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銀行金融支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研究
——以湖北省為例

2023-02-08 11:39中國農業銀行湖北省分行
農銀學刊 2023年6期
關鍵詞: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集體

■ 中國農業銀行湖北省分行 李 翀 胡 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社會經濟文化、生態文明等各方面都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農村也正在發生巨大變革,越來越多的農村集體正走向新型集體經濟發展之路。商業銀行金融支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正當其時、恰逢其勢,這既有助于其履行好金融助力增強農村綜合實力,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等社會責任,又是推動其自身大力探索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新模式、新路徑的重要途徑。

一、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改革開發以來,隨著我國農村生產力發展和城鎮化水平提高,積極引導農業農村走適度規模經營、高質量發展且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道路,具有十分重大及深遠的意義。

(一)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有利于推進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道路是多元化的,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是其中一種重要的選擇方向。從整體看,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能夠順應農村社會基本變化,較好促進農業現代化,有利于先進生產技術的運用落地;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可有效整合農村內部和外部的人力資源,使得農民勞動專業化,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依托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能夠迅速地實現資本集中,生產經營的利潤由集體統一分配,還可將更多的利潤用于資本積累,從而不斷擴大資本規模。因此,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可有效提升農業農村的內生發展動力,走出一條城鄉融合的特色發展道路,進而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重要保障。

(二)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有利于促進共同富裕

在中國,農民人口基數大。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農村人口仍有5 億多人,其生存問題和發展難題亟待解決,尤其在城鄉發展差距逐漸拉大、脫貧攻堅成果有待鞏固的情況下,農民權益更應得到及時保障和有效改善,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勢在必行。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作為公有制經濟的組成部分,主要以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為基礎,這是防止兩極分化、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重要經濟形態。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充分發揮其在推動農業規?;洜I,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支持鄉村新產業新業態中的作用,不僅意味著農戶壓力的緩解、收入的提高,更大程度上意味著農戶生存權益的提高,這是夯實鄉村共同富裕經濟基礎的重要路徑。

(三)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有利于改進鄉村治理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要堅持黨在農村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基本政策,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基層黨組織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來抓,著力破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難題,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提高村級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毙滦娃r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鄉村基層組織中的重要部分,承擔著發展鄉村公共事業的職能,同時也是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的薄弱環節。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可有效充當政府、涉農企業、村民之間的合作經濟橋梁,逐步消除“無錢辦事”“無人辦事”的鄉村治理現實困境,發揮不可替代的號召和組織職能作用,重塑村民互動關系和村民參與形態,從而夯實鄉村治理的物質基礎。

二、湖北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及模式①

近年來,湖北省把發展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納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內容,推動農村經濟穩步發展,經濟實力不斷壯大,促農增收作用顯現,群眾滿意度較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市場主體地位更加突出。大力開展全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立具有法人資格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23778 個,為4100 萬人確認集體成員身份和集體資產收益分配權,逐步形成緊密聯系的利益共同體。二是村集體經濟實力明顯改善。全省農村集體資產達2132.1 億元,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243.9 億元,有15577 個村年經營性收入達到10 萬元以上,其中678 個村收入達到100 萬元以上。三是政府支持力度顯著提升。統籌資金18.85 億元,按每村50 萬元標準,支持3770 個村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在全國率先整省推進村級化債,做實“清、免、減、抵、補”五個環節,明確出臺“全面清理核實、剝離經營性債務”等9條措施,持續減輕村級債務負擔,已有68 個縣(市、區)實現整體債務清零。四是改革發展創新進一步提速。穩慎推進“三地一房”(農用地、宅基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閑置農房)改革,已建立農村產權交易市場55 個,推動鄉村要素資源規范交易、增值溢價,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累計交易金額315 億元,平均溢價率達到2.8%。

在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平臺的過程中,湖北省主要鼓勵村級組織成立鄉村合作公司、領辦農民合作社等經濟組織,大力發展資源經濟、物業經濟、產業經濟、勞務經濟、生態經濟以及居間服務,省內地市、縣區、鄉鎮、村社四級政府部門結合自身實際,開展探索創新,主要代表模式如下:

(一)地市層面:武漢市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切入點

武漢市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主要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為契機,在全國率先成立武漢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為農村及涉農各類產權流轉交易提供場所設施、信息發布、組織交易及交易行為鑒證等服務,通過抓好黨建引領、一體推進、多元發展、精準扶持等重要工作,在全面開展資源發包、物業租賃、資產經營等傳統發展路徑的基礎上,已逐步形成土地合作型、鄉村服務型、物業經營型、資源開發型、混合經營型等多元發展模式,持續激發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動能。截至目前,武漢市納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1837 個村,共核實集體資產279.66億元(其中經營性資產134.42 億元),核實集體土地總面積741.4 萬畝,集體經濟組織累計分紅金額達9.1 億元。

(二)縣區層面:黃岡武穴市以統一市場化運作為突破點

黃岡武穴市堅持縣級政府層面主導,由市城投集團負責統一組建鎮村合作公司,建立健全鎮村合作公司長效運營管理機制,進一步整合公共資源,承接公共項目,激活農村要素。同時要求必須結合鎮情村情,因地制宜開展小微工程、農家樂、來料加工、建材租賃、勞務承包、項目策劃咨詢、文化傳播、旅游開發等經營項目,從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提升村級集體經濟“造血”能力。如武穴市余川鎮在2023 年3 月正式成立該市首家鎮村合作公司——武穴市魅力余川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由武穴市城投集團出資成立,實行分級分類管理,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長、監事、財務總監均由武穴市城投集團委派,總經理、財務人員由鎮政府聘用,公司日常運營工作由鎮長負總責,重大事項必須經鎮黨委集體研究決策。截至目前,該公司已通過承接項目提傭金、合作投資賺股金、流轉土地得租金等方式,為鎮村創利100 余萬元。

(三)鄉鎮層面:隨州隨縣澴潭鎮以發展鎮級合作公司為著力點

隨州隨縣圍繞破解“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問題,在全縣各鄉鎮采取“試點先行、整縣推進”模式,成立20 家鎮級鄉村合作公司開展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導、部門參與、市場帶動、全鏈收益”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目前20 家鎮級社會化服務公司服務耕地面積累計已達58 萬畝,農藥、化肥減量20%,秋冬播面積增長3.5 萬畝。如隨縣澴潭鎮依托農機、供銷、農技等部門,成立鎮級農韻農業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同32 個村級公司合作簽訂社會化服務協議3852份,涉及農田5.4 萬畝。通過全托管服務,帶動農戶年均每畝水稻、小麥分別比自種增收200 元、130 元;農機手人均年收入增加1 萬元以上;村集體從農戶手中每流轉耕種200 畝冬閑拋荒田,即可獲收益5 萬余元。

(四)村社層面:宜昌枝江市董市鎮石匠店村以盤活村集體資源為關鍵點

宜昌枝江市將充分盤活各村社集體資源作為發展集體經濟最重要的基礎,以開展“三清”為切入點,徹底清查閑置房產、土地等集體資源,建立資源臺賬,明確產權歸屬,與承包者簽訂承包合同,力爭讓“每一分”集體資源都產生經濟效應。如枝江市董市鎮石匠店村2019 年前的年經營收入不足5 萬元,2019 年創新“國土面積-家庭承包面積-宅基地面積-公益性建設用地面積-經營性建設用地面積-村集體可發包土地面積”計算方法,全面清查資源,徹底摸清集體資源資產總量和可盤活利用數量,推動村集體增加經營性收入244.67 萬元。2023 年,又引進農士佳園臍橙專業合作社,村集體入股合作社60 萬元,年保底分紅不低于10%;爭取項目資金122 萬元,項目完成后預計每年可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6.2萬元。

三、制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融資痛點難點

湖北省內商業銀行金融支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壯大,主要有四種方式:一是探索新產品。如武漢農商行于2020 年5 月28 日成功落地湖北省首筆“農股貸”,通過采取質押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集體股份方式,股權抵押總數不超過集體組織股權總數的20%,為武漢市蔡甸區星光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提供200 萬元貸款,用于支持該合作社的藍莓種植項目。二是探索新場景。如2022 年8 月28 日,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與省農業農村廳共同開發“湖北數字農經網”,該平臺圍繞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業經營制度改革和鄉村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將小農戶、新型經營主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各類基礎數據收集整理構建成一張網,著力解決農村經濟數據資源分散、分析應用不夠,市場主體融資困難、信用評價體系不足等問題。三是探索新途徑。如宜昌長陽農商行于2023 年5 月聯合長陽匯豐和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為湖北省匯合賢汀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長陽縣磨市鎮蘆溪村的流轉土地及建筑設施,發放反擔保抵押的流動資金擔保貸款200 萬元,有效緩解涉農企業融資難題。四是探索新模式。如中國農業銀行湖北省分行積極響應省政府關于支持和美鄉村建設的相關部署,大力探索信貸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的新模式,于2023 年6 月成功向隨州廣水油榨橋村發放全省首筆“和美鄉村貸”100 萬元,極大地化解了該村合作公司融資的“燃眉之急”。

但客觀講,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資質普遍參差不齊,大多存在組織不健全,財務不規范,人員變動頻繁,業務波動大的問題。商業銀行金融支持其發展壯大過程中,極容易出現產品難適用,創新難介入,風險難控制等方面問題,致使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遭遇融資“難、繁、貴”尷尬現象。

(一)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不明,金融產品難對接

目前各地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雖有一定規劃,但缺乏完整長遠的規劃,一定程度影響了金融服務的精準性。如某些區域一面推廣“一村一特色”產業發展模式,一面又推廣產業園建設模式,承貸主體明顯不同、配套金融產品相應也完全不同。且不同的信貸產品對應不同的貸款用途,不同產業主體對應的信貸產品價格、額度、期限要求也不相同。如果頻繁變更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政策,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金融產品的契合對接效率。

(二)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產權交易規模偏小,金融創新難介入

國內上海、重慶、武漢、成都等地雖然都開展了農村產權交易的探索實踐,但交易還不夠活躍,交易規模相對較小。特別是與農村巨大的產權存量相比,交易產品較少,交易量不大且交易產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交易,其他如農民閑置住房使用權以及農村集體或者農民個人擁有的版權專利、商標、新品種等農村知識產權等產品交易較少,導致商業銀行在創新開展農村綜合產權抵質押貸款業務過程中還存在較大顧慮,這成為困擾農村經濟及農村金融發展的最大障礙。

(三)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運營水平較低,金融風險難控制

大部分新型農村集體并沒有使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模式,而是盲目地進行經濟活動,使得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在市場化發展、民主化管理以及專業化經營上均受到了一定影響,進而導致其發展的鄉村產業規模小、產值低、抗風險能力差,這讓商業銀行在對其相關項目可行性、商業性、風險性評估上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如果缺乏如擔保、風險補償基金等其他有效風險緩釋手段,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信貸資質有限、信用風險較高,會較大地影響其有效融資需求的滿足。

四、商業銀行金融支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離不開金融支持。商業銀行要就當前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面臨的融資困境,在風險可控的大前提下,有針對性地探索可能性與可行性兼備的金融服務路徑,助力更好地盤活集體資產,繁榮農村經濟,努力開創出金融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局面。

(一)緊跟農村產權交易市場發展動向,強化銀政合作

商業銀行要及時跟進各級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和發展動向,全面摸清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量價基數,積極對接其有效金融需求。一是聯合政府相關部門,借鑒市場化運作方式,加快推進政銀企三方共建的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服務體系,不斷豐富農村產權交易品種,逐步完善產權交易鏈上下游的中介增值服務、農村金融服務、農業社會化服務等配套服務體系,合力將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打造成為一個專業性農村產權交易平臺、綜合性鄉村振興發展平臺、特色性農村金融服務平臺。二是積極研究新型農村集體資產股權政策、改革進度和主要特點,探索農村產權交易的全鏈條融資模式,減少對抵押擔保依賴,積極推廣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大力支持用權屬清晰的農業設施、農機裝備、活體畜禽以及農業商標、保單等依法合規進行抵質押融資,不斷拓寬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融資渠道,從而激發集體產權活力。

(二)緊跟農村合作公司培育發展進程,強化創新服務

商業銀行要及時跟進各地農村合作公司,了解其提升公司市場化運行的核心競爭力,逐步建立收益分紅與具有成員身份的群眾利益緊密聯接的發展模式,因地制宜地創新開發多種多樣的金融服務模式。一方面,加大對村企股份合作型、旅游撬動型、資源開發型、勞動服務型、產業帶動型等形式多樣、特色凸顯、資源優化的農村合作公司支持力度,立足其組織主體、經營方式的特點特征,研究推出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案。尤其是針對鄉村合作公司發展中涉及民生、農民、就業等共富導向明顯的產業,如傳統優勢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集群化、服務業現代化相關的企業或園區標準化建設改造主體,要及時予以對接,提供產業運營、支付結算、供應鏈融資等綜合化金融服務。另一方面,深入研究各類鄉村合作公司的融資特點和周期性規律,及時掌握行業動態變化和需求變化,對信貸產品進行適應性調整優化,為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客戶提供更加靈活多樣的額度、期限以及還款方式的選擇,多維度提升信貸支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質效。

(三)緊跟農村集體經濟規范發展步伐,強化科技賦能

商業銀行要圍繞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一步完善組織架構、運營模式以及業務發展的需求及特點,推動穩健現代企業經營策略等發展步伐,加大金融科技運用,強化金融場景打造,不斷拓展金融服務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深度和廣度。一方面,加快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領域相關金融場景落地,著力挖掘其在綠色生產、加工儲運、包裝保鮮、冷鏈物流、種養加產供銷一體化、“土專家”隊伍建設等潛在領域金融需求痛點,大力推廣“金融+泛金融”一體化金融場景生態圈服務,努力實現“平臺互聯、場景互嵌、數據互通、獲客互助”,真正打通鄉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好前期“三資”平臺推廣落地優勢,多維度積累農村“三資”、土地流轉、鄉風積分治理、農業生產托管等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領域的大數據,結合各類融資需求特點,積極構建數據和信貸模型,盡快創新出線上化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信貸拳頭產品,不斷提高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和適配性。

(四)緊跟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強化風險管控

商業銀行要圍繞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增強內生動力、自主造血能力等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強農村市場及產業發展的跟蹤分析,重點關注市場供需變化等風險點,不斷提高風險識別和管理能力。一方面,加強與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的溝通,通過派駐金融業務骨干、常態化黨建共建、聯合調研等模式,協助主管部門探索出臺農村集體經濟動態星級評定管理制度,便于商業銀行有效識別風險。同時積極引導政府主管部門加強對其財務運行管理監督,實現村賬鎮管,逐步探索出黨務政務、自治事務和集體經濟組織經營事務三者分離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管理模式,有效防范運營風險。另一方面,統籌兼顧好發展與控險的關系,針對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一般企業法人在公司章程、決策程序、運作模式、財務報表等方面的區別,在保障信貸手續合規性的基礎上,重點關注其是否充分保障農民利益以及農民、村集體、項目實施方等參與主體之間利益分配機制是否公正合理,嚴防集體資產管理、涉農利益分配等領域產生的突發事件、負面輿論、投訴情況。

注釋

①本文相關數據、案例均由筆者根據湖北省農業農村廳、武漢市政府網站公開數據整理。

猜你喜歡
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集體
我為集體獻一計
村集體經濟是如何“無中生有”的?——楊陵區農村集體經濟的成長之道
壯大集體經濟的武夷山市實踐
新時代如何增加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
警犬集體過生日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社會績效探析
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發展研究
奔跑吧,村集體經濟組織!
動物集體賣萌搞笑秀
河南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回顧和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