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背景下智慧社區警務創新發展研究

2023-03-04 23:10
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人臉識別警務公安

楊 睿

(新疆警察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絲毫不能放松?!被鶎由鐣卫憩F代化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公安機關作為我國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參與者,在智慧城市建設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力求以智慧社區警務建設為基礎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一、智慧社區警務建設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緊密聯系

安全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本要求,也是獲得感、幸福感的有力保證。公安機關是人民群眾獲得安全感的有力保障。社區警務扎根社區,貼近群眾,是公安機關直接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必然選擇。因此,智慧社區警務建設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

(一)智慧社區警務是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智慧社區警務,就是在智慧社區背景下,以主動、精準、高效、共享、開放等理念為指導,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創新驅動力,以如何使社區警務更加“智慧”以及“智慧”如何更好地促進社區警務運行為指向,整合各類社區警務信息資源、統籌各類社區警務應用系統以實現信息的協同共享及再利用,從而促進“警務”及“社區”資源的整合,改變社區警務治理主體之間的交互方式,推動社區警務管理方式及服務模式嬗變與創新的一種警務治理形態及模式。[1]智慧社區警務是傳統社區警務的升級和創新,社區警務信息化、社區安防智能化、信息采集無感化、數據分析自動化、業務辦理網絡化是其核心內涵。智慧社區警務是我國社區警務在智慧社區建設背景下的創新和發展,是對信息化社會發展的及時回應。智慧社區警務建設是智慧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基層公安工作創新與改革的客觀要求,更是公安機關參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二)智慧社區警務與基層社會治理具有緊密的邏輯關系

1.兩者邏輯起點具有一致性,均是為了解決傳統管理模式滯后于社會發展需要而誕生的較為先進的管理模式。智慧社區警務是公安機關應對互聯網時代社會數據海量激增,通過警務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實現在信息化社會背景下高質、高效開展社區警務和服務人民群眾的新型警務模式,其目的在于維護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而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是人民群眾獲得安全感的必要條件,更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要求?;鶎由鐣卫硪彩琼槕鐣l展的需要,在為扭轉傳統行政管理理念滯后局面的背景下誕生的先進治理理念,其邏輯起點與智慧社區警務具有一致性。

2.兩者目的具有一致性,均是科學治理。智慧社區警務和基層社會治理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力推手。智慧社區警務是智慧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智慧社區建設則是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形式。智慧社區警務實現了全球信息化背景下社區警務的“智慧化”升級,為基層社會治理平安有序的社會基礎提供保障。智慧社區警務建設是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手段,兩者的目的是科學治理,最終實現“善治”。

3.兩者客體具有一致性,均是以社區為依托。社區是社會構成的基本單元,多樣化的社區構成了復雜多樣的社會,形成多元豐富的社會關系。無論是智慧社區警務還是基層社會治理,都將基層社區作為開展工作和服務群眾的陣地,形成由下而上的治理路徑,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夯實了基層基礎。智慧社區警務是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因此兩者的客體具有一致性。

二、智慧社區警務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

(一)智能安防,科學預警

智慧社區警務依托互聯網、5G、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智慧社區管理,極大地提高了社區警務的工作效率。視頻巡邏、智能門禁、單路卡口等措施形成社區全天候、全覆蓋治安防控網絡,實現“人、車、物、場所、組織”等社會治安信息海量搜集,為信息分析提供數據支撐。在此基礎上搭建的各類公安數據平臺發揮較強的自動、智能分析研判作用,將海量碎片化數據進行整合分析,最終實現案件線索推送、群體性事件預警、上訪預警等涉穩事態預警機制。智慧社區警務從時間、空間和互聯網三個維度對社區社會面進行管控,符合基層社會治理和智慧社區建設的要求,扭轉了傳統社區警務無法適應信息化社會發展的被動局面,極大地提高了社區警務的工作效能。

(二)情報搜集,助力決策

情報搜集是社區警務工作的一項重要職能,社區警務室作為公安情報網絡的“末梢神經”,為公安機關的科學決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數據支撐。在大力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背景下,社區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軟硬件設施日益更新,為公安機關的社區情報搜集創造了條件。智能視頻監控、智能卡口、人臉識別、云技術、警用PGIS 系統等先進技術的廣泛引用,大大提升了公安機關獲取情報信息的能力,豐富了社區情報信息搜集的渠道。在案件辦理方面,智慧社區的前端感知設備與案件數據庫和公安業務平臺共同組成了案件偵辦的“天網”,為確定、發現、布控嫌疑人和車輛、串并案件、軌跡劃定等偵查措施提供了便利;在社會面管控方面,智慧社區警務為公安大數據分析提供了數據支撐,實現涉穩事態主動預警。同時智慧社區警務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獲取輿情民意,使公安機關精準服務群眾成為可能。

(三)智能接警,高效出警

基于智慧社區警務建設,5G、GIS 技術、云計算、大數據、視頻監控等技術被公安機關廣泛應用,警務智能化水平明顯提高,極大地提高了公安機關的接處警能力。智慧社區警務為改變傳統接處警模式較為被動的局面創造了條件,提高了案、事件的發現能力,將案、事件處置在萌芽、預謀狀態,極大地降低了案、事件的社會危害性。依托智慧社區警務建設,公安機關建成了自上而下的公安可視化指揮系統,實現了公安指揮扁平化,達到了“聯得通,看得見,呼的應”的建設目標。

(四)科技強警,服務民生

智慧社區警務為落實“放管服”創造條件,成為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關鍵一環。在科學技術的加持下,社區警務室或警務站的各類便民服務設施得以升級,全天候為群眾提供公安業務、法律咨詢、困難救助等服務;全面落實“放管服”措施,面向社會提供全天候交管、戶政、出入境、法律咨詢等便民服務;成為警民交流平臺,利用信息化手段積極開展法律知識、防范詐騙、交通安全、消防常識等宣傳工作。隨著基層社會治理的不斷深入,智慧社區警務將會實現跨部門、跨業務、跨地域的協同管理與服務,為其他政府部門和行業提供服務,構建系統社會服務體系。

(五)移動警務,方便執法

移動警務終端是實現智慧社區警務的重要載體,是社區民警提升社區警務工作效能的重要工具。隨著5G 技術、移動視頻、云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移動執法記錄設備、移動警務終端等設備為社區民警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目前,移動警務終端已經可以實現執法現場圖片、視頻留證;執法信息查詢;重點人員及在逃人員數據比對;出租屋信息管理等業務功能。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未來移動警務終端將在AR 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區塊鏈、北斗等技術的加持下,會拓展更多的功能,服務社區警務工作。移動警務終端為智慧社區警務提供了便利,智慧社區警務為移動警務終端“大展拳腳”提供了平臺。

三、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背景下的智慧社區警務建設路徑選擇

AR 技術、人臉識別、智慧安防等技術的高速發展,為建設智慧社區警務、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創造了條件。

(一)推廣AR 技術

AR 技術的全稱是增強現實技術,以一種實時地計算攝像機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應圖像、視頻、3D 模型的技術,也就是在顯示端能把虛擬世界套在現實世界并進行互動的場景。[2]AR 技術具有虛實結合、實時交互、三維定向和智能分析的特點,可以在社區警務和社區治理中發揮技術優勢。

1.視頻巡控。不同于傳統視頻巡控,擁有AR 技術的前端攝像頭不僅可以提供高清視頻圖像,而且可以在視頻圖像中標注相應位置、建筑物、地段等治安詳細信息。AR 技術的廣泛引用,可以豐富視頻巡控的信息量,增強警方對于社區治安的管控能力,成為社區治理的重要技術支撐。AR 智能眼鏡的研發與推廣,可以為社區民警下社區工作提供直觀的信息輸出,實現傳統警務與公安信息化的高度融合,順應了情報主導警務的要求。

2.實景指揮。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5G 傳輸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實現AR 實景指揮將成為可能。海量的社會信息和公安信息成為AR 實景指揮系統的強大數據支撐,并形成直觀的信息輸出,極大地增強了民警對于社區的掌控能力,提高了決策層的指揮調度能力。結合人臉識別技術,增加AR 實景指揮系統的布控發現能力,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和預防打擊犯罪方面可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3.人臉識別。AR 技術與人臉識別相結合,豐富了人臉識別的實景畫面展示,增強了人臉識別技術的實用價值。人臉識別的軌跡分析、區域碰撞、人臉布控、人臉檢索等功能的成果信息可以通過AR 實景指揮系統予以展示,有利于民警及時掌握實時社區治安狀況,科學調配警力,高效指揮決策。

(二)加強智慧安防建設

智慧安防建設是公安機關解決傳統社區警務模式難以適應現代警務實戰需求問題的有效路徑。以公安機關為主導,以智能化無感知技術為依托,在社區、政府職能部門和科技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不斷拓展信息化前端覆蓋面,實現社區治安全覆蓋管控。公安機關應當在智慧社區建設中主動擔當,全程參與,從專業的角度為智慧社區建設獻計獻策,不斷推進警務現代化,最終提升社區治理水平。

1.人臉識別系統。人臉識別技術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托人臉指向唯一性和不易復制性的特點,人臉識別技術將社區無感知身份識別和智慧人口管控變為可能。社區作為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社會群體共同生活的復雜區域,長期以來社區人口密度大、人員復雜一直是困擾社區警務工作的難點。人臉識別技術的無感知、非接觸、可視化等特點可以實現社區人員信息實時掌握和重點人員動態管控,扭轉了傳統人口管理模式較為被動局面,突破了社區人員難以管理的瓶頸。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在人員出入管理系統中,對人員進出進行監控、記錄與信息采集的同時完成人臉識別,產生的數據信息第一時間與公安業務數據信息碰撞比對,其碰撞結果為警方報警、布控、預警提供數據支撐。人臉識別技術實現了對本社區住戶和外來訪客進行無感知身份查驗,在不影響社區居民正常生活的同時,有效提升社區安防防范等級和人員管控效率,符合智慧社區建設的需求。

2.智慧車輛管理系統。隨著我國私家車數量迅猛增長,涉機動車問題處理成為社區警務乃至社區治理的重要內容,其中盜竊車內物品、損壞機動車、機動車亂停亂放、停車難等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直接影響社區居民幸福感和安全感。智慧車輛管理系統包含車牌識別系統和區域監控系統。車牌識別系統主要布設在小區、停車場、商超、自建房區、路邊車位等特定場所的車輛出入口,其原理是利用車牌號指向性明確的特點,通過智能高清攝像頭完成車輛車牌與車輛外觀的圖片、視頻信息采集,利用后臺服務器完成車輛“身份”識別、查驗與信息儲存,決定是否允許放行、停放或登記放行與停放。區域監控系統主要布設在小區、停車場、商超、自建房區、路邊車位等固定停車位范圍內,利用視頻監控技術監護停車位中機動車的基本情況。如果智慧車輛管理系統與公安業務信息平臺對接,可以極大地提高社區警務車輛管理的效能,為進出社區車輛提供安全保障。

3.智能警戒系統。智能警戒系統由智能前端警戒攝像頭和擁有AI 技術的智能系統兩部分組成。區別于傳統視頻監控的事后查證,智能警戒系統能夠實現事前預警。前端警戒攝像頭主要布設在社區周邊、開放式公共場所、圍墻等部位,依靠前端智能警戒攝像頭和擁有AI 技術的智能分析系統查驗可疑人員與車輛。智能警戒系統的前端智能警戒攝像頭采用星光級圖像傳感器,不僅具有全天候、全方位的視頻監控功能,還能過濾掉多種自然現場干擾,成為智能警戒系統的信息觸點。當出現的可疑人員和車輛、非法侵入行為、人員聚集、高空拋物等情況,在視頻監控觸發后臺報警的同時,前端智能警戒攝像頭可以通過強光閃爍、語音警告、觸發安防設備(如防護網通電等)等聲光預警功能實現對可疑人員及車輛進行震懾和驅離,實現社區安防智能化、自動化、精準化。

(三)推進智慧走訪

推進智慧走訪對于全面、主動、及時、高效地開展社區信息收集與分析、整合調配社區警務治理資源具有較強的實戰價值。根據智慧社區建設要求,智慧社區警務建設應當將傳統社區警務模式與現代化科技手段相結合,實現社區警務工作智能化、信息化。入戶走訪是社區民警日常社區警務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社區民警借助智能移動終端設備開展入戶走訪工作,可以極大地提高社區實有人口管理、社區治安防范、掌握社情民意、公安業務辦理等工作的開展效率。

1.強化頂層設計,打通信息壁壘?!熬瘎铡迸c“社區”之間的信息整合,是實現智慧走訪的前提條件。傳統社區警務入戶走訪的數據信息主要來自于公安業務數據庫,而由社區警務入戶走訪后產生的數據信息將服務公安工作。隨著公安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公安機關各部門、警種之間的內部信息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在智慧社區建設和情報主導警務的雙重背景下,公安數據搜集、整理、分析、應用能力不斷提升,公安機關與政府部門、行業的關系更加緊密,“警務”與“社區”信息的整合勢在必行。在社區警務管理服務系統中開發智慧社區走訪模塊,拓展公安業務信息獲取新渠道。在保證信息數據共享安全的前提下,推動社區警務管理服務系統納入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實現各業務信息系統互聯互通。

2.重視功能研發,強化服務群眾。依托公安信息化建設的成果,重視研發智慧社區警務的服務模塊,實現豐富智慧社區警務的功能,實現公安機關從管理向服務轉變,更加契合智慧社區對于智慧社區警務建設的要求。社區民警的入戶走訪是公安機關了解社情民情、宣傳政策法律、落實群眾路線的一項傳統公安業務工作,更是聯系人民群眾的一個重要渠道。面對智慧社區建設的新要求,社區警務智慧走訪可以將人口管理、單位管理、行業管理等傳統公安業務信息系統與社區信息系統對接,在保障數據安全前提下實現互聯互通或者豐富數據庫資源,豐富信息分析研判成果,提高服務群眾的質量。重視警民互動,依托智慧警務建設和互聯網技術,將報警求助、社區警務業務辦理、信息線索提供、群眾意見建議獲取、安全防范提示等功能高度整合,實現智慧社區警務建設功能扁平化,減少工作流程,提高服務效能。其效能不僅豐富警民信息互通渠道,保證雙向信息互動暢通,實現社區警務提質增效。

3.走訪“慧聲慧色”,線上線下同步。信息化背景下,社區居民需求多樣化特征明顯,使得社區警務走訪無論是內容還是方式都面臨全新的挑戰。智慧走訪是智慧社區警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線上線下是實現智慧走訪的途徑。夯實線下傳統走訪是實現線上警務走訪工作的基礎,加強線上警務走訪工作是提高線下走訪工作針對性和有效性的強力技術支撐。走訪工作線上線下同步,可以實現社區警務走訪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全覆蓋,線上線下信息全掌握,這恰好符合互聯網社會發展對于走訪方式和內容的需求。強大的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不僅保證了智慧走訪得以實現,而且也豐富了智慧走訪的方式與內容。依托大數據、5G、云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社區民警借助AR 智能眼鏡增強社區走訪信息采集的廣度和深度,將線下獲取的信息及時上傳云端進行整理、存儲與分析,通過數據萃取和分析,預測社區潛在風險與需求,指導民警精準執法、超前服務。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和基層治理的重要論述精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公安機關應當積極應對新風險、新挑戰,深化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應用,按照智慧城市和現代社區的發展要求,努力打造智慧社區警務,提供線上線下相融合的社區警務、社區治理及公共服務、智能小區等服務,讓社區更加和諧有序、服務更有溫度,不斷增強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猜你喜歡
人臉識別警務公安
人臉識別 等
“老公安”的斂財“利器”
揭開人臉識別的神秘面紗
“10歲當公安”為何能暢通無阻
HIV感染的警務預防與處置
公安報道要有度
基于類獨立核稀疏表示的魯棒人臉識別
警務實戰訓練教學中開設
警用直升機的作用及在我國警務實戰中的應用
警務專用手機ZD-P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