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步與聯動: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優化策略

2023-02-10 04:14陳小波鄧煉
創新與創業教育 2023年6期
關鍵詞:環境發展教育

陳小波,鄧煉

同步與聯動: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優化策略

陳小波,鄧煉

(桂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廣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廣西桂林,541004)

健康的生態環境有助于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當前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建設面臨著由于理念落后、措施不足等導致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建設遠景規劃不夠和實效性不強等問題。在新的發展階段,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的建設應堅持協同融合理念,加強與國家戰略、社會發展、產業發展、高校定位和國際借鑒的同步發展,從制度建設機制、技術操作機制和評估評價機制三個橫向方面構建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縱向層次的“縱橫聯動”模式,形成完善的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內部環境、外部環境和小體系環境,不斷推動優化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生態環境。

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同步與聯動

良好的生態環境影響著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關系著師生的創新創業動力和活力[1],當前我國高校還存在著文化環境、資源環境和制度環境等生態環境失衡的現象[2]。自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來,先后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務院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等系列文件,致力于推動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為推動構建中國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深入,構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和完善生態環境成了學界研究熱點[3]。關于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的研究,目前主要為對其重要性、組成要素和構建路徑等方面的研究。如陳奡冊[4]、賈建峰[5]、姚小玲[6]等學者認為生態環境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創新創業教育相關主體、教育系統與環境因子相互結合,共同構成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劉彩生認為相關信息在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中的各環境因子間循環流動并進行動態交互是推動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和諧運行的重要保障[7],認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應當創設鼓勵學生參與學習實踐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提升大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和個人發展[8]。關于其組成與構建路徑,黃兆信等將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分為精神和制度等軟環境及設施和資金等硬環境兩大類,并指出適宜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取決于軟環境和硬環境的相互滲透、融合、平衡[9];陳元媛將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分為高校校內為主體的內部環境和校外政策、市場、資金、區劃、文化等外部環境,并提出應構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系統的環境生態[10];成希等同樣指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包括大學內部的文化環境、治理環境及大學外部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等兩個部分[1];而林美貌則將其分為大環境和小環境,并指出應通過加強頂層設計營造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大環境”,同時打造系統完善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小生境”[11]。

綜合來看,雖然已有研究注意到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但國內相關研究還處在初始階段,現有研究多集中在宏觀層面,多是在開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系統整體建設時將其作為整體建設中的一個內容順帶提及,對其深層次的理論內涵,如概念、構成要素、作用機理和建設路徑等的系統性研究不夠深入[12],且對數量龐大的地方高校的特殊性關照不夠。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新時代,創新創業活動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13]。2021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指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支持在校大學生提升創新創業能力”,要求“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環境”。黨的二十大提出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為新時代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指明了新方向。作為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重要陣地的地方高校,建設好符合新發展階段需要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既是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要求、優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環境的有力舉措,也是促進創新創業教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本研究以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為對象,在探討其內涵特征和相互作用機理的基礎上,分析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而提出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優化策略,以期為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建設提供一定的借鑒。

一、概念分析: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的主要內涵

生態系統理論認為當主體與環境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的整體時,生態系統也就由此產生。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生態系統的一個子系統,也是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的重要分支,是一個典型的“人—教育—環境”的過程[14]。由于高等教育的發展與其生態環境間存在著相互推動與制約的互動性,它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交換,使得生態系統保持著其結構和功能上的相對穩定性[15]。同時,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需要遵循開放性和兼容性的原則[16],兼具專業化、一體化和實效化等特征[17],由此我們可以認為,作為高等教育生態系統重要組成部分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包括生態環境在內的各種高等教育生態變量的影響。而生態環境會直接或間接地對生物的生存和發展產生潛在而長遠的影響[2],只有適宜的教育生態環境,才能夠孕育出高效的教育體系。因此,通過分析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系統與其生態環境之間復雜的、動態的關系,有助于揭示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規律,構建科學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機制,促進創新創業教育可持續發展。

在生態學上,生態環境是指有機體生存空間內各種條件的總和[18]。高等教育的生態環境是指以高等教育為中心,對高等教育的產生、存在和發展起著制約和調控作用的多元空間環境系統[19],這個生態環境包含自然的生態環境、社會環境和規范的生態環境[20]。據此延伸下去,我們所說的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應主要是指以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為中心,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生存發展起著影響作用的各種有形和無形因素的集合,其結構組成主要是以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為主的環境系統,包含以物質為主的硬環境和以文化為主的軟環境兩個大類。這些環境系統內部又由許多生態因子和環境因子組成,雖然在結構上有所區別,但是這些環境集成及每個環境系統內部的組成因子不是相互獨立的,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交換、相互作用和彼此影響的,維持和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系統的平衡和發展,從而共同影響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

二、具象表征:當前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建設的現狀分析

隨著改革的深入,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理念已初步構建[21],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通過出臺政策、資金投入、平臺搭建等方式加強了對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建設的引導,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基本形成。而在構建過程中,地方高校注重突出地域特色和發揮行業、學科特點,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的相關要素,如創業者、創業企業、創業指導教師、相關創業服務組織和機構及其所處的制度、學校、組織、市場、文化和自然環境,共同構成了一個相互作用、相互依賴、共同發展的教育生態體系,有效提升了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水平[22]。如黑龍江省著力打造“一體兩翼三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基本形成了支持、服務“雙創”的良好社會氛圍,大學生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基本形成[23];貴州醫科大學通過整合校內外實踐資源,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構建了區域性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24];湖南科技大學通過校地、校企聯合建設學術特區、創新特區、人才特區,從基礎研究、應用開發、創新指導到創業轉化實現了全要素參與、全鏈條暢通、全方位支撐,逐步構建起了基于學科創新的湖南科大“雙創”新生態[25];廣西師范大學立足廣西壯族自治區,面向全國,輻射東盟,聚焦課程質量、師資隊伍、人才培養、平臺建設等重點領域,在雙創教育生態體系建設上形成了鮮明特色[26]。雖然隨著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建設的推進、地區經濟的轉型、創新型發展戰略的實施及“雙一流”建設的深入,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迎來了發展新機遇,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由于地方高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內涵式要素發展方面依然處于“邊緣化”的位置,資源投入差距拉大、人力資源長期匱乏、同軌道競爭等問題依然存在[27],這也導致地方高校在構建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上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突出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理念落后導致的對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建設的遠景規劃不夠[28]。很多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及地方高校受到辦學理念、歷史、定位及資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觀念陳舊,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重要性認識不足[29],沒有主動從落實國家戰略任務的高度、服務地方產業發展的角度和促進學校轉型發展的力度等角度來認識和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對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缺乏整體認識和明確的構建理念。具體表現為工作目標模糊,更多的是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項任務而被動地推動向前;協同聯動意識不強,出現生態群落功能劃分不清晰,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脆弱,對外聯動較弱、校內同頻不強,改革力度保守,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比如貴州就存在著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不夠先進、本土特色定位不明晰、目標設置與發展定位認識不深刻、過多地停留在政策執行層面、創新創業教育內容存在“泛化”現象等問題[30]。

另一方面則是措施不足導致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建設的實效性不強。意識不強、觀念陳舊往往容易導致在抓貫徹落實時創新能力不足,對協同共構創新創業教育支持體系、協同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整體構想和系統規劃的思考謀劃不夠,大部分高校還沒有形成科學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31],從而導致地方高校在抓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建設時重視性不夠,缺乏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不能充分動員生態系統內各方面的環境要素和因子,相關信息的交換不夠及時,自然也就無法構建起切實高效的生態系統。具體的表現為系統內各環境因子,如政府、高校、產業與企業等未形成創新創業共同體[32]。即使是學校內部也未能形成統一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舉措,在資源整合、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專業教育融合等方面未能形成合力[33],生態環境建設成效不佳,從而影響了區域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的建設。比如廣西就存在著創新創業生態體系不優的問題,全區創新環境效用值僅為21.43,僅有1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對創新創業具有牽引力和支撐力的理工類學科建設滯后[34]。

三、優化策略:基于“五同步”理念構建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

關于“地方高?!钡亩x,當前一般認為我國的地方高校主要有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級人民政府舉辦或主管的本科院校以及高等職業學校等兩大類。它們數量龐大,占我國高??倲档?5%,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35]。但有別于部屬高校,它們具有明顯的地方性和應用性,其資金和資源主要由地方供給,主要功能定位和價值取向是立足地方發展需求,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因此,地方高校應以培養滿足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創新創業人才為導向,堅持走協同發展道路,從理念創新入手,充分利用好區域社會提供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構建起“縱橫聯動”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

(一)“五同步”理念: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建設發展的訴求

在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建設過程中,理念的提升是前提,只有理念與課程、行動和保障等層面達到邏輯一致與目標上的一致,才能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與機制[22]。因此在推進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建設的過程中,首要的是解決好理念問題。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必須與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相契合,與學校發展和學生成長相融合[36]。地方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系統也不是系統內各環境要素的簡單堆砌[21],它容易受地方經濟發展的制約,依賴地方政府政策和財政投入,在塑造理念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利益相關者,如政府、社會、學校和師生等的立場。因此地方高校在構建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地方高校特點、創新創業教育主體、利益相關者及其他人為因素,使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與國內外的時代發展、社會需求、學校辦學水平、辦學條件等相匹配?;诖?,地方高校在構建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時可以從五個方面進行強化,形成“五同步”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構建理念。

1. 強化與國家政策的同步

我國當前的創新創業教育是典型的政府驅動型發展模式,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的政策對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起著引領性作用[37],這與當前的國家政策密切相關。從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到“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這些國家政策都從宏觀上推動著創新創業和高等教育不斷向前發展,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指明了發展方向。對于地方高校而言,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最直接推動者和落實者分別是地方政府和高校本身,同時也是最大的利益相關者。地方政府和高校在制訂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時應該提高戰略眼光,加強對國家相關政策的研究與協同,優化學校創新創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和生態環境,使學校制訂的目標、政策等符合國家發展的需要,培養具備較強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人才。

2. 強化與社會發展的同步

創新創業教育是高校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全新教育理念與模式變革[38],創新創業教育發源于社會,最終服務于社會發展[39]。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具有地域性,同時也要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其所需的很多資源,如人力資源、經費資源、平臺陣地、信息交流、成果評價和應用等都依賴于地方政府的導向、供給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因此地方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要注重構建與地方發展相匹配的生態環境。這個生態環境受地方教育政策體系、行業產業發展趨勢等的影響,地方教育主管部門與高校要協調統籌,加強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所在區域的教育發展水平和社會經濟水平等的同步協同與融合,注重匯聚各類社會資源,處理好科教和產教融合關系,構建多元主體跨界協同的外部生態環境。

3. 強化與產業發展的同步

當前國家正在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在這一過程中,產業升級可以創造和更新市場需求,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帶來新的機會和增長點。而高校在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開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有助于促進產業升級的高素質人才培養[40],可以為產業升級和企業創新帶來智力和活力要素,因此高校在現代產業發展中占有重要一席,尤其是一些行業特色明顯的地方高校。同時,地方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成效和人才培養質量需要市場的檢驗,也需要通過產業、行業和企業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環境的改善。通過開展高質量的創新創業教育,能夠很好地對接產業、行業和企業的資源,將產業資源利用到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充實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方式和形式[40]。地方高校應主動打破圍墻,加強與產業發展的同步,在現有的產學研融合、科教融合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空間,鼓勵科研人員和具有一定創新創業能力的師生加強與產業界的合作,完善升級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教育生態環境。

4. 強化與高校定位的同步

地方高校是落實和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要求的直接組織實施者和受益者,在整個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中具有核心地位,而一個良性運作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需要內部主體和要素之間的相互協調促進,這就要求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需要結合高校發展定位,探索多樣化的組織模式[42],構建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內生環境。這個內生環境由學校的發展定位決定,受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學科發展水平、師資隊伍水平、學生學風情況、校園文化水平和財政收支情況等因素影響,而內生環境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因此,地方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必須立足學校定位,加強校本政策的制訂和實施,審時度勢地調整目標,優化自身結構和環境,不斷激發高校釋放內動力,推動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斷向前發展。

5. 強化與國際借鑒的同步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已深入發展,全球合作是我國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43]。這些客觀環境的變化要求科技創新和高等教育都要樹立全球思維。而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一個很好的參與國際科技創新和全球教育治理、提升地方高校國際辦學水平的突破口,同時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一個開放的教育生態系統,需要與國內外環境進行信息和資源的交換。這就要求地方高校堅持扎根中國,辦好開放的創新創業教育,主動借鑒吸收國際優秀經驗,并進行中國化和本土化改造,持續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優化,助力構建符合中國國情和發展需求、具有顯著中國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更好地培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的創新創業人才。

(二) 縱橫聯動:地方高?;凇拔逋健崩砟顦嫿▌撔聞摌I教育生態環境的實踐路徑

環境影響著事物的發展,同時也因事物的發展階段不同而發生變化,任何教育都離不開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因素的影響[44]。作為復雜的社會性工程,地方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除了政府、高校、企業三大核心參與者之外,其他相關機構也應積極參與。各個參與主體及其所處的制度、市場、文化和政策等環境也會影響創新創業教育的實際產出效果[45]。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雖然有自生形成和發展完善的內生動力因素,但它是有人參與的社會活動,本質上是實踐的,需要人來推動和改造。因此這樣的生態環境需要應有權力和必需資源來有序維持,而完善的體系機制是保障權力合理運用和資源合理配置的前提?!拔逋健崩砟顝恼w出發,逐一厘清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因子間的內在聯系,并在整體聯系的基礎上構建一個上下結合、內外并重、協調發展的多維度、多層次的“縱橫聯動”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系統。具體而言,可以從建設內容體系和保障機制兩個方面著手。

1. 構建完善的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內容體系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一個由內源性資源要素、基礎性資源要素和發展性資源要素構成的有機統一、開放互聯、內生成長的生態系統[46]。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主要有三個層面,即以社會環境為主的外部生態環境、以地方高校為主的內部生態環境、以學生個體發展為主的小體系生態環境。

(1) 構建以社會環境為主的外部生態環境。

創新創業教育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其產生的環境及所處的環境具有典型的社會屬性。對于地方高校而言,這個環境不是一成不變的,其發展演變受自然發展規律、經濟發展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支配和影響。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的社會屬性決定了其外部生態環境是以繁榮發展創新創業教育為中心的各類社會環境的總和,包括創新創業教育的政治環境、市場發展環境、行業產業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和國際環境等,具體來講,包含政策引導、社會團體、知識發展、法律條款、財政投入、市場需求、產業發展、企業參與、社會氛圍、區域文化等眾多宏觀生態環境因子。這些生態環境因子需要在國家、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統籌協同之下,為形成一個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提供健康的外部生態環境。

(2) 構建以地方高校為主的內部生態環境。

高校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單元,在整個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中處于主體位置。地方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圍繞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開展,內部的機構組成、人員構成、辦學理念、教學科研和實施措施等要素和環境因子圍繞創新創業教育發揮作用。它們之間相互作用、交流信息,從而形成了一個內部生態環境。這里的內部生態環境是相對校園內外場域而言的內部環境,它表現為一個聯動體系環境。就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模式正在由原來明顯的政策導向、外部推動的“自上而下”“由內而外”發展模式向著“上下聯動”“內外互動”模式轉變。其中,良好的內部生態環境是重要的直接推動力量,有助于校內各創新創業要素發揮最大功效和協同效應,促使高校充分動員內部動力和激發內部活力,將被動變為主動。因此,對于地方高校而言,要想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深化改革和向前發展,就必須營造良好的、平衡的內部環境,促使區域資源轉化為發展動力。這既是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重點,也是難點,更是長遠之計。

(3) 構建以促進學生個體發展為主的小體系生態環境。

人才培養是地方高校的核心任務。通過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促進人才培養改革既是政策環境導向,也是地方高校改革發展的現實需要。地方高校必須始終抓好這個核心。創新創業教育政策落實得實不實、成效好不好,最直觀的體現是學生的獲得感和培養質量如何。因此,必須堅持以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為主,建設能夠讓宏觀如國家戰略、中觀如地方政策等大體系政策落地落實落細的小體系環境(微生態環境)。這個小體系環境并不是大體系環境的簡單分解版本。它主要是與學生日常相伴、觸手可及、舉目可見的環境,以及個體心理和生理因素,比如校園的設施條件、景觀環境、教室內的物理環境等物質環境,師生間、學生間甚至家校間的人際交往環境,以及校園的創新創業教育宣傳海報、標語等微文化環境等。

2. 構建完善的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保障體系

基于“五同步”的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建設保障體系是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建設的保證和抓手,突出的是協同和融合。具體來說,其構建手段和方法主要有結構上可以分為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縱向層次的保障模塊。每個模塊從內容上大體由制度建設機制、技術操作機制和評估評價機制等三個橫向實施機制的具體保障措施組成。這三個保障層次和三個實施機制的內容環環相扣、相互促進、共同作用,從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閉環體系,為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的構建提供堅強保障。

(1) 形成三個縱向層次的保障模塊。

宏觀層次模塊主要體現在國家層面,起著把方向、做調控、定大局的作用,具體而言就是要在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指導下,構建起全國一盤棋的政策體系。比如,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出臺《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2021年出臺《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這些國家級文件的出臺既為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提出了宏觀架構,也為各個層面制訂具體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建設政策和措施做出了具體的指導。中觀層次模塊則體現在省(市)地方政府和社會層面。由于各地的社會經濟、教育發展水平迥異,需要在這個層面結合當地特點,在宏觀體系的指引下因地定策施政,投入資金、項目等資源,構建起一個鏈接上下、起著紐帶作用的具體可操作的保障體系,為所轄高校建立起符合地方創新創業教育發展需要的生態環境,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社會參與氛圍。微觀層次模塊是指學校層面,同一區域內的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也千差萬別。這就需要地方高校精準實施,主動對接行業產業發展,整合校內外的資源優勢,從教育理念、制度體系、課程體系、師資隊伍等方面形成一個內部有機循環的生態環境。

(2) 形成三個橫向方面的實施機制。

制度環境是影響高等教育行為決定、資源配置與辦學效益的最重要的環境變量,通過制度安排,能夠促進高等教育根據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市場結構和投資方向等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變革,從而對高等教育發展起著決定性的影響作用[47]。由此可見,創新創業教育的制度建設機制同樣對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的建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制度機制主要指各個層次所制定的各項規劃、方案、政策、法律法規等,對地方高校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的構建具有指向作用和保障意義。技術操作機制主要涉及操作層面的內容,指采取合適的方法和措施使各級政策落實,營造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比如,中央相關部委和地方積極推動的產教研融合、校政企合作,就是一個很好的技術操作體系,可以有效地動員利益相關者參與創新創業教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評估評價機制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穩步推進提供了目標導向依據[48]。通過實施評價,可對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的建設成效進行科學檢驗,以利于經驗總結,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的不斷優化和可持續發展。成熟的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評價體系要有一定標準,包含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及高校內部標準。

基于“五同步”理念的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建設模型可參考圖1。在該模型中,在“五同步”理念的指導下,根據國家的總體規劃,地方政府、地方高校和社會力量三方形成合力,在縱向保障模塊和橫向實施機制的共同作用下,根據校內外場域形成外部生態環境、內部生態環境和個體發展小體系環境,最終形成影響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生態環境。其中,個體發展的需要是促進生態環境形成和發展的內生動力,圍繞個人發展形成一個具象化的小體系環境;內部生態環境是創新創業教育賴以生存發展的土壤,具體體現為一個推進上下聯動的體系環境;外部生態環境是一個大體系環境,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決定、支持和促進力量,其優勢需要通過內部環境的建設發揮作用,而營造良好的內部環境則需要外部環境的支持推動。內外部生態環境共同作用,不斷優化個體發展環境,三者相互作用,才能共同形成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

四、結論

經過多年的發展,地方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創新創業教育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地方高校應及時轉變思路,構建健康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助力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現代產業體系發展。

相對以往的研究,本文在教育生態理論視域下,提出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建設的“五同步”理念及“縱橫聯動”具體策略,為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建設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提供一些參考。但由于主客觀原因的影響,本文的研究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對當前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建設的現狀分析,主要是基于對公開資料的總結歸納,深入的調查了解做得不夠;對地方高校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內涵的闡釋還比較淺顯,不夠深入。下一步可以加強實證研究,結合時代發展,深入開展調查分析,深度掌握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為深化理論研究奠定現實基礎;同時,在具體的實踐探索方面(如“縱橫聯動”模式)進行更為深入、更為詳細的研究,為地方高校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1] 成希, 李世勇. 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指標構建與權重分析[J]. 大學教育科學, 2020(1): 99?106.

[2] 王章豹, 李楊, 王育行.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內外部生態環境分析及優化策略[J].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 32(1): 111?118.

[3] 李亞員, 李暢, 牛亞飛.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建設的中國特色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 2021(4): 129?134.

[4] 陳奡冊, 馮林, 李航, 等.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構建與實踐[J]. 實驗室科學, 2021, 24(4): 217?222, 227.

[5] 賈建鋒, 趙若男, 朱珠.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構建——基于美國、英國、日本高校的多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與評論, 2021, 14(3): 309?324.

[6] 姚小玲, 張雅婷. 美國斯坦福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探究[J].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 41(5): 122?127.

[7] 劉彩生. 基于創新精神培育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業教育體系研究[J]. 教育與職業, 2016(9): 36?39.

[8] 劉彩生. 基于學生參與理論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業教育質量評價研究[J]. 中國成人教育, 2017(3): 46?49.

[9] 黃兆信, 王志強. 高校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構建路徑研究[J]. 教育研究, 2017, 38(4): 37?42.

[10] 陳元媛. 基于生態系統理論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21(14): 94?96.

[11] 林美貌. 臺灣地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經驗及其啟示[J].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10): 155?161.

[12] 劉文杰. 我國高校創業生態系統的現實困境及其超越[J]. 高校教育管理, 2020, 14(5): 68?75.

[13] 陳逢文, 付龍望, 張露, 等. 創業者個體學習、組織學習如何交互影響企業創新行為?——基于整合視角的縱向單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 2020, 36(3): 142?164.

[14] 成希. 研究型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構建研究[D].長沙: 湖南師范大學, 2018.

[15] 賀祖斌. 論高等教育系統與環境的生態平衡[J]. 大學(研究與評價), 2007(5): 5?9, 102.

[16] 楊婷婷.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新型生態體系的構建研究[J]. 中國高等教育, 2021(21): 42?44.

[17] 李亞員, 劉海濱, 孔潔珺.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建設的理想樣態——基于4個國家8所典型高校的跨案例比較分析[J]. 高校教育管理, 2022, 16(2): 32?46.

[18] 樊本富. 生態環境與高等教育的發展——人口、資源、環境對高等教育的制約與適應[J]. 江蘇高教, 2007(2): 12?14.

[19] 付亦寧. 高等教育的微生態環境建設[J]. 現代教育管理, 2011(3): 5?7.

[20] 田真, 吳明放. 淺析教育的生態環境[J]. 中國教育學刊, 2001(4): 38?39, 64.

[21] 施廣東.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構建的案例研究及啟示[J]. 中國高等教育, 2022(9): 53?55.

[22] 王珊珊. 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構建研究——基于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案例的分析[J]. 職業技術教育, 2021, 42(17): 61?65.

[23] 曹曦, 衣春翔, 韓雪. 我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基本形成[N]. 黑龍江日報, 2019?02?18(1).

[24] 張甜露. 貴州醫科大學獲首批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EB/OL]. (2022?10?11) [2023?04?12]. http://gz. people.com.cn/n2/2022/1011/c194849-40157098.html.

[25] 陽錫葉, 李友橋.“雙創”引發一所高校創新教育之變[N/OL]. 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2022?07?11) [2023?04?12]. http://www.jyb.cn/rmtzgjyb/202207/t2022 0711_700611.html.

[26] 廣西師范大學. 廣西師范大學“四抓四建”貫穿全程,開辟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新路徑[N/OL]. 人民日報, (2022?10?12) [2023?04?12]. https://paper.people.com. cn/rmrb/html/2022-10/12/nw.D110000renmrb_20221012_6-07.htm.

[27] 謝黎智, 羅嗣海.“雙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創新發展的路徑探索——基于南昌航空大學的實踐[J]. 教育學術月刊, 2022(4): 9?15.

[28] 羅玉龍. 鄉村振興視域下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圈構建研究[J]. 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1, 20(3): 104?107.

[29] 夏力. 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建構[J].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8, 35(3): 104?108.

[30] 孫晶, 張春鑫, 劉路琳. 基于貴州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構建研究[J]. 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 2021, 4(12): 191?192, 195.

[31] 高衛國.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接受路徑研究[J]. 江蘇高教, 2020(3): 92?95.

[32] 石智生. 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共同體的建構研究[J]. 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 22(6): 95?100.

[33] 侯俊華, 彭珍, 秦順喬.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的建設研究[J].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2(7): 161?164.

[34]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廣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十四五”規劃》的通知[EB/OL]. (2022?10?11) [2023?04?12]. http://fgw.gxzf.gov.cn/zfxxgkzl/wjzx/zyzc/ ghwj/t10929946.shtml.

[35] 王小兵, 劉暢. 實然到應然: 地方高校地方性的評價與路徑探索——基于湖南省7所高水平地方應用學院相關數據的分析[J].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21, 23(6): 46?56.

[36] 王瑾, 胡恩華. 創新創業教育元理論探析: 基于高校學科建設的視角[J]. 江蘇高教, 2020(7): 99?102.

[37] 徐小洲. 轉型升級期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建構策略[J]. 教育發展研究, 2019, 39(Z1): 102?108.

[38] 賀騰飛, 劉文英. 創新創業教育高地建設的現實困境與發展策略[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22(8): 43?49.

[39] 朱春楠. 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視域下的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 江漢論壇, 2019(6): 46?50.

[40] 潘懋元, 朱樂平. 以創新文化養人以創業實踐育才[J].中國高等教育, 2017(8): 49?51.

[41] 鐘磊, 袁媛.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價值定位、現實困境及策略選擇[J].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9(4): 121?125.

[42] 成希, 張放平.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組織模式的現狀分析與發展策略——基于40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組織模式的調研[J]. 中國高??萍? 2017(9): 80?83.

[43] 辛越優, 倪好.“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創業教育: 外部生態評估與合作策略[J]. 教育發展研究, 2018, 38(19): 63?69.

[44] 吳康寧. 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與社會的關系再審思[J]. 教育研究, 2016, 37(8): 4?12.

[45] 韓庚君, 何繼新.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供給側改革的現實邏輯、精準供給與實踐路徑[J]. 教育與職業, 2020(19): 66?73.

[46] 沈云慈. 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支持體系的構建——基于產學研協同全鏈條融通視角[J]. 中國高??萍? 2020(12): 72?76.

[47] 賀祖斌. 以制度創新促進高等教育制度生態環境優化[J].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4(5): 26?28.

[48] 李旭輝, 胡笑梅.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環境評價體系研究——基于群組G2法的分析[J]. 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2): 99?106.

Synchronization and linkage: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CHEN Xiaobo1, DENG Lian2

(1. School of Marxism,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China;2.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China)

A health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cosystem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is faced with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long-term planning and weak actual effect, which are caused by backward ideas and insufficient measures. In the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should 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synergy and integration, strengthens the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with the “National strategy”, “Social developmen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University positioning” and the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and constructs a macro-, meso- and micro- vertical linkage mode from three horizontal aspects: system construction mechanism, technical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forming a perfect internal environment,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small system environ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constantly promoting the optimiz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nchronization and linkage

2023?03 ?02;

2023?04 ?12

廣西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課題“雙創‘升級’背景下廣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構建路徑研究”(2021C382);2021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產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創新創業‘三個融合’教育實踐平臺建設與實踐”(2021JGA206);2021年廣西教育科學規劃專項課題“產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建設研究”(2021ZJY1444)

陳小波,男,廣西玉林人,桂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創新創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聯系郵箱:656212756@qq.com;鄧煉,男,湖南益陽人,桂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材料科學創新、創新創業教育

G647.38

A

1674-893X(2023)06?0093?10

[編輯:鄭偉]

猜你喜歡
環境發展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環境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