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價值觀融入基層法院民事案件裁判的路徑研究

2023-03-04 23:10樂曉雷
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法源援引文書

崔 博 樂曉雷 張 苗

(1.河北水利電力學院;2.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河北 滄州 061000)

一、沿革和界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司法裁判的歷史發展與法源維度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黨的十八大被正式提出以來,司法領域高度重視其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的導向作用。2016 年中辦、國辦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指導意見》,對相關工作做出了總體安排。在這之前,2015 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在人民法院工作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若干意見》,從11 個方面對法院工作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做出總體部署,但該《意見》在當時尚未指明裁判文書融入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路徑。之后2018 年和2019 年最高院又連續發布多個文件①,對裁判文書與核心價值觀的關系、司法解釋與核心價值觀的關系、審判執行工作與核心價值觀的關系等多方面工作做出了具體要求。

2021 年最高院印發《關于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裁判文書釋法說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對核心價值觀在司法裁判文書中適用的基本原則、適用范圍、論證順序、解釋方法等做出一系列規定。至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司法裁判文書正式成為法官面臨的政治要求和工作職責。

法官面對個案進行裁判,首先需要明晰“作為法官之法的裁判規范(個別規范)來自何處”[1],亦即需要明晰司法裁判援引依據的范圍邊界在何處。詳言之,法官需要明晰直接援引的正式法源的邊界在哪里,輔助說理的非正式法源的邊界在哪里。

從法源維度來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于其并不具備法典主義下的法條化形態,其本身并不屬于嚴格意義上的立法,對其定位仍應在非正式法源的范疇,但因其獨特的公共政策屬性,并且承載了國家的整體意志和社會的普遍倫理,故而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體表現為其“可以直接影響各種正式法源的制定,并以法律條文的形式直接嵌入正式法源形成的規則體系”[2]。具體而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因其表現形式的不同,又可歸為不同的法源維度。第一,已經被明文的法律規則或法律原則所吸收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部分,可歸為正式法源,如《民法總則》第7 條②。第二,未被法律規則或法律原則吸收,但以指導性案例或者司法政策體現出來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部分,應界定為非正式法源,如最高院公布的典型案例和指導性案例③。第三,未被成文法所吸收,也未被司法政策所直接體現的那些類似于倫理道德、社會習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部分,亦屬非正式法源。

無論是法律原則中的核心價值觀還是公共政策中的核心價值觀(未入法入規的核心價值觀)都不能取代法律規則成為直接的裁判依據,其在民事裁判的適用上應秉持補充性與輔助性?!八^補充性,是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作為首要適用的法源,而只能作為正式法源的‘候補’。所謂輔助性,是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單獨作為裁判依據或裁判理由,而只能作為增強裁判說理或指引裁判價值判斷的裁判理由,并且其適用必須與正式法源融貫結合”[3]。

二、表征與面向:河北省基層法院民事裁判中融入核心價值觀樣本剖析和實踐現狀

本文借助Alpha 大數據檢索工具(以中國裁判文書網為數據庫支撐),以“法院認為”部分包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檢索條件,對數據平臺收錄的裁判文書進行檢索,共檢索到2020 年1 月1 日至2022 年12 月31 日的河北省基層法院民事案件裁判文書共181 份(僅指判決書,不含裁定書)。

(一)從分布年份來看

2020 年河北省基層法院共形成裁判文書(僅指判決書,不含裁定書)共171980 份,涉及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裁判文書24 份,占比0.014%;2021 年河北省基層法院共形成裁判文書76550 份,涉及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裁判文書120 份,占比0.0157%;2022 年河北省基層法院共形成裁判文書15087 份,涉及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裁判文書37 份,占比0.245%。

可見,近三年來,河北省基層法院民事裁判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文書占比呈逐年增長態勢,數據走勢向好。但是,各年份的總體占比還是普遍很低(高的年份2022 年也不過0.245%),尚處于初級階段??傮w來看,自2021 年最高院印發《關于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裁判文書釋法說理的指導意見》以來,河北省各地基層法院對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案件裁判文書的重視程度明顯大幅提升。

(二)從分布地區來看

181 份文書中,邢臺地區基層法院的裁判文書有43份,三年的總量為67510 份,占比0.064%;滄州地區38份,三年的總量為114536 份,占比0.033%;石家莊地區24 份,三年的總量為145124 份,占比0.017%;唐山地區19 份,三年的總量為86616 份,占比0.022%;保定地區15 份,三年的總量為125010 份,占比0.012%;承德地區12 份,三年的總量為76117 份,占比0.016%;邯鄲地區12 份,三年的總量為5808 份,占比0.207%;廊坊地區6份,三年的總量為64823 份,占比0.009%;張家口地區6份,三年的總量為44847 份,占比0.013%;秦皇島地區4份,三年的總量為30130 份,占比0.013%;衡水地區2份,三年的總量為51055 份,占比0.004%。④

通過分析上述數據發現,鑒于各地基層法院法官文書制作能力不同抑或對核心價值觀理解程度不同,各地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一審裁判文書的工作效果相差較大,尤其邯鄲地區(0.207%)和衡水地區(0.004%)的文書占比相差50 倍之多??梢?,河北各地在核心價值觀融入裁判文書的適用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適用效果參差不齊。

(三)從分布案由來看

181 份基層法院民事裁判文書主要分布在合同糾紛、婚姻家庭、繼承糾紛、侵權責任糾紛、物權糾紛等民事案由中。具體而言,分別為:合同糾紛115 份,侵權責任糾紛19 份,婚姻家庭、繼承糾紛15 份,物權糾紛14 份,其他為與公司、證券、保險、票據有關的民事糾紛,勞動爭議、人事爭議,人格權糾紛,特殊訴訟程序案件案由數量均為個位數。

(四)從引用方式來看

181 份裁判文書中簡單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詞整體描述的有111 份;具體引用核心價值觀十二個詞匯中的某個或某幾個詞匯的有70 份??梢?,一半以上的裁判文書(61%)還僅僅停留在“勉強為引而引”、“直接全盤引用”的狀態,文書中并未對案件事實與核心價值觀的某一層面進行連結分析,更未對核心價值觀三個層面的具體價值內容進行剖析引用。

(五)從說理方式上來看

181 份裁判文書中在“法院認為”部分融入核心價值觀之后,結合案情進行簡單說理的有53 份;結合案情進行詳細說理的有25 份;沒有說理的有103 份??梢?,181份判決文書中有57%的文書在融入核心價值觀之后,并未結合案情進行說理,只是僵硬植入。

(六)從適用模式上看

在援引法律規則后引用核心價值觀補強證成的有38份;在援引法律原則后運用核心價值觀補強證成的有11份;引用核心價值觀直接證成案件事實合理性的有77 份;還有55 份文書是直接援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第2 條的內容(其中含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詞)⑤進行適用法律適用的選擇,即文書中法官說理部分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沒有關聯。

匯總以上維度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河北省基層法院民事裁判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入過程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基層法院裁判過程中大多牽強附會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詞整體套來運用。在援引具體法律條文的內容來作為民事案件裁判依據時,沒有將條文中的核心價值觀要素進行準確定位,從而造成涉核心價值觀的法律依據援引次序較為混亂。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裁判文書中法律規則也援引了,核心價值觀貌似也說了,但是利用核心價值觀如何證成法律大前提沒有體現,利用核心價值觀如何對案件事實進行闡釋說理也沒有彰顯。第二,核心價值觀適用層面的精準度偏差,未對核心價值觀三個層面進行區分,更未對具體價值觀維度與案件事實進行準確解釋。說理簡陋化、碎片化現象突出。第三,事實與規范要素衡量呈現片面化樣態。法律事實與法律規范勾連沒有融貫性,對案情的分析與價值觀的具體內容未進行有效銜接,法律證成僵硬刻板。

三、比較與鏡鑒:法條主義裁判立場(形式主義裁判立場)和實用主義裁判立場的實踐比較與當下核心價值觀融入司法裁判之道

法條主義裁判立場認為,成文法律規則其本義不做擴張的在民事裁判中被正式援引和適用,是制定法律規則得以堅守的必然要求。法律規則與法律價值應涇渭分明地加以區分。法典的條文是裁判之根、司法之源,更應成為民事裁判的不二依據。從法源維度上,只有正式法源才可成為裁判文書的援引依據。至于法律價值抑或倫理習慣,不應該超越法典條文中的具體法律規則而被裁判者優先關注。司法裁判者的自由裁量權在法條主義裁判立場下,應當被極大壓縮和謹慎適用。對此筆者認為,法條主義裁判立場是法治國家建設的基本理念,也是中國社會向法治社會過度的加速器。對法條的尊崇,既是對法律權威本身的維護,也是以法條適用來彰顯國民共同價值追求的有序途徑。但不可否認的問題是,鑒于法律自身的靜態性和相對滯后性,使得現行法面對紛繁雜蕪的社會生活和層出不窮的疑難案件時,難免會出現“當法律存在空缺結構的可能或空白填補的必要,法律將存在不確定性”[4]。此時,法條主義的剛性便顯得無所適從,但此刻倘若轉向依靠個人的自由裁量,又難免出現裁判標準不統一和制定法遵守的淪陷的負面現象。

從功利性的角度局部來看,實用主義裁判立場的視角貌似更為廣闊,它囊括了經濟學和社會學的視角,可以彌補上述法條主義裁判立場的短板。如美國法學家羅納德·德沃金所指出的,“法官應當堅持一種向前看的裁判立場,做出對社群利益最大化的判決,而無須與過去的法律規則或先例保持高度一致”[5]。這種“向前看”的拓展性的法律思維,確實彌合了法條主義的剛性漏洞,其在實務操作方面將更有利于法官在裁判文書中拓展空間來融入核心價值觀的要素,其在國家政策導向方面也更便于公共政策在司法裁判中的推廣和延申?!皩嵱弥髁x希望法律規范總是可以靈活地調整其界限和范疇,以適應法律之外的社會實踐”[6]。

經過以上比較,是否意味著核心價值觀在裁判文書中的融入之道更應當秉持實用主義裁判立場呢?

對此意見,筆者持審慎和保守態度。實用主義裁判立場雖然具有如上所述的優勢,但并非無懈可擊,也并不能保障核心價值觀的司法融入一馬平川。假冠以實用主義和利益最大化之名,行法律規則適用之外的靈活實踐之實,則必然削弱法律規范的權威性和可預測性,陷入法官自由裁量權膨脹的窠臼,從而與法治國家建設的初衷背道而馳,也與法治價值的國民追求漸行漸遠。故而,筆者看來,法律規范體系(正式法源)的完備和被充分援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成熟的標志之一,更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深層邏輯。恪守法條主義裁判立場,保證法條權威性、穩定性和法律后果可預測性,這既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也是在法律適用中對立法體系查漏補缺、繼續完善的有效環節,倘若動輒引入實用主義之名而進行靈活裁判,勢必對日趨完善的法治社會建設造成負面影響。根據《意見》第五條⑥,司法裁判依據,要突出依法依規,突出法律規則優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施展要圍繞法律規定大前提進行證成和圍繞案件事實進行輔助性說理,核心價值觀不可首當其沖的被司法裁判直接援引?!兑庖姟返诹鶙l⑦更是對民商事案件裁判依據的援引次序做出清晰說明。

四、選擇與判斷:核心價值觀融入河北省基層法院民事裁判的路徑選擇

(一)援引次序維度

基層法院民事案件實現裁判結果的證成,在援引法律依據時,要以一般法律規則(也包括蘊含核心價值觀要義的部分法律規則)作為第一援引次序,把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要義最相類似的法律規則作為第二援引次序,把蘊含有核心價值觀要義的個別法律原則作為第三援引次序,把普通的法律原則作為第四援引次序,把公共政策意義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第五參考次序:即在裁判過程中,首先適用與案件事實直接關聯的明文的法律規則作為裁判依據;在沒有這類法律規則的情況下,可以援引與核心價值觀精神最為相似的法律規則來指導審判;以上二者都沒有時,可以參照包含核心價值觀的法律原則來推動裁判;以上三者都沒有時,可以把一般法律原則作為依據來指導裁判;最后才考慮把尚未入法入規的公共政策意義上的核心價值觀來作為參考。正如上海財經大學于洋教授所言,“一是對于有法律規范可以適用的案件,應當優先適用法律規范,不得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取代法律規范。二是對于已經轉化為法律規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當優先適用轉化的法律規范,可以運用法律解釋等方法揭示其意涵”[7]。當然,這只是在裁判依據角度進行的次序劃分,在整個裁判說理的過程中,不管以哪個次序的法律依據作為參考,其過程中都可適用核心價值觀對法律大前提和案件事實小前提進行闡釋。

(二)法律解釋維度

《意見》第九條⑧提出了四種解釋方法,即文義解釋、體系解釋、目的解釋和歷史解釋。結合上文數據分析得知,體系解釋是基層法院裁判者面臨的最大挑戰。

在體系解釋的過程中,法官可參照以下三步驟:第一,積極找尋做出裁判所適用的法律規范背后最多的價值維度,把能找到的盡可能多的價值維度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層面、十二個價值進行匹配,筆者以為該環節可較多使用文義解釋的方法;第二,若能運用多個具體的價值角度進行釋法說理,那么要在多個價值之間構建連接,根據它們之間的邏輯脈絡形成串聯,筆者以為該環節可較多使用目的解釋的方法,構建說理鏈條;第三,發掘最高院發布的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型民事案例和指導性案例的法義精神,用以強化核心價值觀與法律規范之間的證成過程,筆者以為該環節應注重目的解釋和歷史解釋的方法,使裁判文書的釋法說理的價值導向更加符合社會時代背景。

(三)法律論證維度:庭審五步法

裁判文書的法律論證成功與否,依托于庭審過程發現案件事實真相的程度,也依托于目光在法律規范、案件事實、核心價值觀三者之間的穿梭效果。

第一步,提煉。兩造對抗,總結爭點——檢視適用法律規則(包括與核心價值觀最相類似的法律規則)的有無。第二步,勾連。利用法律解釋檢視法律大前提是否與核心價值觀相關聯。第三步,分類。前一步若關聯,提煉案件蘊含的價值觀要素,在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層面進行對號入座。第四步,心證。五種審視:1.將目光在法律規則與直接對應的價值觀之間穿梭;2.將目光在法律規則與和其最相類似的價值觀之間穿梭;3.將目光在案情與核心價值觀之間穿梭;4.將目光在核心價值觀的十二個價值要素之間穿梭;5.將目光在案件事實與非直接對應的其他價值觀要素之間穿梭。第五步,說理。融入法律推理、法律解釋、法律修辭,將核心價值觀融入裁判結果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之中。

五、結論

基層法院的民事裁判文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民眾感受司法公正的要求,也是訴訟糾紛案結事了的需要,其意義不言而喻。目前基層法院法官在政治要求和工作壓力之下,在民事裁判文書中對核心價值觀不得不“為說而說”“隨便說說”,頗有一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困境。核心價值觀的司法裁判融入之道,不能落入被泛化應用和被粗略說理的境地,只有在法律依據上厘清援引次序、在法律解釋上重視體系解釋的熟練運用,在法律論證上嵌入標準化流程,方能繞過法學的好望角,在道德、信仰和法律之間達到平衡,在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之間真正實現人民群眾看得見的公平和正義。

注釋:

①主要包括:2018 年6 月最高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和規范裁判文書釋法說理的指導意見》;2018 年9 月最高院發布的《關于在司法解釋中全面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工作規劃(2018-2023)》;2019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深化人民法院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的意見——人民法院第五個五年改革綱要(2019-2023)》。

②民法總則第7 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③2020 年5 月最高院公布了弘揚核心價值觀的十大典型民事案例;2020 年10 月年最高院發布第25 批共4件指導性案例,均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案例。

1.1.1 罕見?。簩τ诤币姴〉恼J知度較低,醫務人員缺乏警惕,也沒有經驗,容易延誤診斷和誤診[1]。因此從常見病角度難以診斷時,或按照常見病處理無效時必須想到罕見病。例如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是一種罕見病,我院已經積累200多例,都是由于常見病難以解釋從而想到罕見病,再進行鑒別診斷而篩選出來的。

④該部分判決文書地域分布數據來源于Alpha 工具的檢索結果。

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第二條,民法典實施前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有規定,適用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當時適用民法典的規定更有利于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權益,更有利于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更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除外。

⑥《關于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裁判文書釋法說理的指導意見》第五條:有規范性法律文件作為裁判依據的,法官應當結合案情,先行釋明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相關規定,再結合法律原意,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明晰法律內涵、闡明立法目的、論述裁判理由。

⑦《關于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裁判文書釋法說理的指導意見》第六條:民商事案件無規范性法律文件作為裁判直接依據的,除了可以適用習慣以外,法官還應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以最相類似的法律規定作為裁判依據;如無最相類似的法律規定,法官應當根據立法精神、立法目的和法律原則等作出司法裁判,并在裁判文書中充分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述裁判依據和裁判理由。

⑧《關于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裁判文書釋法說理的指導意見》第九條: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裁判文書釋法說理應當正確運用解釋方法:(一)運用文義解釋的方法,準確解讀法律規定所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內涵,充分說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案中的內在要求和具體語境。(二)運用體系解釋的方法,將法律規定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聯系起來,全面系統分析法律規定的內涵,正確理解和適用法律。(三)運用目的解釋的方法,以社會發展方向及立法目的為出發點,發揮目的解釋的價值作用,使釋法說理與立法目的、法律精神保持一致。(四)運用歷史解釋的方法,結合現階段社會發展水平,合理判斷、有效平衡司法裁判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推動社會穩定、可持續發展。

⑨參見(2021)冀012 民初6 號判決書。

猜你喜歡
法源援引文書
法源話語及對法治的意義
太行山文書精品選(17)
作為法源的區域經濟政策
援引材料論證要有針對性
監獄執法文書規范探討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邊境軍政文書》中“砲”類文書再討論
參照援引指導性案例的方式探析*——從關鍵事實切入
論習慣作為民法法源——對《民法總則》第10條的反思
對三處援引的理解與處理
對三處援引的理解與處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