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愛國主義教育的歷史經驗與啟示

2023-02-13 19:01王東維
關鍵詞:愛國愛國主義中華民族

董 陽,王東維

(延安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

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凝聚民族精神、提供精神動力等功能??谷諔馉帟r期,在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問題,提出了許多愛國主義教育的理論觀點,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效果,在帶領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的同時,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留下了寶貴的歷史經驗與啟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仍然面臨著西方敵對勢力的圍攻,民粹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消極思潮的侵襲等嚴峻挑戰,直接降低了人們對愛國主義精神的理解和認同感,影響到了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的教育。習近平明確提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恒主題?!盵1]6借鑒抗日戰爭時期愛國主義教育的成功經驗,結合新時代世情國情的變化凝練啟示,有利于以史為鑒、增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感和有效性。

一、深化愛國主義理論闡釋,夯實愛國主義教育的學理基礎

結合時代特點深化愛國主義理論研究,是提升愛國主義教育效果的重要前提??谷諔馉帟r期,在內憂外患的形勢下,毛澤東、朱德、張聞天等黨的重要領導人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等論著中多次闡述了愛國主義精神及其教育問題,論述了愛國主義是人們對祖國的深厚感情、是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愛國主義的集中表現等觀點,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指導。黨中央到延安不久,全面抗戰爆發,毛澤東認為:“如此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沒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動員,是不能勝利的?!盵2]480針對當時存在的投降主義和“亡國論”“速勝論”錯誤觀點,他在《論持久戰》中系統分析了抗日戰爭的形勢,科學地分析了抗戰的發展規律,提出了指導抗戰勝利的道路,批判了有關抗戰問題的各種錯誤觀點,堅定了中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為指導全民族抗戰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重要素材。愛國主義教育要取得實效必須考慮群眾知識水平和接受程度,黨深入思考愛國主義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問題,如針對中國農民政治覺悟非常低下、對國家和民族幾乎沒有概念的實際情況,彭德懷講過:“我們必須加緊努力提高群眾政治覺悟。要記住,他們至今為止除了民族仇恨以外沒有別的政治覺悟。我們必須喚起他們的愛國心?!盵3]352針對青年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和方法,黨提出“以仇恨日本帝國主義是忠實于本國人民解放事業的教育來教育他們,要善于根據青年群眾自身的經驗,要善于采取一切適合于青年心理的方法,來提高青年群眾的覺悟程度”。[4]256曾在延安采訪的美國記者斯坦因看到延安愛國主義宣傳教育所取得的成效,這樣講到,“我發現,愛國主義比起馬克思主義來是延安意識形態更重要的特點”,[5]438充分肯定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共發揮理論研究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發揮的作用。

深化愛國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研究力度,有利于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說服力,提升愛國主義教育效果,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有力的學科支撐。當前,世界處于百年未遇之大變局,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弘揚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愛國主義教育難度加大,其中影響愛國主義精神發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我們對愛國主義教育的理論研究不足,主要表現在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不夠,致使部分人忽視了對新時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重要性的認識,歪曲了愛國主義精神的內涵,在思想認識上出現對中華民族不自信、崇洋媚外等現象,在語言和行動上表現為偏激的“愛國主義行為”、丑化愛國英雄等,更有甚者憑借所謂的愛國熱情做出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習近平強調:“要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研究和愛國主義精神闡釋,不斷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育載體、增強教育效果?!盵1]6新時代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理論研究,應深入挖掘、總結、借鑒抗日戰爭時期愛國主義教育理論探索的成功經驗,充分認識新時代我國意識形態面臨的復雜局面,將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傳統與新時代特征相結合,認真調研新時代人們在愛國主義精神弘揚方面存在的不同心理、認識水平,分析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結合時代特點提出有針對性的教育舉措;深入挖掘愛國主義教育資源,正面宣傳新時代愛國主義的內涵,探索對不同群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有效渠道,為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說服力提供豐實的學理基礎。

二、通過先進政黨引領,堅定愛國主義教育的政治信仰

只有將愛國主義精神轉化為人們堅定的政治信仰,愛國主義教育才能產生深遠和持久的效果。先進的政黨引領可以為愛國主義教育把握方向,是愛國主義教育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重要保障。近代以來中華民族之所以受盡磨難,歷次愛國行動均以失敗告終,一個重要因素是缺乏先進政黨的領導,愛國主義處于盲目狀態。美國學者尼姆·威爾斯指出:“中國普通老百姓一旦有人為他們指明目標和方向,僅以其民族精神和血肉之軀就能筑成一道攻不破的防線?!盵6]350抗日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作為非執政黨,面對日益嚴峻的民族危機,明確提出了“為著保衛祖國而戰”的口號,針對國民黨內部對抗日態度的矛盾,黨實現了“反蔣抗日”“逼蔣抗日”到“聯蔣抗日”的轉變,勇敢承擔起了指引愛國主義教育目標和方向的責任。毛澤東要求共產黨員要走在愛國斗爭的第一線、擔負起更大的救國責任,“中華民族的興亡,是一切抗日黨派的責任,但在我們共產黨人看來,我們的責任是更大的”。[2]759早在1935年8月1日,黨就明確提出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政治主張;同年12月,剛剛落腳陜北,在瓦窯堡會議上,中共中央就通過了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決定。黨依托各級組織和一切宣傳機關,利用節假日、紀念日開展了一系列愛國主義宣傳教育活動,開展對群眾的宣傳和教化工作,引導人們全力抵制日本奴化教育和奴化思想,成為“反對日本侵略中國的愛國情緒的最有效發言人”。正是因為共產黨“高擎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旗幟,在全民中產生了巨大的社會號召力”,[7]185才有一大批青年抱著“打斷雙腿還有筋,打斷骨頭還有心,只要還有一口氣,爬也爬到延安城”的決心,追隨黨的抗日主張奔赴延安,以實現自己的抗日救國理想。中國共產黨以實際行動教育人民堅定了愛國主義信仰,領導軍隊和人民全力抗戰,彰顯出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成為抗日戰爭勝利的中流砥柱。

愛國主義本質上是一個政治問題,只有時刻保持先進政黨的引領,才能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堅實的政治保障。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把黨的理想與民族理想統一起來,最大限度地匯集了革命力量。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有機統一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核心內容,如何加強黨對愛國主義政治信仰的引領,繼續發揮好中華民族先鋒隊的作用,對于我們黨長期執政和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仍然具有重要意義。鄧小平曾經講過:“有人說不愛社會主義不等于不愛國。難道祖國是抽象的嗎?不愛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的新中國,愛什么呢?”[8]392新時代應深刻把握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時代特點,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統一起來,及時更新愛國主義教育內容,不斷增強黨對愛國主義教育的政治引領。一方面,黨應不斷提升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和領導保障,團結帶領人民匯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另一方面,黨應時刻保持自身的先進性和引領力,通過廣泛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引導人們自覺認同黨的領導,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定“四個自信”,樹立愛黨、愛社會主義與愛國相統一的政治信仰。

三、激發全民族愛國熱情,奠定愛國主義教育的群眾基礎

愛國主義教育要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首先必須尊重人民群眾的主人翁地位、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而人民群眾主體性的調動需要以情感浸潤人心、以理性啟迪智慧的啟發教育活動。毛澤東一貫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在國難當頭之際,人民群眾更是拯救民族危亡的主體。然而在抗日戰爭時期,偏僻落后邊區的一些老百姓起初對國家、民族是沒有概念的,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受到摧殘,中國人只能當順民、做牛馬,缺乏做中國人的底氣和骨氣。為此,黨注重啟發全國人民的民族危機意識,在共產黨領導和開創的抗日根據地,號召人們有錢出錢、有槍出槍、有知識出知識,全部參加到反日的戰線上去,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群眾的抗日熱情。黨注重用中國傳統文化家國一體理念引導人們將愛小家與愛大家統一起來,利用南京大屠殺、“三光”政策等日本殘暴統治和軍隊人民浴血奮戰的事例,激發人民群眾對祖國生死相依、血脈相連的情感,把農民和抗日軍隊融為了一體,達到了軍民一心全力抗日的目的,老百姓“無論信不信共產主義,都能加入新的青年救國會。救國會的宗旨是為抗日統一戰線打下廣泛的群眾基礎”。[6]95訪問延安的外國人士喬治·武樂文看到:“在一切村子里面,年輕的宣傳員們,男的女的,都忙著用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和新理想啟蒙與教育群眾。他們告訴群眾不是像過去那樣以家庭為首而應該是國家第一,欲保家必須救國?!盵9]62正是因為抗日戰爭時期的愛國主義教育厚植了人民大眾的家國情懷,才有了“妻子送郎上戰場,父母送兒打東洋”等動人場面。為此,喬治·泰勒曾依據他對華北根據地的觀察,認為“共產黨人利用由日本侵略者所激發起來的民族感情,領導鄉村的抵抗運動,這才是中共成功的秘密所在?!盵10]269這一觀點雖然有些片面,但也從一個側面論證了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顯著成效。

愛國主義是人世間最深沉的情感,人民群眾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體力量,只有激發全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熱情,凝聚起廣大人民的“愛國心”,才有可能實現愛國主義由情感向行動的轉化。家國情懷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就一定要面向全體民族、全體人民,廣泛培育家國情懷,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家庭與國家的關系,培育人們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情大愛,奠定愛國主義教育的情感基礎。然而,當前伴隨著我國國力的強大,一部分人居安思危意識不強、對我國面臨的危機形勢認識不足,一些人中存在極端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等狹隘思想,家國情懷淡漠,影響著愛國主義教育的情感基礎。習近平多次強調要注重家國情懷的培養,“在家盡孝、為國盡忠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11]新時代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同樣需要情感引領,引導人們認識新時代“小家”與“大家”的依存關系,培育家國一體的愛國情懷,厚植愛國主義教育的情感基礎。要結合中華民族復興過程中面臨新的危機,引導人們認識國家仍然是新時代國際交往中最主要的主體、仍然是本民族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大力宣傳中華民族歷史上愛國模范人物和民族英雄,大力宣傳革命、建設、改革時期涌現出來的為國犧牲和無私奉獻的愛國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引導人們樹立居安思危意識,正確認識“小家”和“大家”的關系,激發人民群眾的愛國主義情感,鼓舞人們自覺參與到愛國主義行動之中。

四、發揮文化的價值引領功能,厚植愛國主義教育的價值底蘊

文化載體具有潛移默化的價值引領功能,對人們思想和行為的影響更具持久性和穩定性,發揮文化的價值引領功能,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方法和路徑??谷諔馉帟r期,毛澤東非常注重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強調要用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意志激發人們不當亡國奴。當時黨非常注重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愛國主義教育的力量,毛澤東肯定陸游、屈原、岳飛、文天祥、魯迅等民族英雄的愛國節操,對他們的愛國情懷十分欣賞,并經常用魯迅“我以我血薦軒轅”和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等愛國主義事跡來教育黨員干部和群眾。黨在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愛國主義價值觀念的基礎上開拓創新、積極培育革命文化,明確提出了建立抗日文化統一戰線的重要任務??箲饡r期陜甘寧邊區的教育方針即教育為抗日戰爭服務,《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明確實行“以抗日救國為目標的新制度、新課程”。[4]262通過廣泛發動民眾教育,組織冬學、夜學、識字班等一系列教育活動,提高群眾的人生水平和民族覺悟,引導人們樹立國家觀念,動員廣大民眾積極投入到抗日救國的偉大事業之中。黨還大力開展文化運動,將愛國主義精神滲透到文化活動之中,利用文體活動提高人民群眾的民族認同感。如1936年11月成立的中國文藝協會,其主旨就是要爭取和服務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文化的力量來動員抗日的力量。廣大文藝工作者利用戲劇、歌曲、演講、街頭詩、木刻、標語等各種文化載體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宣傳,抗戰歌曲《黃河大合唱》、抗日主題電影《生產與戰斗結合起來》等一系列經典作品在宣傳、組織群眾抗日救國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新時代文化的情感性、生動性、滲透性、互動性等特點更加鮮明,仍然具有隱性的價值引領功能,潛移默化地對人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利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其生動活潑特征更容易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吸引力、激發起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感,通過優秀文藝作品的思想性堅定人們的愛國主義意志。然而由于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文化虛無主義思潮的侵襲,一些人出現了對中華民族愛國主義文化不自信和不認同的傾向,一些人甚至崇洋媚外,崇尚西方文化的價值。習近平非常重視用中華民族的光榮歷史來激發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增強愛國主義價值觀念,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要加大正面宣傳力度,通過學校教育、理論研究、歷史研究、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等多種方式,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1]4以此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要汲取抗日戰爭時期的成功經驗,在從不同時期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文化中汲取愛國主義教育的營養和智慧的同時,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堅持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的精品力作,用先進文化載體培育愛國主義精神,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厚植愛國主義的文化底蘊,用人民群眾易于接受的形式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區別對象分類指導,遵循愛國主義教育的基本原則

由于人們文化層次、認識水平的不同,對愛國、愛國主義的理解也有所不同,要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就必須區別對象、分類指導??谷諔馉帟r期黨根據不同群體的認識能力和水平,堅持分類指導、因材施教,除了發揮黨員領導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之外,對軍隊、知識分子、工人、農民等群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側重點也不同。對軍隊官兵,黨通過開展“立功運動”等革命英雄主義教育活動,用愛國將領楊靖宇、張自忠等人的典型事例對官兵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他們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戰斗熱情,極大地增強了軍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對知識分子,黨通過開展“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等運動,利用一切機會宣傳抗日主張,培養他們形成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堅定他們的愛國主義信仰,一大批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齊聚延安,形成了“天下英才聚延安”的景象。對城市工人,黨通過開展“趙占魁運動”等,注重從思想深處啟發工人們的民族覺悟和愛國主義精神,引導工人們積極參加到抗日救國的生產建設之中,尼姆·威爾斯看到:“工人現在的抗日情緒高漲,面臨當前的民族危機,他們已經發起了‘斯塔哈諾夫式’的抗日增產運動。許多愛國工人每天加班勞動一小時做‘抗日工作’,繼起仿效他們的人很多?!盵6]275對于農民,起初我黨注重土地分配問題,開展土改運動激發農民愛國熱情,通過愛國主義的呼吁,連同沒收不抗日分子財產的威脅,有效地將鄉村精英吸收進自己的隊伍中,并善于激發農村青年的愛國熱情,通過組織農民對日作戰,讓他們親身感悟日本人的殘忍從而贏得民心??谷諔馉幦姹l后,中國共產黨積極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教育農民首先解決“土地屬于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的問題”,通過開展“減租減息運動”,調動了地主富農和農民兩個階級抗日的積極性,馬克·賽爾登認為:“雖然毛的命令同時肯定土地革命和統一戰線,但它強調了緩和與富農關系的步驟,作為黨的愛國事業的具體標志?!盵10]99-100廣大農民積極性調動起來后踴躍上繳“救國公糧”,支援前線戰爭,為抗日戰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新時代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人們的文化層次、接受能力整體有了提升,但總體而言,人們的認識水平、接受程度、辨別是非能力仍然存在差異,因而,今天的愛國主義教育仍然需要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引導不同群體結合崗位實際設計教育內容、改進教育方法,引導他們實現由愛國情感向愛國行動的轉化。黨員領導干部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示范力量,應該要求他們樹立國家安全意識,以身作則,牢記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做堅定的愛國者。對于知識分子,要在引導愛國主義信仰和理解愛國的深度上下功夫,指導他們深入研究、廣泛宣傳愛國主義精神,在實踐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青少年是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對象,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而言學校是主陣地,各級各類學校應認真貫徹國家教育系統相關文件要求,從小從早入手,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特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推動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培養學生濃厚的家國情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普通群眾的愛國主義教育要緊密結合生產生活實際,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社區、進軍營,引導人們糾正愛國主義認識誤區,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觀念,在實踐中自覺地立足崗位奉獻祖國和人民。應順應大數據時代人們普遍依賴網絡的心理,創新愛國主義教育的傳播載體,積極運用“互聯網+”等平臺針對不同群體滲透、宣傳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發揮網絡媒體在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中的獨特作用。

六、以知促行、知行統一,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的具體效果

愛國包括情感、意志、行動三個層面,實現愛國情感、愛國意志、愛國行動的統一才是真正愛國的體現。社會實踐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大舞臺,只有在實踐鍛煉過程中才可以檢驗出愛國主義教育的真實效果。愛國主義教育應教育國民切實把愛國情感轉化為愛國行動,實現愛國和敬業相結合??谷諔馉帟r期,黨明確提出不能離開現實任務空談愛國主義。黨員領導干部帶頭踐行愛國行動,左權、楊靖宇等一大批共產黨人在戰爭中表現了最勇敢的作戰行動和最大的犧牲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愛國主義教育的示范力量。黨領導的軍隊官兵發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前線浴血奮戰,涌現出了狼牙山五壯士、“劉老莊連”等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黨非常注重對普通群眾愛國主義行動的引領,當時的社會教育“主要的是給民眾以民族革命意識、民族自衛戰爭中所必需的理論和技能,參加實際救國行動爭取抗戰勝利”,[12]60機關、軍隊、學校、農村全面開展大生產運動,大家積極上繳“救國公糧”和工業產品,為抗日戰爭提供了重要的物資保障。特別是廣大人民的愛國熱情被激發起來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極大增強,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大大發揮,敵后老百姓在黨的領導下武裝起來,組成民兵組織、戰地服務團、救護隊、救亡歌詠團、抗日游擊隊,在為抗日戰爭提供堅強后盾的同時,利用地道戰、地雷戰等形式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戰斗力量,使日本侵略者真正陷于“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這些愛國主義的實際行動都為抗日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重要的物質保障,成為抗日戰爭時期將愛國主義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真實寫照。

愛國主義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引導人們實現由知向行的轉化,開展理性的愛國主義行動??偨Y抗日戰爭時期中共愛國主義教育最顯著的成效就是不僅大大凝聚了人民群眾的力量,而且將這種力量轉化為人們的實際行動來爭取民族獨立、保家衛國。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的弘揚過程中,同樣需要順應時代潮流,將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做細、做實,引導人們養成理性平和心態,將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轉化在實際工作中。習近平反復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道理,強調“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13]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要加強正面引導與依法治國規范并重,在夯實人民群眾共同的愛國主義思想基礎的同時,規范人們的愛國主義行動。一是通過正面教育引導人們理性愛國,把自己的人生同祖國人民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把個人理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中;二是倡導知行合一,將愛國思想轉化為愛國行動。通過搭建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平臺,用科學家精神、軍隊的戰斗精神、工人“大國工匠”精神等鼓舞人們錘煉和提升愛國主義本領,集中精力做好本職工作,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三是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嚴厲打擊損害祖國和人民利益的違法犯罪行為。發揮國家法律、市民公約、學生守則、行業規范等的指引、約束和規范作用,防止公民發表有損祖國的言論,出現以情感代替行動等偏激極端的所謂“愛國”行為,特別是要嚴厲打擊利用暴力恐怖、民族分裂等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行為。

七、結合形勢與時俱進,凸顯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價值

愛國主義教育不但具有科學性、人民性,而且具有發展性和時代性。結合新形勢不斷培育積極進取開放包容的愛國心態,是愛國主義教育始終保持鮮活生命力的持久之策。毛澤東指出:“愛國主義的具體內容,看在什么樣的歷史條件之下來決定?!盵2]520抗日戰爭時期,民族危機當前,增強愛國主義教育對于形成全民族的凝聚力、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黨根據當時民族危機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綱領,多方面開展以“抗日救國”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激發了全民族的抗戰熱情,團結、帶領人民大眾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根據當時國內外的具體情況,黨適時將愛國主義與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和世界人民的大團結緊密聯系在一起,通過大力宣傳黨的綱領、創辦日本工農學校教育日本俘虜等方式,呼吁全世界無產階級團結起來,共同抵御民族侵略行為,也正是由于黨的領導人把握住了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特征,把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與解放世界民族和人民聯系在一起,才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進一步加速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進程??谷諔馉巹倮?面對國民黨的背信棄義、出爾反爾,我黨繼續高舉愛國主義旗幟,號召人們將愛國主義與新中國的和平、統一建立結合起來,向全國人民提出要光明的新中國還是黑暗的舊中國問題,提出“打倒蔣介石、建立新中國”的號召,贏得了全國人民的擁護,帶領受剝削和壓迫民眾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愛國主義主題,新時代中華民族面對“兩個大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既要繼承傳統,又必須體現時代性特征,要在繼承和發展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習近平明確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14]為我們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指明了方向。中國夢是國家夢、民族夢,也是每個中華兒女的夢,新時代我們仍然需要借鑒抗日戰爭時期的成功經驗,與時俱進、充分挖掘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價值,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時代性和有效性。一是要針對新時代我國面臨的形勢對愛國主義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以新內容、新思路、新形式謀劃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不斷創新愛國主義教育話語表達方式,努力體現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明特征;二是要拓寬視野、用中華民族精神凝聚全世界華人人心,激發海內外華人的愛國主義熱情,引導他們在不同領域為民族復興添磚加瓦,為實現中國夢匯聚強大的精神力量;三是要體現大國擔當,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新時代是開放、包容的時代,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應繼續與國際主義相結合,在學習、借鑒、共享先進的國際經驗的同時,防止出現狹隘的愛國主義觀念,應通過“一帶一路”等造福各國人民,讓世界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為實現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貢獻中國力量。

抗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的歷史背景與當代中國的實際情況盡管有所不同,但其中不乏存在一些有效、規律的東西。以史為鑒、繼承和發揚抗日戰爭時期愛國主義教育的歷史經驗,無疑會對推動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提供有益啟示。新時代應汲取抗日戰爭時期愛國主義教育的成功經驗,結合新的形勢不斷調整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創新愛國主義教育的方法,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時代性、有效性,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心聚力。

猜你喜歡
愛國愛國主義中華民族
愛國擁軍矢志不渝 扶危濟困不遺余力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感愛國事,承愛國志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在疫情大考中彰顯愛國主義力量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愛國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