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叭u”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2023-01-12 03:49□趙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22年23期
關鍵詞:專家論文科技

□趙 靖

一、“三評”改革提出的背景

科技評價在科技活動中具有風向標作用,同時對科技事業的發展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也關系著科技工作者的切實利益,因此一直備受關注。2015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出臺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該文件安排了到2020年要完成143條相關改革任務,為建成更完備的創新體系、步入創新型國家奠定了制度基礎。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同時強調了“要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升創新體系效能,著力激發創新活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中的143條改革任務,目前已完成了110多條,提出了科技體制改革中存在的突出問題。2018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再次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中辦發〔2018〕37號),該文件對于進一步改進科研項目評審管理方式、改進科技人才評價模式、完善科研機構評估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1]。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以“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為重心的科技體制改革浪潮。

2018年以來,國家及相關部門對“三評”改革日益關注,出臺了一系列關于“三評”改革、破“為論文”等的文件。如表1所示,現將2018年~2022年國家有關“三評”改革的政策文件[2~8]進行了梳理。這期間國家有關部門共出臺了7個文件,旨在加強科技體制改革,以適應創新驅動發展模式,突出質量、貢獻、績效為指引的評價體系,使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活力迸發,同時科技創新能力大大提升。2018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門印發了《關于開展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的通知》,本次專項行動要求徹底清理“四唯”問題,所有政策文件、各類考核評價條件和指標中涉及“四唯”的都要修改。2022年9月,科技部、教育部等八部門發布了《關于開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的工作方案》,針對在人才評價中,“破四唯”后新標準執行不到位、評價制度建設不到位等問題,選取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九家高校(或高校附屬機構)作為試點單位,要求把“德”作為科技人才評價的首要內容,建立科研特點的評價體系、堅持創新評價方式[8]。

表1 2018年~2022年國家有關科技評價的政策文件

目前,很多專家學者已經對我國“三評”改革做了相關的討論。陳敏等回顧了“三評”改革后的兩年中取得的成果,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加強督查落實、總結并推廣經驗做法,建立更加健全的評價體系;堅持分類評價;完善專家遴選、跟蹤評價制度;改革配套制度,形成良好的創新氛圍;建立對專業評價機構扶持與監管政策[9]。劉勇等人討論了山東省科技評價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政策建議: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技發展的規律;建立更加完善的科技評價體系;建立更加完善的評審專家遴選制度;加強科技評估機構的建設[10]。

二、高等學?!叭u”改革存在的問題

科技評價活動涉及科技工作者、科研機構、評審專家、主管部門等方面。作為科技活動的承載單位,高等學??萍荚u價就顯得至關重要。但目前,高等學校在“三評”改革中還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一)新的評價標準尚未建立。隨著“三評”改革政策的實施以及清理“四唯”專項行動的開展,高等學校開始注重成果的質量與貢獻,但教師對于長期的“四唯”評價、“SCI至上”等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認為學歷、論文、獎項、職稱是科技工作者科研活動的成果,同時也是科技評價的重要依據,也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還沒有建立切實可行的新的評價標準,如分類評價,小同行評議,但該如何執行,各個高校還都在探索中,但是人才評價、職稱評定、項目評審等工作還在繼續,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還要繼續把學歷、論文、獎項、職稱等作為評價條件。

(二)評審專家公平性難以保證。評審專家可以科學公正地被遴選,同時遴選出的評審專家能夠客觀公正地開展評審工作,是保證人才評價、職稱評定、項目評審公平公正開展的重要環節。在某些領域已經被一些人“壟斷”,有些科研人員不是以自己的實力獲取支持,而是依靠與評審專家之間的關系、利益鏈等不正當手段獲取一些“獎項”和“項目”,進而再利用這些獲取更多的資源。同時評審專家由于研究領域、知識背景等影響,涉及前沿技術,不同的評審專家對同一個項目的結論也可能差別很大。因此怎樣完善評審專家制度是“三評”改革過程中的難點。

(三)管理部門對于高校的績效評價不良導向?,F在,雖然有很多關于“三評”改革和破“四唯”的報道,總體上樹立了良好的氛圍,但是,當前還是會有一些國內高校SCI論文、獲批項目、榮獲獎項等排名的報道。而且國家要求高校破“四唯”,但是有關高等學校的績效評價還是要求論文、項目、獎項等。這些都是高校爭取下一年度教育資金的重要指標。因此高等學校又不得不要求教師發表高水平論文,爭取項目經費,獲得獎項等,同時可能這些與工資掛鉤,實質上根本沒有解決問題。同時這樣會形成惡性循環,發展較慢的高校獲取的資源相對較少,而管理部門因為其獲取的資源數量分配資源,就會越來越差。而發展較快的高校本來的資源就很多,再給分配更多的資源,會造成資源浪費的問題。

三、高等學?!叭u”改革建議

(一)提升高校治理效能。高校應圍繞自身的辦學目標、定位,建立與學校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以建立差異化、綜合性評價方式為手段,立足學校整體改革發展實際,堅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從源頭上破除“五唯”等頑瘴痼疾,從而樹立科學的教育評價目標,堅持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二級單位工作實績,制定相關評價體系與激勵措施,兼顧部門機構職能,劃定不同考核類別。以學科類型特點為基礎,依據辦學層次與發展任務,對二級單位采取分類考核,通過黨的建設、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學生管理、國際化辦學等指標體系的設置,引導和激勵二級單位各展所長、特色發展,以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為途徑,突出目標管理與考核獎勵的導向性、激勵性、約束性,充分激發二級單位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培育爭先創優的工作氛圍,推動學校事業持續向上發展。

(二)樹立正確評價導向。高等學校要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指標體系,必須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等不良傾向,同時要突出教師的品德、能力、貢獻和業績等,還要實行代表性成果評價制度,不能靠數量取勝,而應該由質量決定,弱化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獲獎數量等指標,也不能將SCI論文與項目評審、職稱評定、資源配置等各個方面直接或間接掛鉤。在人才評價、職稱評定和聘期考核中,應打破“科研”“學術”界限,根據教師實際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同時應該加大對教學、科研、學術水平等“單項特別貢獻者”的支持力度,激勵教師個性發展。在職稱評審中要更加注重考察教師的教學質量、工作業績、創新能力、創新成果及取得的經濟社會效益的同時,應該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等不良傾向。

(三)建立多元化評價模式。高等學校在人才評價過程中,應圍繞學生培養目標,讓學生、同事、領導和同行專家等參與考核,建立多元化評價模式。一是加強學生對教師的授課評價。作為高等學校的教師,第一職責就是教書育人,學生對于教師的評價應該作為人才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同事、領導對教師“言行”的評價,教師應該做到為人師表,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應該是學生的榜樣,因此身邊的同事、領導的評價也很重要。三是教師自我評價體系,教師應該參與到評價中,對自己應該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清晰的認知,作為考評的主體,通過對教學與科研活動的不斷總結與反思,及時更正工作中的不足,端正工作態度,從而提升工作質量。四是同行專家的評價,同行專家應該對于教師的科研項目、教研教改、學術論文等成果進行綜合評價。

(四)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為了保障科技評價的公平公正地進行,無論是被評價者還是評價者,都必須加強科研誠信教育。被評價者應該對于自己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有效性承擔責任,同樣不論是評價組織者還評審專家都應該做到公平公正地進行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工作。只有建立了有效的管理機制,改善了科學研究氛圍,增進了科學界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才能不斷推動各個學科領域間的交流合作??蒲惺判袨閼撛诟鞣N評價中是“一票否決”制,教師的道德素質必須被重視,高等學校應該用好評價這支“指揮棒”。

四、結語

科學研究在人類發展的進程中起到了的重要作用,然而科學的發展進步根本動力來源于人才。高校就承擔著人才培養的重要職能,因此高等學校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建立扮演了協調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總結分析了高等學?!叭u”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為:新的評價標準尚未建立,評審專家公平性難以保證,管理部門對于高校的績效評價不良導向。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提升高校治理效能,二是樹立正確評價導向,三是建立多元化評價模式,四是加強科研誠信建設。

猜你喜歡
專家論文科技
致謝審稿專家
本期論文英文摘要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本期論文英文摘要
科技在線
請叫我專家
本期論文英文摘要
科技在線
專家面對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