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發幼兒深度學習的大班科學區域環境創設策略探微

2023-02-20 18:41吳慧惠
名師在線·上旬刊 2023年12期
關鍵詞:環境創設深度學習幼兒

吳慧惠

摘 要:幼兒參與科學區環境創設的過程也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他們能夠主動地、自主地、創造性地通過自己特有的動作、語言、作品等形式參與游戲環境的創設,并在這個不斷延伸的過程中進行主動學習,甚至是深度學習。在科學區域環境的創設過程中,教師要有正確的角色定位,相信幼兒的能力,相信幼兒的深度學習無處不在,善于敏銳捕捉并給予支持,還要重視游戲環境的作用,助推幼兒深度學習。

關鍵詞:幼兒;科學區;環境創設;深度學習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34-0008-03

幼兒園教育環境是基于支持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理念而提供和創造的在園生活、學習和發展的條件的總和。幼兒通過與環境的對話和互動能夠實現自身發展。在幼兒園科學區域中,教師如何通過環境創設為幼兒的深度學習提供支架,繼而引發幼兒的深度學習呢?筆者結合多年工作實踐,就當前科學區域環境創設與深度學習的關系,以及科學區域活動中幼兒深度學習的現狀進行剖析,探尋支持幼兒深度學習的大班科學區域環境創設對策。

一、科學區環境創設與幼兒的深度學習

區域環境創設是教師基于相對應的教學目標指引,有計劃、有目的地通過物質環境的設置和心理環境的營造,來創設能夠給兒童的學習與發展提供條件的活動過程[1]。本文中的“科學區域環境創設”偏向物質環境創設及“兒童立場”理念下心理環境營造的總和。深度學習強調學習者的主體性學習、對話性學習和協同性學習,本質是引領和幫助學習者進行有意義的學習,關注學習者溝通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批判性思維等素養的習得。在以科學區域環境的創設與利用引發幼兒深度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轉換環境創設的主體視角,對幼兒在游戲環境創設中的行為表現進行觀察,重視幼兒獨立發現問題以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經驗的習得,關注幼兒與同伴、材料和環境的互動,使科學區域游戲環境能夠更科學地助推幼兒的學習和成長。

二、大班科學區域活動中幼兒深度學習的現實困境

課題開展前期,教師對實驗班大班幼兒科學區域活動情況進行田野調查和個別訪談,通過數據分析發現科學區域活動中幼兒深度學習的現狀如下:

幼兒科學探究的目的性較弱,具體表現為進行科學區域活動時會出現活動選擇從眾、探究過程中斷或中途更換探究主題、更換其他材料的現象。此外,幼兒主動解決問題的意識較薄弱,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對成人的依賴性較大,表現為解決問題過程中新舊經驗交互能力薄弱,獨立思考意識不強,合作探究能力有待提高,無法實現新舊經驗的靈活遷移。另外,批判性思維缺乏、自我反思較少、流于表面等問題也常見于科學區活動中。

三、引發幼兒深度學習的大班科學區域環境創設策略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確定了21世紀的七大學習原則與深度學習核心素養的價值導向一致,均關注、強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情感、高階思維、社會性互動三個維度,強調學習者要從已有知識經驗中進行延展,并在全新的環境中領悟或應用知識。因此,基于理論學習與實踐梳理,筆者提出了支持幼兒深度學習的區域環境創設的策略,在此以大班科學區域為例,結合教育教學實踐進行闡述。

(一)材料投放,自主開放

材料是幼兒進行自主探究的重要載體之一。在材料的投放上,教師需要兼顧自主性、開放性、挑戰性,

做到“三性合一”[2]。具體來講,材料的投放主要遵循三個準則:提供種類多元的材料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與探究欲望;投放結構適合、層次分明的材料,兼顧個體差異,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求;保證科學探究活動的空間,賦權賦能,賦予幼兒自主選擇材料的權利,通過創造性使用材料實現游戲意圖。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班級幼兒的發展實際與游戲需要提供材料。一般來說,在游戲的初始階段,

教師大多投放開放性的低結構材料,旨在激發幼兒科學探究的興趣,吸引幼兒與材料充分互動。在游戲的發展階段及高潮階段,教師可投放與幼兒問題解決相關的富有挑戰性的材料。幼兒通過對材料功能的深度感知及對材料玩法的創新探究,能夠進入有意義的游戲問題情境,探究與解決問題。此外,教師還可鼓勵幼兒參與收集滿足自己探究需求的拓展性材料,支持幼兒實現個性化探究。材料收集也可打破時空界限,教師可以科學延長材料收集時間,將探究場所由室內擴展到室外,建構豐富、多元的環境場域。

(二)時空支持,科學靈活

第一,時間安排科學合理,追隨幼兒的游戲節奏,

是對教師開展一日活動的基本要求。教師應確保幼兒每日的游戲探究時間,實現彈性化作息。如筆者所在幼兒園大班幼兒一日作息時間安排,室內區域活動和其他游戲每日每次時長分別為50分鐘和1小時??茖W合理、富有彈性的作息安排能夠較好地滿足幼兒學習過程中生成內容的需要,讓幼兒能夠在科學區環境中充分探索,助推幼兒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

第二,打破區域界限,實現資源的流通。根據幼兒游戲需要進行調研,充分開發利用各處室內外空間,結合有關地形和自然條件等,設置基本能涵蓋幼兒學習發展需要的各個功能游戲區??茖W、合理的空間布局能夠促進幼兒深度學習。除了班級區域間剛性界限的破除,還可以打破區域的空間界限,支持幼兒的科學活動探究從室內延伸到室外,實現了游戲資源的流通,有助于幼兒自由進行科學探究。

(三)問題導向,聚焦靶向

建立在真實游戲問題情境下的狀態才可能引發幼兒的深度學習。教師要有明確的問題意識,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要關注幼兒的問題,關注在游戲活動中幼兒與環境材料互動時發現和識別的問題,鼓勵幼兒與教師、同伴交流并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第二要挑戰幼兒的認知,設計適當的游戲,引發幼兒對問題的持續關注和探索,根據幼兒遇到的問題,調整科學區環境或材料,引導幼兒持續、深入地開展游戲。第三要引導幼兒質疑,當幼兒沒有發現問題時,教師可以拋出開放性問題,促使幼兒積極進行質疑、試誤。

如在案例“機器人站起來了!”中,幼兒聚焦“如何靈活、牢固地連接紙皮機器人”,進行連接問題的系列探究。在首次探究時,幼兒用雙面膠進行粘貼,合作連接紙皮機器人,但發現連接效果不佳。他們再次挑戰認知,思考“還有哪些材料能夠既牢固又靈活地連接紙皮機器人呢?”的問題。幼兒根據游戲計劃,與伙伴自選材料進行連接,但是發現機器人無法靈活運動?;诖?,教師引導幼兒調整材料配置,鼓勵他們打破區域界限,從建構區和材料庫等地尋找新材料,使幼兒建構新的連接經驗。幼兒在之前連接探究的基礎上提出“怎么讓紙皮機器人站起來?”的問題。他們遷移之前做環保小衛士的經驗,尋找紙箱的平衡點和支撐點,用吸管插接做出身體部分,采用積塑材料連接腳與身體,讓機器人站起來,后續還與班級其他小伙伴分享經驗?;谡鎸嵉臋C器人身體部位連接現狀解決問題,幼兒積極主動地對連接材料進行質疑和思辨,有利于對連接內容、材料、操作步驟進行批判反思。

(四)積極鼓勵,正向引導

自主學習的心理環境是引發幼兒深度學習的前提,和諧的師幼關系能為幼兒的深度學習提供支架[3]。教師需要重視溫馨、和諧、寬松的師幼關系的構建,創設開放、積極、正向的互動氛圍,助推幼兒的深度學習,具體需要關注以下三點:

第一,教師要肯定幼兒的游戲主題,適度參與幼兒游戲,以積極情緒伴隨游戲全過程;對于在游戲中遇到困難的幼兒,能敏銳發現并給予回應。第二,平行介入,關注幼兒解決問題的過程,當幼兒畏難時,給予必要的支持與幫助。第三,引導幼兒協商、協作解決問題,對幼兒合作行為表示肯定,增強幼兒積極的情感體驗。

在科學區域游戲中,教師的觀察重點需放在幼兒與環境材料的互動上,如“他們在什么環境里用什么材料做了什么?他們是如何使用材料或者反復試錯的?哪些材料是他們喜歡的?哪些材料是被他們忽視的?”,在此基礎上再分析幼兒的發展實際與需求。憑借積極正向的情感支持,教師能更好地幫助和支持幼兒的深度學習。

例如,多米諾骨牌蘊含著深奧的科學原理,它不僅能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樂趣,還能讓幼兒對連鎖反應有直觀的認識。如在“多米諾骨牌”游戲中,幼兒合作完成一個非常有難度的三層造型骨牌作品并成功推倒,教師要及時鼓勵肯定:“真的太棒啦!這就是團隊合作的意義呀!每個人盡自己的一份力,一起解決問題,就能創造出這么精彩的作品,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苯處熅唧w、明確的鼓勵與肯定讓幼兒明白了團隊合作的意義,清楚自己在團隊中的貢獻,今后更加注重小組之間的分工與合作,形成良好的互動氛圍,實現深度學習。除了語言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面部表情、手勢、目光、語音變化等對幼兒進行正向引導。

(五)記錄表征,空間支持

記錄與表征是幼兒利用符號、語言、動作等形式表達自身對活動前的猜想或計劃、活動中的過程、活動后的反思和結果,并將自己的記錄與同伴進行分享、交流的過程[4]。教師要將幼兒靜態記錄與動態記錄相結合,將其轉換為幼兒深度學習思維可視化的憑借,使幼兒主動獲得經驗、增長見識。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與幼兒一起分享、交流游戲中的發現。教師需要記錄、展示幼兒在游戲中的新玩法、新規則、新經驗,鼓勵幼兒與同伴及環境材料充分互動,通過對話、反思、互動,匯聚個體和群體經驗。第二,支持幼兒對游戲問題嘗試多種不同的解決辦法,鼓勵幼兒利用言語、動作、記錄等展示在游戲中的創新玩法與創意,提供給幼兒一些專門用于展現幼兒個性化游戲想法、問題、經驗的空間。

例如,在連接紙皮機器人的游戲回顧環節,教師創設寬松、和諧的記錄表征環境,鼓勵幼兒與同伴討論記錄的連接問題,如材料使用和連接方式,并通過操作驗證,與同伴、成人及環境材料充分互動,通過對話、反思、互動,匯聚個體和群體關于連接的經驗及玩法。與此同時,競賽性游戲更能激發幼兒的能動性和積極性,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機器人連接高手榜”競賽活動來激發幼兒不斷向自己挑戰、向同伴挑戰,通過表征記錄呈現挑戰過程。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游戲記錄后評選出每日、每周、每月的挑戰小明星,促進幼兒的連接技能不斷提升。

(六)鼓勵創新,回應有度

創新認知是高階思維構建的環節之一,要求教師重視發展幼兒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個性、創新能力。幼兒認知結構的拓展和更新象征其創新性認知的產生[5]。在實踐中,教師要鼓勵幼兒探尋材料的新玩法并給予支持與回應。教師通過引導幼兒對材料進行操作探究,建構新經驗,有利于增加幼兒積極的操作體驗。

例如,在“當陀螺遇上墨汁——旋轉畫”活動中,

在旋轉陀螺玩法初探環節,教師引導幼兒了解離心率運動原理,通過觀察陀螺運轉速度與在畫紙上運動軌跡的關系,鼓勵幼兒到“材料超市”里尋找材料制作大陀螺。幼兒在遷移和運用陶泥轉盤、自行車轉動經驗的基礎上完成紙盤陀螺變身:從蛋糕陀螺到火鍋陀螺再到輪軸式轉盤,實現陀螺樣態的創新改變。在玩法上,幼兒又探索出轉盤“磨豆漿”,彩墨“蕩秋千”的新玩法。根據幼兒的游戲創新需求,教師及時回應,給予幼兒陀螺樣態創新改變及玩法探究的自由,并及時提供豐富的材料支持。在這樣回應有度的背景下,幼兒大膽地探尋材料,圍繞陀螺這一物體持續探究新玩法,增強了學習體驗。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科學區環境創設要關注幼兒學習成長的過程,體現低結構游戲材料的多元互動性及兒童有效的使用過程,體現幼兒與環境材料互動的過程,體現師幼共同協商、共同實踐的過程。此外,在科學區域環境的創設過程中,教師要相信幼兒的能力,助推幼兒深度學習。

參考文獻

朱家雄.幼兒園環境設計的目標[J].早期教育(教師版),1995(1):20-21.

劉占蘭琚貽桐.創設不斷與幼兒相互作用的物質環境[J].幼兒教育,2000(3):11-12.

沙奕彤,張洪秀.深度學習視域下幼兒區域活動的支持性策略研究[J].新課程研究,2020(15):112-113.

馮曉霞.游戲中的深度學習[J].奕陽幼教評論,2018(49):7.

盧素芳,曹霞,顧紅云.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游戲樣態創新與實踐[J].上海教育科研,2019(7):78-83.

猜你喜歡
環境創設深度學習幼兒
從“要遵守”到“我來管”——大班幼兒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淺談《指南》教育建議在幼兒教育活動中的探究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讓幼兒的每一天充滿陽光——論幼兒自信心的建立和培養
幼兒園實施音樂特色環境創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簡析環境創設與幼兒教育
深度學習算法應用于巖石圖像處理的可行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