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鍛煉、消費對居民健康滿意度的影響研究

2023-04-04 11:00蘇光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23年6期
關鍵詞:人為健康狀況學歷

蘇光

(中北大學體育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51)

1、引言

全民健身計劃是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要以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健康水平為根本目標,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體育健身需求(包含健康、消費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大量的科學研究顯示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活動的人群相比那些缺乏活動的人擁有較高健康水平,發生殘疾和慢性疾病的風險較低;而體育消費是影響人們參加體育鍛煉活動的積極因素。參與體育運動不僅能鍛煉身體、改善自身健康狀況,還能排解心理壓力、促進心理健康。國內學者的研究表明體育鍛煉狀況與健康滿意度呈顯著性正相關,即隨著鍛煉狀況的提升國民的健康滿意度也在提升。國外研究學者指出經常性的有規律的體育鍛煉能夠促進人的身體健康,進而提升自我價值的認知和對生活質量、健康質量的滿意度。體育鍛煉對人的健康具有無可替代的促進作用,傳統的體育學研究大多延用生理學、臨床醫學機制,貫穿生理、生化、解剖,力圖將體育鍛煉與健康、以及健康滿意度的關系從生物學、醫學機制等內部效用上給予解釋,而忽略了社會學、人口學因素對人們健康滿意度的外部效用。

因此,從研究角度來看,體育鍛煉時間、體育消費的投入對人們健康狀況的改善如何;居民的學歷、收入等因素中哪些與健康狀況相關便成為本文考慮的焦點。本研究依據2015 年北京市第三次群眾體育調查數據,建立定序logit 模型(以下簡稱ologit)探討不同學歷、年齡、職業類型、收入、婚姻狀況、體育鍛煉時間、體育消費對個人自身健康狀況的影響。為推動北京市《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 年)》,改善市民健康狀況提供理論上的參考。

2、研究方法

2.1、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設計了北京市第三次群眾體育現狀調查問卷。問卷調查涉及居民的個人基本信息、體育活動參與、居民體育需求、體力活動類型及其時間和疾病健康及其滿意度五個大方面。由零點研究咨詢集團進行問卷發放、回收和數據錄入,向北京市16 個區縣、兩個經濟開發區發放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304 份,根據統計分析的要求進行數據清理(詳情見表1)。

表1 北京市居民健康狀況調查對象的情況

2.2、數理統計法

本文的因變量個人健康狀況是一個五項有序選擇變量,由于有序變量相鄰選項之間的距離存在不可比性,因而直接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有欠妥當,本文選擇Ordered logit 有序選擇模型進行估計。定序回歸模型是對二分類ologit 模型的拓展。在統計中常采用對回歸系數求冪所得的發生風險(odds)來更好地解釋系數。發生風險可以解釋為,在控制其他變量時,自變量每增加一個單位,因變量的發生風險就增加倍。更直觀的解釋是計算自變量每增加一個單位帶來的發生風險比的比例變化。

3、實證分析

3.1、北京市居民健康狀況的方差分析

對北京市居民不同健康狀況與體育鍛煉和體育消費進行方差分析。每天體育鍛煉時間:健康狀況很不好的人群每天鍛煉0.69h;健康狀況不好的人群每天鍛煉0.65h;健康狀況一般的人群每天鍛煉0.79h;健康狀況好的人群每天鍛煉0.79h;健康狀況很好的人群每天鍛煉0.70h。不同健康狀況的人群平均每天體育鍛煉時間的多重比較顯示:健康狀況不好顯著少于健康狀況很不好,平均差值為0.04h;健康狀況一般顯著多于健康狀況不好,平均差值為0.14h;健康狀況好顯著多于健康狀況一般,平均差值為0.003h;健康狀況很好顯著少于健康狀況好,平均差值為0.09h。統計量說明,不同健康狀況人的每天體育鍛煉時間有顯著性差異。

體育消費:健康狀況很不好的人群體育消費變動4.80 個單位,健康狀況不好的人群體育消費變動6.69 個單位,健康狀況一般的人群體育消費變動10.87 個單位,健康狀況好的人群每天鍛煉14.48 個單位,健康狀況很好的人群體育消費變動21.07 個單位。不同健康狀況的人群平均體育消費的多重比較顯示:健康狀況不好顯著多于健康狀況很不好,平均差值為1.88 個單位;健康狀況一般顯著多于健康狀況不好,平均差值為4.18 個單位;健康狀況好顯著多于健康狀況一般,平均差值為3.61 個單位;健康狀況很好顯著多于健康狀況好,平均差值為6.59 個單位。統計量說明,不同健康狀況人的體育消費有顯著性差異。

通過將體育鍛煉、體育消費與健康程度進行方差分析可知,體育鍛煉和體育消費變量給健康變量造成顯著差異和變動,表明居民健康狀況受體育鍛煉和體育消費影響顯著。

3.2、北京市居民健康狀況的卡方檢驗

對我國居民收入、學歷、年齡、職業、性別、婚姻狀況與北京市居民健康狀況進行卡方檢驗。(1)不同收入人群調查的情況:161 人的收入在1000 元以下,1070 人的收入在1001-3000元,1120 人的收入在3001-5000 元,461 人的收入在5001-8000元,243 人的收入在8001 元以上,187 人無固定收入。通過對不同健康狀況與不同收入進行卡方檢驗,結果;說明不同收入的人的健康狀況有顯著性差異;(2)不同學歷人群調查的情況:145人為小學學歷,1801 人為中學學歷,1296 人為大學學歷。通過對健康狀況與不同學歷進行卡方檢驗,結果說明不同學歷的人的健康狀況有顯著性差異;(3)不同年齡人群的調查情況:80 人為20 歲以下,571 人為20-29 歲,575 人為30-39 歲,579 人為40-49 歲,653 人為50-59 歲,715 人為60-69 歲,69 人為70 歲以上。通過對健康狀況與不同年齡進行卡方檢驗,結果說明不同年齡的人的健康狀況有顯著性差異;(4)不同職業人群的調查情況:279 人為國有企事業單位人員,427 人為專業技術人員,494 人為辦事有關人員,568 人商業、服務人員,158 人為農林牧副漁工作人員,130 人為操作有關人員,105 人為學生,273人為失無業人員,227 人為其他人員,581 人為退休人員。通過對健康狀況與不同職業進行卡方檢驗,結果說明不同年職業的人的健康狀況有顯著性差異;(5)不同性別人群的調查情況:1566 人為男性,1676 人為女性。通過對健康狀況與不同職業進行卡方檢驗,結果說明不同性別的人的健康狀況有顯著性差異;(6)不同婚姻狀況人群的調查情況:562 人為未婚,2516 人為已婚,82 人為離異,82 人為喪偶。通過對健康狀況與不同婚姻狀況進行卡方檢驗,結果說明不同婚姻狀況的人的健康狀況有顯著性差異。

綜上可知,收入、學歷、年齡、職業、性別、婚姻狀況變量與健康變量有顯著相關性,表明收入、學歷、年齡、職業、性別、婚姻狀況是影響居民健康狀況的重要因素。

3.3、北京市居民健康狀況影響的定序回歸模型分析

模型結果表明(表2),在控制其他自變量的情況下,城市居民因學歷、年齡、職業、收入、城鄉、婚姻、體脂比、體育消費、體育鍛煉變量的差異導致健康狀況的顯著統計學差異,這說明上述變量會影響人們的健康滿意度。

表2 定序回歸模型匯報表

3.4、定序回歸模型分析

(1)學歷:學歷程度對城市居民的健康狀況有影響,以小學為參照組,控制其他變量的條件下,具有中學學歷的人群健康狀況相對很不好的健康狀況,變為不好、一般、好、很好的可能性是分別是1.4567 倍、1.4627 倍、1.4812 倍、1.7011 倍;具有大學學歷的人也呈現出相似的可能性:1.6727 倍、1.6787 倍、1.6972 倍、1.9171 倍。上述顯示出隨著學歷的增高,城市居民健康狀況的發生比也逐漸升高,學歷有改善健康狀況的可能性;

(2)年齡:年齡對城市居民的健康狀況也有影響,以20 歲以下為參照組,控制其他變量的條件下,60-69 歲的人群健康狀況相對很不好的健康狀況,變為不好、一般、好、很好的可能性是分別是0.2567 倍、0.2627 倍、0.2812 倍、0.5011 倍;70 歲以上的人群健康狀況由不好、一般、好、很好的可能性是分別是0.1787 倍、0.1847 倍、0.2032 倍、0.4231 倍,從參與人群的年齡來看70 歲以上的群眾健康狀況由差轉好的發生比在提高。上述顯示出隨著年齡的增高城市居民健康狀況發生比也逐漸降低,年齡有降低健康狀況的可能性;

(3)職業:以國有企事業單位為參照組,控制其他變量的條件下,商業、服務人員健康狀況不好、一般、好、很好的可能性分別是國有企事業單位的1.6327 倍、1.6387 倍、1.6572 倍、1.8771 倍;失無業人員健康狀況的可能性分別是國有企事業單位的0.4697 倍、0.4757 倍、0.4942 倍、0.7141 倍;

(4)收入:以1000元以下為參照組,控制其他變量的條件下,1001-3000 元的人群健康狀況相對很不好的健康狀況,變為不好、一般、好、很好的可能性分別是0.6607 倍、0.6667 倍、0.6852 倍、0.9051 倍;5001-8000 元的人群健康狀況的可能性分別是0.5977倍、0.6037 倍、0.6222 倍、0.8421 倍;8001 元以上的人群健康狀況的可能性是分別是0.5617 倍、0.5677 倍、0.5862 倍、0.8061倍。從收入角度來看,1000 元以下向8001 元以上過渡,人們的健康狀況由差轉好的發生比在提高;

(5)城鄉:在以農村為參照組、控制其他變量的條件下,城市人群健康狀況發生比,比農村高0.8047倍、0.8107倍、0.8292倍、1.0491 倍;

(6)婚姻:以未婚為參照組,控制其他變量的條件下,已婚人群健康狀況發生比,比未婚人群高0.6597 倍0.6656 倍、0.6842 倍、0.9041 倍;離異人群健康狀況發生比,比未婚人群高0.5447 倍、0.5507 倍、0.5692 倍、0.7891 倍;喪偶人群健康狀況發生比,比未婚人群高0.5607 倍、0.5667 倍、0.5851 倍、0.8051 倍。表明社會功能相對完善的已婚家庭比離異家庭和喪偶家庭更能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滿意度;

(7)體育鍛煉:控制其他變量的條件下,以健康狀況很不好為參照組,隨鍛煉時間的增長對健康狀況的影響呈如下變化:鍛煉時間每變動一個標準差,健康狀況不好、一般、好、很好的發生比是健康狀況很不好的1.2417 倍、1.2477 倍、1.2661 倍、1.4861 倍。表明隨著鍛煉時間的增長健康狀況向好的方向發展的發生比在逐漸提高;

(8)體育消費:控制其他變量的條件下以健康狀況很不好為參照組,隨體育消費的增長對健康狀況的影響呈如下變化:體育消費每變動一個標準差,健康狀況不好、一般、好、很好的發生比是健康狀況很不好的1.0117 倍、1.0176 倍、1.0362 倍、1.2561 倍。表明隨著體育消費的增長健康狀況向好的方向發展的發生比在逐漸提高;

(9)體脂比:控制其他變量的條件下以健康狀況很不好為參照組,體脂比的增長對健康狀況的影響呈如下變化:體脂比每變動一個標準差,健康狀況不好、一般、好、很好的發生比是健康狀況很不好的0.9067 倍、0.9127 倍、0.9311 倍、1.1511 倍。表明隨著體脂比的增長健康狀況向好的方向發展的發生比在逐漸提高。

4、結論

本研究表明不同體育鍛煉時間、不同體育消費的居民的健康狀況有顯著性差異。不同收入、學歷、年齡、職業、性別、婚姻狀況的居民的健康狀況有顯著性差異。學歷、年齡、婚姻、體育鍛煉時間、體育消費、職業、收入對居民的健康狀況有影響;其中,在模型內學歷、年齡、職業類型、婚姻狀況、體育鍛煉時間、體育消費對居民的健康狀況影響比較大,其余的影響相對較小,性別在模型中不顯著。體育鍛煉,體育消費對居民健康滿意度的影響是先從增進身體健康開始,進而提高心理愉悅和滿足感,最后經居民的自評性健康滿意度得以體現。

猜你喜歡
人為健康狀況學歷
學歷造假引發法律糾紛
學歷軍備競賽,可以休矣
山高人為峰
源正泉自清 山高人為峰
知識無力感
山高人為峰
中年教師健康狀況及體育參與行為研究
“中小學生身體健康狀況下降”問題雜談
關心健康狀況的問答
“學歷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