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我國大學生災難知識的創新培訓模式探討

2023-01-04 13:05顏龍萍
中華災害救援醫學 2022年4期
關鍵詞:醫學知識參與者災難

顏龍萍,胡 海

災難頻發,嚴重影響了人類生活。為了減少災難所帶來的影響,世界衛生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強調,盡管緊急情況下救援物資十分重要,但預防措施和準備工作同樣重要,甚至可能更為重要[1]。其中,災難知識培訓作為預防準備工作中的必要環節,應引起高度重視。災難知識培訓大力推廣,普及全民災難意識十分重要。作為守護人民健康的醫護人員們,更應具備相應知識與技能。了解災難相關專業知識、掌握防災必備技能、熟悉災后救助工作,是每位醫護人員的必修課,也形成了“災難醫學”。1955年,“災難醫學”的概念首次被提出,經歷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現已逐漸形成一門專門研究和解決災難中的醫學技術實施及其管理等問題的學科[2]。

大學生的災難醫學知識培訓水平代表國民較高水平,因此了解其災難醫學知識水平具有現實意義[3]。提高大學生災難應對水平,從而為未來災難救援提供幫助。本文分別從國內高校的災難知識培訓現狀入手,探索創新的培訓模式在災難醫學方面的使用情況及效果分析,提高災難醫學知識培訓水平,有效地減少災難對人類帶來的危害。

本綜述屬于普通性綜述,以“災難培訓”(Disaster training)、“災難醫學”(Disaster medicine/medical和“培訓模式”(Training mode)為主要關鍵詞,在CNKI中國知網、Wanfang Data萬方數據、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等數據庫中檢索中英文文獻,檢索引用參考文獻共47篇,進行分析參考。

1 國內高校災難培訓及培訓模式現狀

普通高校的災難知識培訓尚未普及,我國目前災難醫學知識培訓機制尚不完善。諶麗[4]等人以北京高校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大學生基礎災難知識掌握較少,減災行為有待提高;同時,高校缺乏災難知識相關培訓課程,并未開展災難知識培訓,學生災難意識十分薄弱。有調查[5]顯示,學生獲得的知識技能更多來自于媒體,這說明部分高校的災難知識培訓還是未讓學生真正學到有用知識。此外,大部分高校無系統的災難培訓,災難培訓體系不夠完善;不僅是普通高校,醫學院校的災難知識培訓程度也不高,通過研究者在近30所醫學院校中的調查,發現醫學院校的災難知識培訓情況堪憂,效果最佳的培訓制度是將災難醫學作為獨立學科開展培訓活動,但是在研究范圍內各醫學院校的災難醫學培訓體系還有待改革。此外,江淑聘[3]等人對廣州中醫藥大學在讀的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發現災難培訓尚未完善,無系統培訓體系。大學生們的防災意識仍然很薄弱,但對于開展災難醫學知識培訓的需求強烈,積極性頗高。因此,形成完整體系的災難醫學培訓十分有必要;據調查可知,也有少部分高校開展了系統的災難醫學課程進行災難知識培訓,例如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已有相關的災難醫學系統培訓,為未來的醫學人才有效進行災難救援方面奠定了基礎。

綜上,我國大學災難知識培訓狀況不佳,仍有較大進步空間,特別是對于各大高校,形成一套完整的災難知識培訓體系十分有必要。

在目前已有災難知識培訓的高校中,傳統知識培訓模式占主導地位,其中,舉辦知識講座和辦宣傳欄最多[6]。傳統培訓方式相對古板單一,缺乏趣味性,學生們易感枯燥,參與意愿不夠強烈,培訓效果也不佳。隨著國內學者編寫的災難醫學相關教材逐年發布,傳統教學模式的知識內核在漸漸豐富,但仍然不夠完整[7]。此外較為重要的一點是,傳統知識培訓模式注重理論知識,但是災難醫學知識培訓要求被培訓者們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要具備實踐技能,以在災難來臨時有效地展開救援工作,所以傳統知識培訓模式應用于災難醫學遠遠不夠,創新式培訓模式便逐漸出現。

2 創新式災難醫學培訓模式

對于學習災難醫學的學生來說,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結合十分重要,應當運用創新式培訓模式,培訓者作為引導者[8],讓學生作為主體,必要時應當走出理論教學,以情景模擬、災難演習等動態培訓的方法進行災難醫學知識的傳授[9]。已有研究[10]運用創新急救培訓的模式,開展災難醫學大學培訓試點,有學者認為在大學開設以災難醫學為主的急救培訓和創辦急救協會培訓模式具有可行性,且可以達到健康知識培訓的目的,在此基礎上實施技能考核制度,可明顯提高大學生災難意識,在災難來臨時更快做出反應,并建議在全國高校推廣。

目前提出的創新培訓模式相對較多的是情景模擬式、游戲式、翻轉課堂式、問題驅動教學法(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整合法及多科融合式培訓等。創新式培訓模式的出現,為災難醫學知識的普及展開了新篇章。本文著重探索情景模擬培訓法、PBL模式及游戲式培訓三種創新式培訓模式。

2.1 情景模擬培訓法情景模擬培訓法是指培訓者通過對事件發生與發展的情景、環境、過程的模擬或虛擬再現,讓參與者在接近現實情況下扮演某種角色或進入某種心理狀態,并和其中的人或事產生互動, 以加深感受、深化認知,使其心理機能得到開發,達到自覺接受培訓內容,并在短時間內提高素質與能力的一種培訓方法[11]。情境模擬培訓法能夠有效地測評參與者的整體水平,檢驗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情況[12]。

未來合格的醫學人才必須接受災難醫學的系統培訓,從而提高對各種災難的應急能力和救援水平。災難醫學要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傳統的理論講座結束后,需要安排實踐內容,多為情景模擬式培訓,主要是模擬某一具體災難現場,讓醫學生們熟悉災難救援的基本流程,切實體驗到救援工作,加深對理論的理解[13],提高自身面對災難的能力。采用情景模擬方法進行培訓,既可以加深醫學人員對基礎理論的認識,同時也可以提升其操作能力[14];古長維[8]等人將情景模擬法應用于大學生災難醫學知識培訓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他們認為此法優于傳統的常規培訓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可用于醫學培訓;第三軍醫大學附屬醫院開展了以高仿真醫學模擬訓練為主題的醫學生危重癥救治技能選修課,以提高其學習效率,成效甚好[15];在災難醫學培訓中,孫貴新[16]等人認為,除了通用技能與基本醫療技能培訓外,還需提供災難醫學救援演練,進行對實際災難應急救援過程的模擬,包括常規應急處置流程和設定的關鍵事件等[17]。2013年在武漢,由國內外幾所醫院聯合承辦的“災難醫學救援暑期學習班”,包含了50名來自中國各地的學員,取得了良好的培訓效果[16];謝新武[18]等人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研發出了創傷現場急救模擬訓練系統,對災難現場常見情況進行模擬并提供交互式訓練,可用于對醫護人員進行規范化培訓,加深了其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了應急反應能力,對災難醫學救援培訓的幫助極大,現已將產品投入市場,具有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采用模擬培訓模擬現實災難環境,能使受訓者獲得感性認識,切實體驗到災難救援場景,有助于其批判思維的建立[19],增強他們在災難來臨時的應急反應與處理能力。此外,情景模擬培訓法還具有立體、“真實”、可重復、安全的優勢[20],可以調動參與培訓者學習的積極性,能夠使其身臨其境,巧妙結合場景模擬、角色扮演、災難演習等方式進行培訓,增強主觀體驗性,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極大地提升了災難醫學培訓質量。

情景模擬培訓法目前存在一定局限性,與其發展尚未完全成熟,耗費人力物力大等因素有關。其中,情景模擬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開發虛擬培訓成本高,這是限制情景模擬式培訓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21];培訓設施存在不足,情景仿真程度可能不夠,情景模擬時間不充分,暴露問題較多[22];在實際運行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何合理發揮培訓者作用、科學評價培訓模擬效果等[23],都是情景模擬培訓法面臨的挑戰。

2.2 PBL模式PBL模式是一種通過讓人們展開一段時期的調研、探究,致力于解決一個復雜的問題,從而在這些真實的體驗中習得新知識與新技能的培訓方法。組織者根據培訓目標提供案例及提出問題,將人們分成若干組進行討論,分析整理出最終結果并由一名人員匯報。

傳統的臨床醫學培訓模式以“培訓者講,被培訓者聽”的“填鴨式”培訓為主,過分強調培訓者的影響,卻忽略了參與培訓人員本身的重要作用[24]。而PBL模式是以參與者為主體,在培訓上極大的發揮了參與者自身的作用。有學者[25]認為,PBL模式的特點是以學習者為中心,能夠充分發揮其參與培訓的主動性,有利于調動其積極性,在培養實用型醫學人才的過程中有傳統培訓法無可比擬的優點,值得在國內醫學知識培訓領域推廣。目前,PBL模式在國內醫學院校已較成熟,有院校實行PBL模式,在課堂上設定災難情景,引出災難應對問題,現場模擬救援,制定救援計劃,在多年探索中逐漸成形應用[26]。有研究發現,PBL模式不但可以改善醫學知識培訓的環境,有利于增加師生交流、活躍學習氣氛,更能利于知識掌握和提高受訓者學習能動性與團隊協作的能力[27-28]。有研究[29]嘗試將PBL培訓模式運用于災難醫學知識培訓中以提高參與者實踐能力,效果十分顯著。應用以問題為中心的培訓使整個過程氣氛活躍、融洽,受訓者踴躍參與,培訓目標得到很好的實現。通過運用此培訓模式,其自我學習能力、創造力和獨立性都得以增強[30],在災難來臨時應對能力與協助救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PBL模式效果顯著,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分組人數難以確定,若是人數過少,所對應分配的培訓人員資源不足[31];若是人數過多,則參與者的觀點太多容易產生分歧或有人無法發表自己的觀點,難以得出最終結果,無法起到培訓的效果。PBL模式主要強調參與者的自我學習能力,也容易忽視災難的系統性與多樣性[27]。此外,PBL模式要求培訓人員準備適合的案例[24],工作量加大,需要重新編寫大綱、培訓計劃[32]等,這些需要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尋找合適的教室工具設施等。對于參與者,在短暫的討論時間里,了解知識面廣,但是了解程度可能不深。受傳統講座的影響,參與者的受訓主動性可能較差[33]。所以,合理將PBL模式與傳統培訓法或其他創新式培訓模式法結合[28,34]并運用于災難醫學培訓中對培訓質量提升的幫助極大,值得在災難救援普及工作中推廣[35]。

2.3 游戲式培訓游戲式培訓可理解為以參與者為主體參與的快樂培訓活動[36],可以提升其參與培訓的興趣,加快培訓進程,也符合“以參與者為主體,培訓人員為主導”的學習理念[37]。游戲作為一種知識培訓策略用于醫療中被稱為引導游戲或嚴肅游戲[38]。有學者認為,嚴肅游戲旨在將游戲的娛樂性融入嚴肅的培訓中,以寓教于樂的形式來提高培訓質量[39]。

游戲化培訓模式在國內醫學上使用培訓效果頗佳。江蘇一所衛生院校[40]將游戲化模式融入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課程,探索此類創新式培訓模式使學生對該課程興趣提升的可行性,結果發現,大部分學生十分接受游戲化培訓模式,同時學習效果提升顯著。

高校作為知識傳授的主要陣地,應重視災難知識培訓,強化相關知識的傳授,優化相關培訓設置,為災難醫學人才提供平臺,為全民災難知識普及提供模板。書本化、課件化的灌輸式培訓已不能滿足當代醫學生掌握知識的需求[41],為提高其學習積極性,高??梢造`活設置培訓模式,如可以利用其喜歡的網絡游戲進行災難仿真練習,進行災難醫學知識傳授[6];楊挺[41]也認為,醫學院??梢酝ㄟ^開發專門的災難知識培訓游戲及其他方式對學生進行災難知識培訓,助于從學習階段培養學生危機意識,提升自身能力;胡海[42-43]等人選取四川某高校選修災難醫學培訓班的學生進行對比研究,發現基于游戲化模式的災難醫學知識培訓質量較傳統講座組高,證明了游戲式培訓的有效性;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知識的培訓中,運用游戲式培訓的一組參與者也比傳統講座形式參與者的知識保留度高[4],其學習積極性強,培訓目標得以實現;在災難醫學培訓中,有調查顯示,學生們對游戲化培訓模式欣然接受,并且大部分人認為游戲式培訓比傳統講座式培訓好,能夠提升自身學習興趣,學習過程更加輕松有趣[43]。

游戲式培訓對于參與者們的自主實踐能力與培訓效果起到明顯提升的作用,對于災難醫學培訓目標的有效實現具有重要意義。該類培訓模式尚有不足,其多用于小學[44],在災難醫學方面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還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與探索。

3 小 結

國內災難知識水平堪憂,必須引起重視,首先應建構醫學院校及醫護人員的系統災難醫學培訓體系,從而推廣至全國各高校,再至全民普及,整個過程對于災難醫學的發展與災難救援水平的提升至關重要。創新式培訓模式為災難醫學知識培訓的開展掀開了新篇章,傳統培訓與多種創新式培訓模式靈活結合與運用[33,46-47],可以有效提高培訓質量,對災難醫學的發展起到極大地推進作用,能夠拓展災難知識培訓的形式,引起全民對災難知識培訓的重視,提升災難救援水平,增強災難救援效果,最小化災難所帶來的損失。

猜你喜歡
醫學知識參與者災難
雷擊災難
休閑跑步參與者心理和行為相關性的研究進展
門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參與者方案
思維導圖在醫學中的應用
基于代理的多方公平交換簽名方案
加強班級凝聚力建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海外僑領愿做“金絲帶”“參與者”和“連心橋”
新環境下《解剖學》教學資源開發探討分析
衛?;瘜W教學中滲透醫學知識的實踐
話說“災難和突發事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