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堰綠松石雕刻“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

2023-02-13 01:23
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綠松石十堰高技能

張 喜

(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藝術設計學院,湖北 十堰 442000)

十堰是“東方綠松石之鄉”,綠松石產業從業人員眾多,但本土綠松石雕刻高技能人才欠缺,無法滿足當下綠松石產業轉型升級需求。

2022年1月7日,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被湖北省教育廳確定為“雙高”建設單位。以建設藝術設計(綠松石+)雙高專業群為契機,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綠松石產業學院,開展了十堰綠松石雕刻“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旨在培養十堰本土綠松石雕刻高技能人才,同時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綠松石雕刻“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背景及意義

(一)聚焦十堰特色,踐行職教初心

我國是世界上著名的綠松石原礦產地。數據顯示,世界綠松石70%在中國,中國綠松石70%在湖北十堰。

十堰市作為全國綠松石儲量最大的城市,綠松石礦產資源豐富,產業優勢明顯,具備一定的綠松石產業規模和市場競爭力。但因為綠松石雕刻設計與工藝影響力不足,目前只能作為國際綠松石市場初級產品基地。目前,綠松石產業雕刻設計與加工主要依靠外包,造成產業利潤大量外流,缺少綠松石雕刻人才成為十堰綠松石產業發展瓶頸。從人力成本及行業吸引力角度考慮,一線所需要的大量生產技能人才不可能全部靠地區外引進[1]。因此,開展綠松石雕刻“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養,已經成為十堰綠松石行業的共識。

文化產業的發展是體現一個地方經濟軟實力的重要指標,高等職業教育從廣義上說也屬于文化產業一部分,其特有的人才、資源和技術優勢可以保證職業教育在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承擔神圣而艱巨的使命,對地域文化產業具有支持和促進作用[2]。

綠松石雕刻“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養,可以服務地方特色產業,建立多元主體協作的綠松石雕刻職業教育培養機制,構建“十堰特色”知識和技能雙核心雕刻人才培養體系,提高十堰綠松石雕刻設計與加工能力,將雕刻人才留在十堰,助力綠松石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符合“產、學、研”一體化的職業教育目標與初心。

(二)傳承優秀文化,弘揚工匠精神

“玉不琢不成器”,綠松石雕刻工藝通過金剛石工具和畫筆,賦予每一塊綠松石新的生命力。雕刻工藝在綠松石產業鏈中十分重要,它能夠充分利用綠松石材料,創造作品的收藏價值,提升作品的利潤空間,不僅為綠松石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能夠傳承與創新綠松石雕刻技藝,推動十堰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服務鄉村振興。

綠松石文化傳承數千年,是中國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玉器的出現是中華先民從愚蒙走向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和價值觀的重現?!熬颖鹊氯缬瘛薄耙黄脑谟駢亍薄叭缜腥绱?如琢如磨”等等膾炙人口的詩句,體現了傳統玉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

“生于秦巴、學藝十堰、服務家鄉”,開展綠松石雕刻“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養,既可以培養學生“干一行、愛一行”“如琢如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可以弘揚優秀綠松石文化,倡導重誠信、促和諧、完美向上的社會風氣;同時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國情懷。

二、綠松石雕刻“一專、二式、三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一)一專:術業有專攻

“精于工、勤于藝、知文化、懂設計”是學校綠松石產業學院的綠松石雕刻人才培養目標。目前,學校綠松石產業學院采用“打牢基礎,術業有專攻”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式,建立了專業的綠松石雕刻“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養教學體系。

文化基礎和造型基礎是學習綠松石雕刻技能的專業基礎能力。打牢基礎需要學習“綠松石文化”“中國工藝美術史”“雕塑基礎”“素描基礎”等專業基礎課程,學生開設學習文化基礎課程和造型基礎課程,便于使學生文化知識與專業技能協調發展,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

傳統技藝的傳承具有封閉性,傳統行業中有“傳男不傳女”“師傅留一手,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等觀點,因此產生很多單向度的技藝傳承。綠松石產業學院通過學情分析,根據實用技能的職業教育規律,指導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階段,先明確自己的興趣與學習能力,然后在后期實訓階段,選擇一種綠松石雕刻工藝專門訓練,例如喜歡人物的專攻人物雕刻,喜歡花鳥的專攻花鳥雕刻,喜歡首飾設計的專攻首飾鑲嵌等。這種建立在“打牢基礎”上的“術業有專攻”,有助于學生多維度發展,成為綠松石雕刻復合型、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二)二式:“遞進式”與“訂單式”

“遞進式”是指從易到難,由淺入深的綠松石雕刻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學生想熟練掌握綠松石雕刻技藝,面臨周期長、成本高的現實,所以雕刻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必須系統、科學、有效。學校綠松石雕刻“遞進式”教學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學校集中學習基礎雕刻技能;第二階段,進入企業或名家工作室進行雕刻實訓。

綠松石產業學院學生在學校集中學習期間,專業課主修傳統綠松石雕刻基礎技藝與現代美術造型基礎。傳統玉雕講究“三分手藝、七分工具”,像砣片切料、釘出大型、喇叭找型、棗核揉活、尖針掖活等雕刻技能都需要通過實踐掌握,所以學習雕刻基礎技藝很重要。

同時,現代藝術學視角下,綠松石雕刻也是小型雕塑的一種,學習雕刻技能離不開現代美術的造型訓練?,F代美術造型訓練培養了學生三維立體的觀察與造型能力,幫助學生減少在企業的雕刻基礎學習時間,能夠有更多精力完成技藝提升與設計訓練,并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這種“遞進式”技能培養模式,奠定了綠松石雕刻“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基礎。

“訂單式”是學習“訂單班”雙元制培養模式。學校綠松石產業學院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依托產教融合開展教育教學改革。2021年11月,與十堰本土企業湖北三清珠寶有限公司,開設校企合作“訂單班”,專門培養綠松石雕刻專業人才,并為傳承工匠精神舉辦了綠松石雕刻大師拜師儀式。校企合作“訂單班”培養過程中,雙方按照企業的核心崗位需求,結合綠松石雕刻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規律,共建綠松石雕刻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共同制定了人才培養方案、授課計劃、教案和課程標準等。學?!坝唵问健毙F蠛献?做到了學生學習有目標,企業用人有保障,學校教學有支撐的三方共贏。

(三)三結合:“課賽結合”“工學結合”與“校地結合”

“課賽結合”的形式,促進了綠松石雕刻“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養教學體系的建設。因為專業技能競賽注重綜合素質,既能很直觀地呈現教學成果,也能夠反映職業教育就業導向及市場需求,又快又準地促進專業建設。

競賽與課程相結合的形式,明確了教學方向,激發了師生教與學的熱情,師生主觀能動性得到大幅度提升,有利于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學校綠松石產業學院依托“挑戰杯”“互聯網+”“未來設計師”“玉龍獎”等各級與綠松石雕刻相關技能競賽,積極組織學生備賽,將競賽項目與教學課程相結合,著力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創新能力,努力做到“學即是賽,賽也是學”,創建“基本技能—綜合技能—生產技能—創新實踐能力”四級能力遞進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校級、市級、國家級”三級技能競賽機制,激勵學生刻苦鉆研、勤練技能,將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工匠精神根植在學生心中。

“工學結合”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育人方式,也是總的教育教學模式。職業教育要強化實踐環節,實踐是“工學結合”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必須在實踐中培養。只有讓學生在崗位上真正地工作和實踐,才能有效地培養出動手型、技能型人才[3]。

為綠松石產業培養高技能雕刻人才,離不開真實的用戶需求、真實的工作任務、真實的工作場景。開展“工學結合”的教育教學,可以獲取真實的工作項目,營造真實的工作場景,把工作任務轉化成學習任務,解決高額綠松石雕刻實訓耗材,培養學生工匠精神和文化自信?!肮W結合”對標本土企業,對內增強學生技能培養,同時通過企業鍛煉夯實“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基礎,培養適應綠松石產業發展的“本土化”高技能雕刻人才。

“校地結合”服務區域經濟,助推產業升級。學校開展綠松石雕刻“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養,積極探索“校地結合”共建產業學院新模式。以十堰市綠松石產業轉型升級瓶頸為契機,學校2019 年 5 月與竹山縣政府共建綠松石產業學院;2020 年 9 月與市人社局、經信局、商務局共建綠松石產業孵化器,助推地方產業發展,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是十堰市政府主辦的高等職業院校,在“校地結合”研究與實踐中,學校與竹山縣職業技術集團學校開展“3+2”中高職銜接合作辦學,共同培養綠松石雕刻“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完成了“3+2”五年一貫制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工作。合作期間,學校對竹山縣職業技術集團學校提供不間斷的咨詢服務和教學幫助。

三、綠松石雕刻“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養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根植本土,特色教學

學校緊扣綠松石雕刻“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工匠精神有機融入課堂,課堂教學根植本土、緊貼產業、深入淺出、效果良好,深受學生喜愛。

“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近年來,學校采用“一專、二式、三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教育理念,構建綠松石雕刻“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養教學體系,完成學校2020—2024共四屆綠松石雕刻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同時制定“綠松石雕刻基礎實訓”“綠松石文化”“綠松石雕刻主題設計”“綠松石動物、人物雕刻實訓”“秦巴文化”“武當漢水文化”等18門相關專業課程標準。教育教學實踐中,綠松石產業學院師生共建綠松石雕刻作品特色展廳2個,綠松石雕刻作品參加各級技能競賽獲獎40項,獲得國家外觀專利10項。通過教學實踐,綠松石產業學院學生的文化自信、創新意識和專業能力都得到全面提升,為服務地方特色產業打下堅實基礎。

(二)教研一體,服務地方

教學成果服務地方經濟。十堰綠松石產業轉型升級急需大量具有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的“本土化”高技能人才。綠松石產業學院師生利用竹山綠松石邊角廢料、鄖陽區云蓋寺綠松石礦渣開發的文創產品市場反映良好,其中兩件學生作品獲國家外觀專利授權。此項 “變廢為寶,點石成金”的科研課題,解決了學校高額綠松石耗材問題,也為十堰市龐大的中低端綠松石庫存找到出路,為助力十堰市綠松石產業轉型升級,建好綠色低碳示范區做出了重要貢獻。

歷經3年,綠松石產業學院服務地方產業,培養綠松石雕刻“本土化”高技能人才社會價值凸顯。其中,橫向科研項目《綠松石雕刻設計與加工綜合服務》為十堰本土綠松石企業解決了綠松石大型擺件設計雕刻難題;2023年,綠松石雕刻專業團隊獨立開發老撾國家雕刻工職業標準和教學標準,被老撾教育與體育部職業教育發展研究院授予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老撾職業標準開發突出貢獻單位”。綠松石產業學院教學團隊基于十堰綠松石雕刻“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教學理念,先后有兄弟院校來校交流學習,已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本土化”特色產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

(三)賡續國粹,傳承匠心

玉石雕刻技藝,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粹之一。綠松石雕刻是玉石雕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綠松石產業學院對內立足秦巴地區,服務地方;對外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綠松石雕刻文化交流活動,推廣十堰綠松石文化。特別是2023年9月20日,第十七屆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聯合采訪活動走進十堰,30余名海峽兩岸記者來到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綠松石產業學院參觀綠松石雕刻工藝,促進了兩岸文化交流。

迄今,學校為十堰市培養綠松石雕刻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高技能人才60余人,彌補了十堰綠松石雕刻高技能、高學歷人才空白。十堰市竹山縣麻家渡鎮、鄖陽區鮑峽鎮、茅箭區武當廣場等綠松石集散地都有綠松石產業學院畢業生從事綠松石雕刻及相關職業。

綜上所述,十堰作為“東方綠松石之鄉”,地處秦巴山區,坐擁南水北調、汽車城、武當山等多張旅游城市名片,發展十堰綠松石雕刻“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養資源優勢明顯。目前十堰市政府大力倡導文旅產業的發展,發展文旅產業離不開旅游文化特色產品的設計開發。綠松石元素融入南水北調、武當山、神農架等一系列優質旅游資源,孕育著巨大的商業價值。旅游文創產品、綠松石雕刻藝術品、綠松石鑲嵌飾品等市場需求量隨之不斷增長。如何將這些需求轉化為社會價值,是擺在眼前的難題,也正是十堰綠松石雕刻“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巨大機遇。

猜你喜歡
綠松石十堰高技能
湖北十堰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全部完成
晚秋
蒙古國某地綠松石玉的礦物組成及其成因
實施“五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隊伍
童迷黑白秀
淺談綠松石
關于在湖北十堰舉辦觀賞石鑒評培訓班的通知
補齊高技能人才“短板”
現代學徒制培養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與實踐
淺談扎克里(Zachery)綠松石的鑒定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