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智時代”應用型本科會計跨學科教育改革研究

2023-02-24 12:27紀海榮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3年12期
關鍵詞:教學材料數智跨學科

紀海榮

(大連財經學院, 遼寧 大連 116000)

應用型本科旨在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實踐人才,而會計專業作為在現代企業組織中具有較高實踐性與應用價值的學科,是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重要學科。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發展,“數智時代”悄然到來。在數智時代下,會計專業處理的數據樣本量更大、信息獲取速率以及準確性要求更高、 智能化工具在會計操作中更普及。這要求會計專業人才不能僅僅掌握會計理論知識,還需要有管理、戰略、運營、數據統籌等專業的敏感度。 因此,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跨學科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1 “數智時代”應用型本科會計跨學科教育改革的現實訴求

一方面,應用型本科會計跨學科教育改革是適應數智時代發展需求的必然途徑。數智時代的發展對組織的運營管理有更高的要求,這并非單一的會計計算視角所能滿足的。會計學科只有與其他學科相融合,以更多元的視角以及更豐富的路徑展開探索,方可適應數字時代的要求,而會計跨學科改革則從人才培養的開端即為此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

另一方面,應用型本科會計跨學科教育改革是落實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方式。應用型本科院校側重培養對象的實踐能力,以為輸出則能用的實戰人才為目標。 數智時代背景下,會計跨學科教育改革中必先引入先進的智能化工具,這有助于會計學科教學擺脫紙上談兵,促進會計操作執行效率的提升。 同時,數智時代下的會計跨學科改革能夠進一步明確會計的工具功能,促使學生以更開闊的視野思考問題, 并運用會計這一工具提出解決思路,而非拘于傳統會計的計算和考取證書,反被工具所駕馭。

2 “數智時代”應用型本科會計跨學科教育改革的方向

目前會計跨學科人才的培養在多數應用型本科的教育改革中仍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 在“數智時代” 應用型本科會計跨學科教育改革過程中,應克服會計跨學科專業師資隊伍薄弱問題,彌合會計跨學科教材尚不完善的短板,化解會計跨學科資源整合力度不足的問題,從而為后續的實踐活動提供指南。

首先, 克服會計跨學科專業師資隊伍薄弱問題。會計專業在本科層次現有的教師隊伍多為會計本專業出身,其優勢體現在考取難度較高的證書以及會計模型構建、理論研究等方面[2]。受本科高校招聘要求限制, 會計專業教師雖多為碩博高學歷,但鮮有跨學科背景,甚至不少教師是高學歷畢業后直接進入本科教學,學生到教師的身份轉變均在象牙塔內。這導致了應用型本科在會計跨學科人才培養上缺乏先行者,本身需要摸著石頭過河,需要更多的探索空間以及資源支持。

其次, 彌合會計跨學科教材尚不完善的短板。會計專業教材以注重理論講解的紙質材料為主,實踐性較弱,這與當下數智時代的規?;\算仍有一定距離。而相對陳舊的教材中也缺乏與之配套的生動立體的教學示范演示視頻、文件等材料,這使得會計專業教學對教師在課內有限時間的講解依賴度較高,不利于學生自學以及回顧反思,也難以促成會計人才培養的規范共識, 更難以實現教學相長[3]。同時,目前會計專業的教學仍以專業內的獨立教學為主,鮮有體現其他學科的綜合性思維,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力度不足,也無法發揮數智時代為人才培養帶來的便捷優勢。

最后,化解會計跨學科資源整合力度不足的問題。 當前高校會計人才培養局限理論層面,缺乏案例實操,這使得會計專業的學生過于理想化,對現實中的會計問題難以站在更彈性的角度靈活處理。同時,缺乏跨學科的整合能力也使得應用型本科的會計專業在人才輸出端口不占優勢,學生之間難以拉開差距,也無法體現個性潛力,在求職時去向多以基礎的財務執行類崗位為主, 發展空間也較小。而單調重復且與數智時代難以接軌的內容更可能進一步磨滅會計專業學生的學習熱情與開拓動力,會計專業后續的整合發展乏力,進而導致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陷入不良循環。

3 應用型本科會計跨學科教育改革實踐路徑

基于應用型本科會計跨學科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以及數智時代為會計跨學科教育改革賦予的責任和使命,應把握契機迎接挑戰,從更廣闊的空間尋求突破口。 具體而言,會計跨學科教育改革的實踐路徑包括搭建跨學科師資隊伍、開發跨學科管理系統、編寫跨學科教學材料、整合跨學科發展資源等。

3.1 搭建跨學科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是學科建設的引路人與排頭兵,在跨學科建設中更是如此。 同時,會計作為綜合應用型學科,在跨學科建設中還涉及不同學科種類的資源碰撞。只有建設專業化、綜合化的師資隊伍,才能確保會計跨學科教育改革后續的扎實推進。

一方面, 要抓好會計本專業的師資隊伍建設?;跁嫳緦I教師擅長理論研究而實踐經驗與社會前沿脫節這一現實問題,要注重會計跨學科師資力量的挖掘。積極引進具有企業管理背景以及會計實操經驗的教師,為教師隊伍賦能。 在教師選聘時,可設置針對實踐經驗相關的評價指標,并通過現場實操考察教師對會計跨學科轉型的體悟及技能。 同時,要在技術層面普及相關軟件和硬件的操作,提升在職教師的數智時代適應能力。 通過技術交流和繼續教育等形式,促進會計專業教師的技術提升以及思想轉型,革新教學理念。此外,要促進會計跨學科師資隊伍的建設,還要在以會計專業為主線的教師隊伍中促成“傳、幫、帶”的良性競爭氛圍,通過開設會計跨專業學科教改課題、實驗室建設項目、跨學科教學技能大賽等活動,完善會計跨學科教師之間的隊伍架構,組成合作團隊,發揮合力。

另一方面, 除了會計本專業的教師主力軍外,積極吸納與會計學科相關的教師,為會計跨學科建設帶來新血液和新啟發,這也是會計跨學科師資建設中的著力點。 首先,為會計專業外教師參與會計跨學科建設提供保障。不同專業的教師在行政管理上分屬不同的系、部,在進行跨學科教學時通常容易出現成果歸屬難以核算等情況。而會計跨學科教育改革作為數智時代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突破口,要通過相關體制機制的完善促進教師權益得到保障,激活不同專業的教師參與會計跨學科建設的積極性[4]??尚纬山徊婢仃?,設置和行政線并行的教學線,聯通工作量核算方式,將會計系外教師參與會計跨學科教學、教改項目的工作量和工作成果以教師個人名義計入績效考核,對于超額完成的工作量以及有突破意義的成果可進行額外的績效分配激勵。 同時,可通過設置專項經費等形式確保會計跨學科教育改革的資源投入。 其次,應搭建更廣的平臺促進會計教學中的跨學科教師參與。會計跨學科教育改革應由會計專業牽頭,再充分調動相關專業師資資源的積極性。 因此,會計跨學科教育改革方案應在跨學科教師間更廣泛地宣傳普及,并通過學術研討、座談會等形式打通渠道,外求優秀人才與主動廣開言路、雙管齊下,不斷豐富完善會計跨學科建設體系。最后,可通過整合課程體系,拓展會計跨學科師資資源的合作空間。會計跨學科建設中可根據會計專業的不同側重點以及典型會計案例梳理內容上相對獨立而體系上相互耦合的系列專題,再通過合作授課、外聘專家、翻轉課堂等形式,在教學中輸出不同學科視角下的解讀,碰撞跨學科火花。

3.2 開發跨學科管理系統

開發跨學科管理系統旨在通過更科學合理高效的體系推動跨學科合作與聯動,有助于將數智時代的技術優勢最大化發揮,也有助于為會計學科資源的調動協同夯實基礎。

一方面,跨學科管理系統以學科交互數智系統為基礎,通過自動比對、案例背景擬合等技術先行形成會計跨學科教育素材庫。再根據具體的課程安排分為會計與戰略、會計與運營、會計與數據處理等模塊。其中,會計與戰略模塊主要與社會類、管理類專業有較高的交叉度,需要在更高的決策層面系統統籌會計發展, 適合應用型本科的高年級階段;會計與運營模塊則與市場營銷類專業有更多的合作空間,且相關跨專業實踐可在應用型本科的校內社團協會等組織下進行廣泛地探索嘗試,適合中年級階段;會計與數據處理模塊屬于基礎模塊,需要在低年級階段多操作練習。 此外,在各模塊各階段的會計跨學科教學中,由于涉及不同的教學場所以及跨專業的師資調配,跨學科管理系統能夠通過數智技術實現課程安排、進度管理等教務工作,從而促進跨學科教育資源的高效運用。

另一方面,跨學科管理系統在輸出端口以價值創新和價值實效作為評價的主要衡量標準,這有助于會計跨學科人才的培養擺脫應試教育的桎梏,實現與數智時代的高效接軌。 在評估環節,可在跨學科管理系統中上傳相關學習實踐成果,并通過匿名化處理實現學生互評、跨學科教師多維評價,以此通過評價輻射范圍的擴大提升評價的公平性,通過多學科評價視角的融入提升評價的科學性。 同時,跨學科管理系統還有助于推動數智時代下會計跨學科教育改革成果的推廣。通過大數據互聯網可實現不同應用型本科的成果聯動,以標桿示范成果帶動會計跨學科建設[5]。

3.3 編寫跨學科教學材料

教學材料是應用型本科會計跨學科人才培養的重要依據。教學材料的編寫與整合有助于一定范圍內會計跨學科應用型人才培養共識的形成,更有助于會計跨學科人才培養的積累形成體系,提升教學效率。會計跨學科教學材料的編寫可從原有教材更新以及現代案例融入兩方面切入。

一方面,更新教學材料,融合學科內容。傳統的會計教學材料以紙質書本為主,在教學中采用人工計算的形式推進會計理論的講解。但在數智時代下會計應用往往涉及跨學科領域的大量數據,更多運用電算化工具開展。 因此傳統的計算方式效率不高,可操作性不強,亟待在人才培養開端即進行適應時代的會計操作習慣以及應用技能的培養。 首先, 教學材料的內容更新可以原有的書本為藍本,在原有的會計教學體系下融入跨學科內容,將原有的陳舊的例題替換以數智時代為背景、以現有經濟水平為基礎的數據內容。 同時,應用型本科會計跨學科人才的培養應注重基礎性與靈活性,即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會計原理,啟發學生把會計技能在多維現實應用中的可能性,再由學生自主探索更合適自己的行業領域,發揮會計專業優勢,這與教材的支撐定位是一致的。會計教材尤其是會計跨學科教材,必然是提綱挈領而非面面俱到,因此結合學生興趣厘清會計跨學科教材的更新思路以及體系框架具有可行性。 其次,教材的更新還可融入更豐富生動的教學材料,可結合數智時代下流行的二維碼等展現形式插入相關的補充視聽材料。相關的例題演練、習題補充以及會計電子工具安裝包等也可通過光盤、電子文件夾等形式融入教材。

另一方面,編寫會計跨學科教學材料時可突出案例教學的示范性與啟發性。會計跨學科應用不能停留于紙上談兵,而更應以實戰實踐達成對會計跨學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旨歸。 首先,案例教學可通過教學中的時空比較進行。 將不同國家、不同發展階段的會計準則進行比較, 結合時代背景進行探索,有助于把握數智時代會計跨學科應用型人才所需的能力素質關鍵點。 其次,案例分析可聚焦于具有代表性的行業與企業。如何從會計分析的角度拆解同行業下龍頭企業的競品優勢,預判其戰略規劃等問題在會計跨學科應用型人才培養中有著積極的啟發意義。 同時,此類問題可在未來發展的一定時間內驗證分析的準確性,為提升會計跨學科應用型人才的成就感以及學習積極性提供了助力。 最后,案例分析落腳于身邊的本土案例,這既易獲得相對詳盡的材料,又能夠提升案例說服力。 可從校內項目運營、校內社團外聯收支以及點對點招聘本校學生的本土單位中,以解決問題、優化發展思路為導向收集會計跨學科應用資料,并以此作為教材中研究性學習的材料。

此外,嵌入數據分析類課程,推動教學材料更具智能性和多元化。 在數智化時代背景下,應注重將大數據、人工智能、數據分析等內容融入教學素材,以實現對專業課程的重構,進而充分提升學生的智能會計綜合水平。如將大數據會計平臺引入做賬方法教學,讓學生能夠運用財務會計軟件完成財務數據處理與分析;還可增設互聯網、云計算、數據挖掘等學習內容,提升學生運用智能化手段進行數據收集、篩選、數清洗、挖掘等,為后續的會計職業發展夯實基礎; 還可以運用蘿卜投研、Choice 數據等移動客戶端對證券交易所、東方財富等財經網站中呈現的最新行業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和歸類,以此學以致用??偠灾?,通過制定多元化、智能化的教學內容,有助于確保會計跨學科教學內容的配比效率,優化教學內容結構,從而真正提升學生的跨學科能力,實現自身綜合學科素養的提升。

3.4 整合跨學科發展資源

整合跨學科發展資源旨在立足于會計跨專業應用型人才的輸出,以持續的視角探索人才發展路徑,促成人才發展閉環的形成[6]。

首先,校外合作是會計跨學科發展落地的有效保障。一方面,可通過與政府機構等甲方部門合作,為會計專業的學生提供見習、志愿學習、觀摩體驗等機會,培養學生在更系統的體制機制視角下體會會計專業知識的運用、打通會計思維在具體事務上的應用路徑。 另一方面,由于校外企業的廣泛性與靈活性,與校外企業的合作有更多可嘗試拓展的空間。 以專業事務為主要業務的企業和組織,如會計師事務所、稅務籌劃公司等單位對會計人才的數量需求較大,跨專業的應用人才更是容易在專業人才中脫穎而出。高??蓳舜蛟鞎嬁鐚I品牌實現會人才輸出的彎道超車。 同時,即使是非會計專業事務類的企業組織也離不開財務管理,而會計跨專業人才也由此有更廣的適應性??膳c知名企業簽訂培養合約,引進名企專業人員作為校外導師,根據會計跨專業課程的設置, 在課程內成立合作小組,結合企業需求完成一定的會計項目。由此以會計專業為原點培養針對性人才,畢業后經考核為其匹配管理培訓類崗位。而對于用人需求更廣的中小型企業組織,會計跨專業學生有更廣的探索空間,可承擔“一專多長”的角色,往運營、戰略等管理崗位發展。 這對中小企業而言也是節約用人成本、激活用人價值的有效途徑,能夠達到雙贏的目的。 相應高校的會計跨學科人才在中小企業中發展成熟后,還可成為優質校友資源與人才榜樣,推動以老帶新的跨學科人才培養精進,回饋高校。

其次, 要積極追蹤會計跨學科人才的發展走向,促進交叉資源體系的構建。一方面,通過畢業去向、用人單位滿意度以及以年為單位的職業發展成果調研,了解會計跨專業人才發展路徑,并形成人才地圖,將對會計跨學科建設的重視落于持之以恒的行動中。另一方面,根據相關人才地圖,整合相關資源,構建以高校為樞紐的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之間的會計跨學科人才關系網,及時獲取會計跨學科應用發展的一線市場信息,為會計跨學科教學提供及時反饋。

最后,拓展跨學科的會計進修體系,也是進一步維護跨學科資源的有效保障??稍O置管理會計等以會計基礎課程為主線的研修班、選修課,通過靈活的推薦制、申請審核制等形式吸納其他專業的學生參與會計跨學科的學習,并通過校內社團、校企合作等形式搭建應用實踐平臺,促進不同專業與會計專業的碰撞,以此進一步盤活專業資源。

4 結語

綜上所述,會計跨學科教育改革是數智時代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會計跨學科教育改革能提升會計學科的人才培養實踐,促進以會計專業技能為核心的人才在數智時代有更高的適應性,有更高的格局和視野。據此應順應數智時代發展潮流, 加大力度推進應用型本科會計跨學科教學改革,重視學生數據思維、大數據能力的培養,將數智化課程嵌入專業課程體系,從根本上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猜你喜歡
教學材料數智跨學科
“數智”視域中蘇南蒲岸村微濕地公園公共設施情感化設計研究
路安炎:按下中國造紙業“數智轉型”啟動鍵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網安天下擔使命數智引領向未來"雙引擎"驅動現代警務創新人才培養(計信系攝影報道)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鄉鄉鎮鎮通5G”建設助力山西“數智”轉型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interest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