些圖形變換?

生:從△ABC變換到△A′B′C′,經過了旋轉變換與平移變換.

師:在旋轉變換中,它的決定要素是什么?對于本圖又是如何旋轉變換的?

生:旋轉變換的決定要素是旋轉中心,旋轉方向與旋轉角度,對于△ABC與△A′B′C′,以點B為旋轉中心,旋轉方向是逆時針,旋轉角度是90度.也就是說讓△ABC先繞點B逆時針旋轉90度.

師:在平移變換中,它的決定要素是什么?對于本圖又是如何平移變換的?

生:平移變換的決定要素是平移的方向與平移的距離.對于△ABC與△A′B′C′,平移方向是先向下再向右,平移的距離分別是1格與5格.也就是說,△ABC經旋轉變換后的圖形,先向下平移1格,再向右平移5格.

師:請同學們用“先如何變換再如何變換”的形式,描述整個變換過程.

生:先將△ABC繞點B逆時針旋轉90度,再將△ABC經旋轉變換后的圖形,先向下平移1格,再向右平移5格.可得△A′B′C′.

通過觀察圖形,從△ABC到△A′B′C′,需要經過旋轉與平移兩種變換,但是如何詳細地描述這兩種變換,把變換的過程說明白,需要教師多加引導.筆者通過抓住兩種變換的關鍵詞,如旋轉變換抓旋轉中心、旋轉方向與旋轉角度,平移抓平移方向與平移距離,使學生很順利地描述了這兩種變換.不難發現,當學生能夠準確把握變換特征描述變換過程時,思路會比較清晰,語言會比較流暢.

在平面幾何里,有許多特殊的語言工具,如平行與垂直、互余與互補、全等與相似、平移與軸對稱、旋轉與中心對稱等.在每一道習題的解答過程中,都需要用它們來進行描述,實際上語言能力培養說是前提,寫是結果.心理學家赫瑞特拉指出,當一個人閱讀時可以記住50%,聽別人講話時可以記住20%,觀察時可以記住30%,當與他人交流時,可以記住自己所講內容的70%[2].因此,培養學生幾何語言能力,必須讓學生多進行口頭練習,在說的過程中體會幾何語言,在說的過程中把握幾何語言的嚴謹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幾何語言表達能力.

猜你喜歡
平分線語言表達三角形
試析大班幼兒閱讀及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角平分線巧構全等三角形
編寫劇本臺詞 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一個三角形角平分線不等式的上界估計
三角形,不扭腰
語言表達綜合訓練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沒有三角形
折疊莫忘角平分線
畫一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