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邏輯進路

2023-03-17 04:53安巧珍張蓓蓓
關鍵詞:校園文化價值觀師生

安巧珍, 張蓓蓓

(河北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盵1]43“高等學校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保證校園文化繁榮發展的正確方向,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校園文化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充分發揮先進校園文化凝聚人、引導人、激勵人、塑造人的育人功能,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筑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思想基礎、價值根基和文化底蘊。

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價值意蘊

從價值層面來說,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具有思想建構的系統性、文化自信的開放性、功能實現的互動性等特征,應從掌握思想領導、堅定文化自信、培養時代新人等三個維度去探尋深刻的價值意蘊,進一步筑牢全校師生奮發向上、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更好地凝聚起高品質校園文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

(一)掌握思想領導: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應有之義

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毛澤東指出:“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第一位?!盵3]435堅持以什么思想理論為指導,是文化建設的首要和根本問題,決定著文化的本質特征、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關系著政黨的性質、國家的方向、民族的命脈和民心的凝聚。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社會思潮,這是我們黨提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和政策舉措,高校更要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

一方面,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4]550。在階級社會中,一切社會意識形態都具有階級性,無產階級統治地位的確立與鞏固,必然要求通過意識形態的理論建構、邏輯闡釋、宣傳引導甚至辯護與批判,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和話語權。在我國,黨的全面領導、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以及“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決定了“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1]16,決定了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內容和科學理論指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必然成為我國主流意識形態,也是我國高校最鮮亮的底色。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作為一項根本制度明確提出、全面部署,并將其列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制度建設的首要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明確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也為做好新時代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實踐指南。

另一方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鞏固全體師生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明確提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11。從根本上說,社會主義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核心內容,高度凝練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價值目標、價值取向和價值準則,集中表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本質特征和根本性質,深刻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在思想精神層面的質的規定性,深刻揭示了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價值性的統一,鮮明昭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在的“徹底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先進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反之,落后的、錯誤的觀念如果不破除,就會成為社會發展進步的桎梏?!盵5]當前我國社會思想觀念復雜多樣、社會主流價值遭遇諸多挑戰、媒體格局發生深刻變化、輿論生態發生整體重塑、各種敵對勢力加緊滲透遏制,高校作為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前沿陣地,要使先進的思想文化占據青年學生的頭腦,用徹底的理論驅逐錯誤的思想,就要把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貫穿到校園文化建設各方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科學引領多樣化社會思潮,并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展開和推進文化領域的各項工作和活動,不斷鞏固壯大校園主流思想輿論,凝聚起全體師生團結奮斗的最廣泛的思想共識和奮進力量。

(二)堅定文化自信: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內在要求

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推動文化自信自強,夯實中國文化發展的制度保障,必須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這個根本,充分發揮其引領和凝聚作用。高校作為精神文化高地、文化強國要地,應切實承擔起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職能,主動扛鼎投身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應然使命,深度融入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偉大進程。

一方面,把文化自信自強落實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信自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盵6]文化自信自強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對自身文化所蘊含的核心價值觀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對自身文化所煥發的強大生命力葆有堅定信念和自強態度。近代以來,“古—今”“中—西”問題,傳統與現代如何聯通、東方與西方如何對話,一直是探索文化自信自強根柢所在的重要命題??v觀古今、橫貫中西,中國文化自信自強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從未中斷的文明歷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熔鑄于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根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過程,并在中華文明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高校應充分認識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信自強的重大意義,引領構建根植時代沃土的文化育人體系,充分發揮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不斷增強全體師生的文化自信自強。

另一方面,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制度作為文化建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根本性活動,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明確文化制度建設的正確方向和基本思路,助推文化制度建設走向成熟與定型,最終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闡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文化建設制度的辯證關系,根本上解答了制度保障的問題,在社會營造自覺尊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濃厚氛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強調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的基礎上,吹響了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號角,并明確提出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是文化自信。高校應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建設制度的規范、引導、激勵、約束等作用,積極引導和激勵青年學生養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和行為規范,有效約束和遏制校園中的一些道德失范和價值扭曲現象,營造出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貢獻高校力量。

(三)培養時代新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

立德樹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黨的二十大的報告強調:“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1]34。正所謂“育才造士,為國之本”,中國夢的實現需要靠人才,人才的培養需要靠教育,高校要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德,落實落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以文化人”提供涵養滋潤。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育新人,就是要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盵7]高校從本質上講是一個“以文化人”的機構,高等教育過程從實質來看就是一個“以文化人”的過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長效的培養機制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各環節,著力強化思想引領、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充分發揮其在人才培養、文明創建、文化產品創造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在傳道授業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啟人以大智、育人為棟梁。同時,面對當前世界各國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新形勢新特點,抓好青年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尤為重要,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堅決抵御各種不良思想文化的干擾和侵蝕,自覺做國家之德的追隨者、社會之德的遵循者、公民之德的踐行者,從而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以文育德”提供可靠支撐。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盵8]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與“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要求緊密相連、融為一體,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青年學生,引導他們志存高遠、厚德重行、修身養德,使“立德”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明確的政治方向和具體的內容要求。高校應站在立德樹人的高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揮“以文育德”的優勢,用先進的、健康的、向上的校園文化浸潤、感染和熏陶青年學生,提升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體悟、情感認同與精神共鳴,更好構筑實現民族復興的青年精神、青年價值、青年力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

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本質要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就是深刻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引領、觀念融入、凝聚共識等本質要求,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引領力、凝聚力與感召力,踐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促進全體師生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同頻共振”,為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提供思想保證、輿論支持、精神動力和文化條件。

(一)價值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精神內核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公民個人三個基本層面,系統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價值目標、價值取向和價值準則,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指明了發展方向,明確了價值追求,提供了基本遵循。

第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指明了發展方向。在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的中國夢,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奮斗目標,能夠凝聚起億萬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文化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軟實力,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我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必須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主題,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為引領,加強思想觀念的培育、行為規范的約束和日常生活的養成,確保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和發展。

第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明確了價值追求。在中國,建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秩序,促進和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既反映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屬性,也體現了現代社會的基本精神要素和價值追求。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高校辦學自主權的貫徹落實,廣大師生對平等法治、公平公正的訴求日益增長,參與學校治理和維護自身權益的愿望更加強烈。高校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遵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追求,積極推進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推進依法治教、依法辦學、依法治校,努力讓每個學生在校園中感受到公平公正,促進大學生自由而全面地發展,才能建設出一個充滿生機活力、富有現代大學精神的校園,才能實現高校健康可持續發展。

第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價值規范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道德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行為準則與規范,具有歷史性、階級性和相對性。作為一個社會主義社會的公民,應當具有“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政治道德、 職業道德及個人的德性品格等核心道德價值。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要培養和造就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應倡導師生遵守“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道德規范,并將滲透到每個師生的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滲透到校園文化建設的各個領域中,通過校園文化所蘊涵的人生信仰、道德情操、大學精神等文化因素,陶冶情操、浸潤心靈、凝聚人心,不斷增強廣大師生的道德意識和文明修養,進一步增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提高校園文明程度。

(二)觀念融入:高校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重要載體

高校作為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陣地,在引領社會文化發展中發揮著特殊作用,在文化育人體系中占據著重要位置,應該主動擔當作為,肩負責任使命,自覺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

第一,高校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陣地。我國高校數量眾多,在校生規模龐大,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時期,更容易接受、傳播先進的文化思想和價值觀念,自然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和培育的重點人群?!吧钊胪七M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于高舉旗幟這一大事,關乎培養好接班人這一重任,是高校必須要承擔好的重大任務?!盵9]大學生是社會道德風尚的重要體現者和引領者,他們的社會活動范圍較廣、影響較大,他們的價值觀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在社會上可以引起以上帶下的效應、形成以點帶面的效果,進而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第二,高校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重要載體。高校校園文化作為社會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運用主題宣講、文藝演出、社團活動等校園文化形式,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導向、凝聚、激勵、約束等功能,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高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寓于校園文化建設的各個方面,融入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建設之中,使高校師生在潛移默化中認同和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而內化為價值理念和價值追求。高校師生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在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過程中,以實際行動不斷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而外化為自覺行動和行為準則。

(三)凝聚共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校校園文化的內在契合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精神內核和價值取向,高校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和有效載體?!皬谋举|上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高校校園文化雖然屬于文化范疇的不同層次和形態,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盡相同,但它們都是文化范疇內的重要元素,通過文化的紐帶,二者存在著辯證統一的關系?!盵10]

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校校園文化在價值特質上的契合性。從主客體關系的視角來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高校校園文化所倡導的價值理念,與滿足青年學生的成長訴求和價值支撐相契合,有助于青年學生不斷實現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集中體現,最能充分展現和深刻反映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優越性和人民性。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對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繼承與發展,更在實踐中表現出“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價值訴求和價值準則。而高校校園文化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和有效途徑,始終致力于促進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發展,著力培育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文化建設,從宏觀來看,能夠維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從微觀來說,能夠凝聚青年學生的思想共識,為青年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注入精神動力。

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校校園文化在功能作用上的共通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高校校園文化都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范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抽象化的、主導化的文化存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靈魂和核心,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所凝練出的“最大公約數”,在意識形態領域和思想觀念體系中占據一元主導地位,在實踐層面充分發揮抵制多元化社會思潮滲透并凝聚社會共識的作用。而高校校園文化作為一種具象化、多樣化的文化存在,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方向保持基本一致,通過開展極具時代特色、貼近學生生活的校園文化品牌活動,潤物無聲地影響青年學生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塑造青年學生的品格。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文化建設,正是遵循“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再到實踐”“一元主導、多樣并存、和而不同”的辯證關系,實現兩者的相互依存、和諧發展。

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進路

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提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盵4]50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以實踐為基礎的,要在實踐中落地生根,需要重點做好引領高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等方面的建設,進而形成一個系統和諧的有機整體。

(一)引領高校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獨特性、先進性和創新性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不斷激發精神文化的獨特性、先進性和創新性,充分發揮精神文化強大的導向、凝聚、輻射和激勵功能,更好地實現校園文化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

第一,提升高校精神文化的獨特性。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在大學文化、校史教育、校訓精神中挖掘、解讀和弘揚高校校園文化獨特的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首先要深入挖掘學校長期辦學過程中積淀的歷史文化內涵。正確理解和把握大學文化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并加以詮釋和傳承,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精神文化,逐步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獨特文化標記;其次要講好學校故事,傳播好校園聲音。把校史教育納入教育教學體系,充分發揮校史館的育人功能,根據不同的受眾群體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講清楚學校在艱苦中創業、困境中前行、逆境中崛起、發展中奮進等不同歷史階段所蘊含的精神品質,廣泛傳播學校辦學歷史中涌現出來的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增強師生的認同度、歸屬感和自豪感;再次要深入挖掘校訓文化,大力弘揚校訓精神。大學校訓傳遞的時代精神、價值理念往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是化育大學生精神世界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如中國農業大學校訓“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中國政法大學校訓“厚德明法、格物致公”、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從國家、社會、個人不同角度和層面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和價值理念,成為大學“育人之綱”“精神之氣”。

第二,提升高校精神文化的先進性。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大學文化相互融合,使之成為匯聚人心、凝聚力量的先進文化代表。首先要加強四史學習教育,講深講透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光輝歷程和偉大建黨精神,從四史學習中激發信仰、獲得啟發、汲取力量,增強和激發師生愛黨愛國的深厚情感;其次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紅色資源,通過與周邊部隊、紅色景點共建紅色教育基地等方式,將紅色文化、革命文化融入學校精神文化建設當中;再次要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營養,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國粹進校園等活動,促使學校的精神文化能夠體現中華文化印記和時代鮮明特征,增強師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和理解。

第三,提升高校精神文化的創新性。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不斷豐富“以文化人”的思想內涵,完善“以文育人”的社會實踐,真正實現高校校園精神文化的創新與發展。一方面,大學文化要始終站在時代前列,不但要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更要勇于自我更新,堅持守正創新、吐舊納新,推動自身創造性豐富、創新性發展,實現大學精神文化內容和形式的不斷創新。另一方面,大學文化要始終反映師生價值追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文化發展觀,加強自身的建設與發展,不斷滿足師生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比如,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文明”來引領高校校風、學風建設,既能為教師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造文明的校風,又能為學生心無旁騖、靜心學習創造文明的學風,為加強高校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

(二)引領高校校園制度文化建設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制度文化建設,分量更重、影響更大,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求更強,推動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為實現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目標、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見效提供重要保障。

第一,增強高校制度文化的系統性。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制度方式持久地推動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廣大師生對高校制度文化的認同度和參與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法治”貫徹到高校法治文化建設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轉化為具有剛性約束力的規章制度,加強大學章程建設和完善,根據高等教育形勢、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以及學校發展實際,依法科學制定并及時修訂高校章程,進一步完善學校管理制度,提升治理效能,夯實建立現代大學制度的基礎。同時,厘清校內各項重大重要制度的邏輯關系,對校內現有的規章制度進行梳理,系統設計、統籌推進,打好制度建設的“組合拳”,做到各項制度的科學耦合、前后呼應、銜接配套。

第二,增強高校制度文化的整體性。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確立整體性思維方式,從更廣闊的視野來審視和處理高校校園文化制度建設,使高校制度文化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安恢\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校園文化制度建設要把準方向、著眼大局、抓住根本,堅持從整體出發,全面考量、一體推進,講求整體效果。同時,堅持辯證思維,從分析解決主要矛盾入手,認清主次,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防止歧輕歧重、得小失大。

第三,增強高校制度文化的協同性。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樹立協同聯動理念,建立健全各項協同機制,合力將外在的校園文化制度規范轉化為廣大師生的思維自覺、行動自覺。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民主”融入到校園文化制度建設的過程中,在制定和執行校園制度規范時,要充分征求廣大師生和相關部門意見和建議,促進各項制度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同時,要構建制度規范從制定到宣講再到執行的鏈條式的協調、溝通、會商模式,形成多要素融合、多環節貫通、多領域協同的良好局面,最終實現認識一致、步調一致,協同推進。

(三)引領高校校園行為文化建設的品牌化、菜單化、原創化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行為文化建設,通過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校園文化活動,打造品牌化、菜單化、原創化的行為文化,有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更好地讓青年學生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

第一,推動高校行為文化的品牌化。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強化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品牌運作,讓富含價值觀的校園行為文化更有內涵、更有品味,進一步提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層次。要以“突出校園文化特色,繁榮校園文化生活,提升校園文化層次”為目標,在廣泛開展主題鮮明、積極向上、參與性強、寓教于樂的校園文體藝術活動的基礎上,采用項目化運作機制,努力設計打造一批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校園文化精品項目。同時,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大學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中去,通過社會觀察、調查研究、專業實踐、志愿服務等形式,培養大學生樂于奉獻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引導大學生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第二,推動高校行為文化的菜單化。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緊貼廣大師生的文化需求和工作學習生活,積極開展“訂單式”“點單式”服務活動,實現廣大師生對日常行為文化從形式認同走向實質認同。要結合學校情況和師生需求,開展“菜單式”校園文化活動,打造內容更加多元化、形式更加多樣、時間場地更加靈活的文化、藝術、體育活動,同時根據時代變化不斷加以改進和完善,使得師生可以根據各自的需求和興趣來選擇參與不同類型的校園文化活動,有效提升活動的吸引力和廣大師生的參與度、獲得感。比如,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愛國”“敬業”等價值引領出發,組織廣大師生有針對性地開展“三下鄉”“返家鄉”等主題社會實踐活動,激發廣大師生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

第三,推動高校行為文化的原創化。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契合時代潮流和當前熱點,創設具有良好價值指引的校園行為文化,確保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具有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要充分調動廣大師生的創作熱情和創造潛力,結合學校發展歷程、學科專業探索以及校園先進事跡,創造一批反映校園先進文化的高水平、原創性作品,激發師生共鳴,形成更大的凝聚力、感染力和號召力。同時要鼓勵引導廣大師生積極參與網絡文化作品創作生產,盡可能貼近師生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實際,擴大網絡文化影響力,推進校園網絡文化建設,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

(四)引領高校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的人文化、智慧化、特色化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盵4]545基于“人與環境相互改變”的思想,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物質文化建設,凝聚師生力量創建人文化、智慧化、特色化校園,努力讓文化浸潤到校園的每個角落,反過來實現物質文化對青年學生的熏陶、感染和塑造。

第一,創建人文化高校校園。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人為價值主體與目標,尊重人的價值和權利,在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中充分彰顯人文關懷的價值內核。大學物質文化建設要精心規劃、精致建設、精細管理、精美呈現,使之能夠承載大學文化傳統、核心價值追求,體現時代特色、學校特征,成為影響、激勵高校師生的文化形式和文化表征。要辦有情懷的大學,必須本著“以師生為本”的宗旨服務好師生,形成良好服務氛圍,讓師生能感受到溫暖和關愛,不斷豐富師生精神生活,提升師生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歸屬感,進而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比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和諧”引領校園景觀建設,自然景觀、人文景觀錯落有致、相得益彰,體現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共處,讓校園文化景觀成為對廣大師生進行文化熏陶的直觀教材。

第二,創建智慧化高校校園。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融入信息化技術、數字化資源、智能化設施所塑造的校園物質文化,營造和諧有序的高校網絡信息生態系統。面向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大學物質文化建設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信息化為主導,充分運用智慧、知識、技術,加強智慧校園新型基礎設施,升級教學設施、科研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積極發揮“泛在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現代技術的作用,進一步延伸“互聯網+教育”的深度和廣度,最終構建智能高效、服務便捷的智慧校園。

第三,創建特色化高校校園。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充分挖掘大學獨特的文化因素,建設能賦予教育意蘊、體現內涵品位的校園物質文化。大學的物質文化建設要注意傳承傳統、融合現代、突出特色、形成風格,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自然景觀、建筑物和人文景觀等,要深刻挖掘校園內標志性建筑或景觀的建筑理念,打造優美的自然景觀與內涵豐富的人文景觀,渾然一體、相映成趣,進一步展現學校的悠久歷史和文化氣息,凸顯學校的內涵特質和辦學特色,傳遞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教學思想。

猜你喜歡
校園文化價值觀師生
我的價值觀
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創新探究
校園文化建設淺談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以老區精神打造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與探索
麻辣師生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