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縣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

2023-02-13 01:23趙世東
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房縣菌種食用菌

梁 偉,趙世東

(1.漢江師范學院 教育學院;2.中共房縣縣委黨校,湖北 十堰 442000)

近年來,房縣高度重視農業產業體系建設,食用菌產業逐漸成為當地七大重點產業之一,在助推縣域經濟發展中展現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一、房縣食用菌產業的發展現狀

食用菌是指可供食用的蕈菌的總稱[1],因其具有較高的食藥價值,越來越受人們喜愛。房縣地處食用菌種植的“黃金地帶”,具有悠久的食用菌種植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迄今約1 300年。但直至20世紀90年代末,在攻克黑木耳椴木栽培技術后,才真正走上規?;l展道路。目前房縣食用菌種植主要以香菇、木耳為主,羊肚菌、靈芝、銀耳、血耳等珍稀菌種為輔。全縣形成了東、西、北三大食用菌產業帶,建成了“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菌農”的種植體系,形成了縣、鄉、村三級產業推進模式。全縣發展袋料食用菌5 000萬棒,羊肚菌1.2萬畝,食用菌總產量4.35萬噸,實現綜合產值35.4億元,其中種植業產值9.8億元,加工流通產值25.6億元。食用菌產業正逐步成為農民增收、出口創匯的重要產業,產生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二、房縣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優勢與經驗

房縣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優越的自然資源稟賦、悠久的歷史經驗積累、利好政策的支持、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和專業人才的技術賦能,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具備優越的自然資源稟賦

房縣靠近巴山和武當山的中部,屬亞熱帶氣候,年均降雨量大,約750~1 160 mm,雨日長達140天左右,空氣相對濕度75%,氣候溫暖濕潤;山地森林總面積達3.68×107 hm2,闊葉樹總面積為2.45×105 hm2,森林覆蓋率84.6%,其中,適合食用菌發展的闊葉林5.15×104 hm2,且保持著1.09×106 m3的年增長量。地貌的多樣性、氣候的復雜性、林木資源的豐富性,為食用菌生長提供了所需的各種自然資源。

2.具有悠久的歷史經驗積累

房縣具有悠久的香菇、木耳種植歷史,積累了豐富的食用菌種植經驗。從早期的人種天收、間排接種階段,總結出“干干濕濕”“三陽七陰,花花太陽”等生產竅門[3]。到20世紀60年代,逐漸總結出“黑木耳生產三字經”,并開始探索孢子液噴灑耳桿接種和木屑培養菌絲在耳桿打孔接種技術。再到現在,在掌握了深孔、密植、噴灌栽培、仿生態袋料生產等技術的基礎上,形成了土壤填充水蘑菇種植法、層框種植法和椴木種植法等技術方法,在“春栽”“秋栽”的基礎上,推出了“夏菇”生產,實現了全年有鮮菇供應。在這些經驗基礎上,建立了房縣黑木耳和房縣香菇兩個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志質量控制技術規范,為食用菌產業的規范化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3.具有全面的利好政策支持

食用菌產業是房縣重點培植的農業產業,為此當地政府專門出臺了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利好政策,著力擴大食用菌產業的種植規模。扶持本地菌包廠建設,增強菌包的在地適用性,可以降低引種規模,使得當地食用菌產業的穩產保產能力得到增強,并為食用菌產業提供保險服務,有效降低了菌農的種植風險??傊?當地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

4.具有較強的行業品牌賦能

房縣燕耳享譽東南亞,房縣小花菇聞名全國,早在唐代,房縣耳菇就被欽點為“貢品”,自明清以來,“耳菇名縣”的金字招牌千年不衰[3],時至今日依然馳名中外,得到市場高度認可。房縣黑木耳被評為“十堰市十大名片”,先后榮獲了“湖北省十大名菜”“消費者最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100強”和“全國果蔬產業鏈城市地標百強品牌”的榮譽稱號[4],這些榮譽稱號為食用菌產業發展奠定了品牌基礎,也擴展了銷售市場資源。2020年房縣香菇、房縣黑木耳入選首批中歐地理標志互認證名錄,2022年兩者的品牌價值分別達12.28億元和11.47億元,在符合要求的全國156個區域品牌中排名分別為第44位和第45位,已然具備較強的品牌價值。

三、房縣食用菌的發展困境與不足

1.科研創新力度不足,產業生產能力較弱

優質菌種是食用菌產業保產穩產的關鍵,房縣雖是傳統的食用菌種植大縣,在食用菌的種植環節具有豐富的實用經驗,但和隨州、古田、西峽、長白山等食用菌產業大(區)縣比較而言,房縣在優質菌種培育上科研力度不夠。當地產業扶持資金主要投入在種植環節,且缺乏專業研究機構,對菌種選育、引種的抗逆耐病系統實驗和加工技術的研發重視和投入明顯不夠,從而導致缺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質品種。同時,房縣雖然建立了兩個食用菌的全國生產標準,但在實踐中并未嚴格執行,從而導致當地食用菌產品生產率和優質率不高,且市場較為混亂,對區域品牌的建設造成一定影響。與隨州2017年種植2 200萬棒,能產優質干菇6.5萬噸的生產能力相比,可見一斑。另外全縣11個鄉鎮500萬袋以上的專業鄉鎮僅5個,10萬袋以上的種植大戶并不多,這種傳統小農經營模式承擔新技術抗風險能力弱,并且以分散小農經營為主導的生產模式,使得新技術難以推廣應用。

2.缺少龍頭企業引領,市場波動較大

當地食用菌生產的龍頭企業主要經營菌種的生產和制造,其他環節缺少龍頭企業引領。菌種供應企業同合作社與農戶的利益連接機制不緊密,難以形成利益共同體,對食用菌的產出缺少風險共擔機制,風險基本由農戶或者合作社承擔。當地在食用菌產業的銷售環節中缺少龍頭引領,全縣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僅有兩家,且體量較小,承擔市場波動的能力也十分有限,難以維持地域食用菌市場的穩定。

3.缺乏健全產業鏈條,產業勢能釋放不足

“食用菌產業是以菌種研發、原種選育、菌苗供應、菌種種植、鮮菌采集、生產加工、市場營銷為一體的全流程的產業?!盵4]縱觀全國食用菌產業頭部區縣,產品粗加工銷售在整個產業中所占比重并不大,且十分注重菌種研發、產品深加工等高附加值環節的打造。而目前房縣仍以產品粗加工銷售為主,整個產業缺乏橫向縱向的延伸和輻射,產業鏈條不長,產品利潤率較低,產業鏈勢能釋放嚴重不足。

首先是菌種價值潛力無法發揮。菌種是食用菌產業的上游產業,是行業發展的“牛鼻子”和“風向標”,具有極高的價值潛力。由于缺少食用菌科研機構,當地的菌種研發能力明顯不足,不僅不能引領行業發展,甚至還需引種種植。

其次是種植規模效應發揮不足。食用菌產業也是種植業的一種,種植業是一個薄利甚至微利行業,規?;瞧浒l展壯大的必由之路,但當地食用菌種植較為分散,缺乏集中連片的單體規模生產區,加上生態政策紅線的限制,食用菌產業總體規模也一直難以突破,其規模效應明顯不足。

再次是深加工產品溢價優勢不足。房縣食用菌加工仍處于初加工階段,以鮮品和干品銷售為主,產業收益相對較低。[5]食用菌產品增值加工尚未起步,高附加值的即食食品、調味品、飲料、保健品等深加工產品沒有跟上,受市場的波動影響很大,抵御市場風險能力相對較弱。

最后,產品的品牌價值開發不足。一方面,對品牌建設不夠重視,產品紛紛陷入品類銷售的價格競爭中,產業扶持投入成為“無底洞”。另一方面,缺乏區域品牌大格局思維,未將房縣食用菌品牌納入十堰食用菌區域品牌進行一體化開發和利用。并且,忽視了品牌維護和價值開發,對品牌形象的宣傳不足,未能將當地地理標志和品牌與食用菌價值關聯,例如提升至養生、美容、藥用食用菌提取物的層面,從而導致房縣香菇木耳的千年品牌,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品牌效應。

4.政策支持環節異位,行業基礎不夠牢固

盡管累計投入大量的資金、出臺了較為全面的獎補政策以扶持食用菌產業的發展,但主要集中在擴大種植規模上,而對本地優特菌種研發、產品深加工、市場拓展、品牌建設等方面的支持明顯不足。農業產業的發展,最大的難點在于農產品的市場問題,也就是銷售問題,房縣食用菌行業仍處于自產自銷的發展階段,缺乏有效組織及協調,農民的種植銷售主要依靠自身,市場信息閉塞,其他環節的價值也無法得到有效開發,與做大做強的發展目標還存在較大差距。

四、房縣食用菌產業發展的路徑

房縣應充分發揮林木業資源優勢、氣候條件優勢、產業基礎優勢,調整政策獎補環節,合理推動科技創新,壯大龍頭企業、健全產業鏈條,在菌苗培育、規范化生產、商品精細加工等關鍵環節下功夫,優化產業布局,促進食用菌產業“接二連三”全面發展,從而提高食用菌產業的競爭力,力爭將房縣也打造成“中國食用菌之都”。

1.強化科技支撐,將經驗優勢轉化成科技優勢

應在菌種培育、種植技術規范、生產信息化管理、末端菌棒處理等環節加強科技應用。食用菌產業前端的菌種培育是一個高技術環節,也是食用菌高質優產的重要保障,應加強食用菌菌種的研究,加強與科研院所的聯系與協作,培育區域食用菌優質品種。嚴格執行食用菌生產標準和市場準入制度,加強執法監管,對不符合市場準入的產品予以取締。加強產業信息化建設,利用大數據,把食用菌生產全過程,進行智能化管理,實現數據共享,利用數據信息實現食用菌生產的實時診斷和科學決策。而在食用菌生產的末端,即菌棒的二次處理及廢物利用,可以再分解生產真菌或者加工成濃縮飼料、有機肥、活性炭等工業產品,完成資源的循環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2.做強龍頭企業,將分散經營轉化成集中經營

扶持現有企業繼續做大做強,引導重組建立食用菌龍頭企業,實行全產業鏈標準化生產,從而穩固市場,增強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將分散經營逐漸引向集中經營,從而確保食用菌的市場份額,提高行業話語權,尤其是定價權、議價權。例如隨州90%的鄉鎮、30%的農戶、約30萬人集中從事食用菌相關產業,是其成為食用菌產業領頭羊的制勝法寶。將分散的基地逐漸集中,有規劃地將房縣食用菌產業項目集中,學習西峽縣“一村一品”的經驗和古田產業內部分工經驗,盡量避免一個鄉鎮、村多產經營的情況。產業相對集中、要素相對集聚、企業相對集成,走上規?;l展道路,這是房縣食用菌產業乃至其他農業產業的必由之路。

3.健全產業鏈條,將單項效益轉化成復合效益

針對當前食用菌產業發展的薄弱環節,應有針對性地強化相關鏈條,從而打造全產業鏈的盈利點。僅靠半成品、原料食用菌的銷售,效益上限明顯,需要在高價值鏈條上下功夫,在全產業鏈條上尋找盈利點,才能徹底激活產業的復合效益。比如菌種的價值較高,且收益相對穩定,就可以在此環節上努力??v觀食用菌區域品牌頭部地區,都十分重視菌種研發,古田縣將菌種研發作為產業發展的根本,既獲取了菌種“走出去”的價值收益,也穩定了本地生產能力,從而保證了其“中國銀耳之鄉”的美譽。其次這些頭部地區都十分重視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且主要以二產、三產為發展重點,房縣應加強推動食用菌二、三產業發展,尋找食用菌產業高溢價鏈的發展新機遇。

4.精準政策支持,將零和博弈轉化成比較價值

隨州出臺了菌種研發、規范生產、市場拓展、品牌建設宣傳等食用菌全產業鏈支持政策,房縣也可以將扶持政策細化、扶持資金分散投入,用以扶持具有較高溢價的食用菌產業鏈條,弱化內部競爭,逐漸形成全鏈條的利益同構。在細化政策和分散資金投入之前,應加強食用菌產業的調研,不管是縣內還是縣外合作,都要尋找到立足當地資源、基礎、品牌等等環節的比較優勢,從而形成差異化競爭,真正形成“一村一品”甚至是“一鎮一品”,不要希望在一個村或者一個鄉鎮所有品類齊步走,要盡量走向專業化的發展道路,避免鄉鎮、村之間形成內部競爭,或者與周邊縣市形成零和博弈。同時要堅持食用菌產業扶持政策一貫到底,引導和保障食用菌產業穩步向前。

五、結語

食用菌產業作為房縣農業七大產業之一,近些年呈平穩增長的趨勢,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不足,政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政策的統籌,引導食用菌產業全鏈發展。首先穩定食用菌種植的規?;l展,食用菌種植和粗加工銷售是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仍需穩定發展。其次促進菌種研發的產業化發展。要在食用菌菌種的研發環節上加大力度,并積極促進其成果轉化。再次要加強二、三產業同步發展,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最后要促進食用菌產業的大區域發展,深入調研找準地域食用菌特色,并以此打造十堰食用菌大區域品牌,實現真正意義上差異競爭。

猜你喜歡
房縣菌種食用菌
螞蟻琥珀中發現新蘑菇菌種
Eddie the Eagle
食用菌的栽培技術(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術(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術(下)
“一帶一路”書香萬里行走進房縣
“一帶一路”書香萬里行走進房縣
手外傷感染的菌種構成及耐藥性分析
食用菌液體菌種栽培技術的探討
α-淀粉酶的基因改造與菌種選育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