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專業病理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2022-12-29 19:31崔曉囡
關鍵詞:病理學基礎知識點

崔曉囡

(營口職業技術學院 衛生健康學院,遼寧 營口 115000)

為了適應現代醫學教育改革和發展要求,基礎醫學教學中應注重同步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病理學基礎課程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醫學課程,在護理專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過該課程的教學能使學生掌握病理學的基本理論,具備一定的病理學技能和臨床分析能力.病理學基礎課程是一門理論性、系統性比較強的課程,需要以解剖、組胚、生理、生化等基礎醫學知識作為支撐.中職護理專業生源為初中畢業生,入學年齡小,知識儲備不足,再加上傳統的基礎醫學教學以理論知識講授為主,“灌輸式”教學方式占據了主導地位,學生往往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教學互動不足,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本文針對目前護理專業病理學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究改革建議,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教學效果,推動病理學向更高層次發展.

1 采用問題導向教學法,全面發展學生素質

病理學基礎主要從形態變化角度闡明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疾病狀態下組織、器官在形態上的異常改變即病理變化[1].以問題為導向的互動式教學法,能夠將臨床表現和病理變化有機結合,提高病理學基礎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形象性,打破傳統死板的“灌輸式”教學方式,以便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因此要堅持以問題導向來構建高效課堂,設計的問題難易程度要適中,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思考和學習的動力[2].例如,在講授“消化系統疾病——門脈性肝硬化”這一知識點時,可設計以下問題:(1)門脈性肝硬化的病理變化有哪些(包括肉眼和鏡下)?(2)為什么會出現門脈高壓癥?(3)患者腹水的原因是什么?蜘蛛痣形成的原因有哪些?通過以上問題的提出,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訓練水平,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2 以病例導入新課,發揮病理學基礎的橋梁作用

病理學基礎以基礎醫學為前導課程,后續課程為臨床醫學,承前啟后,被稱為醫學專業橋梁課程.針對病理學基礎課程理論性強的特點,在教學中可將病理變化與臨床實際相結合,打破課程原有章節,重組優化教學內容,設計教學典型案例[3].以病例導入新課,從學生對疾病癥狀的感性認識出發,把病理學理論與臨床病例相結合,倒序式講授疾病的發生、發展及結局,能夠避免以理論開篇導致學生產生畏難心理的困境,符合中職學生的認知特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教學質量.以病例導入新課的方式也有利于學生梳理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點,有機整合病理知識、基礎醫學知識和臨床知識,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加深刻,也拉近了理論和實踐的距離,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同時病理學基礎課程的橋梁作用也得到了發揮.例如,在講解“呼吸系統疾病——大葉性肺炎”這一知識點時,可選取大葉性肺炎的病例,病人患病后出現的寒戰、高熱、咳嗽、咳鐵銹色痰、呼吸困難等癥狀,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所接觸,很容易產生情境感,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3 運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優化課堂教學質量

病理學基礎主要從形態學的角度揭示疾病的本質,因此教學方法的形象性、直觀性、真實性和具體性就顯得格外重要.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雖然有時會輔以圖片,但是因為資源有限,實驗課上學生往往只是觀察大體標本,或是在顯微鏡下對組織切片進行觀察,這種展示不能連續呈現病變的全過程,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會導致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問題[4].為此,可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一是借助多媒體技術呈現大體標本和顯微鏡下組織的圖片,使學生直觀地理解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而掌握理論知識,例如,在講解“壞死的結局——潰瘍、糜爛、竇道、瘺管”這一知識點時,通過單純的理論講解會使學生不太容易理解,此時如果利用PPT將原本晦澀難懂的知識點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出來,同時直觀地再現一系列復雜的病理變化,會使學生一目了然,從而理解并掌握知識點;二是運用虛擬仿真技術,以動畫模擬的方式演示出典型疾病的病變過程,還可以構建一個全面可控的無風險的虛擬仿真實驗平臺,模擬醫學場景,例如,在講解“腫瘤的轉移途徑”“炎癥病變部位血流動力學改變”“血栓形成過程”等教學難點與重點的過程中,可將相對復雜抽象的病理過程進行動態模擬演示,這些豐富的感性材料不但能吸引學生眼球[5],更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能在清晰、生動的演示中掌握教學內容,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狀態,即理解透徹、掌握準確、印象深刻、記憶牢固[6].

4 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現代化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一種創新型的教學模式[7].病理學教研室的教師基于學習通平臺構建了病理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體系,它集中了傳統線下教學和線上教學的優勢,將傳統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實現了碎片化學習與系統化學習的有效融合.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一方面完成了傳統實體課堂的情感交流,實現了即時的信息交互和高效的信息反饋;另一方面通過共享網絡平臺的優質資源,實現了課堂的時空延展.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首先要做好教學設計,包含預習、課堂講授、課后復習、知識拓展、思政教育等環節,其次要做好教學資源建設,師生通過隨時在線溝通實現學習資源共享[8].資源建設要兼顧知識的系統性及內容的豐富性、創新性和挑戰性,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而有利于學生的深度學習和自主學習.教學資源可以是視頻、圖片、閱讀材料、臨床案例、拓展鏈接、測試題、討論題等.例如,“呼吸系統疾病——大葉性肺炎”這一知識點的教學設計,課前預習采取學生線上自主學習的方式,教師可為學生提供新冠肺炎和大葉性肺炎的相關小視頻及拓展性閱讀材料,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參與度;線下課堂講授以臨床案例導入,借助多媒體和虛擬仿真技術講解重點和難點,采取互動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課后復習和知識拓展可加入疫情期間醫護人員奮不顧身、愛崗敬業的故事及新冠肺炎預防和治療知識,在拓展知識的同時進行思政教育.這種教學方式將新知識傳授與思政教育、理論學習與技能培養融于一體,將原來難懂、難記的知識點融入教學情境和臨床案例,消除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排斥心理,提高了學習興趣,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5 結語

隨著病理學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新理念和新方法不斷涌現.采用問題導向教學法、以病例導入新課、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等建議破解了職業院校護理專業病理學基礎課程教學中的一些難題,提高了教學質量,優化了教學體系,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掌握操作技能,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探索能力和臨床能力,提升了學生的護理專業技能,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醫學工作崗位的要求.

猜你喜歡
病理學基礎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夯實基礎,舉一反三
夯實基礎,舉一反三
“防”“治”并舉 筑牢基礎
提高病理學教學效果的幾點建議與思考
關于G20 的知識點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關性腎癌的病理學研究進展
中藥導致肝損害組織病理學及臨床特征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