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館職能歷史演進與歷史發展關系的再認識

2023-02-20 10:19張寒生趙滿紅
皖西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藏書職能時期

張寒生,趙滿紅

(銅陵學院 科研處,安徽 銅陵 244061)

職能是指人、事物、機構應有的作用與功能,一般來說,社會機構的職能就是這個機構所起的作用以及須負起的責任。在我國,學界公認的中國圖書館事業的起點是藏書史的起點?!兑住は缔o上》說:河出圖,洛出書??梢娫谥艽郧耙延胁貢e。作為一個社會機構,圖書館的結構并不復雜,主要由文獻、設施、人員、場地等構成,但是業界對其職能的描述可謂千人千面。目前比較具有權威的論述如下:1975年國際圖聯(IFLA)將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職能概括為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展社會教育、傳遞科學信息、開發智力資源;1981年我國學者于《圖書館學基礎》這一專著中將圖書館職能概括為保存文化遺產、傳遞科學情況、進行思想教育、提高科學文化水平[1]。此后,還有很多專家進行了拓延與補充。關于圖書館職能問題的研究主要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圖書館界才真正意義上開始關注圖書館職能問題并加以研究。圖書館職能是圖書館極其重要的基礎理論問題之一,它不僅關系到圖書館的工作實踐,也關系到了整個圖書館的生存方式和發展趨向,特別是它與社會歷史發展的互動關系。圖書館有兩種類型的職能:一是基本職能,亦稱自然職能,是古今中外任何圖書館都具有的職能;二是一般職能,亦稱社會職能,是一定歷史時期社會賦予圖書館的歷史使命。圖書館的社會職能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它以基本職能為基礎,是基本職能在一定社會的表現形式。

圖書館的職能實際上就是社會要求圖書館發揮怎樣的作用。它通常以兩種形式表現出來,一種是自覺主動的:社會有某種期待,圖書館就主動去做了。另一種是被動的:圖書館必須完成政府法律政策規定的任務。當然,兩者是可以相互轉換的。既然圖書館的職能是社會賦予的功能。當然就與社會的歷史發展與變革具有密切的關系,在不同的社會歷史發展階段,圖書館可能會擴大或強化某些職能。也可能會弱化甚至消除某些職能,但不容置疑的一點,圖書館職能的每一次演進,都是對社會歷史發展的走向呼應,其根本是基于社會歷史發展的期待。

一、古代圖書館職能:藏書(文獻保護)

中國是文明古國,也是文獻大國,我們的祖先留下的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大多是通過各種文獻流傳至今的。有了文獻,就有了相應的文獻收藏機構和收藏制度。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商周時期就已經有了“史館”制度,專門從事典籍的編撰、管理與保護。韓永進主編的《中國圖書史館史》將中國圖書館事業的起點定在了藏書史的起點——商周時期[2](P1-23)。

古圖書館可以劃分為5個周期:(1)華夏文明的初始階段。隨著社會的進步,出現了甲骨文與金石文,越來越多的事件被記錄下來,為了貯藏這些文獻,專門的藏書處所和機構被建立起來,這一時期也是中國藏書的起始階段。(2)秦漢時期是中華文明的形成階段。隨著中原文化的極大發展,簡帛圖書的數量和種類激增,藏書家增多,藏書機構逐步制度化,這一時期是中國藏書的發展階段。(3)隋唐時期結束了中原地區延續的百年的戰亂,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政治,經濟環境較為穩定,文化事業也得到了很大發展,特別是隨著雕版印刷術的發明與普及,書籍的生產率有了新飛躍,私人的藏書活動數量,種類更加豐富。中國古代藏書的四大體系:館藏、私藏、寺院藏書和書院藏書,至此全部形成,是中國藏書的發展階段。(4)宋元時期,隨著活字印刷術發明,圖書得以大量印刷,中國圖書館進入印本時代。這為藏書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各類藏書家大量涌現,是中國藏書的興起階段。(5)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社會進入了一個穩定的發展階段,隨著印刷技術效率被發揮到極致,圖書的生產和流通達到了印本時代的巔峰,藏書家層出不窮。產生了大量藏書的思想和理論,古代藏書樓的發展趨于極致,是中國藏書的興盛與成熟階段[3](P5,397-410)。

盡管今天業內對中國古代藏書、藏書樓和圖書館的含義及其關聯的研究存在著不同觀點,而且認為“圖書館”是一個舶來詞匯與中國古代藏書、藏書樓是兩種不同屬性的事物,中國圖書館是西學東漸的結果,不是中華“古已有之”。但有一點是不用質疑的,中國古代藏書、藏書樓與中國近現代圖書館事業淵源深厚,不可分割。作為一個文化現象,延帛千年,藏書事業不可能不受到哪個社會和時代政治、經濟、戰爭、宗教、科技等因素的影響。杰西·H·謝拉說,“圖書館是社會的這樣一種新式新生事物:當人類積累的知識大量增加,以至于超過了人類大腦的記憶限度時,當口頭流傳無法將這些知識保留下來時,圖書館便應運而生了”[4]。幫助社會記憶和流傳精神產品,這便是圖書館最早,最特殊的社會角色。藏書,也是圖書館最初始的職能,它源于社會的期待。

二、近代圖書館智能:教育(啟發民智)

近代圖書館既是中國古代藏書逐步衰落與近代圖書館日漸興起的歷史,又是藏書私有走向公共的歷史,亦是古代藏書思想轉向近代圖書學的歷史。

從圖書館自身的發展來看,中國近代圖書館的發展經歷了西方圖書館觀念的傳播(鴉片戰爭至洋務運動)、公共圖書館運動(維新變法至清末新政)、新圖書館運動(1910-19-25)、近代圖書館發展(1928—1937)、近代圖書館衰落(1937—1945)和近代圖書館澶變(1945—1949)等幾個歷史時期。在這幾個歷史時期,圖書館發揮的主要職能是教育(啟發民智),這是因為它與百年的近代社會發展信息和變革相連。這個歷史時期經歷了鴉片戰爭時期(1840—1960)、洋務運動時期(1861—1894)、維新變革時期(1895—1900)、清末新政時期(1901—1911)、民國初中期(1912—1937)、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和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七個時期。

總體上看,清末是古代藏書衰落與近代圖書館的興起和發展時期,圖書館的教育職能強化,藏書職能退居其次。1840年鴉片戰爭后,西學(東漸)開始傳入中國。但熱衷于洋務的官員,主要著眼于兵器制造,筑路開礦等具體技術知識,而絕少注意到西方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教育和影響。以提倡新政著稱的洋務派大員張之洞所撰的《書目答問》也僅囿于四部圖籍,學習科學技術,而絕少提到西學文獻。19世紀90年代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一時期,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和擴張進入了一個新階段。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西方列強掀起“爭奪”租借地的狂潮,中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被瓜分危機。在這種亡國滅種的沖擊下,中國的民眾尤其是沉酣予幾千年傳統士大夫們悚然驚醒,正如康有為所說,“非經甲午之役,割臺償款、創巨痛深,未有肯幡然而改者”。中華民族的有識之士開始走上了學習西學、變法圖強的道路。并在學習西學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種共識,即把興辦教育、建立學堂、開發民智作為學習西方和改良社會的首要內容,而興辦新式教育的主要內容就是建立西方式圖書館。新型圖書館的思想既由此形成,奠定了中國興辦圖書館的思想基礎,而后的中國圖書館基本上是按照此時形成的原則和思想發展的。

可見,教育職能從近代圖書館誕生伊始就與圖書館息息相關、不可分割、延續至今。以前頒布的圖書館《章程》《規程》《條例》并沒有明確圖書館職能這個詞或概念,而是以規定、任務等來體現的,但無論是官辦和私辦的各種新型藏書樓、公共圖書館、大學圖書館均無一例外地將教育職能列入其規定的首要內容。這一時期的圖書館學家徐樹蘭、鄭觀應、康有為、梁啟超、韋棣華、沈祖榮、李大釗等的辦館理念和學術思想均突顯了圖書館的教育職能。在這里,要著重提及一下李大釗和北京大學圖書館。李大釗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不僅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而且是一位成就卓越的圖書館學家。在1918年1月至1922年12月任北大圖書館館長的五年中,發表了一系列關于圖書館的研究等重要論文,最早從理論上對我國圖書館,尤其是大學圖書館建設和發展的許多重大問題做了深入研究,代表了當時中國圖書館界的最高水平。李大釗任館長期間。把北大圖書館辦成了傳播新思想、新文化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教育陣地,為此購置了大批國內外進步書刊,其中有《新青年》《勞動者》《先驅》等十余種進步雜志,以及德文版的《共產黨宣言》《政治經濟學批判》、日文版的《資本論》等40余種馬列主義著作,開辟了介紹馬克思主義和俄國革命的專題閱覽室[5]。在李大釗領導下,北大圖書館實際上成了我國最早宣傳介紹馬克思主義和俄國革命的思想陣地,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起點之一。當時的北京大學社會主義研究會、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每周評論編輯部等,也都是以北大圖書館為主要活動基地的。北大圖書館直接影響了一批追求進步的青年,最重要的是新中國的開國領袖毛澤東,其他還有鄧中夏、羅章龍、張國燾、劉仁靜、張申府、高君宇、何孟雄等。據歷史研究,我國最早的一批馬克思主義者中,有許多人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形成均與北大圖書館有關,足可見圖書館教育職能的重要性。在不同歷史時期,圖書館教育職能所體現的目的、內容、方式、手段等不同而已,歸結一點就是社會的期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公共圖書館宣言》,1949年版賦予公共圖書館的角色期待,就是社會教育。這也是圖書館的主要職能。

三、現代圖書館職能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統治在中國的崩潰和百余年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中國歷史迎來了新紀元。中國圖書館也步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雖然發展是曲折的,但總體上是前進的,圖書館職能,總體上也是呼應社會歷史發展來發揮的。

(一)建設時期(1949—1977年)

這是由這一時期規定的服務對象、任務決定的。新中國成立后,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圖書館事業也進入了建設時期。為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法規,1949年頒布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明確了圖書館主要服務對象是工農民。1955年,文化部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進公共圖書館工作的指示》,明確規定了圖書館的定位,公共圖書館是以書刊對人民進行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教育的文化事業機構。1956年,黨中央發出“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為了響應這一號召,1957年,國務院批準出臺了全國圖書館協調方案,倡導在全國實施文獻信息資源共享,為科學研究服務。這一時期發生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使圖書館事業發展大起大落。特別是受到蘇聯圖書館“意識形態功能”思想影響,導致圖書館的“泛政治化”,但從總體上看,圖書館建設仍取得重要成績。1966-1976年期間,圖書館成為階段斗爭的工具,階級斗爭和為階級斗爭服務成為圖書館的主要職能甚至唯一職能,圖書館的保存文化遺產、藏書宣傳教育、傳遞科學情報等社會職能被弱化,圖書館事業出現大滑坡、大倒退。

(二)發展時期(1978—2000年)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1992年,我國開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成為這一時期兩項“頭等大事”,我國的圖書館事業也進入了穩定的發展時期。宏觀層面上,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指導圖書館的綱領性文件,依照時間順序,主要有:1980年,中央書記處通過的《圖書館工作匯報提綱》。1981年,教育部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學校圖書館工作條例》。1982年,文化部發布的《省、(市、自治區)圖書館工作條例》。1987年,中宣部、文化部等聯合下發的《關于改進和加強圖書館的工作報告》。1990年七屆全國人大通過新中國第一部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199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出臺,文件中明確提出,咨詢業和信息業是發展第三產業的重點。微觀層面上,由于國家制定了一系列促進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圖書館事業經費投入大幅增長,辦館條件明顯改善,圖書館工作逐漸走向標準化、規范化。各類圖書館管理體制逐步健全,圖書館教育空前發展。1949至1977年,只有北京大學和武漢大學培養圖書館專業人才,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招生,1978年6月,教育部在武漢召開會議,制定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圖書資料工作的意見和圖書館學專業教學方案[6]。自1978年開始。有大批高校設置圖書館學專業,如山西大學、內蒙古大學、湖南大學、上海師范學院、復旦大學、遼寧大學、安徽大學、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1978年,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圖書學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圖書館學、目錄學)。國際交流活動的日益頻繁,隨著信息化、網絡化時代的到來,國家開啟科教興國戰略。改變了圖書館的資源結構和服務方式,在這一歷史發展時期,圖書館的各項工作主要圍繞服務國家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和科教興國戰略,圖書館的基本職能主要體現在呼應社會需要或是政府正式出臺相關政策中,以及對圖書館任務的規定等方面總結出來的。這一時期,學界開啟對圖書館職能的專門研究,北京大學和武漢大學合編的《圖書館學基礎》,提出圖書館的職能:傳遞科學情報,提高科學文化水平、思想教育、保存文化遺產。吳慰慈、卲魏編著的《圖書館學概論》,認為圖書館的職能:社會文獻流整序,傳遞文獻信息、開發智力資源與進行社會教育、搜集和保存文化遺產[7]。這些研究成果至今仍是我國圖書館的立館之本與決策的理論依據,也是我國現代圖書館成熟發展的象征,與國際圖聯在1975年提出的保存文化遺產、開展社會教育、傳遞科學技術情報、開發智力資源的圖書館“四職能”基本上是一脈相承,而且還有所發展。

(三)繁榮時期(2001年至今)

進入新千年新世紀的時刻,整個國家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奮斗,我國改革開放程度進一步提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建立,科教興國戰略成效日益。中國圖書館在這一時期發展已經不是量的增長,而是質的飛躍。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和任務,國家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之一,文化建設與圖書館息息相關。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人民不僅對物質生活有更高的要求,對文化和精神生活也有更高的要求,中國圖書館事業也進入了新時代[8]。它意味著我國公共圖書館從總體上已經完成了借閱、典藏等傳統的基本任務,圖書館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發展周期。黨的十七大將“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確立為發展目標?!豆参幕毡U戏ā奉C布和實施,公共圖書館建設與發展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語境平臺。黨的十八大以來,確立了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笆濉币巹澗V要要把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一項重要舉措。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在此期間,黨中央還提出建設學習型社會、和諧社會的社會發展目標,這也是對圖書館更好發揮社會職能的要求?!吨腥A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自2018年1月1日起實施,立法宗旨對中國特色公共圖書館事業在新時代什么方向前進,堅守什么發展原則和服務理念,承擔什么歷史重要等都出了明確指引,公共圖書館在滿足人民對精神文化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方面,有了方向和定律。這一歷史時期,圖書館最主要的職能是文化保障、文化服務、文化傳承、文化教育、文化創新。

黨的二十大提出,從現在起,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爸袊浆F代化是中華民族的舊邦新命,必將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眻D書館是國家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場所。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奮斗和實踐中,中國圖書館事業應該如何發展,圖書館的職能如何趨向和定位,這是我們每個圖書館事業的建設者從現在起就急需要研究的問題。我們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服務方式,推動全民閱讀,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再立新功。

猜你喜歡
藏書職能時期
職能與功能
文藝復興時期的發明家
開心一刻
清代時期
新時期的向善向上
價格認定:職能轉變在路上
珍惜每一本藏書
淺談會計職能是否應該進行拓展
千載藏書風 化績于當下——《嘉興藏書史》評鑒
別宥齋藏書題記拾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