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育并舉: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升級探索

2023-02-05 10:16夏金陽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五育英語課程思政

夏金陽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溫州 325003)

一、教改現狀與理論基礎

(一)現狀

五育并舉最早是由教育思想家蔡元培提出的“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廢”的一種思想主張。[1]在2018 年閉幕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優先發展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2019 年7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更是強調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3]所以我們把大學英語課程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這五育相互融合,互相作用,不可分割。在“五育并舉”視域下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升級是一次切切實實符合了新課標下的公共大學英語教學的——升級換代!

現階段,大學英語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都比較枯燥,而五育并舉,在現實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落實情況也并不理想,還存在諸多問題亟待我們解決:首先,五育并舉,應當是“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五育作為一個整體,不可割裂開來,讓每個學生五種素質在英語課堂上都能充分發展,但現實情況往往是重智輕美、勞。其次,五育并舉,這不僅是對學生的要求,也是對教師的要求。廣大教師存在對落實五育并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知上有偏差或者能力上有不足,外部支撐不夠等問題。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我們要想學生成為什么樣的人,這就和教師自己是什么樣的人關系密切。因為在學生面前,教師是典范、是榜樣。所以,教師的人格時時刻刻都在參與教育,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無聲地教育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身心成長。

(二)理論基礎

在五育并舉視域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升級的理論基礎體現在:

首先,馬克思主義中就有明確闡述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而落實這一理論讓學生全面發展也一直是我國確定教學目標的必要基調之一。它的核心就是促進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五育并舉,這也充分說明教育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

其次,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后又被不斷完善。加德納認為,支撐多元智能理論的是個體身上相對獨立存在著的、與特定的認知領域和知識領域相聯系的八種智能:語言智能、節奏智能、數理智能、空間智能、動覺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因此這就要求大學英語課堂上不能只局限于單純的語言學習,還應重視英語和“德、智、體、美、勞”的有機結合。

基于以上理論基礎,我們選取國際商貿學院和設計學院大一學生在新學期里開始了嶄新“升級”版的大學英語課程。從課程設置、課程組織方法與形式都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課程整體框架打破了公共大學英語通用單一性,以通用學術英語聽說、閱讀與寫作為主干課程,輔以課程思政、歌曲、跨文化教育以及將英語學習和勞動教育相結合構建了具有學術內涵、多元特質的大學英語公共課程體系。

二、實施過程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升級”

1.大學英語與傳統文化、國學相結合

以Unit1 People 為例主要講了人們之間的禮儀,我們在課堂上可以利用英語視頻播放國學中的禮儀給學生觀看,喚醒學生對傳統文化和國學的喜愛,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使他們既對大學英語課文有了深層認識,又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熏陶和愛國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這就把大學英語與傳統文化、國學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大學英語教材中也有許多有教育意義的課文,能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思考和討論,激發他們對傳統文化和國學的喜愛之情,并使之成為他們英語學習的新動力。在學習西方歷史和風俗文化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中西方文化對比,尤其要加強中國的傳統文化教育和宣傳,讓學生學會以“一分為二”的思想來理性分析事物,從而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比如高職國際英語課本中第八單元Holidays 的課文里提到的中西方節日。我們給學生授課時就可以把中國的春節和西方的圣誕節進行比較,或者是感恩節與重陽節、情人節與元宵節等進行類比。讓學生了解中西方各個節日的歷史背景和優美傳說,從而既激發他們對傳統節日的喜愛,又使得他們不再盲目崇拜西方。在課堂上多用英語宣傳我們傳統節日的美好,學習翻譯24 節氣。以秋天為例,立秋Beginning of Autumn;處暑End of Heat;白露White Dew;秋分Autumn Equinox;寒露Cold Dew;霜降Frost's Descent,這樣在英語教學中逐漸融入傳統文化和國學內容,符合了新課標下的公共大學英語教學升級。像這樣培養學生用英語表達傳統文化的能力,既樹立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的自豪感,又提高了他們作為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信心和決心。

2.大學英語與思政相結合

推進大學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的有機融合,是當前形勢下大學英語教學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如何把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進行緊密聯系,是我們能否推進、構建起適合大學英語的“課程思政”體系的關鍵所在。當今社會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學生可通過多渠道多方式來獲取五花八門的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如果沒有必要的思辨能力,如何能讓當代大學生面對這紛紛擾擾的信息資源進行真偽辨別,又如何防范西方外來文化的迷惑和影響,就會極其容易的迷失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仰。推進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與“課程思政”的有效融合是相當有必要的,也是勢在必行的。為了實現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的相互緊密融合,我們在英語教學中可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和多元化方式來積極促進。大學英語與課程思政相結合的探索,以大學英語課程第一學期1~4單元教學內容和思政教學要點的融合為例,如表1 所示。

表1 英語課程思政探索

在英語語言學習中融入課程思政的教育思想,使之形成行之有效的高校公共英語課程體系。二者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突出了大學公共英語課程教學目標中的育人為先的導向,實現了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升級”。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智育升級”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如何開展智育教學升級?傳統的課堂教學是我們開發、培養學生智力和能力的主要形式。經過多年努力,從大學英語的課程設置、課程組織方法與形式到課程評價都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課程整體框架打破了通用大學英語單一性,以通用學術英語聽說、讀寫作為主干課程,輔以英語語言提升、跨文化教育以及專門用途英語類別的選修課程,構建了具有學術內涵、多元特質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升級。

另有英文雜志、雙語角、英語演講和英語辯論賽、英語寫作大賽、英語廣播、英語論壇和空中英語等8 大項目,每學期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都會組織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通過這些活動連接起了大學英語的課堂內外。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三階六學四課堂”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如圖1 所示,符合了新課標下的公共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改革升級要求。

圖1 “三階六學四課堂” 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示意圖

(三)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美育升級”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音樂美術等藝術類教育,讓學生在學習英語同時能感受到美,鑒賞美、并掌握創造美的能力。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又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審美價值觀和高尚的審美情趣,今后也能使學生以較高的審美素質走向社會,去影響、創造和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

比如以融入音樂賞析為例,教學過程包括以下幾方面:

1.課前準備。課前準備工作是學習的重要環節,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其中教師的課前準備重要一環就是備課。運用多模態視角備課,如利用聽覺、視覺和觸覺等不同方式的教學資源,這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因此查閱影音資料,選取符合當前教學主題的歌曲或經典影視片段對教學是大有裨益的。在當代教育中,多媒體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要堅持多查閱資料(包括網絡資源),多聽愛國主義歌曲,對有參考價值的資料廣采博納,取其精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素養。教師選取合適歌曲(最好是愛國主義歌曲),確定主題,布置學生準備某個主題的詞匯。

2.課堂教學。在課程導入中教師給出所選中的愛國主義歌曲,先帶領學生們一起欣賞并用英語講解其背景知識,5 分鐘里既鍛煉大家的英語聽力能力又引發了大家學習英語的興趣。再下發所選歌曲的中文歌詞,給予部分關鍵詞匯。然后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約5~7 人,并開始15 分鐘小組討論,探討如何更好地對歌詞進行翻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愛國主義歌曲翻譯要遵循“信達雅”原則,只有團隊合作才能更好完成這一教學任務。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團隊合作和英語翻譯能力。在激烈的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各組代表將他們的討論結果依次寫在黑板上,15分鐘互評改錯,老師再總結、點評、打分?;蛘唠S機抽選某一小組進行點評講解分析。這既培養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翻譯能力,還可以讓大家投票選出最佳英譯版和最佳歌手進行領唱,帶領大家一起演唱這首愛國主義英譯版本的歌曲。最后帶領大家欣賞學習一些名家翻譯,圓滿完成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美育融合、升級。

3.課后練習。教師根據這節課的教學特點,布置課后作業鞏固學生所學。比如讓學生選取他們喜歡的中文歌曲,再將其翻譯成英文,下次課進行展示或者就此情景寫上一篇觀后感升華思想。

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習者的多種感官協同運作,以達到加深印象強化記憶目的的大學英語教學方法,特別受當代大學生的歡迎。它既鍛煉了大家的英語翻譯能力;又給學生以全方位多感官充盈的體驗,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宣揚了愛國主義教育,提高了大家的審美情趣。

(四)推動體育和勞動情境下大學英語教學升級

公共英語老師開始在英語課堂創設小的體育或勞動情景,為了讓學生在情境當中完成與勞動或體育有關的英語對話。一般情況下我們會提前一次課布置一個相應的體育或勞動主題讓學生提前做好準備,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收集與某一主題體育或勞動相關的句子、單詞和詞組。然后根據日常體育或勞動情景,創設小的勞動情景。如學習5~7單元中,把學生分成四個組,讓他們準備體育足球相關知識,我們學完課文以后,讓2 組學生用英語模擬足球比賽對話,另外2 組學生模擬觀看比賽對話或進行觀賽體驗討論等操作。學生用英語對話鞏固練習,以組為單位進行體育或勞動對話表演,學生演得開心,激發了他們學習英語課程的興趣。老師也要對學生的一系列表現進行評價,對語法等問題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運用英語交流。課后還可以就此情景寫上一篇觀后感,鍛煉學生寫作能力。寫作前需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以便學生比較順暢地完成英語作文。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入體育類案例分析、體育知識競猜和體育比賽英語點評等方式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三、實施成效

(一)“點”上創新

把公共大學英語與各專業相結合,與國學相結合,與德智體美勞相結合,組成一個有機整體,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并開始了“五育并舉”視域下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探索。比如把公共英語與旅游專業相結合,講到旅游板塊內容時用英語把歷史小典故和地方旅游景點相結合讓學生進行描述練習,讓更多學生增強了考取國際導游證的信心;同時我們也注重穿插思政教育和愛國教育,比如翻譯愛國歌曲、拍攝思政相關英語短視頻等,讓英語成為一種輔助專業學習的工具,更好地弘揚中華民族文化。

(二)“面”上覆蓋

高職院校的各門必修課程教學中公共英語是學生覆蓋面最多最廣,課程持續周期最長的課程之一。公共大學英語教學與五育相融合,打破了公共大學英語通用單一性,以通用學術英語聽說、讀寫與寫作為主干的課程,輔以課程思政、歌曲、跨文化教育以及將英語學習和勞動教育相結合,構建了具有學術內涵、多元特質的大學英語公共課程體系升級版。符合在“雙高建設”的背景下的公共大學英語教學的要求。

(三)“條”上推進

“五育并舉”視域下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升級,既提升了參賽學生的綜合素養,使之多次在英語全國口語大賽、英語全國寫作大賽、跨境電商省賽和1+X 大賽中榮獲多種獎項;近年來大家申請課題的積極性大大提高,推進了老師教學和科研能力的新升級。

(四)“塊”上突破

公共英語線上課程建設與五育的融合,配套新教材與課程思政建設的不斷探索,在新的大學英語教材里融入了很多的國學元素和思政內容,并加強了“五育并舉”視域下的公共英語各種網絡資源建設,如英語四級及超星上教學內容“升級”建設等。

例如,“五育并舉”視域下進行公共英語課程的“升級換代”探索,加強了大學公共英語課堂教學與德智體美勞的完美融合,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習效率隨之提高,學習效果得到較好提升,受到了學生們的一致好評。

學生不僅作為教學活動的對象,也成了教學內容的“參與者”;更好地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取得了較為明顯的學習成效及高度評價。英語各項賽事取得的成績就是最好的證明。

四、思考與建議

(一)在“五育并舉”視域下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升級探索符合高職英語教學服務總體目標。當前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是為社會各界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作為高職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高職英語教學也應該為這一總體目標服務?!拔逵⑴e”課程體系旨在建構一種“符合學生需求、引導學生學習英語、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實踐中提高英語各種能力”的課堂教學示范模式非常符合當下需要。新型公共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是通過大學生在高校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引導、扶植、沉淀、自省、提升”激發、強化學生“德育自成、智育自省、體育自動、美育自賞、勞育自治”,進而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要做到“五育并舉”需要強化大學英語師資隊伍的建設。英語課堂教學是教師落實五育并舉的重要途徑,教師和學生是主要參與人,只有在教師引領下才能更好地實施五育并舉,所以強化大學英語師資隊伍建設刻不容緩:一是樹立“以師為本”的理念;二是加大英語師資培訓力度和投入;三是優化英語學習環境和外部支撐。

(三)作為一名大學英語教師除了本身要精通專業知識外還應有一定國學、美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多種知識儲備。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地推進英語與中國文化的緊密結合,切實提高大學生的文化自信;有意識、有目的地推進英語與美學的結合,切實提高大學生審美品味、內在涵養和生活情趣。同時也要時刻牢記育人為先,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將對自身理想的不懈追求上升為振興國家和民族事業的更高層面的追求,幫助大學生進一步樹立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不息的信心和決心。這就是我們想要實現大學英語教學與“五育并舉”有機融合的目的。

猜你喜歡
五育英語課程思政
五育并舉,協同育人
堅持五育并舉,引領學校未來發展
五育并舉 德潤童心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五育并舉”下家校社資源整合的價值意義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以高級英語課程為例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論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