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鼓文化與構建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
——“本期特稿”欄目主持人語

2023-02-28 03:55
歌海 2023年6期
關鍵詞:銅鼓民族團結中華文化

●楊 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正確把握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關系,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葉,根深干壯才能枝繁葉茂?!雹倭暯剑骸读暯秸勚螄碚罚ǖ谒木恚?,外文出版社,2022,第246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通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增進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要通過文化上的交融實現相互認同,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進而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鑄牢中華共同體意識的路徑。

一、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

廣西擁有銅鼓、壯錦、風雨橋、干欄建筑、興安靈渠、花山巖畫等民族文化瑰寶,廣西各民族優秀傳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西各民族集體智慧結晶、文化自信載體、民族團結“融”的符號和形象。各民族共享中華文化符號發源自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融合了許多先進文化,是推動各民族文化源頭保護的主要動力。在各民族文化創新交融過程中,要通過各種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形成更具包容性的生活方式,推動各民族文化的內容與載體發展,使各民族群眾對共享中華民族符號的直觀感受得到增強,形成維護民族團結的良好文化環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文化認同是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形成中華文化符號、樹立中華民族形象的重要前提。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之一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之魂,要挖掘人人認可、各民族認同的文化符號,使各民族在保護和傳承好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通過共享、共通的文化符號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提升中國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充滿自信地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中國人民的故事,引導國際社會正確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敢于發聲、善于發聲、搶先發聲的同時,用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凝聚和動員各民族力量,展示中華民族形象。

二、全面增強中華文化認同

據統計,廣西由兩個以上民族組成的家庭達163.66 萬戶,各族人民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十口之家、情融五族”在廣西比比皆是??衫^續挖掘更多代表廣西多民族集體智慧結晶的銅鼓、壯錦、風雨橋、干欄建筑、興安靈渠、花山巖畫等廣西多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號,推出《印象·劉三姐》《坐妹》《夢·巴馬》《桂林千古情》等更多優秀旅游演藝項目,打造更多“和樂三月三”“劉三姐”等各民族共有共享的“南疆文化”品牌,豐富文化自信載體。要繼續搞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十百千”工程,形成以點串線、以線連片、以片帶面的示范創建格局??砂l揮民族團結教育基地(園地)“同心文化載體”“民族之家”等陣地作用,打造“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系列教育平臺。全面加強各級各類學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全面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茖W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學習和使用,推進民族語文教育教學改革。鼓勵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工作的漢族干部學習使用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推動各民族優秀語言文化創新交融。

三、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宣教格局

信息傳播的最佳效果是共情,共情“是一個人能夠理解另一個人的獨特經歷,并對此做出反應的能力”①〔美〕亞瑟·喬拉米卡利:《共情力》,耿沫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第3頁。。在廣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各族群眾心靈深處,人人爭做民族團結模范,處處盛開民族團結之花,“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氛圍濃厚,共情效果好。廣西宣傳了“改革先鋒”韋煥能、“時代楷?!秉S大年、“七一勛章”獲得者黃文秀、“抗疫烈士”梁小霞、“愛國戍邊楷?!标懱m軍、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楊寧等等一批先進典型和榜樣群體,創作了如《秀美人生》《大山的女兒》等優秀影視作品,“文學桂軍”“漓江畫派”“八桂書風”“廣西有戲”“劉三姐歌謠”等文化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廣西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常態化,并納入干部教育、黨員教育、國民教育體系。今后,可充分發揮主流媒體主渠道、主陣地作用,調動各地各類媒體力量,提升“廣西云”平臺的影響力、傳播力,綜合運用廣西各級報、刊、網、號、屏、端等宣傳平臺載體,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矩陣。要主動發出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聲音,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陣地主導權。要大力發展云展覽、云閱讀、云視聽,拓展智慧應用場景,圍繞“流量”做“留量”,采取“線上”與“線下”、傳統媒體與現代媒體相結合的方式,注重新聞輿論引導和社會氛圍營造,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潛移默化地嵌入心中、鑄入靈魂。要在各民族群眾中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鑄魂,賡續精神血脈。要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充分挖掘文物、古跡、歷史人物、紅色文化資源等內涵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容,發揮學校、社區、企業、博物館、公園等各族群眾接觸較多的場所在全社會廣泛宣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容。要繼續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等系列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和愛國主義教育品牌“國旗工程”,要在“和樂三月三·八桂嘉年華”等活動中宣傳好黨和國家民族政策,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爭先創優活動,營造民族團結人人有責、民族團結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增進各族群眾“五個認同”,加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四梁八柱”,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創建實現家喻戶曉,有形、有感、有效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通過宣傳,引導各族群眾不斷增進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夯實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奮力開創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新局面,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努力把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四、銅鼓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符號”

李富強教授是我的老師,其對銅鼓研究可謂數十年如一日。李教授申報的“中國—東南亞銅鼓數字化記錄與研究”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其銅鼓研究團隊在民族學、人類學、考古學等方面有很大的影響力。本期特稿文章中馬君紅博士、李富強教授的《多樣與交融:中國南方民族“銅鼓來歷”傳說探析》,從中國南方民族“銅鼓來歷”傳說的視角,論述了銅鼓文化交流互鑒、交融發展的歷史是一部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縮影,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寶貴文化資源,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啟迪作用。林成博士、李富強教授的《不同之和:壯瑤銅鼓文化比較研究》,論述了壯族、瑤族銅鼓文化因其強大的包容性與適應性發展至今,已成為兩個民族集情感歸屬、民族記憶、文化認同的精神家園。文中介紹了壯族和瑤族均是使用銅鼓的民族,且都有著歷史悠久的銅鼓文化。壯瑤銅鼓文化“和而不同”:一方面,在交流互鑒中,兩民族在銅鼓的用途與功能、銅鼓的收藏方式等方面存在著諸多相似之處。另一方面,因生產方式的不同,兩民族銅鼓文化又頗具本民族特性。中國南方民族銅鼓文化也在“不同之和”中傳承、延續與發展,逐漸成為各用鼓民族集情感歸屬、民族記憶、文化認同的精神家園。

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更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燦爛的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續至今并從未中斷的文明,這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更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跡。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不僅有助于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也有助于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要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進一步增強中華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馬克思恩格斯提出在“真正的共同體”里,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共同體而獲得自己的自由。①《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9,第571頁。廣西通過“文化符號”積極促進各族人民全面交往、廣泛交流、深度交融,鞏固發展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講好民族團結進步“廣西故事”,為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猜你喜歡
銅鼓民族團結中華文化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民族團結之歌
漢字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廣西銅鼓形制規律探討
一件被切割的漢代銅鼓是否應該焊接復原?
快樂的小銅鼓
銅鼓漸成收藏潛力股
讓民族團結之花愈開愈艷
關于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實踐與探索
中華文化傳承創新的路徑建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