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隊屬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建設思考

2023-01-04 13:05胡云衢任海波劉冠磊徐彬彬張本林
中華災害救援醫學 2022年4期
關鍵詞:公共衛生傳染病應急

胡云衢,任海波,劉冠磊,徐彬彬,張本林

軍隊隊屬醫院是擔負基層部隊平時衛生防病、疾病預防控制、醫療保健與戰時應急衛勤保障的一支重要力量,與基層官兵“貼”的最緊,與備戰打贏靠的最實,其能力素質是影響部隊戰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1]。近年來,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頻發,已嚴重威脅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3]。目前國際上之所以對疫情防控的反應較為迅速,是因為建立了長期對特定傳染病的監測和報告機制[4]。我國在傳染病預警監測方面也下了一定的功夫,尤其是在疫情上報系統的管理和要求上尤為嚴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我國在積極應對處置新冠肺炎疫情處置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成為世界各國抗“疫”的重要借鑒。部隊人員高度聚居,傳染病的殺傷力對戰斗力影響很大,一旦出現很難控制,危害不亞于戰場傷病減員,抓好部隊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轉化固化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成果對于部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尤其重要。部隊醫務工作者要秉持保健康就是保戰斗力的信仰,加強隊屬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建設,持續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實現重大疫情“不輸入、不擴散、不亡人”目標,切實維護好部隊官兵健康安全。筆者結合近年來參與處置多起公共衛生事件的實踐,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建設,談幾點認識。

1 加強各項能力建設

1.1 領導能力建設隊屬醫院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領導小組,應領導、指揮、督查和協調本單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要從加大檢查密度和督導力度,及時發現問題、查找短板、堵塞漏洞方面加大力度。領導小組要把機關力量與基層科室捆綁在一起,采取各種形式、多種方式,實施捆綁式幫帶,充分發揮醫務人員主觀能動性,確保防控措施落實時時有人抓、處處有人管,努力構建起群策群力、群防群控的防控體系。

1.2 防控方案建設依據隊屬醫院的特性,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控預案,特別是針對呼吸道、消化道、蟲媒等傳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發共公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預案,部隊遂行大項任務、組織重要演訓活動等專項衛勤保障計劃,根據方案預案進行針對性訓練。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對于隊屬醫院急診學科建設具有很急迫的要求,加強急診醫學科的學科建設,提高醫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能力,重視技能及自身防護的學習是當務之急,同時還要定期開展專項技術培訓和研討班,加強與駐地軍隊醫院和地方疾控部門之間的聯動,以期更好的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1.3 抽組力量建設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往往需要防疫、呼吸(消化)、急診醫學、重癥、檢驗等衛生專業人員通力合作,同時加強采樣、運輸、封控、消殺、飲食等建制保障力量的建設,并做到定人定位定責。當前,隊屬醫院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訓練中還存在場地簡易化、組訓碎片化、程序套路化等問題,部隊時效救治能力與實戰化要求還有不小差距,急需把衛勤訓練編入大綱規范抓訓、納入后勤訓練一體推進、進入演訓活動同步驗證,以提升衛勤力量對戰斗力建設體系貢獻率。

1.4 技術儲備建設基層部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加強專業技術軍官管理等政策制度,以及即將出臺的部隊基層衛生人員統管共用派出保障規定,都是為了加強隊屬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建設人才儲備。對于隊屬醫院加強技術人才的儲備是利好政策,在加大人才梯次儲備的同時,還要加大選派技術人員外出進修,拓寬視野,建強專業力量,培育防控指導、檢測篩查、流調管控三類專業人才,切實加強專業人員對新發、多發傳染病和常見食物中毒事件的個人防護、采樣流調、實驗室檢測、消毒技術與規范、診療方案等經常性培訓,定期組織專項應急演練。

1.5 物資器材準備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公共性、危害嚴重性使得物資儲備具有了不確定性、不可替代性及滯后性等特點[5]。目前大多數隊屬醫院衛生裝備器材基礎弱,現場搜救、一線急救和救治后送裝備器材數量少,技術含量低,以十四五后勤力量建設為契機,將其融入衛勤力量建設體系,落實“醫療機構基本醫療設備配備”“部隊衛生器材更新輪換”規劃項目,同時加強戰傷自救互救、戰場急救等模塊器材配備,滿足部隊遂行任務需求,最大化發揮裝備器材保障支撐作用。新冠肺炎常態化疫情防控時期,隊屬醫院還需按照不少于3個月標準儲備個人防護物資、流調采樣耗材、檢測試劑耗材、消殺藥品器材,以及常見多發傳染病的特效治療藥物。

2 強化各級疫情防控機制

2.1 制定監測預警機制信息技術在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效率和效果方面有著極其關鍵的作用[6]。醫院衛生防疫部門要常態監測駐地社會人員和部隊人員的發熱、腹瀉等常見傳染病癥狀趨勢,對接屬地衛健委、疾控部門了解當地傳染病發病情況,研判評估流行態勢,向部隊發布預警信息,對地域性高發傳染病及時提出意見建議。新冠肺炎疫情是當前防控工作重點,但也不能忽視了其他疫情的可能性。冬春季突出以腺病毒、甲流等為重點的呼吸道傳染病,夏秋季突出登革熱、流行性出血熱等蟲媒傳染病和集體性食物中毒,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2.2 嚴格實行報告制度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要做到警鐘常鳴,要加強駐地疫情形勢動態研判,嚴格落實按級報告,發現國家法定傳染病和軍隊重點監測的傳染病,要通過軍隊傳染病網絡監測平臺按規定時限上報。尤其是出現當下比較嚴重的疫情,出現新冠病毒檢測陽性及密接、二次接觸者,腺病毒檢測陽性,同一班排3例以上不明原因發熱或腹瀉,1 h內電話報告,2 h內書面報告,以確保信息上傳下達的通暢,及時遏制疫情傳播。

2.3 實施應急響應機制隊屬醫院與聯勤醫院、軍地??贫c醫院和疾控部門搞好溝通對接,加強協同。在指揮協調、信息溝通、技術合作等方面建立工作制度,共同做好防治工作,確保部隊官兵有需要,第一時間能夠得到快速支持[7]。在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如本級技術力量不足時,還要堅持軍地聯動,向聯勤保障部隊區域定點收治醫院、戰區疾控中心、地方醫療疾控機構最大限度尋求力量支援和技術支持。

3 細化疫情防控處置措施

3.1 嚴格實施分區封控對陽性病例或聚集性發病患者所在區域立即采取封閉管理措施,科學劃分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停止聚集活動、減少人員流動、嚴格出入管控,嚴防疫情擴散。第一時間全員佩戴口罩(區分不同防護等級,執行分級防護規范),嚴格落實手衛生、預防服藥、開窗通風、防寒保暖、飲食衛生等預防措施。

3.2 保證流調篩查的精準性防疫人員對患者發病特征、可能致病因素、活動軌跡、密接人群等開展調查,填報《流行病學調查表》。協調本單位業務部門調查本單位人員活動軌跡,排查與患者接觸情況。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對近期組訓施訓、集體活動、外來人員等情況進行調查分析。依據流調研判情況,對患者樣本進行多病原檢測,確定致病原及分型。按照先涉疫人員、再全員、后環境的順序,針對性開展病原學篩查。結合致病原類型和潛伏期,對易感人群定期進行檢測復查。

3.3 精準消殺隔離后送根據病原傳播特點,按照消毒技術規范,呼吸道傳染病加強通風和表面擦拭消毒,腸道傳染病加強手衛生和餐具的消毒,蟲媒傳染病加強有害媒介的殺滅和孽生環境的消除。做好醫療垃圾和污水的無害化處理。對所有涉疫人員實施隔離醫學觀察措施,對除新冠病毒、腺病毒外的其他傳染病輕癥患者實施隔離治療。對新冠病毒感染者、腺病毒確診病例、其他傳染病的重癥患者立即后送至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醫療后送要定人、定車、定責,后送過程中加強人員防護和車輛消毒。

3.4 進行嚴密健康監測對于已知病例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可以做到藥到病除,產生的后續影響較小。但類似于近三年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病例,我們對于它的認知還在不斷總結中提高,該病毒變異較多,產生的危害也較大,對于痊愈病人經過一個潛伏期的隔離醫學觀察后,經數次核酸檢測陰性方可解除隔離。歸隊人員需提高應對危機的能力,做好在外防護,在外人員往往是完全暴露在可能與病原體接觸的環境中,可能是疫情傳播的重要途經[8]。人員歸隊后加強后續健康監測,根據個人體能情況循序漸進恢復訓練。

4 討 論

4.1 把控重點人群,抓住三個重點當前,德爾塔變異毒株還在擴散,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比德爾塔更狡猾、更兇險,而且已經有了擴散蔓延的趨勢。要充分認清嚴峻形勢,杜絕麻痹松懈思想,始終關注重點環節,要加快推進全員加強免疫接種,堅決防止疫情輸入。同時要以氣溫驟變、重大演訓、新兵訓練為“重點時段”,以發熱門診、餐廳食堂等狹小空間以及駐地發生傳染病疫情的營區為“重點部位”,以疫區返回人員、新兵新學員、醫務人員、炊管人員、社會化保障人員等為“重點人群”,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和應急處置準備。

4.2 提升綜合保障,注重身心健康不僅要注重維護官兵身體健康,也要完善心理服務體系,關注關心官兵心理問題,定期開展心理測查活動,及時發現隱患苗頭,跟進搞好疏導回訪,切實維護官兵心理健康。尤其要針對性開展健康宣教、組織心理衛生服務,消除官兵恐慌情緒,避免過度焦慮;保障充足供應生活物資,搞好飲食保障,保證營養健康;豐富隔離官兵日常生活,提供必要書、報、廣播、電視、運動器材等保障,避免長期單調生活引起情緒波動。

4.3 注重安全管理,健全物資儲備對食物中毒事件,要第一時間會同保衛部門排除人為故意;對可能波及地方的重大疫情,在做好保密的前提下,及時與地方相關部門溝通聯絡,及時通報或獲取疫情信息,密切關注輿情動態,防止網絡負面炒作,避免引發連鎖反應。對于防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物資儲備管理可借鑒美國的市場儲備機制,與生產或經營衛生應急物資的廠家長期合作,當突發事件發生時,通過網上下單的形式與廠家聯系,要求24 h或36 h將物資送達指定地點[9-10],以確保物資供應及時,消除因物資短缺造成的事件持續惡化。

5 小 結

隊屬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涉及的范圍較廣,不同種類的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時間有跡可循,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主要發生于冬春季節,符合呼吸道疾病的流行時間特征,手足口病、細菌性痢疾、霍亂等腸道傳染病夏秋季節高發,符合腸道傳染性疾病的流行時間特征[11-12]。因此可以有準備的針對不同疾病的發病流行時間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及時的進行疫苗接種以及安全教育工作,將可能發生的公共衛生事件扼殺在搖籃里,從而實現疾病的有效防控[13-14]。最大程度的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人們產生的身心影響,降低各種不利影響維持和諧穩定[15]。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規律研究,對于隊屬醫院做好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建設尤為重要,聚焦隊屬醫院備戰打仗屬性,衛勤力量建設要從實戰化出發,堅持實戰實訓、聯戰聯訓、科技強訓、依法治訓,著力構建新型衛勤訓練體系,著力增強衛勤力量實戰化訓練質效,全面提升保障打贏能力。按照實戰化、體系化、基地化的思路,結合任務實際,認真梳理及時分析、研究和總結新形勢下隊屬醫院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特點規律、經驗教訓、不斷調整完善現有衛勤保障對策,積極推進應急制度和機制創新,必將對隊屬醫院今后及時高效應對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部隊的各項保障條件相對較為集中,較地方衛生部門而言,部隊人員車輛出動迅速、疫情預警反應較為迅速、物資保障由各級統一調配,是保證了疫情防控高效開展的優勢,因此,面對區域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建立更為高效的預警機制,必要時聯合軍地力量,整合優勢資源,共同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當前和今后軍地共同面臨的課題。

猜你喜歡
公共衛生傳染病應急
《傳染病信息》簡介
傳染病的預防
廣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一流學科建設成效
3種傳染病出沒 春天要格外提防
哈醫大公共衛生學院供暖系統整改方案
情景構建在應急管理中的應用
應急救援要訣“少 快 短”
應急管理部6個“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應急救援中的應用
公共衛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